【任务型备课】统编版三年级上册-15. 金色的草地(第1课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任务型备课】统编版三年级上册-15. 金色的草地(第1课时)(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3.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29 11:00: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5. 金色的草地(第1课时)
【教材分析】
本组课文是围绕“留心观察”的专题来组织的,有两个语文要素:1.体会作者是如何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2.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
课文讲的是生活在乡下的两个小朋友的故事。课文先讲兄弟两个在住处窗前一大片草地上自由自在,尽情玩耍的情景,他们所做的游戏就是趁对方不注意,将蒲公英的绒毛吹到对方的脸上。可爱的草地和有趣的蒲公英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换乐,给我们带来了探索发现的喜悦。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具备初步的阅读能力和想象力,对自然界的声音有直观体验,但缺乏细致观察和语言描写的技巧。部分学生可能难以理解抽象的修辞手法,需通过朗读、情境模拟等方式强化感知。教学中可结合生活经验(如风雨声、鸟鸣等),激发兴趣,引导他们从“听”到“说”再到“写”,逐步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与观察力。
【素养分析】
文化自信:感受语言文字及作品的独特价值。
语言运用:认识“蒲、英”等6个生字,会写“蒲、英”等13个字,会写“窗前、蒲公英”等14个词语。
思维能力: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写的场景。
审美创造:能知道草地的变化情况及变化的原因,体会“我”观察的细致。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蒲、英”等6个生字,会写“盛、耍”等13个生字,理解“窗前、蒲公英”等词语。
2.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了解课文描写的场景。知道草地变色的原因。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主要内容。初步了解按时间顺序描写的方法。
【教学难点】
了解蒲公英盛开的金色草地场景,想象“我”和弟弟玩蒲公英的快乐场面。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一、情景激趣,导入新课
1.课题释义:
提问:草地本该是绿色的,可课题为什么说是“金色的草地”呢?
2.作者简介:
普里什文(1873-1954年)
生平简介:前苏联作家,擅长描绘大自然,被誉为“完整的大艺术家”“世界生态文学和大自然文学的先驱”。他的许多作品表现了人和大自然和谐发展的主题。
主要作品:《林中小溪》《大自然的日历》《大地的眼睛》《人参》等
3.资料拓展。
蒲公英
别名黄花苗、黄花地丁、婆婆丁等,属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冬末春初抽花茎,开黄色舌状花,果实成熟时形似白色绒球。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等地。
学习任务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朗读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找出生字所在的句子,圈出来读一读。
2.认读生字
3.词语展示
4.识记生字。
5.重点指导:蒲、英、察、喜
6.阅读要求
(1)朗读课文,概括每个自然段的内容。
(2)说说课文讲了几件事,分别是什么。
(3)文中“金色的草地”指什么,这片草地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7.文段大意
8.答疑解难:文中“金色的草地”指什么呢?
学习任务三、随堂练习 素养提升
【总结评价】
1.课堂总结:今天你学会了什么?你是怎么学会的?
2.课堂评价。
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自我评价和小组互评
【课后作业】
1.朗读课文并抄写生字词。
2.思考完成课后练习第二题。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