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型备课】统编版三年级上册-12. 在牛肚子里旅行(第1课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任务型备课】统编版三年级上册-12. 在牛肚子里旅行(第1课时)(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6.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29 11:00: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2.在牛肚子里旅行(第1课时)
【教材分析】
《在牛肚子里旅行》是三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科学童话,通过两只小蟋蟀的冒险故事,生动讲述了牛反刍的生物学知识。课文语言生动有趣,情节跌宕起伏,既符合儿童阅读兴趣,又巧妙融入科学知识。教材通过对话和动作描写突出角色性格,如红头的惊慌与青头的沉着,同时借助“旅行”这一比喻,将复杂的消化过程形象化,适合引导学生理解科学现象并培养逻辑思维能力。课后习题侧重角色朗读、情节复述和科学知识提炼,体现了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具备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对童话故事兴趣浓厚,但逻辑思维和科学知识储备有限。部分学生可能对“反刍”等概念感到陌生,需借助直观图片或视频辅助理解。教学中需通过分角色朗读、情节排序等活动强化语言积累,同时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提取科学信息,联系生活实际(如动物的进食方式),激发探索兴趣。此外,需关注学困生对长句和科学术语的理解,通过小组合作降低学习难度。
【素养分析】
文化自信:引领学生去探索童话中的未知部分,感受童话故事的精彩。
语言应用:分角色朗读,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红头和青头对话时的心情以及友情的珍贵。
思维能力:阅读本课,既要边读对话边感受两个小蟋蟀的心情变化,又要边讲边演,感受童话的丰富想象。
审美创造:让学生懂得当遇到困难时,朋友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教学目标】
1.会认读“齿、嚼”等11个生字和“答、应”等3个多音字,会写“旅、卷”等13个生字,积累“旅行、要好”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指导朗读,掌握生字书写,了解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过程。
【教学难点】
分角色朗读课文,在对话中体会童话故事丰富生动的语言。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一、情景激趣 导入新课
1.理解题目:《在牛肚子里旅行》
体裁:科学童话
①科学知识;
②童趣的童话语言。
旅行:观光;游览
思考:谁在牛肚子里旅行?为什么会在牛肚子里旅行?
2.认识作者
张之路:著名作家、剧作家,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霹雳贝贝》、《第三军团》、《非法智慧》、《蝉为谁鸣》等等。
学习任务二、初读课文 识字学词
1.朗读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2)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主要人物有_____。
(3)找出生字所在的句子,圈出来读一读。
2.字音矫正
及时 卷尺 答应 骨碌 牙齿 吞咽 胃口 细嚼慢咽
3.认读生词
旅行 要好 尾巴 牙齿 救命 肚皮 消化 当然 食物 知觉 光亮 刚才 做梦 答应
来得及 大吃一惊
4.理解生词
消化:食物通过消化,才能被人体吸收。
知觉:近义词:知道,察觉,感觉。
大吃一惊:形容对发生的事感到十分意外。
5.多音字:答 应 骨 嚼
6.识字组词:借助拼音读,组词读。
旅 另 救 命 睛 及 卷 尾 胃 管 刚 齿 咬
7.重点指导
(1)旅:旅行 旅游
辨字组词:旅 —— 旅途 放 —— 放学
造句:小明一家准备暑假去旅行。
(2)救:救命 求救
歇后语:抱干柴救烈火——越帮越忙。
造句:救护车挽救了很多生命。
(3)命:生命 命运
辨字组词:命 —— 算命 余 —— 余暇
造句:生命是最宝贵的。
(4)管:管理 管道
管中窥豹:原意是从竹管里看豹,只能看见豹身上的斑纹。比喻看不到事物的全貌,只能是片面的了解。
造句:家里的水管堵住了。
(5)胃:胃口 肠胃
田+月=胃(胃病) 北+月=背(后背)
造句:妈妈的胃不舒服。
8.思考讨论:分角色朗读课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试着用“谁——在哪里——做什么或结果”概括梳理整个故事情节。
9.知识补充
反刍:当牛休息的时候,它要把刚才吞下去的食物重新送回到嘴里,然后细嚼慢咽,嚼碎的食物重返回胃里消化。
牛有四个胃,前三个用来贮藏食物,最后一个才用来消化。
10.归纳交流
本文讲述了红头和青头两只蟋蟀在草堆捉迷藏,红头不小心被牛吃进肚子里,最后在青头的帮助下得救的故事。
提问:你认为这是一次怎样的“旅行”?
引导:精彩刺激、惊心动魄、有惊无险
学习任务三、随堂练习 素养提升
1.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 )蟋蟀 一( )黄牛
一( )草堆 一( )喷嚏
2.比一比再组词。
匆( ) 忽( ) 神( ) 沟( ) 偷( ) 追( )
勿( ) 乎( ) 伸( ) 购( ) 愉( ) 迫( )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周围—(   )  急忙—(   )  仔细—(   ) 
贮藏—(   )  悲哀—(   )  知觉—(   ) 
【总结评价】
1.课堂总结:今天你学会了什么?你是怎么学会的?
2.课堂评价。
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自我评价和小组互评
【课后作业】
抄写并掌握生字新词。
2.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