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大青树下的小学(第1课时)
【教材分析】
《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开篇精读课文,以抒情散文的体裁描绘了西南边疆一所民族小学的校园生活。课文按“上学路上—上课时—下课后”的顺序展开,通过对不同民族学生的服饰、课间活动、自然景物(如大青树、铜钟、凤尾竹)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各民族儿童团结友爱的氛围,渗透了民族团结的教育主题。作为单元首篇,本课承担着引导学生关注“新鲜感”词句、感受校园生活多样性的任务,为后续课文的学习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正处于从低年级向中年级过渡的关键期,形象思维仍占主导地位,对直观、生动的内容兴趣浓厚,但注意力持续时间有限,需通过多样化活动维持学习热情。他们已具备一定的识字能力,但对“绒球花”“凤尾竹”等地域特色词汇及“绚丽多彩”等抽象词语的理解仍需借助图片、实物等直观手段。此外,学生对少数民族文化了解较少,需补充傣族、景颇族等民族的服饰、习俗背景知识,以理解课文中的民族元素。
【素养分析】
文化自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
语言运用:运用朗读感悟法。让学生抓住关键词句儿,感悟字里行间的情感。
思维能力:体会大青树小学里学生的幸福学习生活,体现我国各民族儿童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审美创造:找到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儿,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
【教学目标】
1.识记本课“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绒”等13个生字,积累“早晨、穿戴”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
【教学重点】
指导朗读,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
【教学难点】
读懂课文,初步把握课文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一、情景激趣 导入新课
新奇探究:
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图片里的学校,和我们每天生活的校园有什么不一样?”待学生交流后小结:“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我国西南边疆的一所特别的小学——《大青树下的小学》,去感受它的独特魅力。”
2.理解题目
体裁:散文
一所边疆的小学
提问:①这是一所怎样的学校?
②学校里的学生是怎样的?
③学校里发生了哪些故事?
3.知识链接
云南省位于我国西南边的云贵高原上,是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
这里的一种竹子形同凤尾,叫做凤尾竹。
在山与山之间的大片土地叫做坪坝。
这里的少数民族的服装绚丽多彩。
4.走近作者
个人简介:原名吴兴然。1946年生,云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80年代以来主要致力于儿童散文和散文诗创作。
主要作品:《歌溪》《凉山的风》《风雨集》《小鸟在歌唱》《走月亮》等。
学习任务二、初读课文 识字学词
1.朗读提示: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标出课文的自然段,试着概括每个段落的主要内容。
2.认读词语:引导学生圈画课文中的生字词:“绒、昂、扬、凤、墙、晃”,及词语“绒球花、德昂族、飘扬、凤尾竹、墙上、摇晃”,借助拼音同桌互读、指名认读,纠正易错音(如“昂”“晃”)。
3.理解词语:“坪坝”指山间平坦的场地(可结合图片理解),拓展“堤坝、水坝”积累同部首词语;“凤尾竹”结合图片认识这种植物,感知其形态美。
4.识记生字:
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坡、球、招、呼、飘、扬、读、热、闹、粗、壮、洁”,引导观察字形结构(左右结构为主),小组讨论书写注意事项。
重点指导:
(1)坡:“土”横画稍短,竖画正直,提与横大致平行。“皮”横钩长短适中,竖撇舒展,竖画正直,捺画稍长。
(2)球:左短右长,左窄右宽。“王”横向笔画平行、均匀,竖画正直居中。“求”横稍短,竖钩正,捺舒展,各点位置恰当。
(3)招:左窄右宽。“扌”横画稍短,竖画端正。“召”上部取左斜势,横折钩与撇斜度一致,“口”上宽下窄,大小适中。上下中心对齐。
(4)呼:左小右大。“口”上宽下窄,大小适中。“乎”上撇短小;点撇左右对应;横画稍长,竖钩正中直下,端正。
(5)扬:“扌”横画宜短,竖钩端正。右部整体取左斜势,横折钩与撇画同斜,三个斜向笔画均匀排布。
(6)热:上部紧凑,左右横画大致平齐,“扌”要正。四点底排布均匀,稍宽于上部。
(7)闹:“门”框形端正,宽窄一致,左短右长。“市”居中,竖画正对上点,从“门”中间直下。
(8)洁:左窄右宽。“氵”上两点短小,中点偏左,提画直斜有力。“士”横画平行,上长下短,竖画居中。“口”上宽下窄,与“士”中心对齐。
5.学生在田字格中练习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学习任务三、再读课文 整体感知
1.阅读思考:通读课文,划分段落,说说每个画面都写了什么?
画面一(1):不同民族的小学生来上学。
画面二(2—3):上课学习和下课后玩耍。
画面三(4):景物描写,结尾点题。
线索:时间
2.片段赏析:你觉得这所学校有哪些特别的地方?边读边想象画面。
画面一:上学路上 绚丽多彩
画面二:上课、下课 小动物陪伴
画面三:校园环境 铜钟、凤尾竹……
3.读课文第1自然段,画出有新鲜感的词句,感受学校的特别之处。
4.交流展示:文中有哪些词语让你觉得有新鲜感?
5.文中还出现了新鲜的句式,你找到了吗?
6.说说大青树下的小学跟我们的学校对比有什么不同?
【总结评价】
1.课堂总结:今天你学会了什么?你是怎么学会的?
学生交流
2.课堂评价。
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自我评价和小组互评
【课后作业】
1.熟读课文并抄写本课学的生字新词。
2.给家人说说文中的学校生活与你的学校生活有什么不同。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