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型备课】统编版三年级上册-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作业)

文档属性

名称 【任务型备课】统编版三年级上册-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作业)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3.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29 11:00: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
交流一:明确交际话题
1.这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  )
A.交流名字的含义和来历
B.交流新鲜事
C.交流感兴趣的故事
D.交流感兴趣的话题
2.下列哪些内容你认为是这次口语交际可以交流的?打“√”。
A.百家姓的起源。(  )
B.自己的名字的含义或来历。(  )
C.家人名字的含义或来历。(  )
D.中外名人名字中的含义和文化意蕴。(  )
E.书名的含义或来历。(  )
F.只要跟名字有关的故事都可以。(  )
G.猜测本班同学或老师名字的含义或来历。(  )
交流二:学习交际小技巧(填序号,多选)
1.在本次口语交际时,我们要做到(  )
A.把了解到的信息有条理、有顺序地讲清楚。
B.在交际过程中,不提问,只倾听。
C.听别人讲话时,微笑赞许,眼神鼓励,礼貌回应。
D.从别人的讲述中找到重点,只对重点部分提出自己的疑问。
2.向别人提问时要做到(  )
A.可以在对方说话的间歇处、停顿处提出来。
B.使用礼貌用语,运用恰当的语气。
C.想到问题,马上打断对方的讲话,把问题讲出来。
D.声音一定要响亮,要盖过对方讲话的声音,让所有同学听明白自己所提的问题。
交流三:认识姓名
1.照样子分解名字,并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例:司马光=(司马)+(光)
  王安石=(王)+(安石)
  诸葛亮=(  )+(  )
  张飞=(  )+(  )
  欧阳修=(  )+(  )
  上官婉儿=(  )+(  )
我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含义或来历猜名字,选一选。
A.陈若水  B.夏娇  C.徐梦阳  D.陆嘉仪
(1)爸爸希望我做个优秀又有气质的女孩儿,所以给我起名(  )。
(2)我出生前,妈妈总在梦里见到我,我又五行缺火,所以她给我起名(  )。
(3)我是夏天出生的,而且又是家里最小的,很娇气,所以家人给我起名(  )。
(4)我的名字源于“上善若水”,家人希望我能做一个善良的人,所以给我起名(  )。
3.读名人名字故事,完成练习。
《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原名施彦端。他创作《水浒传》时,写到“石秀智杀裴(péi)如海”一章,感到文笔不流畅,难以卒章,于是弃笔掩卷,不愿再写下去。有人得知此事,给他讲了一个和尚潜心念经,端坐庵内三十年,居然把木鱼敲了个深坑的故事。这个故事对他颇有启迪,于是他写了“耐庵”二字贴在书房,作为座右铭,告诫自己要潜心创作。以后,他干脆更名为“耐庵”。
(1)“施耐庵”这个名字中“耐庵”二字是怎么来的?在故事中用“____________”画出来。
(2)由“施彦端”改为“施耐庵”的用意是什么?在语段中用“____________”画出来。
交流四:实践交际活动
1.说出三个身边同学、朋友或家人的名字。
 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你认为他们中谁的名字起得最好?为什么?
2.你知道你的名字有什么含义或来历吗?请分享。
你的名字:________________ 
名字的含义或来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交流一:1. A 2. B.√ C.√ D.√ F.√ G.√
交流二:1. AC 2. AB
交流三:1. 诸葛 亮 张 飞 欧阳 修 上官 婉儿
我们的名字是由“姓”和“名”组成的,我们的“姓”有的是“单姓”,有的是“复姓”。
2. (1)D (2)C (3)B (4)A
3. (1)一个和尚潜心念经,端坐庵内三十年,居然把木鱼敲了个深坑
(2)告诫自己要潜心创作。
交流四:1. 示例:王子末 秦学思 郭安琪
秦学思的名字起得好。学习的学,思考的思。因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再结合他的姓“秦”,取谐音“勤”。他的爸爸妈妈不仅希望他能够在学习上做到勤于学习、学思结合,更希望他在将来的生活当中,也能够运用到这一点。
2. 示例:张晨阳 因为伴随着清晨第一缕朝阳,我来到了这个世界,清晨的太阳象征新的一天,新的开始,蓬勃的生机。爸爸妈妈希望我不管以后遇到什么困难也要对前途充满希望和信心,对生活乐观,永远都精神奕奕,所以给我起名为张晨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