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山市纪元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鹤山市纪元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0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8-29 22:35: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纪元中学2024-2025学年度上高一级期中考–- 化学试卷
考试时长:75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N:14,O:16,H:1
一、单选题:20题,每题3分,共60分。
1.胶体是一种重要的分散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明矾可用作净水剂与胶体的性质有关
B.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粒子对光线折射形成的,是一种物理现象
C.静电除尘,利用了胶体带电的性质
D.可用滤纸除去淀粉溶液中混有的氯化钠
2.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HNO3 B.Cl2 C.NH4NO3 D.SO2
3.下列物质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B.
C. D.
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①将硫酸钡放入水中不能导电,所以硫酸钡是非电解质
②氨溶于水得到的溶液氨水能导电,所以氨水是电解质
③固态的纯醋酸不导电,液态的纯醋酸可以导电
④NaHSO4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有氢离子,所以是酸
⑤电解质放在水中一定能导电,非电解质放在水中一定不导电
⑥强电解质的导电能力比弱电解质强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⑤ C.①③④ D.全部
5.下列物质的除杂方法设计不合理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方法
A 乙醇 水 加入生石灰后蒸馏
B 碘 水 用乙醇萃取分液后,蒸馏
C NaCl 泥沙 过滤、蒸发结晶
D 铜粉 铁粉 用磁铁石吸附铁粉
6.常温下,在给定的四种溶液中,各离子能在给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含有大量OH-的溶液:加入K+、CO、NO、NH
B.滴加石蕊变蓝的溶液:加入SO、Fe3+、K+、Cl-
C.含有大量SO的溶液:加入K+、Cu2+、Cl-、NO
D.常温下,加入铁粉能生成H2的溶液:Na+、Ca2+、Cl-、HCO
7.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易溶于水,可用于制作漂白粉 B.盐酸具有挥发性,可用于除水垢
C.漂白粉具有强氧化性,于消毒杀菌 D.有强氧化性,氯水用作自来水消毒
8.实验室制取Cl2并探究其氧化性,下列实验装置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甲制取Cl2
B.用装置乙除去Cl2中混有的HCl
C.用装置丙验证Cl2的氧化性
D.用装置丁吸收尾气中的Cl2
9.单宁是一种天然防腐剂,可以有效避免葡萄酒因为被氧化而变酸,使长期储存的葡萄酒能够保持最佳状态,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单宁作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B.单宁反应产物为还原产物
C.单宁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 D.单宁中某元素化合价降低
10.下列关于物质或离子检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某溶液加入氢氧化钠加热,产生的气体能够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证明原溶液中有
B.检验钠元素的方法:焰色试验
C.滴加稀盐酸有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产生,一定含有
D.某溶液加入后产生白色沉淀,证明原溶液中有
11.如下图示为各类含氯物质与氯元素化合价的关系,其中c、d、f均为钠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d→c的转化均可以通过一步反应实现
B.实验室用b的稀溶液与二氧化锰反应可制取a
C.新制a溶液只能使石蕊变红,但不能使其褪色
D.e在空气中久置,酸性减弱
12.如下图所示,从甲的左端通入潮湿的Cl2,当关闭I阀,打开Ⅱ阀时,乙中的红色布条没有明显变化,当打开I阀,关闭Ⅱ阀时,乙中的红色布条褪色。则甲瓶中装的溶液是
A.稀硫酸B.NaOH溶液C.水D.饱和食盐水
13.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含有的电子数为
B.标准状况下,中含有的原子数为
C.中氮原子数为
D.含有的分子数为
14.下列变化中,需加入氧化剂的是( )
A.2Cl-→Cl2 B.Fe3+ →Fe2+ C.Cu2+ →Cu D.MnO4-→MnO2
15.已知反应:①Cl2+2KBr=2KCl+Br2,②KClO3+6HCl=3Cl2↑+KCl+3H2O,③2KBrO3+Cl2=Br2+2KCl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述三个反应都有单质生成,所以都是置换反应
B.氧化性由强到弱顺序为 KBrO3>KClO3>Cl2>Br2
C.反应②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
D.③中 1 mol 还原剂反应,则氧化剂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2 mol
16.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盐酸滴在石灰石上:CaCO3+2H+=Ca2++H2O+CO2↑
B.铁与稀盐酸反应:2Fe+6H+=2Fe3++3H2↑
C.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OH-+H+=H2O
D.过量的CO2通入NaOH溶液中:CO2+2OH-=+H2O
17.下列各组物质相互混合进行反应,最终既有气体生成又有沉淀产生的是
①金属钠投入到FeCl3溶液中 ②Na2O投入到MgCl2溶液中
③少量Ca(OH)2投入到NaHCO3溶液中 ④足量Na2O2投入到FeCl2溶液中
⑤Na2O2投入到BaCl2溶液中 ⑥Na2O2投入到CuSO4溶液中
A.①③ B.④⑤⑥ C.②③ D.①④⑥
18.科学家利用太阳光在新型催化剂Ⅰ表面高效分解水后,再利用高效催化剂Ⅱ将二氧化碳转化为乙烯,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Ⅰ,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B.反应Ⅱ为置换反应
C.整个反应过程中涉及到3种氧化物
D.反应Ⅱ的化学方程式为
19.为了除去粗盐中的、、以及泥沙杂质,某同学设计了一种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步骤如下(用于生成沉淀的试剂均过量):
粗盐滤液 滤液精盐
下列说法不正确
A.第②步的滤渣是泥沙
B.第④步中不能用KOH溶液代替NaOH溶液
C.第⑤步加入溶液的目的是除去和
D.第③④⑤步添加试剂的操作顺序可以是NaOH溶液、溶液、溶液
20.某河道两旁有甲、乙两厂。它们产生的工业废水中,共含有K+、Ag+、Fe3+、Cl-、OH-、NO六种离子。甲厂和乙厂的废水分别含有三种离子,其中甲厂的废水明显呈碱性,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厂废水中含有的三种离子是NO、OH-、K+
B.取少量乙厂的废水于试管中,滴加几滴KSCN溶液,试管中溶液变红色
C.如果将甲厂和乙厂的废水混合,可以使废水中的Ag+、Fe3+转化为沉淀
D.将甲厂和乙厂的废水按适当的比例混合后过滤,过滤后的废水可用来浇灌农田
二、填空题
21.有下列物质:①固体;②熔融的;③;④稀硫酸;⑤;⑥铜;⑦氨水;⑧蔗糖晶体;⑨固体;⑩。
(1)上述状态下的物质可导电的是 (填序号,下同)。
(2)属于电解质的是 ,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3)写出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
(4)写出用⑨制备胶体的化学方程式: 。
(5)写出①的溶液与②的溶液恰好中和时的离子方程式: 。
(6)一定温度下,向不同电解质溶液中加入新物质时溶液导电能力随新物质加入量的变化曲线如图。分别与A、B、C曲线变化趋势一致的是 、 、 (填序号)。
A. B. C.
①向溶液中通入HCl气体直至过量
②向饱和石灰水中不断通入
③向硝酸中逐滴加入等浓度的氢氧化钾溶液至过量
22.利用氯元素价类二维图可以从不同角度研究含氯物质的性质及其转化关系。图中①~⑩均含氯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制备气体单质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
(2)用玻璃棒蘸取①的饱和溶液滴在试纸中部,观察到的现象如图所示:
使试纸变红的微粒是 ,使试纸变白的微粒是 。(填微粒符号)
(3)④的化学式为 , (填“属于”或“不属于”)酸性氧化物。
(4)某一淡黄色粉末与⑥相似,也具有漂白性,这种粉末能与②的水溶液反应生成⑧,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比较等浓度的⑥和⑦溶液的酸性强弱 (填“可以”或“不可以”)用试纸分别测定。
23.研究物质性质及物质转化具有重要的价值,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I.(1)火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在发生爆炸时,主要发生如下反应为:
2KNO3 + 3C+ S = K2S + N2↑ + 3CO2↑。
还原产物为 ,每消耗1个C,该反应转移 个电子。
(2)中国古代著作中有“银针验毒”的记录,其原理为:4Ag + 2H2S + O2 = 2X + 2H2O,则X的化学式是 ,其中H2S在该反应中 (填标号)。
A.作氧化剂 B.作还原剂
C.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
Ⅱ.NaClO2具有强氧化性,是常见的消毒剂。以SO2为原料之一制备亚氯酸钠(NaClO2)的流程如下图:
(3)反应①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个数之比为 。
(4)反应②体现了H2O2的 。(填“氧化性”、“还原性”或“酸性”)
(5)上述流程中氧化性最强的物质是 (写化学式)。
24.对比分析钠及其化合物的特点,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转化关系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有 个,其中可用于呼吸面具或潜水艇中人员供氧剂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
(2)日常生活中常用到苏打和小苏打,鉴别它们的方法有多种。例如:
如图所示装置,这是根据它们具有不同的 加以鉴别的。实验过程中,当试管B中盛放的澄清溶液出现白色浑浊时,试管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