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辽宁省名校中考模拟(三)化学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年辽宁省名校中考模拟(三)化学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8-29 21:12: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九年级化学
注意事项:
1.请准备好必要的答题工具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2.本试卷包含两部分,14小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可能用到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Fe-56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0分)
(本部分共包括10道小题,每小题1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石锅海胆豆腐是大连菜名菜,主要原料豆腐的制作过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泡豆 B.磨浆 C.滤渣 D.煮浆
2.2024年我国环境日主题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提倡公交出行,减少尾气排放 B.垃圾分类回收,增强节约意识
C.工业废水不处理直接排放 D.加强植树造林,改善空气质量
3.在“天宫课堂”中,航天员王亚平将泡腾片放进蓝色水球之中,产生许多小气泡,闻到阵阵香气,能够闻到香气的原因是(  )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体积变大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的质量变小
4.下列生活中的物品所使用的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铝合金门窗 B.实木沙发 C.塑料盆 D.蚕丝被
5.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锗(Ge)等9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依据图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锗原子的中子数为32 B.锗原子的质量为72.63
C.锗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4 D.锗原子核外有4层电子
6.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明矾的作用是杀菌消毒
B.可用加入肥皂水的方法将硬水软化
C.生活中选用无磷洗衣粉,是为了防止水体富营养化
D.通常用加热煮沸的方法鉴别软水和硬水
7.《神农本草经》中记载肉桂“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肉桂的主要成分是桂皮醛(化学式为)。下列有关桂皮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桂皮醛属于氧化物
B.桂皮醛由18个原子构成
C.桂皮醛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D.桂皮醛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9:8
8.关于燃烧和灭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发光现象的变化都属于燃烧
B.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设置隔离带
C.用完酒精灯后,用嘴吹灭
D.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即可燃烧
9.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配制氯化钠溶液 B.称量一定量的氯化钠
C.熄灭酒精灯 D.闻药品气味
10.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阴影部分的任意点表明甲、乙两种溶液都是不饱和溶液
B.时,在100g水中加入30g甲,形成130g饱和溶液
C.P点时,甲、乙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乙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40分)
11.(11分)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
【实验一】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
实验室现有:过氧化氢溶液、稀盐酸、浓硫酸、澄清石灰水、二氧化锰、石灰石等药品及部分实验装置,请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所选装置正确连接的顺序是________(填字母),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检验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酸和碱的化学性质验证
同学们学习了酸和碱的知识后,在实验室里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来验证酸和碱的有关性质。
实验方法:
实验I:在白色点滴板的1-6孔穴中,分别滴加2滴紫色石蕊溶液。
实验II: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然后滴入适量稀盐酸,并不断搅拌至溶液变为无色。
(5)实验现象:实验I中观察到溶液变为蓝色的是________(填孔穴编号)。
(6)实验原理:实验I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实验结论:由实验I可知紫色石蕊溶液可以作为酸碱指示剂;由实验II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问题与交流:同学们认为在实验II中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不能说明氢氧化钠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11分)从古至今,铁制品一直都被人们广泛的使用。
I.古籍中的铁
《天工开物》中记载:“凡铁一炉载土二千余斤……或用木炭……扇炉风箱……土化为铁。”“凡铁分生、熟,出炉未炒则生,既炒则……炼成则钢。
(1)“木炭”除了作还原剂之外,还可为炼铁提供____________________。
(2)“扇炉风箱”可以为炉内提供足够多的__________。
(3)“炒”钢时不断翻炒,是为了去除生铁中含有的______。
(4)生铁属于____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II.生活中的铁
(5)在燃气灶上用铁锅炒菜,利用铁的__________性。
(6)大连长海大桥正式开始建设,建材材料用钢而不用纯铁,原因是________(答一点)。
(7)为防止铁生锈,可对铁制品进行“发蓝”处理,使其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物(其中Fe、O元素质量比为21:8)保护膜,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III.FeOOH的制备
用废铁屑(主要成分为Fe,含少量Fe2O3和FeCO3)制备FeOOH主要流程如图:
(8)“酸溶”时适当提高反应温度和H2SO4浓度,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的气体为______________。
(9)制备过程中,“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SO4)3+Fe=3FeSO4;“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SO4+H2O2+2H2O=2FeOOH↓+2H2SO4.
①“沉淀”时温度不宜太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沉淀”时会有部分FeOOH与FeSO4反应生成Fe3O4和H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8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2024年10月30日,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顺利发射升空。中国空间站中配置了再生生保系统,而二氧化碳甲烷化(萨巴蒂尔反应)是载人航天再生式环控生保系统中空气质量管理的关键技术,其核心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空间站物质流在3人乘组模式下,航天员代谢量如图2所示。
通过刚性太阳电池阵发电电解水制得的H2和收集浓缩后的CO2混合,经过净化器吸附后进入甲烷化反应器。CO2和H2在催化剂和300℃-400℃反应温度下发生反应,生成CH4和H2O,并放出大量的热。反应后的工艺气经过过滤除尘后离开反应器,通过进出口换热器将热量传递给进口原料气,再经冷凝器进一步冷却,把水蒸气冷凝为液态水,由气液分离器进行气液分离。气体产品中CH4可用作火箭推进剂或制氢原料,H2O经处理后作为电解水原料。
(1)在神舟十九号飞船搭载的刚性太阳电池阵产品中,所使用的太阳能属于______能源(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
(2)在冷凝器中,水分子间隔______(填“变大”或“变小”)。
(3)在净化器中吸附杂质气体,可选择的吸附材料有______(答出一种即可)。
(4)请根据二氧化碳甲烷化过程,写出该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在此过程中,______能转化为热能。
(5)请写出工艺流程中参与循环的物质______。
(6)在生保系统中,使用二氧化碳甲烷化的意义______________。
(7)按照代谢指标表中每人每天的耗氧量,如果由电解水的方式提供所需氧气,则满足空间站3人耗氧量,每天需要电解______kg水。(计算结果保留到0.1)
14.(10分)学习小组利用如图装置对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探究。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打开K1,关闭K2,往B中加入试剂。一段时间后观察到:③处纸花先变红,①处纸花后变红,②处纸花不变色,说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有______(填字母)。
a.能溶于水b.能与水反应c.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
(2)如果省略A装置,①、②、③中会出现与上述现象不同现象的是_________。
当关闭K1,打开K2时,同学们发现C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他们对此现象产生了好奇。
【提出问题】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的原因是什么?
【猜想假设】猜想1:___________;猜想2:制得的气体中无二氧化碳;猜想3:挥发了HCl气体。
(3)同学们结合上图石蕊纸花的现象排除了猜想2,该现象是_________(填序号)。
(4)同学们将B中的药品换成_________________排除了猜想3.
【进行实验】
为了验证猜想1,大家又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实验结果见表中所列。
实验序号 V(饱和石灰水)/mL V(蒸馏水)/mL 出现现象所需时间/s
开始浑浊 明显浑浊 沉淀减少 是否澄清
1 50 0 19 56 366 持续通入CO28min以上,沉淀不能完全消失
2 40 10 24 Y 245
3 30 X 25 44 128
4 20 30 27 35 67 89s后完全澄清
5 10 40 通3min以上,均无明显现象
6 5 45 通3min以上,均无明显现象
提示:CO2在饱和NaHCO3溶液中的溶解度非常小。
【解释与结论】
(5)E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F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7)实验3中,V=______mL。
(8)实验2中,Y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
(9)有同学认为没有必要完成实验6,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年级化学答案
1.D2.C3.A4.C5.D6.C7.C8.B9.C10.C
11.(1)试管
(2)B
(3)BFC
(4)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5)1、4、6
(6) 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
(7)酸与碱能发生反应
(8)稀盐酸过量时,溶液显酸性,也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12.(1)炼铁所需的温度
(2)氧气
(3)碳
(4)混合物
(5)导热
(6)硬
(7)
(8)加快反应速率 和
(9)防止受热分解
13.(1)可再生
(2)变小
(3)活性炭
(4) 化学
(5)
(6)保障空间站内碳氧循环系统正常(合理即可)
(7)3.0
14.(1)b、c
(2)②
猜想1:石灰水浓度太低
(3)①③
(4)稀硫酸和碳酸钠粉末
(5)除去HCl气体
(6)
(7)20
(8)44s~56s
(9)实验5在较低的浓度下,通3min以上,均无明显现象,实验6浓度更低,也应该没有明显现象。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