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重庆市字水中学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年重庆市字水中学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8-29 15:19: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5年重庆市字水中学中考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
1.书法之美尽在笔墨纸砚之间,下列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择笔刻字 B.燃脂制墨 C.裁剪宣纸 D.砚台研墨
2.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A.水 B.铜
C.氯化钠 D.金刚石
3.崇尚科学,勇于探索。下列中国科学家中,研发了多种用于石油化工生产的催化剂的是
A.闵恩泽 B.侯德榜 C.张青莲 D.袁隆平
4.实验安全是实验的前提。在“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中,无需标注的图标是
A.排风 B.热烫 C.明火 D.用电
5.配制稀硫酸并验证其性质,下列操作规范的是
A.量取 B.稀释
C.测pH D.除锈
6.AI技术火爆全球,AI中蕴含化学原理,它的传感器硬件使用的是二氧化锡(SnO2),锡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锡的原子序数是50
B.1个锡原子的质量是118.7g
C.二氧化锡中锡元素的化合价为+4
D.焊锡(锡铅合金)的熔点比锡的低
7.分类法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为化合物,后者为溶液的一组是
A.液氧、双氧水 B.氯化氢气体、稀盐酸
C.蒸馏水、乙醇 D.澄清石灰水、干冰
8.某同学在奥运五环中填入了五种物质,图中环的相交部分是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的现象,其中描述错误的是

A.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气体 B.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逐渐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D.产生蓝色沉淀
9.化学的奇妙和魅力在于实验。探究分子运动现象的实验如图所示,下列所选择的试剂不合理的是
A.①中为酚酞溶液②中为浓氨水
B.①中为石蕊溶液②中为浓盐酸
C.①中为石蕊溶液②中为浓硫酸
D.①中为滴加酚酞溶液的NaOH稀溶液②中为浓盐酸
10.人体摄入锌不足会引起多种疾病,缺锌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服用葡萄糖酸锌(C12H22O14Zn)口服液来补锌。下列关于葡萄糖酸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葡萄糖酸锌是由四种元素组成的
B.锌元素属于人体中的常量元素
C.葡萄糖酸锌中碳氧元素质量之比为9:14
D.葡萄糖酸锌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小
11.金属材料“锡纸”和“铝箔纸”可用于巧克力、蛋挞、烧烤等食物的包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能将锡和铝制成“纸”,说明锡和铝都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B.铝箔纸表面容易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
C.为保护金属资源,应减少“锡纸”和“铝箔纸”的使用
D.锡可以从溶液中置换出铝
12.我国西汉青铜雁鱼灯及其示意图如图所示。灯油燃烧时,烟气通过鱼身和雁颈导入雁体内水中,减少对室内空气的污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点燃灯芯,是为了使温度达到灯油的着火点
B.看到有大量黑烟产生时,应旋转灯罩调大进风口
C.旋转灯罩至完全关闭,可隔绝空气使灯火熄灭
D.水能吸收烟尘,还能吸收一氧化碳
13.甲、乙、丙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如图2是选用图1中某种固体进行实验时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2试管中固体对应图1中的丙
B.t2℃时,甲、乙两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C.t3℃时,将40g甲加入到50g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80%
D.将等质量的甲、乙、丙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得到溶液的质量:丙>乙>甲
14.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盐酸和NaCl溶液 分别取少量溶液,滴加酚酞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B 检验O2中是否含有CO2 将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观察是否有沉淀产生
C 除去铜粉中的少量铁粉 取混合物,加入足量硫酸铜溶液,过滤、洗涤、干燥
D 鉴别NaOH和Na2CO3溶液 分别取少量溶液,向其中加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
A.A B.B C.C D.D
15.下列图像对应变化关系正确的是
A.①服用一定量含有Al(OH)3的药片治疗胃酸过多
B.②分别向等量的Mg、Fe中加入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
C.③一定温度下,向氯化铜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固体(忽略温度对物质溶解度的影响)
D.④向盛有一定量的稀盐酸的烧杯中加入Na2CO3粉末(不考虑CO2的溶解)
二、填空与简答
16.陶瓷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请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古代黑瓷的着色剂是氧化铁,其化学式是 。
(2)传统修复陶瓷会用到石膏,主要成分是硫酸钙,构成硫酸钙的阴离子是 。
(3)针对风化文物的加固常用硅酸钠(Na2SiO3),标出其中硅元素的化合价 。
(4)清除陶瓷上的油渍可用乙醇,乙醇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17.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在我国书法和绘画的发展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1)在宣纸制作过程中,有一道工序是用竹帘从纸浆中捞纸。该操作与化学实验中的 (填字母)有相似之处。
a.沉降 b.过滤 c.吸附 d.蒸馏
(2)《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创作的水墨画,此画能够保存至今而不变色的原因是 。
(3)毛笔笔杆常由青竹制成,竹子还可以被加工成竹炭,用于去除冰箱、衣柜、汽车等空间的异味,这是利用了竹炭的 性。
(4)做砚台用的砚石的主要成分以二氧化硅为主,二氧化硅与二氧化碳一样,都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相似的化学反应,请写出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的化学反应 。
18.根据下列图示回答问题:
(1)图1是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X的值是 。
(2)图2是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与氯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填元素符号)。甲元素的原子序数 (选填“大于”或“小于”)乙的原子序数。
(3)图3是某化学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的反应物是 (选填“单质”、“化合物”或“混合物”),生成的A、B分子个数比是 。
19.2025年3月19日,西部地区最大高铁枢纽站重庆东站完成站房施工。
(1)为体现“山水千里、黄桷参天”,站房的树形柱穿了一身“万鳞甲”—3毫米厚不锈钢板。不锈钢的抗腐蚀性主要依赖于铬(Cr)在空气中易形成致密的氧化膜(Cr2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制造高铁列车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合成材料的是_____ (填序号)。
A.涤纶座套 B.玻璃车窗 C.塑料小桌板 D.镁铝合金车体
(3)高铁列车依靠车顶的受电弓滑板与接触网持续摩擦获取电力,从而维持高速运行。石墨可用于制造受电弓滑板,这一应用与石墨的下列性质无关的是 (填序号)。
①金属光泽 ②滑腻感 ③导电性 ④熔点高
(4)为探究不锈钢中铁和铬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下实验:将铬丝放入FeSO4溶液中,溶液从浅绿色逐渐变成了蓝色(Cr2+),你推测:铬 (填“能”或“不能”)和稀盐酸反应。
(5)像不锈钢一样,合金由于其优秀的物理化学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生活,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_____。
A.18K黄金 B.用来制作仪表的黄铜
C.用来切割玻璃的金刚石 D.建造国产航母的新型钢材
20.燃煤烟气中含二氧化硫,石灰石湿法脱硫制备石膏(CaSO4)的主要流程如图1:
已知:a.当压强不变时,随着温度升高,气体的溶解度减少。
b.脱硫过程中,其他条件相同时,随浆液酸性增强,CaCO3溶解的质量增加,SO2吸收的质量减小。
(1)大气中二氧化硫含量过高会导致的环境问题是 。
(2)“制浆”时,石灰石粉碎后加水所得浆液 (填“属于”、“不属于”)溶液。
(3)“吸收-氧化”过程包括:①CaCO3吸收SO2反应生成CaSO3;②CaSO3在空气中氧化为CaSO4。若有10gCaCO3参加反应,会生成CaSO4质量是 。
(4)“吸收-氧化”的脱硫率(×100%)受多种因素影响。吸收塔内采用气液逆流接触吸收的方式(如图2所示)。含SO2烟气从吸收塔底部鼓入,浆液从吸收塔顶部喷洒开淋下,其目的是 。鼓入的含SO2烟气温度过高,会导致脱硫率下降,原因是 。
三、实验题
21.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根据下列实验回答问题。
(1)图1中仪器①的名称为 ;收集一瓶纯净的氢气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依次是 (填序号)。
(2)如图2所示,反应结束后长颈漏斗内液面 (填“上升”或“下降”)。
(3)图3的实验 (填“能”或“不能”)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4)图4的实验当观察到 ,停止加热。
(5)关于上述四个实验,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填序号)。
A.还可以利用图1的装置收集氧气
B.图2实验可以验证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C.将图3中的水换成澄清石灰水,观察到的现象完全相同
D.其他操作无误,图4中若未用玻璃棒搅拌,产率会偏低
四、科学探究题
22.小明观察到敞口水草缸中不断有气体通入,如图所示,他对此很感兴趣,于是跟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探究Ⅰ:向水草缸中通入的气体是什么?
【作出猜想】可能是空气或O2。
【实验1】收集一瓶通入的气体,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内,发现木条立即熄灭,说明猜想不成立。
【提出新猜想】可能是CO2或N2。
【实验2】
(1)将该气体通入 中,根据现象确定通入的气体是CO2。
【交流讨论】
(2)通入CO2有利于水草进行光合作用。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为 。
探究Ⅱ:利用生活中的物质自制简易CO2发生器并应用于水草缸中。
【回忆旧知】
(3)实验室制取CO2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
【选择药品】小组讨论后选择了鸡蛋壳、小苏打和白醋等。
【设计装置】利用软塑料瓶、输液管等材料,设计并制作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套发生装置(乙中的夹持装置已省略)。
【分析讨论】
(4)装置甲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向装有白醋的瓶中加入鸡蛋壳,拧紧瓶塞,使反应发生的具体操作为 。
(5)与甲相比,装置乙的优点是 ,可得到持续稳定的气流,故选择乙与丙(用于除杂和观察气泡)组装成CO2发生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选填字母)。
A.乙中的b口应与丙中的c口相连接
B.为除去CO2中混有的醋酸,X可以是NaOH溶液
C.可根据X中冒出气泡的快慢来调节乙中的流速调节器
【实践应用】小组同学用自制的CO2发生器连接气体细化器向水草缸中通入气体,实践效果很好。
五、计算题
23.食品加工时,常在小苏打(NaHCO3)中加入少量氯化钙来避免过快释放气体,可发生反应:。实验室模拟这一反应时,向55.5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CaCl2溶液中,加入192.9gNaHCO3溶液,两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的气体全部逸出)。试计算:
(1)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将完全反应后所得NaCl溶液配制成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NaCl选种液,用于农业上筛选大粒饱满玉米种子,需要蒸发多少克水?
参考答案
1.B
2.A
3.A
4.D
5.B
6.B
7.B
8.A
9.C
10.B
11.D
12.D
13.D
14.A
15.D
16.(1)
(2)
(3)
(4)
17.(1)b
(2)
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3)吸附
(4)
18.(1)8
(2) F 小于
(3) 化合物 1:3
19.(1)
(2)AC
(3)①
(4)能
(5)C
20.(1)形成酸雨
(2)不属于
(3)13.6g
(4) 增大SO2与浆液接触面积 温度升高,SO2溶解度降低
21.(1) 水槽 bac
(2)上升
(3)不能
(4)出现较多固体
(5)AD
22.(1)澄清石灰水
(2)氧气/O2
(3)CaCO3+2HCl=CaCl2+H2O+CO2↑
(4)挤压塑料瓶下端,使白醋与鸡蛋壳接触
(5) 可控制反应的速率,可得到持续稳定的气流 AC/CA
23.(1)解:设生成NaCl的质量为x,生成 CaCO3的质量为y,生成CO2的质量为z
、、
x=11.7g 、y=10g 、z=4.4g
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答: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
(2)解:设需要蒸发水的质量为m
答:需要蒸发水的质量为175.5g。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