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用空间向量研究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 专项训练(含解析)-2025-2026学年高二数学人教A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4.1用空间向量研究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 专项训练(含解析)-2025-2026学年高二数学人教A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A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9-01 13:43:22

文档简介

§1.4.1 用空间向量研究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
考法1:求平面的法向量
已知点,则平面的法向量可以是( )
A. B. C. D.
【答案】A
【难度】0.94
【知识点】求平面的法向量
【分析】根据法向量的求法求得正确答案.
【详解】,设平面的法向量为,
则,则,只有A选项符合.
故选:A
如图,四棱柱的底面是正方形,为底面中心,平面,.平面的法向量为( )
A. B. C. D.
【答案】C
【难度】0.94
【知识点】求平面的法向量
【分析】根据空间直角坐标系写出各向量,利用法向量的性质可得解.
【详解】是正方形,且,


,,,,
,,
又,
,,
平面的法向量为,
则,得,,
结合选项,可得,
故选:C.
《九章算术》中,将四个面都为直角三角形的四面体称为鳖臑.在鳖臑中,平面,,.若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 )

A. B. C. D.
【答案】B
【难度】0.94
【知识点】求平面的法向量
【分析】根据题意,设,可得、、的坐标,由此可得向量、的坐标,由此可得关于、、的方程组,利用特殊值求出、、的值,即可得答案.
【详解】根据题意,设,则,,,
则,,
设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
则有,令,可得,则.
故选:B.
已知平面,其中点,,则下列各点在平面内的是( )
A. B. C. D.
【答案】D
【难度】0.85
【知识点】空间向量垂直的坐标表示
【分析】利用进行验证.
【详解】,,
若,则,,,A错;
若,则,,,B错;
若,则,,,C错;
若,则,,,D正确.
故选:D.
设为实数,若直线垂直于平面,且的方向向量为,平面的法向量为,则的值为( )
A.1 B.2 C. D.
【答案】A
【难度】0.94
【知识点】空间向量平行的坐标表示
【分析】根据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平行,从而可求出的值.
【详解】因为直线垂直于平面α,所以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平行,
即,解得.
故选:A.
考法2:利用方向向量、法向量判断线面位置关系
已知直线的一个方向向量是,平面的一个法向量是,则与的位置关系是( )
A. B.
C.与相交但不垂直 D.或
【答案】D
【难度】0.85
【知识点】空间位置关系的向量证明
【分析】利用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的数量积结果即可判断得解.
【详解】因为,,
所以,则,
又是直线的一个方向向量,是平面的一个法向量,
所以或.
故选:D.
已知为直线l的方向向量,,是平面,的法向量(,是不同平面),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为(  )
①;②;③;④.
A.1 B.2 C.3 D.4
【答案】B
【难度】0.85
【知识点】空间位置关系的向量证明
【分析】运用空间向量判断线、面位置关系即可.
【详解】因为为直线l的方向向量,,是平面,的法向量(,是不同平面),
对于①,若,则,
由于不确定直线l是否在平面内,当直线l在平面内,则不成立,故①不成立;
对于②,若,则,故②正确;
对于③,若,则,故③正确;
对于④,若,即也是平面的法向量,所以,故④不成立.
故选:B.
给出以下命题,其中正确的是( )
A.平面的法向量分别为,则
B.直线l的方向向量为,平面的法向量为,则
C.直线l的方向向量为,直线m的方向向量为,则l与m垂直
D.平面经过三个点,向量是平面的法向量,则
【答案】C
【难度】0.65
【知识点】空间向量平行的坐标表示、空间向量垂直的坐标表示、空间位置关系的向量证明
【分析】对于A,由两平面的法向量是否共线进行判断,对于B,由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的数量积为零判断,对于C,由两直线的方向向量数量积为零进行判断,对于D,求出的坐标,再由数量积为零列关于的方程组求解.
【详解】对于A,若,则,所以,此方程组无解,所以与不共线,所以不平行,所以A错误,
对于B,因为,所以,所以或∥,所以B错误,
对于C,因为,所以,所以l与m垂直,所以C正确,
对于D,由,得,因为向量是平面的法向量,所以,得,所以,所以D错误,
故选:C
考法3: 用向量的方法证明空间中的平行关系
如图,在四棱锥中,底面ABCD,底面ABCD是矩形,,,E是PA的中点,,.
证明:平面DEF.
【答案】证明见解析
【难度】0.65
【知识点】空间位置关系的向量证明
【分析】以点为坐标原点,DA为x轴,DC为y轴,DP为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根据空间向量中的线面关系证明即可.
【详解】如图,以点为坐标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
因为,,
所以,
则,
设平面的法向量为,
则有,令,则,
所以,
因为,所以,
又平面,
所以平面.
在如图所示的试验装置中,两个正方形框架的边长都是1,且它们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活动弹子M,N分别在正方形对角线和上移动,且和的长度保持相等,记.求证:平面
【答案】证明见解析
【难度】0.85
【知识点】空间位置关系的向量证明
【分析】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应用向量法求证.
【详解】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
,, .
显然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
而,
∵,平面,∴MN//平面BCE.
如图,已知四棱柱ABCD-A1B1C1D1,AA1⊥平面ABCD,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点E在线段A1D上,且A1E=2ED.
(1)证明:BD1⊥AC;
(2)证明:BD1∥平面ACE.
【答案】(1)证明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
【难度】0.65
【知识点】空间向量垂直的坐标表示、空间位置关系的向量证明
【分析】(1)以中点为原点,中点为,方向为轴,方向为轴,方向为轴,采用建系法即可证明BD1⊥AC;
(2)设E(x,y,z),由A1E=2ED,求出点坐标,再设=λ+μ,求出对应值,即可证明BD1∥平面ACE
【详解】(1)设AC与BD交于点O,A1C1与B1D1交于点O1,连接OO1,设AB=a,AA1=b.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O(0,0,0),A,B,C,D,
A1,D1,
∴=(-a,0,b),=(0,a,0),
∴·=0,∴BD1⊥AC.
(2)设E(x,y,z),∵A1E=2ED,∴=2,即x,y+a,z-b=2,
解得x=-a,y=-a,z=,即E,
∴=.
设=λ+μ(λ,μ∈R),则(-a,0,b)=λ(0,a,0)+μ,
即解得
即=+3.
∴共面,又BD1 平面ACE,
∴BD1∥平面ACE.
在直四棱柱中,底面为等腰梯形,,,,,是棱的中点.试用向量的方法证明:平面平面.

【答案】证明见解析
【难度】0.65
【知识点】证明面面平行、空间位置关系的向量证明
【分析】先根据直棱柱及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由向量关系得出线线平行,再应用面面平行判定定理得证.
【详解】因为,,是棱的中点,
所以,所以为正三角形.
因为为等腰梯形,,,
所以.
取的中点,连接,则,所以.
以为原点,所在直线为轴,所在直线为轴,所在直线为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
所以,,,,
所以,,所以,
又因为平面,平面,所以平面,
因为,平面,平面,所以平面,
又,平面,所以平面平面.
在长方体中,,,,是的中点,点满足,当平面时,的值为 .
【答案】
【难度】0.65
【知识点】空间位置关系的向量证明
【分析】建立适当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空间向量的方法即可求解.
【详解】
根据已知条件,建立如图所示:
以为坐标原点,、、分别为、、轴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
,,


设平面的一个法向量,
,,则,
令,有,,所以,
平面,则,即,
解得.
故答案为:
考法4:用向量的方法证明空间中的垂直关系
如图,在正方体中,是的中点,是的中点.
(1)在平面内确定一点,使平面;
(2)证明:棱上不存在点,使平面平面.
【答案】(1)当点的坐标为时,平面.
(2)证明见解析
【难度】0.65
【知识点】空间位置关系的向量证明、空间线段点的存在性问题
【分析】(1)根据证明线面垂直的向量方法,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出点的坐标,表示出方向向量,列出方程组,求出结果;
(2)根据证明面面平行的向量方法,设出点的坐标,证明面上两条直线方向向量,不能同时与另一个面的法向量垂直即可.
【详解】(1)
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设正方体的棱长为2,
则,,,,,,
设,.
因为,,,又,不共线,
所以当时,平面.
所以,解得,,
所以当点的坐标为时,平面.
(2)设平面的法向量为,则,
因为,,所以,
令,则,,所以平面的一个法向量.
若平面平面,则也是平面的一个法向量.
因为,,
所以,即,得,
此时,
所以不是平面的一个法向量,即与平面不垂直.
所以棱上不存在点,使平面平面.
已知三棱柱中,,,且,,侧面底面,是的中点. 求证:平面平面.

【答案】证明见解析
【难度】0.65
【知识点】证明面面垂直、线面垂直证明线线垂直、面面垂直证线面垂直、空间位置关系的向量证明
【分析】
分别取,的中点,证明平面,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分别求得相关点坐标和相关向量的坐标,计算出平面和平面的法向量,由坐标运算得两法向量垂直即可推理得到.
【详解】
在中,且,由余弦定理,
得解得,得.
在中,,则为正三角形.

如图,取的中点O,连接,则,又平面平面,
平面平面平面,所以平面.
取的中点E,连接OE,则,而,所以,
由平面,所以
故可以O为原点,以所在直线为轴建立如图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
所以
设平面和平面的一个法向量分别为,

令,则,
所以,所以,
故平面平面.
(多选)如图所示,正方体中,,点在侧面及其边界上运动,并且总是保持,则以下四个结论正确的是( )
A. B.
C.点必在线段上 D.平面
【答案】ACD
【难度】0.4
【知识点】证明线面平行、空间位置关系的向量证明、求平面的法向量
【分析】建立适当的空间直角坐标系,设出点,由题意,从而可得,对于A,只需验证是否成立即可;对于B,只需验证是否成立即可;对于C,令,判断关于的方程是否有解即可;对于D,求出平面的法向量,验证是否成立即可.
【详解】以为原点,分别以所在直线为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下图所示,
则,
设,
则,
由,
可得,即,
又,则,
故,故选项A判断正确;
由,
可得,
则两向量与不垂直,故与不垂直,故选项B判断错误;
又,
令,则有,解之得
此时均成立.
故点必在线段上,故选项C判断正确;
设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
又.
则,令,则,则,
由,
可得,又平面,
则平面,故选项D判断正确.
故选:ACD.
如图,在三棱柱中,侧棱均与底面垂直,侧棱长为2,,,点是的中点,是侧面(含边界)上的动点.要使平面,则线段的长的最大值为( )

A. B. C. D.
【答案】A
【难度】0.65
【知识点】证明线面垂直、补全线面垂直的条件
【分析】取为上靠近的四等分点,确定,的轨迹为线段,计算线段长度的最值得到答案.
【详解】平面,平面,则,
,,故,
取为上靠近的四等分点,则,故,

现在说明此时平面,
平面,平面,故,
又,,平面,故平面,
平面,故,且,
又,,平面,故平面,
故的轨迹为线段,,故的最大值为.
故选:A.
《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书中将底面为矩形,且有一条侧棱垂直于底面的四棱锥称为阳马.如图,在阳马中,平面,底面是矩形,E、F分别为PD,PB的中点,为直线CP上的动点,,,若平面,则( )

A. B. C. D.
【答案】B
【难度】0.85
【知识点】空间位置关系的向量证明
【分析】根据题意可以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根据线面垂直,则直线的方向向量和平面的法向量互相平行即可求得比例关系.
【详解】因为平面,底面是矩形,在处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

设,则,所以

设平面的法向量为,则,即
,令,得,所以法向量为,
设,因为,
因为平面,则,所以,解得,
则.
故选:B
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中,点分别为棱的中点.点为正方体表面上的动点,满足.给出下列四个结论,不正确的是( )
A.存在点,使得
B.存在点,使得平面
C.存在点,使得
D.存在点,使得
【答案】C
【难度】0.65
【知识点】空间向量的坐标运算、空间位置关系的向量证明
【分析】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利用坐标验证垂直判断A,由,得到方程组,找到符合题意的点,即可判断B,找出平行直线再由坐标判断是否垂直可判断C,设点的坐标根据条件列出方程组,即可判断D.
【详解】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
对于A,由正方体性质知当P在时,线段长度的最大值为,
此时,,
所以,即满足,即存在点,使得,故A正确;
对于B:设,则,,,
若平面,因为平面,所以,,
即,则,显然满足题意,
故存在点,使得平面,故B正确;
对于C,取正方形的中心M,连接,易知,
所以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所以,故运动到处时,,
此时,,,即不满足,
综上不存在点,使得,故C错误;
对于D,设,则,,若存在点,使得,
由,,可得方程组,
化简可得,解得,
显然当时满足题意,即存在点,使得,故D正确;
故选:C§1.4.1 用空间向量研究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
考法1:求平面的法向量
已知点,则平面的法向量可以是( )
A. B. C. D.
如图,四棱柱的底面是正方形,为底面中心,平面,.平面的法向量为( )
A. B. C. D.
《九章算术》中,将四个面都为直角三角形的四面体称为鳖臑.在鳖臑中,平面,,.若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 )

A. B. C. D.
已知平面,其中点,,则下列各点在平面内的是( )
A. B. C. D.
设为实数,若直线垂直于平面,且的方向向量为,平面的法向量为,则的值为( )
A.1 B.2 C. D.
考法2:利用方向向量、法向量判断线面位置关系
已知直线的一个方向向量是,平面的一个法向量是,则与的位置关系是( )
A. B.
C.与相交但不垂直 D.或
已知为直线l的方向向量,,是平面,的法向量(,是不同平面),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为(  )
①;②;③;④.
A.1 B.2 C.3 D.4
给出以下命题,其中正确的是( )
A.平面的法向量分别为,则
B.直线l的方向向量为,平面的法向量为,则
C.直线l的方向向量为,直线m的方向向量为,则l与m垂直
D.平面经过三个点,向量是平面的法向量,则
考法3: 用向量的方法证明空间中的平行关系
如图,在四棱锥中,底面ABCD,底面ABCD是矩形,,,E是PA的中点,,.
证明:平面DEF.
在如图所示的试验装置中,两个正方形框架的边长都是1,且它们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活动弹子M,N分别在正方形对角线和上移动,且和的长度保持相等,记.求证:平面
如图,已知四棱柱ABCD-A1B1C1D1,AA1⊥平面ABCD,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点E在线段A1D上,且A1E=2ED.
(1)证明:BD1⊥AC;
(2)证明:BD1∥平面ACE.
在直四棱柱中,底面为等腰梯形,,,,,是棱的中点.试用向量的方法证明:平面平面.

在长方体中,,,,是的中点,点满足,当平面时,的值为 .
考法4:用向量的方法证明空间中的垂直关系
如图,在正方体中,是的中点,是的中点.
(1)在平面内确定一点,使平面;
(2)证明:棱上不存在点,使平面平面.
已知三棱柱中,,,且,,侧面底面,是的中点. 求证:平面平面.

(多选)如图所示,正方体中,,点在侧面及其边界上运动,并且总是保持,则以下四个结论正确的是( )
A. B.
C.点必在线段上 D.平面
如图,在三棱柱中,侧棱均与底面垂直,侧棱长为2,,,点是的中点,是侧面(含边界)上的动点.要使平面,则线段的长的最大值为( )

A. B. C. D.
《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书中将底面为矩形,且有一条侧棱垂直于底面的四棱锥称为阳马.如图,在阳马中,平面,底面是矩形,E、F分别为PD,PB的中点,为直线CP上的动点,,,若平面,则( )

A. B. C. D.
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中,点分别为棱的中点.点为正方体表面上的动点,满足.给出下列四个结论,不正确的是( )
A.存在点,使得
B.存在点,使得平面
C.存在点,使得
D.存在点,使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