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二中2025级化学科开学考试
可能使用的相对原子量H1C12016Ca4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在汽车加油站见到的油罐车上,所贴的危险化学品图标是(
剧毒品
2.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石蜡熔化
B.纸张燃烧C.湿衣晒干
D.酒精挥发
3.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月。
A.引燃酒精灯B.滴加试剂
C.倾倒液体D.铁钉放入试管
4.下列物质中,能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的是()
A.铁丝
B.硫磺
C.白磷
D.木炭
5.下列做法中,属于合理的环境保护措施的是()
①任意使用农药和化肥
②对废旧电池进行回收处理
③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在排放④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下列燃料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A.煤
B.石油
C.天然气
D.氢气
7.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氧
B.碳
C.铝
D.金
8.下列物质中,俗名与化学式不对应的是()
A.石灰石-NaHCO3B.食盐-NaCl C.烧碱-NaOH
D.熟石灰-Ca(oHD2
9.下列各组物质稀溶液可用无色酚酞试液鉴别出来的是(
A.HSO4、NaNO3、CaCl2
B.HCl、BaCz、MgNO)2
C.HCl、NaoH、Na2CO3
D.NaCl、NaOH、Ca(Odz
10.下列有关农药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施用农药是最重要的作物保护手段B.农药施用后,会通过农作物、农产品等发生转移
C.农药本身有毒,应该禁止使用农药
D.为了减少污染,应根据作物、虫害和农药的特点按规定合理施用农药
1
1.在2HS+30,进2S02+2H0的反应中,化合价发生了变化的元素是()
A.S,0
B.只有S
C.只有0
D.H,S,O
12.将浓HS04、NaOH、盐酸三种溶液散口放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不考虑水分蒸发),则溶
液中原溶质质量分数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都不会有变化
B.浓H2SO4和NaOH溶液变大,盐酸变小
C.都会变小
D.浓HSO4和NaOH溶液变小,盐酸变大
13.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序号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A
给塑料加热
熔化
是热固性塑料
B
取两张相同的纸,将其中一张浸没于水,再拿出浸过水的纸很难燃烧,
浸过水的纸着
来,并马上分别放到酒精灯火焰上
而另一张很快燃烧
火点升高了
C
将稀醋酸滴入澄清石灰水中
无明显现象
两种物质间无
反应
D将肥皂水滴入待测水中,搅拌
产生大量泡沫
待测水是软水
14.人体缺乏下列哪种元素会引起骨质疏松(
A.碘
B.铁
C.锌
D.钙
15.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溶
度
甲
30
温度七
A.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
B.℃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t℃时,将50g水与20g甲混合,可以得到70g溶液
D.将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没有变化
16.某气体甲可能含有H2、C02、C0、HCI中的一种或几种,把该气体依次通过澄清石灰水、
氢氧化钠溶液、浓硫酸、灼热的氧化铜、澄清石灰水、无水硫酸铜,观察到的现象是:.前面的
一瓶澄清石灰水无明显变化,灼热的氧化铜变红色,后面的一瓶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无水硫酸
铜变蓝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甲一定不含C02
B.气体甲一定含CO、H,可能含CO2、HCl
C.气体甲一定含H,可能含CO2、HCl、C0
D.气体甲一定含CO,可能含CO2、H、HCl
17.关于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2柳州市第二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化学试卷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 C(油罐车运输易燃液体,对应“易燃液体”图标) 2. B(纸张燃烧生成CO 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A、C、D均为物理变化) 3. C(A. 不能用燃着酒精灯引燃另一盏,易失火;B. 滴加试剂时胶头滴管不能伸入试管内;D. 铁钉放入试管应“一横、二放、三竖”,直接竖直放入易砸破试管) 4.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Fe O ;B. 硫磺燃烧生成刺激性气味气体;C. 白磷燃烧生成白烟;D. 木炭燃烧生成无色气体) 5. B(①任意使用农药化肥会污染土壤和水体,不合理;②回收废旧电池、③处理生活污水、④减少SO 排放均为合理环保措施) 6. D(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氢气是清洁能源,不属于化石燃料) 7. C(地壳中含量前四位:O(非金属)、Si(非金属)、Al(金属)、Fe,最多金属元素为Al) 8. A(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 ;NaHCO 是小苏打,俗名与化学式不对应) 9. C(无色酚酞遇碱变红,遇酸/中性溶液不变色:C中HCl(酸,酚酞不变色)、NaOH(碱,变红)、Na CO (碱,变红),再用变红溶液滴加另一种,产生气泡的是Na CO ,无气泡的是NaOH,可鉴别) 10. C(农药有毒,但合理使用是重要作物保护手段,不能禁止) 11. A(H S中S为-2价,反应后生成SO 中S为+4价;O 中O为0价,反应后生成SO 、H O中O为-2价,S和O化合价均变化) 12. C(浓H SO 吸水,溶质质量分数变小;NaOH吸收CO ,溶质质量分数变小;盐酸挥发HCl,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13. D(A. 加热熔化的是热塑性塑料,热固性塑料加热不熔化;B. 浸过水的纸难燃烧是因水蒸发吸热,着火点不变;C. 醋酸与澄清石灰水反应无明显现象,但确实发生反应) 14. D(人体缺碘患甲状腺肿大,缺铁患贫血,缺锌影响生长发育,缺钙患骨质疏松) 15. B(A. 未指明温度,无法比较溶解度;C. t ℃时甲溶解度为30g,50g水最多溶解15g甲,溶液质量为65g;D. 甲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t ℃饱和溶液降温到t ℃,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16. B(先通澄清石灰水无现象:可能含HCl(与Ca(OH) 反应),CO 可能被HCl消耗;灼热CuO变红+后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一定含CO(生成CO );无水硫酸铜变蓝:一定含H (生成H O,浓硫酸已干燥,排除水蒸气干扰);故一定含CO、H ,可能含CO 、HCl) 17. 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P O 固体),生成白色固体;B是硫在氧气中燃烧现象,C是木炭燃烧现象,D是铁丝燃烧现象) 18. B(食品添加剂在合理范围内使用对人体无害,并非所有含添加剂的食物都有害) 19. B(取一种溶液滴加另外三种:①产生2种沉淀的是MgSO (与NaOH生成Mg(OH) ,与Ba(NO ) 生成BaSO );②与MgSO 不反应的是HCl;③用HCl滴加剩余两种,沉淀溶解的是NaOH(Mg(OH) 溶于酸),沉淀不溶的是Ba(NO ) (BaSO 不溶于酸),可鉴别) 20. A(A. 装置①(固固加热)可用于氯酸钾制氧气,⑤(排水法)可收集氧气,正确;B. 氢气密度比空气小,应选向下排空气法(④),而非③(向上);C. 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应选③(向上),而非④(向下);D. 装置②用长颈漏斗,无法控制反应速率,分液漏斗才可)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6分,每空2分) 21. (1)马铃薯;青菜 (2)① a;② c;③ b;④ d;⑤ e;⑥ f 22. (1)一氧化碳(或CO) (2)用锅盖盖灭(或隔绝氧气) (3)放出 (4)吸附 (5)防止钢铁生锈(或隔绝氧气和水)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13分,每空1分,方程式2分) 23. (1)$\boxed{S + O_2 \stackrel{点燃}{=\!=\!=} SO_2}$;化合 (2)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则该气体为氧气 (3)红(CO 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石蕊变红) (4)① 加入硝酸钾固体;② 蒸发溶剂(或降低温度)(任选两种) (5)过滤;搅拌,加速粗盐溶解 24. (1)天然 (2)蛋白质(肉松是动物肌肉制品,富含蛋白质) (3)肉松(蛋白质燃烧有烧焦羽毛气味) (4)$\boxed{5:48}$(NH HCO 中H为5个(4个来自NH ,1个来自HCO ),O为3个,质量比=(5×1):(3×16)=5:48) 四、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共14分,每空2分) 25. (1)试管(常见实验装置中,标号a通常为试管) (2)$\boxed{2KClO_3 \stackrel{MnO_2}{\stackrel{\Delta}{=\!=\!=}} 2KCl + 3O_2 \uparrow}$;分解反应;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入热的试管,导致试管炸裂 (3)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氧气已收集满(假设C为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装置) (4)②和③(制CO 用固液不加热装置②,CO 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③) (5)伸入液面以下(或形成液封)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7分) 26. (1)2.2;二氧化碳(或CO )(固体质量减少量=生成CO 质量,10g-7.8g=2.2g) (2)解:设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ce{x}$。 $\ce{CaCO_3 \stackrel{高温}{=\!=\!=} CaO + CO_2 \uparrow}$ 100 44 $\ce{x}$ 2.2g $\frac{100}{44} = \frac{\ce{x}}{2.2g}$ 解得:$\ce{x} = 5g$ 碳酸钙的质量分数=$\frac{5g}{10g} \times 100\% = 50\%$ 答: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boxed{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