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14、《圆明园的毁灭》第二课时作业设计
一、下列各组字形全对的一组是( )。
A宫殿 玲珑 B剔透 坡澜 C陵园 红伟
二、读拼音,写词语。
1.他们在jiāo wài( )建造了一座jīn bì huī huáng( )的行宫。
2.他们把这些假冒伪劣商品都tǒng yī( )xiāo huǐ( )了。
三、根据意思填成语。
1.许多星星聚集、环绕着月亮。比喻众人拥戴一人或众物围绕一物。( )
2.不可以估计。形容数量大或程度重。( )
3.珍异难得的宝物。( )
四、读一读,完成练习。
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这段文字用的修辞方法是___________,从中我们能感受到圆明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字里行间表达了作者对圆明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课文整体梳理。
圆明园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座园子组成,因此又称为_________________。这座园子于_________________(时间)被________焚毁,给中国乃至世界文化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六、重点段落品析。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还有许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岛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1.这段文字采用了( )的结构方式。
A总分总 B分总 C总分
2.画线句子描写了游人的感受,从侧面表现出圆明园的_____________。
3.这段文字从三方面介绍了圆明园的建筑特色,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圆明园毁灭了,我们的很多文物流落海外,陈列在别国的博物馆里,面对这种现实,你有什么想法?和大家分享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A
二、1.郊外 金碧辉煌 2. 统一 销毁
三、1.众星拱月 2.不可估量 3.奇珍异宝
四、比喻 大而美 喜爱和赞美
五、圆明园 万春园 长春园 圆明三园 1860年10月6日 英法联军
六、1.A 2.美丽 3.汇集各地名胜之精华 融入祖国灿烂文化元素
吸取西洋建筑的风格
七、示例:圆明园的毁灭告诉了我,圆明园的毁灭不仅使我们损失了巨大的财富,也严重伤害了中华民族的尊严。我想,只有祖国强大了,才不会受到侮辱。我要努力学习,长大后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建设我的祖国,让祖国变得更强大。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6张PPT)
14.圆明园的毁灭
第二课时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
上
课前导入
圆明园是怎样在一场三天三夜的大火中毁灭的呢?让我们一起去课文中看一看,圆明园到底经历了什么劫难。
强调了圆明园的毁灭损失巨大。表达了作者对圆明园毁灭的痛惜之情,奠定了本文的基调。
品读鉴赏
1
中心句,总领全文
从中国文化史和世界文化史两个方面表明圆明园的毁灭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默读第2-4自然段,思考能从哪里感受到圆明园的辉煌。
布局美(第2自然段)
建筑美(第3自然段)
珍贵的历史文物(第4自然段)
突出了圆明园的地理位置,彰显了其建筑风格。
2
比喻
方位
2
组成
圆明园的布局
周围
罗列了圆明园的特色景物。富丽与典雅、热闹与宁静在这里形成了完美的结合。
3
圆明园的建筑和景观大致可以分为哪几类?
①
②
③
3
“中外风景名胜”
“幻想的境界”
从圆明园的建筑和景观类型中可以感受到圆明园怎样的特点?
园林艺术的瑰宝
建筑艺术的精华
承上启下:前半句是对上文圆明园建筑风格的总结;后半句引出下文,写圆明园收藏的历史文物很珍贵。
4
过渡句
时间跨度
4
珍宝类型
从这些表示时间的词语中可以感受到圆明园中收藏的历史文物和奇珍异宝的年代跨度大、种类多、数量多,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从而突出它的艺术价值。它的毁灭,实在是让人惋惜、心痛。
从这些表示时间的词语中可以感受到什么?
(课后习题第3题)
说说为什么人们给圆明园这么高的评价。
众星拱月的布局
风格迥异的建筑
无数珍贵的文物
园林艺术的瑰宝
建筑艺术的精华
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5
圆明园毁灭的时间。
圆明园毁灭的罪魁祸首。
5
写出了英法联军的野蛮、贪婪和无耻。
不行。“闯进”写出了侵略者的强盗行径,点明了英法联军暴力的强盗行为。它既暗示了圆明园的命运,也批评了清政府的无能,同时也点明了文章的中心。“凡是、统统、实在、任意”能让我们了解侵略者是如何破坏圆明园的,了解到他们破坏的力度之大、速度之快。
把“闯进”换成“进入”,把“凡是、统统、实在、任意”等词语删去,行不行?为什么?
不能。 “掠走”“搬运”“毁掉”一步步写出了侵略者的贪婪、无耻,还从侧面说明了圆明园很大,奇珍异宝很多。这么多的瑰宝就这样化为了灰烬,揭示出侵略者践踏人类文化的残暴面目,令人痛恨。
“掠走”“搬运”“毁掉”这三种破坏行径能不能变换顺序?为什么?
从这些表示时间的词语中可以感受到什么?
(课后习题第3题)
5
从10月6日到10月18日,英法联军在圆明园内破坏时间长达十几天,10月18日和19日,竟然连着两天在园内放火;“三天”说明这场大火时间之久,破坏力之大——圆明园化为一片灰烬。
与第1段相呼应。“就这样”三个字带有作者强烈的情感,表现了作者的痛心、愤怒和不可置信。
5
首尾呼应
结合相关资料,说一说为什么圆明园会被侵略者掠夺并烧毁。
直接原因:在于英法殖民者的入侵。
根本原因:清政府的腐败、软弱和无能。
这篇文章题为《圆明园的毁灭》,而大量的篇幅却是描写昔日的辉煌,你觉得这样写合适吗?
写法鉴赏
主旨提炼
本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被毁灭的经过,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和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愤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增强人们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观看《火烧圆明园》视频。
课外拓展
课后作业
1.查找有关圆明园的资料。
2.写一篇首尾呼应的小短文。学习任务单
14、《圆明园的毁灭》第二课时学习任务单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年级 五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14、《圆明园的毁灭》第二课时
教科书 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 版本:统编版
学生信息
姓名 学校 班级 学号
学习目标
能结合资料,理解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能了解作者详写辉煌,略写毁灭的用意,用朗读体现情感变化。 3.能结合资料,比较课文和“阅读链接”,体会表达情感的相似之处。
课前学习任务
1.回顾上节课学习的相关内容。
2.读熟自己查找的资料,并思考如何使用。
课上学习任务
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合相关资料,说说为什么“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荐的学习资源
推荐阅读有关中国圆明园相关书籍。/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14、《圆明园的毁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14、圆明园的毁灭 单元 四 学科 语文 年级 五
教材分析 这篇精读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文语言简洁,结构严谨,构思颇具匠心。题目为“毁灭”,却用了大量的篇幅写它辉煌的过去,把美的东西毁灭了,这真是一个悲剧,更能激起读者的痛心与仇恨。文章前后内容紧密联系,一扬一抑,一美一毁,爱恨交织,因而通过阅读,让学生了解这一屈辱的历史,激发爱国之情。
学习 目标 1.继续把握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 2.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被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重点 1.继续把握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 2.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被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难点 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被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圆明园是怎样在一场三天三夜的大火中毁灭的呢?让我们一起去课文中看一看,圆明园到底经历了什么劫难。 【设计意图:用复习的形式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非常简练,又能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二、深入领悟。 1.指名读第4自然段,读出自豪与惊叹之情。 2.这个自然段的结构是怎样的?好处是什么? 生总结:这个自然段运用了总分的结构,第一句既是过渡句,又总领了全段。这样使段落结构清楚,让人一目了然。 3.“最珍贵的历史文物”有哪些? 板书:历史文化---珍贵 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联系上下文,注意表示时间的词语,说说你的感受。 运用时间顺序,点明圆明园收藏之丰富,同时也说明宝物之贵重,其价值不可估量。
三、研读“毁灭”。 (出示课件) 1.这“万园之园”的圆明园,为何只能出现在人们的梦里呢?请同学们阅读第5自然段。 2. 联系上下文,注意表示时间的词语,说说你的感受。 第5自然段中出现的时间是1860年10月6日和10月18日、19日。10月6日讲述英法联军抢劫圆明园;10月18日、19日写侵略者火烧圆明园。这两个时间点揭示了侵略者所犯罪行,令人发指。 3.有感情地读一读让你感到愤慨、痛恨、痛惜的句子。 重点感悟:(出示课件) (1)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加点的词语体现出了什么? (2)大火连烧了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出示课件) ①思考:圆明园中化成灰烬的是什么? 生1:建筑艺术的精华 生2:文化艺术的瑰宝 生3:中华民族的尊严 ②圆明园就这样在三天的大火中化为灰烬,就这样不再真真切切地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就这样只能浮现在我们的梦中。圆明园的毁灭仅仅是我们华夏儿女的损失吗?
四、感悟写法(出示课件) 这篇文章题为《圆明园的毁灭》,而大量的篇幅却是描写昔日的辉煌,你觉得这样写合适吗? (这样写可以说是匠心独运。课文以大量的篇幅描绘圆明园昔日的辉煌,让我们更加热爱圆明园,以圆明园为骄傲。而就是这个我们引以为傲的皇家园林被英法联军肆意掠夺、践踏,这更能激起我们对侵略者的痛恨,对祖国的热爱。)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悟写法,对学生理解作者的情感有很大帮助,同时也对学生的习作进行了指导。】
五、主旨提炼(出示课件) (1)本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被毁灭的经过,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和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愤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增强人们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课外拓展 观看《火烧圆明园》视频。
六、作业布置。 1.查找有关圆明园的资料。 2.写一篇首尾呼应的小短文。
【板书设计】 14.圆明园的毁灭 总----损失不可估量(损失巨大) 圆明园的毁灭 举世闻名 建筑风格---美 赞叹 历史文化---珍贵 毁灭----痛惜、痛恨、悲哀(侵略者的贪婪、残暴、无耻)
教学反思
1.在这篇文章的教学中,我通过抓重点句子的方法来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我通过让学生用不同方式的阅读,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激发学生对侵略者的恨、对祖国的热爱,以及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在教学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在我的引导下,学生们通过自学来解决生字词、来把握课文的内容。同学们又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了整合,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3. 美中不足的是在学生课堂展示收集的资料的过程中,我的引导有不到位的地方,对部分应该深化的内容,没有深化到位。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