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必修2生物与环境(一)(PDF版,含答案)-【小题突破·大题攻略】2026版高考生物培优限时练

文档属性

名称 选择性必修2生物与环境(一)(PDF版,含答案)-【小题突破·大题攻略】2026版高考生物培优限时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8-29 14:39:29

文档简介



配扫码领取
参芳答案
★配套
★专项解析

★学习工其
必修1分子与细胞(一)
体分泌后几种生物膜面积的示意图如下:
1.解析:(1)图1是天然蛋白质经高湿加热后发生了空

图内质网膜
间结构的玫变,但肽链中的肽键没有断裂。食物往往

高尔基体膜
要煮熟后食用,据图分析可知,主要原因是蛋白质结
口细胞膜
构变得松散,易被蛋白酶催化水解。(2)由图2可知,
层粘连蛋白中有1个氢基酸、3条肽链,因此在氨基
酸脱水缩合反应的过程中脱去的水分子和形成的肽


键都是(m一3)个。糖蛋白是由蛋白质和多糖构成的,
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多糖的基本单位是葡萄
(5)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或哺乳动物血液中的红
糖,所以糖蛋白彻底水解的终产物是氨基酸和葡萄
细胞)
糖。层粘连蛋白是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因此大部分是
3.解析:(1)小肠上皮细胞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藓脂双
在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合成的,①错误:摭细
分子层,据图可知,膜蛋白A可运输钠离子、葡萄糖,
膜蛋白D可催化二糖水解成单糖,膜蛋白C为受体,
胞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②正确:糖蛋白具有识别
故小肠上皮细胞膜上具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质是膜蛋
功能,因此在细胞间信息交流中具有重要作用,③正
白D。
确。(3)图3中泛素是一种由76个氨基酸组成的多
(2)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核薷体合成蛋白质→
肽,它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特定的颜色反应;因为
DNA中6个碱基决定1个氨基酸,所以控制该泛素合
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
成的基因中至少有76×6=456个碱基。由图3信息
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
芽”形成囊泡→细胞膜,假如这是一种分泌细胞,那么
可以看出,①蛋白酶体清除异常蛋白是将异常蛋白水
解成氨基酸,因此消耗水分子,①正确;②蛋白酶体清
合成并分泌蛋白质时,依次经过的结构是①核糖体→
除异常蛋白需要消耗能量,能量主要由细胞呼吸提
③内质网→②高尔基体→④细胞膜。
供,所以受细胞呼吸的影响,②正确;③由图中信息可
(3)新生儿能道过膜蛋白吸收母乳中的抗体,抗体属
知,蛋白酶体有识别泛素和催化蛋白质水解的功能,
于分泌蛋白,大分子物质,故抗体进入新生儿细胞的
③正确。
方式是胞吞,由于该抗体表面没有蛋白酶的酶切位点
答案:(1)否蛋白质结构变得松散,易被蛋白酶催化
或蛋白酶不能特异性结合该抗体,故推测该抗体不会
水解(2)m一3氨基酸和葡萄糖②③(3)双缩
被蛋白酶水解。
脲456①②③
(4)膜蛋白A是一种同向转运蛋白,顺浓度梯度转运
2,解析:(1)由图甲可知,溶酶体来源于高尔基体,溶酶
Na十进入细胞的同时,将葡萄糖逆浓度梯度转运进细
体是“消化车间”,能吞噬并杀死进入细胞的病毒或细
胞中,钠离子进入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
菌,还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2)由图甲可知,
葡萄糖逆浓度进入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为主动运揄,
COPⅡ被膜小泡负责将“货物”从A内质网运输到B
但这个过程中没有ATP提供能量,推测葡萄糖可以
高尔基体。(3)题图中分泌出的蛋白质在人体内被运
逆浓度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原因为Na十顺浓度进入
输到靶细胞时,与靶细胞膜上受体(糖蛋白)结合,引
细胞的势能为葡萄糖逆浓度运输捉供了动力。
起靶细胞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体现了细胞膜具有进
答案:(1)磷脂双分子层D(2)①→③→②→④
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3)胞吞该抗体表面没有蛋白酶的酶切位点(或蛋
(4)高尔基体的功能是可以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
白酵不能特异性结合该抗体)(4)Na+顺浓度进入
行加工、修饰。在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中,内质
细胞的势能为葡萄糖逆浓度运输提供了动力
网对蛋白质进行粗加工后“出芽”形成囊泡,震泡与高
4,解析:(1)实验设计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故对照组用
尔基体膜融合,这样内质网膜转化为高尔基体膜:高
水芹莱正常生长的完全培养液培养,则C+组的处
尔基体对蛋白质进行再加工后,也“出芽”形成囊泡,
理方法是在完全培养液基础上加入一定量的C2+:
震泡与细胞膜融合,这样高尔基体膜就转化为细胞
据表中数据分析,C2+组处理的实验组叶绿素、类胡
膜。所以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中,内质网膜面积
萝卜素的含量下降,故光反应过程受影响,光反应为
减小,细胞膜面积增大,高尔基体膜面积几乎不变,示
暗反应提供的产物NADPH和ATP减少,进而影响
意图见答案。(5)提取动物的细胞膜,最好选用哺乳
暗反应过程。
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因其内无细胞核及各种细胞器。
(2)据表中数据分析,与完全培乔液组相比,镉胁迫导致
答案:(1)衰老,损伤的细胞器(2)内质网(3)进行
净光合速率显著下降主要受非气孔因素限制,判断理由
细胞间信息交流(4)对蛋白质进行加工、修饰抗
是C2+组的气孔导度减小,但胞间CO2浓度增大。
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一)
1.近年来,某地山中的林木常遭到山鼠的危害,
2.蚜虫是常见的农业害虫之一,其刺吸式口器可
而山下石榴园也常遭遇黄蓟马(一种害虫)的
以从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组织中吸取汁液造成
危害,严重影响了当地林业和石榴产业的健
作物产量下降。捕食性瓢虫可有效地防止蚜
康发展。
虫对农作物的危害,然而,长时期大量使用化
(1)山鼠的种群密度除了受迁人率和迁出率、
学农药在防治蚜虫等害虫的同时,也造成捕食
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影响外,还受

性瓢虫等天敌昆虫的数量诚少。我国科研人
等数量特征的影响。
员将蛇床草等功能草种植在小麦、玉米等农田
(2)对于鼠害比较严重的山林,管理人员使用
的田埂上,提升了捕食性瓢虫等天敌对蚜虫等
害虫的控制作用。回答下列问题;
药物灭鼠,该方法属于
防治。而对
(1)蚜虫与小麦的种间关系是
,调
于石榴园中的黄蓟马,技术人员则利用性引
查农田中蚜虫的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
诱剂诱杀雄性个体的方法来降低种群数量,
其原理是
(2)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都可以使害虫的生
(3)现运用标记重捕法对1公顷石榴园内的
存环境恶化,从而降低其
,达到降
山鼠种群密度进行调查,首捕数为80只,标
低害虫种群密度的目的。害虫防治主要是控
记后放回。若标记个体在重捕前死亡5只,
制害虫种群的大小,而不是彻底消灭害虫,目
但由于繁殖因素,山鼠的总数仍保持不变,重
的是保护
抽数为60只,其中标记个体为10只,由于操
(3)以蛇床草为代表的多种功能草在农田中
作不当,重捕个体中标记的个体死亡2只,则
发挥了生态调控的作用,蛇床草开花可为瓢
石榴园内的山鼠密度约为
只/公顷。
虫提供大量的花粉食物和栖息生境,金盏菊
(4)关于种群数量变化的调节理论主要有外
的挥发气味能够诱集瓢虫并干扰蚜虫对农作
源性种群调节理论和内源性自动调节理论。
物的识别。据此分析,种植功能草控制害虫
外源性种群调节理论主要包括非密度制约因
的原理是
素、密度制约因素等;内源性自动调节理论涉
3.某人工马尾松林中生活有草本植物和多种体型
及行为调节、内分泌调节及遗传调节等。
较小的动物。在第N年时,加拿大一枝黄花初
①黄蓟马危害的高峰期是5~9月,成虫冬天
次出现,因缺乏天敌,8年后几乎占据了整片树
林,加拿大一枝黄花茎直立,高达2.5米,一株植
般会全部死亡。据此分析影响黄蓟马种群
株可形成2万多粒种子;根能分泌一种物质,抑
数量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该因素
制其它草本植物种子萌发,回答下列问题
的影响过程主要归属于
调节理论的
(1)草本植物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储
范畴。
存于
中;若单位体重的田鼠和野兔
②科研人员设定了两个种群模型:一是具有
所含能量相等,两者摄人等量的生产者,增重
较低的进攻性行为,能相互容忍,繁殖力较
却有明显的不同,原因是
高、可能有留居的倾向(I型):二是具有较高
(2)到N十8年后,加拿大一枝黄花种群数量
的进攻性行为,其繁殖力比较低,可能有外迁
不再上升的原因是
的倾向(Ⅱ型)。当山鼠种群密度接近K值
,其出生率等
时,其种群模型最可能为
型,判断的
于死亡率。此时群落中的优势种是
理由是
13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