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世界的居民与文化 章末知识梳理与能力提升
世界的居民与文化
世界人口增长及问题
通常用人口自然增长率来表示某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增长速度(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增长过快或过慢都会对经济、社会和环境产生影响。读甲、乙、丙、丁四个国家的人口统计图,完成1~2题。
1.四个国家中,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是 ( )
A.甲国 B.乙国 C.丙国 D.丁国
2.丁国最可能位于 ( )
A.东南亚 B.欧洲西部
C.南美洲 D.撒哈拉以南非洲
2024年7月11日是第35个世界人口日,为了解世界人口的增长和分布情况,小红同学绘制了世界各大洲人口数(2021年)及平均人口增长率(2015—2019年)统计图(下图)。据此完成3~4题。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非洲人口增长最快 ②南极洲没有常住人口
③亚洲人口数量最多 ④人口数量最少的是欧洲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欧洲人口保持当前的增长速度,可能出现的现象有 ( )
①企业招工困难 ②学生入学困难 ③“银发”经济活跃 ④学前教育发展迅速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下图为世界人均粮食、自然资源、环境污染、人口预测曲线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5.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人口数量持续增加 B.环境污染程度在不断加重
C.人均粮食占有量不断上升 D.自然资源的数量持续增加
6.人口激增可能会导致 ( )
①土地资源过度开垦 ②人地矛盾明显缓解
③自然资源逐渐枯竭 ④就业困难,竞争加剧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数据显示,2024年1月1日,世界人口总数接近80.2亿。下图示意2014—2023年世界主要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据此完成7~9题。
7.据图可知,2022—2023年中国的人口总量的变化趋势是 ( )
A.减少 B.增加
C.波动变化 D.不变
8.2014—2023年图示四国中人口持续增长的是 ( )
A.中国、印度 B.印度、美国
C.美国、俄罗斯 D.俄罗斯、中国
9.印度为应对现阶段所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
A.严格控制人口数量
B.优化城乡人口结构
C.优化三孩生育政策
D.完善养老保障体系
聚落与地理环境
(石家庄期末)位于群山中的皖南古村落,建筑风格和村落形式独具美感,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下图为皖南古村落景观图及当地气候统计图。据此完成10~11题。
10.关于皖南古村落建筑风格与当地气候特征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屋顶坡度大,便于雨天排水
B.窗户开口小,防止风沙侵扰
C.封闭式院落,利于存储雨水
D.房屋较高大,利于冬季保暖
11.皖南古村落注重选址布局与自然环境的融合,主要体现在 ( )
①依山而建,减轻水患 ②面山而居,便于采矿 ③傍水结村,取水方便 ④窄巷高墙,节约土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民居与环境主题)海草房(下图)是世界上具有代表性的生态民居之一。它主要分布在我国山东半岛的威海、烟台、青岛等沿海地带。其屋顶用特有的海草晒干后苫成,海草具有阻燃性,且含有大量的卤和胶质,具有防虫效果。海草房堆尖如垛,用厚石砌墙,加上厚厚的草顶,可以起到很好的隔热保温作用。因此,传统的海草房冬暖夏凉,保证了居住的舒适性。据此完成12~13题。
12.当地渔民选择用海草等材料搭建房屋的主要原因是 ( )
A.方便搭建 B.就地取材
C.美观好看 D.便于拆卸
13.海草所起的主要作用包括 ( )
①防潮防霉 ②保暖隔热 ③防火防虫 ④采光取暖
A.①②③ B.①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廊坊期末)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拟开展“聚落与自然环境”的探究,请你与该小组一起完成探究任务。
【探究课题】 聚落与自然环境
【探究资料】
世界各地自然环境差别很大,不同的自然环境对聚落的形成与发展、分布与特征影响深远。
【探究思考A】 影响聚落形成与发展的自然因素
(1)如下图所示,荒漠地区的聚落集中分布在 (选填“绿洲”或“沙漠中心”);山区的聚落主要分布在 (地形部位)。除此之外,气温适宜、降水充沛的地区,聚落一般比较密集。
【探究结论A】
(2)根据探究思考A,总结归纳影响聚落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因素。
【探究思考B】 聚落建筑特征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如下图所示,与西北地区相比,我国南方地区建筑的墙体更 (选填“厚”或“薄”),屋顶坡度更 (选填“大”或“小”)。结合两地区的气候特征,说明其墙体厚度和屋顶坡度不同的原因。
新疆喀什民居 贵州岜沙苗寨
【探究拓展】
传统聚落是自然环境的一面镜子,也是先民遗留给我们的重要文化遗产。目前,有许多传统聚落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些遗产记录了当时的重要地理、历史信息,也为现代人提供了学习、游览的场所。但随着世界各国人口的增加,它们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4)请针对如何保护世界文化遗产提出两条建议。
【详解答案】
1.B 解析: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于人口出生率减去人口死亡率。读图可知,图中甲、乙、丙、丁四个国家中,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是乙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在2%以上,其他三个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不到1%。故选B。
2.B 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丁国的人口死亡率大于出生率,人口出现负增长,最有可能是发达国家。选项中,欧洲西部发达国家众多。故选B。
3.A 解析:读图可知,非洲平均人口增长率最高,人口增长最快,①正确;图中没有南极洲,说明南极洲没有常住人口,②正确;亚洲人口数量最多,③正确;人口数量最少的是大洋洲,④错误。故选A。
4.C 解析:读图可知,欧洲平均人口增长率低,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可能出现企业招工困难、“银发”经济活跃等现象,①③正确;学生入学困难和学前教育发展迅速是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与欧洲人口增长特点不符合,②④错误。故选C。
5.B 解析:读图可知,人口数量先增加后减少,A错误;环境污染程度不断加重,B正确;人均粮食占有量先上升后降低,C错误;自然资源数量持续减少,D错误。故选B。
6.B 解析:人口激增会带来很多问题,可能导致土地资源过度开垦,人均粮食持续下降,自然资源逐渐枯竭,环境污染加重,就业困难、竞争加剧等,①③④正确;人口激增会导致人地矛盾问题更加凸显,②错误。故选B。
7.A 解析:据图可知,2022—2023年中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且呈下降趋势,说明我国的人口总量在减少。故选A。
8.B 解析:据图可知,2014—2023年中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基本在下降,特别是2022年和2023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说明中国的人口数量不是一直增加,A、D错误;印度和美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一直为正值,说明印度和美国人口数量在2014—2023年一直在增加,B正确;俄罗斯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在2019—2023年为负值,说明2014—2023年俄罗斯的人口数量并不是一直增长,C错误。故选B。
9.A 解析:印度主要人口问题是人口增长过快,所以印度应该严格控制人口数量,A正确;优化城乡人口结构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口增长过快的诸多问题,B错误;印度主要人口问题是人口增长过快,不需要鼓励生育,C错误;完善养老保障体系主要是应对老龄化问题,印度目前主要人口问题是人口增长过快而不是老龄化突出,D错误。故选A。
10.A 解析:读皖南古村落景观图和当地气候统计图可知,皖南夏季降水多,所以屋顶坡度大,便于排水,A正确;当地房屋门窗开口较大,利于通风散热,且皖南风沙较少,B错误;皖南古村落的形式并不封闭,C错误;当地房屋较高大,利于通风散热,D错误。故选A。
11.C 解析:皖南古村落注重选址布局与自然环境的融合,主要体现在依山而建,可以减轻水患,①正确;皖南古村落选址与采集矿产资源无关,②错误;皖南古村落选址傍水结村,取水方便,③正确;皖南古村落窄巷高墙,可以节约土地,④正确。故选C。
12.B 解析:山东省浅海适合海草生长,具有丰富的海草资源,渔民用海草搭建房屋原料充足,可以就地取材,节约建筑成本,B正确;与方便搭建、美观好看和便于拆卸关系不大,A、C、D错误。故选B。
13.A 解析:当地夏季潮湿、冬季寒冷,海草建房可以起到夏季防潮防霉、隔热,冬季保暖等作用,①②正确;海草由浅海含盐藻类晒干,可以防虫、防霉变,不易燃烧,③正确;但是覆盖后不利于采光,④错误。故选A。
14.(1)绿洲 山谷
(2)水源充足、地势平坦、气候适宜等。
(3)薄 大 西北地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墙体厚有利于保暖;南方地区属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墙体薄利于通风散热,屋顶坡度大有利于排水。
(4)加强立法保护,限制游客人数;保持原貌;适当修葺等。
解析:(1)读图可知,荒漠地区聚落一般分布在绿洲,这里水源条件较好;山区聚落则集中在河谷地带。(2)平坦的地形有利于聚落的建设和扩展,如平原地区聚落分布比较密集;而山区聚落多分布在山谷、山间盆地等相对平坦的地方。充足的水源能够满足人们的生活用水和农业灌溉用水需求,所以在河流、湖泊附近或者有地下水的地方容易形成聚落。气温适宜、降水充沛的地区,自然环境比较优越,有利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聚落一般比较密集。(3)西北地区墙体较厚,可以在冬季御寒保暖;南方地区降水丰富,气温较高,屋顶坡度大利于排水,墙体薄则利于散热等。(4)保护世界文化遗产要加强立法、适当修葺、限制游客人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