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与实践 看云识天气同步练(解析版) 2025-2026学年地理湘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探究与实践 看云识天气同步练(解析版) 2025-2026学年地理湘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8-29 23:12: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探究与实践
看云识天气
  云是悬浮在空气中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或两者混合)的可见集合体,是反映天气的晴雨表。看云识天气的一般规律:天上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通过看云识天气,让我们进一步探究天气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云的浓淡可表示天气变化。据此完成1~2题。
1.影响云的浓淡最主要的因素是 (  )
A.水汽含量 B.距离远近
C.移动快慢 D.太阳光强弱
2.对水汽含量高的云朵,下列称谓中不合适的是 (  )
A.乌云 B.黑云 C.密云 D.浮云
3.下列云的变化中,表示可能即将下雨的是 (  )
①云越来越厚 ②云越来越高
③云越来越低 ④云越来越少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下列谚语中,最可能预示着下雨的是 (  )
A.太阳现一现,三天不见面 B.西北天开锁,明朝大太阳
C.钩钩云消散,晴天多干旱 D.造成浮云走,下午晒死狗
5.(项目式学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项目主题:看云识天气。
项目背景:云是反映天气的晴雨表,为了探究如何看云识天气,某地理兴趣小组搜集材料,开展了以“看云识天气”为主题的项目式学习。
活动一 认识云的基本形态
(1)从形态上看,云主要有积云、层云和卷云。结合下图分别描述它们的外形特征。
    积云      层云      卷云
活动二 看云识天气
看云识天气的一般规律是天上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2)下列所示几种云中,预示有雨的有      。(填字母)
A.钩卷云 B.卷积云 C.积雨云 D.雨层云
  千百年来,我国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根据云的形状、来向、移速、厚薄、颜色等的变化,总结了丰富的“看云识天气”的经验,并将这些经验编成谚语。
(3)“云往东,车马通;云往南,水涨潭;云往西,披蓑衣;云往北,好晒麦。”该谚语说明可以根据云的移动方向来预测阴晴,那么在我国云一般向什么方向移动预示着天气晴好
(4)“鱼鳞天,不过三”:“鱼鳞天”指天空出现    ,出现这种云,表明高层大气层不稳定,如果云层继续降低、增厚,本地区不超过三天就会下雨或刮风。
(5)“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钩钩云”指    ,这种云的后面,常有锋面(特别是暖锋)、低压等移来,预兆着阴雨将临。
活动三 项目生成
(6)在当地雨季时拍摄积云、层云和卷云图片。
【详解答案】
1.A 解析:水汽含量是云颜色的主要影响因素。一般水汽含量多,云的颜色较深;水汽含量少,云的颜色较浅。故选A。
2.D 解析:乌云、黑云、密云都是指水汽含量很大的云,A、B、C称谓合适,不符合题意;浮云一般是指高度大、轻飘飘的、含水汽少的薄云,D称谓不合适,符合题意。故选D。
3.C 解析:云越来越厚、越来越低,说明水汽越来越多,可能即将下雨,①③符合题意;云越来越高、越来越少,则水汽消散开来,难以形成阴雨天气,②④不符合题意。故选C。
4.A 解析:“太阳现一现,三天不见面”意思是太阳出现一会儿,很快又不见了,那么以后有三天不会是晴天,预示着要下雨了,A正确;“大太阳”“多干旱”“晒死狗”都表示晴天,不会下雨,B、C、D错误。故选A。
5.(1)积云个体明显,轮廓分明,顶部凸起,底部较平,形状像“馒头”。层云云体均匀成层,呈灰色,很像雾,云底很低,但不接触地面。卷云云体具有纤维状结构,常呈白色,无暗影,有毛丝般的光泽。
(2)A、C、D
(3)云向东、向北移动,预示着天气晴好。
(4)卷积云 (5)钩卷云 (6)略。
解析:(1)观察各种云的形态,叙述表达合理即可。(2)钩卷云丝丝缕缕,表示风起云涌,因上升可能下雨;卷积云一团团云朵叠加,稳定性较好,大气不存在上下和水平运动,所以一般不会下雨;积雨云大都出现在低空中,颜色很暗,表示水汽多,所以可能下雨;雨层云颜色灰暗,接近地面,说明云朵压迫感很强,即将下雨。故填A、C、D。(3)根据谚语可知,我国云向东、向北运动,一般是晴好天气。(4)根据谚语可知,天空出现鱼鳞状云,说明云状似波纹,代表目前是晴好天气;但是不过三天后可能有雨。这种鱼鳞状的云是卷积云。(5)“钩钩云”即钩卷云,一端作为前段,向后飘逸着,这说明整体含有水汽的云朵被强大力量推移着,预示着阴雨将临。(6)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