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联考
高一 化学试卷
【完卷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命题:福州第七中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N-14 O-16 Mg-24 Al-27 Fe -56 Zn-65
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创造美好生活。下列生产活动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A.用装有酸性重铬酸钾的检测仪查酒驾 B.用生石灰和水为自热米饭提供热源
C.活性炭放冰箱除异味 D.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减缓衰老
2.把镁条放入盛有过量稀盐酸的试管中,下列变化不影响氢气产生速率的是
A.加少量Na2SO4固体 B.改变盐酸的浓度
C.改变溶液的温度 D.镁条换成镁粉
3.假设某化学反应的反应过程如图所示,观察分析,符合图中变化的化学反应为
A.A2+3B22AB3 B.2AB2+B22AB3
C.2A2B+5B24AB3 D.2AB2+B22AB3
4.下列实验过程中,观察不到颜色变化的是
A.一氧化氮气体暴露在空气中 B.二氧化硫通入品红溶液中
C.氯气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 D.二氧化碳通入酚酞溶液中
5.图1是铜锌原电池示意图。图2中x轴表示实验时流入正极的电子的物质的量,
y轴可以表示
A.铜棒的质量 B.c(Zn2+)
C.c(H+) D.c(SO42-)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的限度大小是不可改变的
B. 由C(金刚石)→C(石墨) ΔH= -1.9KJ/mol 可知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C. 原电池的两极一定是由活动性不同的两种金属组成
D. 金属钠可通过电解氯化钠溶液来制取
7.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 氮气的沸点低,常用于食品保鲜
B. 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火箭燃料中的氧化剂
C. 硝酸见光易分解,可用于制氮肥
D. 溶于水显碱性,可用于工业上制备硝酸
8. 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将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加热制备氨气:
B. 与稀硝酸反应:
C. 二氧化氮与水反应:: 3NO2 + H2O = 2H+ +2NO3 - + NO
D. 用浓氨水溶液吸收少量的气体:
9.若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1L0.1 mol/LFe(NO3)3溶液中,所含的氧原子总数为0.9NA
B.2.24 LNO气体与O2反应,产生0.1NA NO2
C.N2和H2充分反应,若有0.3mol的H-H键断键,则一定有0.6NA的N-H键形成
D.0.4mol的浓硝酸与足量红热的碳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2NA
10.用下列仪器或装置进行相应实验,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证明MnO2是H2O2分解的催化剂 B.苯萃取完碘水中的I2后的分液操作 C.收集NO2气体 D.实验室制NH3
A.A B.B C.C D.D
11.对于密闭容器中的反应:N2+3H22NH3,在673 K、30 MPa 下,n(NH3)和n(H2)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点a的H2消耗速率比生成速率小
B. NH3在点a′的逆反应速率比点b′的逆反应速率小
C. 点c反应达到平衡
D. 点d(t1时刻),向此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氦气,H2的消耗速率增大
12.氨价格低廉,运输和储存方便,因此作为燃料电池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一种新型燃料电池构造示意图如图所示,关于该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A.NH3在电极a上发生氧化反应
B.通入的电极b为电池的正极
C.介质中OHˉ向电极a移动
D.转移电子时消耗和物质的量之比
为
13. 如图是某元素的价类二维图,其中X是一种强碱,其焰色反应为黄色;A为该元素的氢化物与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生成的盐;通常条件下Z是无色液体;D的相对分子质量比E小16,各物质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工业上需要在合适温度、高压、催化剂的条件下合成B
B. 按阴离子分类时,A、G属于同一类型的盐
C. C到D的反应是最重要的人工固氮途径
D. 分别蘸有B、F的浓溶液的玻璃棒靠近会产生白烟
14. 将铜丝插入浓硝酸中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装置a中出现红棕色气体,反应中HNO3仅体现出酸性
B. 一段时间后抽出铜丝,向b中U形管内注入水,在U形管内的液体逐渐变成蓝色
C. 铜与浓硝酸反应,若产生0.2mol气体则转移0.4mol电子
D. 装置c用NaOH吸收尾气,说明NO和NO2均是酸性氧化物
15.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Zn片投入到硫酸溶液中产生H2,向其中滴入少量CuSO4溶液,产生气体的速率加快 SO42-的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增大
B 常温下,铁在潮湿环境中更容易生锈 铁发生化学腐蚀,水做催化剂
C 将1mL0.1 mol/L的FeCl3溶液与10mL0.1 mol/L的KI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加入CCl4振荡后,取上层清液,滴加KSCN溶液,出现红色 FeCl3与KI的反应有一定的限度
D 将红热的铂丝插入到盛有氨气和氧气的集气瓶,铂丝一直保持红热,集气瓶中出现红棕色气体 氨气与氧气反应放热,无一氧化氮生成
A.A B.B C.C D.D
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14分)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请根据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热量,,则a 726.5(填“>”“<”或“=”)。
(2)已知断裂键、键、键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别为、、。则在中燃烧生成气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锌片和铁片浸入稀硫酸中组成原电池,两电极间连接一个电流计。
①铁片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 ;发生______反应(填氧化或还原)
②若起始时该电池中两电极的总质量为60 g,工作一段时间后,取出锌片和铁片洗净干燥后称重,总质量为47 g,则生成H2体积(标准状况)为_________L。
(4)金属(M)-空气电池(如图)具有原料易得、能量密度高等优点,有望成为新能源汽车和移动设备的电源。该类电池放电的总反应方程式。
已知:电池的“理论比能量”指单位质量的电极材料理论上能释放出的最大电能。
则在、、三种金属一空气电池中,比较
、、分别作为电极时“理论比能量”由
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10分) 向2 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NO和O2 ,800 ℃时反应2NO+O22NO2,n(NO)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
时间/s 0 1 2 3 4 5
n(NO)/mol 0.020 0.010 0.008 0.007 0.007 0.007
(1)如图表示各物质浓度的变化曲线,A点处,
v(正) v(逆)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图中表示NO2变化的曲线是 用O2表示
1~3s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O2)=_______________。
(3)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
a. 颜色保持不变 b.2v逆(NO2)=v正(O2)
c. 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d. 容器内的密度保持不变
(4)能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的是 ____________
a.适当升高温度 b.及时分离出NO2气体
c.增大O2的浓度 d.选择高效的催化剂
18.(14分)含有氮氧化物(NO、NO2)的尾气和含有氨氮(NH3、)的废水需处理后才能排放。
I 处理含有氮氧化物(NO、NO2)的尾气
(1) SCR(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能有效降低柴油发动机中氮氧化物的排放,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①补充完整尿素的热分解方程式:CO(NH2)2 + _____ = 2 NH3 + CO2
②SCR催化反应器中NH3将NO2 转化为无害气体,此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的比为_________。
有氧条件下,催化还原是主要的烟气脱硝技术。在以为主的催化剂上可能发生的反应过程如图。写出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NaClO溶液吸收尾气中的NO,可提高NO的去除率。其他条件相同,NO转化为的转化率随NaClO溶液初始pH(用稀盐酸调节)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在酸性NaClO溶液中,HClO氧化NO生成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溶液的初始pH在4~8之间,pH越小,NO转化率越高,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处理含有氨氮(NH3、)的废水
(4)氨氮污水直接排放入河流、湖泊导致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铝系金属复合材料能有效还原去除水体中的硝酸盐污染。铝粉表面复合金属的组分和含量,会影响硝酸盐的去除效果。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分别使用纯铝粉和负载量为3%、4%、5%的Al/Cu二元金属复合材料对硝酸盐的去除效果进行实验。
实验结果发现,用二元金属复合材料去除水体中硝酸盐的效果明显优于铝粉,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17分)氨气是重要的含氮化合物,回答以下与氨气实验相关的问题。
I 氨气极易溶于水
(1)某学生积极思考氨气产生喷泉的其他方法,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烧瓶中装满NH3)。在如图所示的锥形瓶中,分别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反应后可能产生喷泉的是__________
A.Cu与浓硝酸 B.NaHCO3与NaOH溶液 C.NH4HCO3与稀盐酸
这种方法产生喷泉的原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能用作吸收氨气的装置是 _____________(填序号)。
II 运用氨气制备氮化硼
氮化硼(BN)是白色难溶于水的粉末状固体,高温下易被氧化。实验室以硼粉(黑色)为原料制备氮化硼的装置如图1所示,图2中提供了三种不同的氨气发生及干燥装置以及相关药品。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3)从图2中选择可以填入图1虚线框中的装置__________ (填字母);简述该装置产生NH3的反应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2装置中盛放碱石灰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____;图 1中多孔球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1三颈烧瓶中制备氮化硼的化学方程为4B+4NH3+3O24BN+6H2O。三颈烧瓶中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时说明反应完全,此时应立即停止通入O2,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福州市八县(市)协作校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联考
高一 化学答案
【完卷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命题:福州第七中学 刘平 陈焰琴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14 O-16 Mg-24 Al-27 Fe -56 Zn-65
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B D C B B C C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B D C B C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14分)(每空2分)
(1)____<___
(2)2H2(g)+O2(g)=2H2O(g) △H=(2a+b-4c)kJ/mol
(3)①2H+ + 2e- = H2 ; 还原
②4.48L
(4) ;
17.(10分) (每空2分)
(1)大于
(2)____b____; _____0.000375mol/(L·s_)____。(单位错扣1分)
(3)___a c__ (4)__a c d___
18.(14分)
I (1)① __H2O__(2分) ② ___3:4___ (2分)
Fe3+或Fe2O3 Fe3+或Fe2O3
(2)2NH3+2NO+1/2O2 == 2N2+3H2O 或4NH3+4NO+O2== 4N2+6H2O (2分)
(3)① (2分)
②NaClO溶液的初始pH越小,c(H+)越大,c(HClO)越大,NO的转化率越高 (2分)
II(4) _______水体富营养化______ (2分)
(5)形成原电池,加快去除水体中硝酸盐的速率/Cu作催化剂,加快Al粉与水体中硝酸盐的反应 (2分)
19.(17分)
I(1)__A C__ (2分)
锥形瓶中的物质之间发生反应产生气体,压强增大,把液体压入烧瓶,形成喷泉 (2分)
(2)_②③_ (2分)
II(3)____b____(1分)
_CaO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使氨水受热分解产生氨气_ (2分)
球形干燥管/干燥管(2分);
增大接触面积,便于观察气体流速,进而调整NH3与O2通入比例(2分)
(5)黑色固体完全转化为白色(2分) 防止BN被氧化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