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初中毕业班5月份质量评估测试
九年级历史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题2分,共3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 2025年春晚吉祥物“巳升升”眉眼设计的灵感来源于“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蛇身上的歧羽纹、臣字目。其中臣字目纹样也广泛出现在中原地区的青铜器和玉器上。这说明( )
A. 当时青铜铸造技术臻于成熟 B. 青铜器物的生活化功用加强
C. 艺术创作审美观念趋向统一 D. 中华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特征
2. 某位同学想创作一首能展现宏大历史转折、突出王朝开创性统一格局,且涵盖多民族融合与制度开创性内容的历史歌曲,指令 DeepSeek 创作了一首历史歌曲,□中的指令应是( )
A. 商鞅变法 B. 秦朝统一 C. 焚书坑儒 D. 东汉兴衰
3. “(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谈《庄》《老》。”材料突出说明北魏孝文帝( )
A. 重视汉族文化 B. 注重学以致用 C. 锐意改革旧俗 D. 潜心文学创作
4. 图1和图2分别是三国时期和唐朝的生产工具。这说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 )
图1 图2
A. 利用运河发展经济 B. 学习北方畜牧经验
C. 重视农田水利灌溉 D. 善于推广犁耕技术
5. 宋代商铺林立,形成夜市和早市,还出现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瓦子。材料反映了宋代( )
A 城市人口众多 B. 商业贸易繁荣 C. 纸币广泛使用 D. 政府重视商业
6. 西藏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下列哪一项能成为元朝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理权有力佐证的是( )
A. 汉归义羌长印 B. 宣政院印 C. 锦衣卫印 D. 达赖金印
7. 观察如表,导致新旧税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我国1843年前后中英两国进出口货物税率变化表
货物 旧税率(%) 新税率(%)
棉花 24.19 5.56
斜纹布 14.92 5.56
头等白洋布 29.93 6.95
A. 社会性质发生改变 B. 关税主权遭到破坏
C. 通商口岸被迫开放 D. 领土主权受到侵犯
8. 某同学准备撰写题为“我心中的甲午战争英雄”历史小论文,可以参考的史实是( )
A. 郑成功收复台湾 B. 林则徐虎门销烟 C. 左宗棠收复新疆 D. 邓世昌血战黄海
9. 有学者说:“当世界上还到处是皇帝、沙皇和国王的时候,辛亥革命使中华帝国在短短几周之内成为欧亚大陆上继法国之后的第二个共和国。”该学者重点强调( )
A. 欧亚大陆的联系 B. 封建帝制的危害 C. 法国大革命影响 D. 辛亥革命的意义
10. 以下书籍出版于20世纪30、40年代,此类书籍在当时大量出版,旨在( )
时间 1932年 1936年 1940年 1940年 1944年
书名 《五千年来中华民族爱国魂》 《民族英雄评传》系列 《中国历史上之民族英雄》 《民族英雄诗话》 《中国民族女英雄传记》
A. 宣传民主科学,促进国民的觉醒
B. 宣传反帝反封纲领,开展国民革命运动
C. 宣传农村革命,反对国民党统治
D. 大力宣传爱国主义,推动抗日救亡运动
11. 新中国出现了三个“区”:“特别行政区”为解决港澳台问题;“经济特区”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民族自治区”由当地民族当家做主。三“区”的出现体现了( )
A. 一国两制,有效推行 B. 民族平等,共同繁荣
C. 科技进步,推动发展 D. 制度创新,中国特色
12. 2024年“五一”假期,全国国内出游合计2.95亿人次,同比增长7.6%,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1668.9亿元,同比增长12.7%,我国旅游业爆火的根本原因是( )
A. 国民经济的发展 B. 生活理念的转变 C. 休闲时间的增多 D. 交通设施的改善
13. 中世纪西欧庄园能出产日常生活所需的绝大部分产品,很少出去采购。由此可见,西欧庄园( )
A. 自给自足特征明显 B. 农奴生活质量较高
C 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D. 奢靡浪费之风盛行
14. 日本自“大化”开始,至今共使用了248个年号,这些年号大多出自中国典籍这反映了( )
A. 社会转型的实现 B. 中国文化的影响 C. 明治维新的成效 D. 日本文化的消失
15. 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可可、印度的香料、中国的茶叶等商品纷纷出现在欧洲市场上。由此可见,新航路升辟( )
A. 推动了人口的迁徙 B. 促进了物种的交流
C. 加速了商品的流动 D. 加强了宗教的传播
16. 在英国经过议会与王权的斗争,两者最终以合作和妥协的方式达成制度方案。下列体现两者“合作和妥协”的是( )
A. 《权利法案》 B. 《独立宣言》 C. 《人权宣言》 D. 《拿破仑法典》
17. 有学者在论述19世纪拉美独立运动爆发的主要原因时指出:“对殖民地革命思想影响最深的是美国独立和法国革命,法国革命尤为重要。”这主要是因为美、法革命( )
A. 建立了独立的民族国家 B. 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C. 传播了民主与平等理念 D. 冲击了世界殖民主义体系
18. 放眼全球,欧洲的极端干旱、美国的极端高温和暴雨、南极和北极的冰川加速融化反映了当今世界( )
A. 人口增长过快 B. 生态问题严峻 C. 能源危机加剧 D. 贫富差距加大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9分)
19. 海洋是人类活动的重要舞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妈祖是中国古代海洋文化的象征。
资料① 资料② 资料③
相传妈祖原名林默,生于北宋初年福建莆田湄洲岛,她为指引迷失的商船点燃自家房屋为灯塔,引导船只平安靠岸。28岁时为救海难而殒身。乡民感念其恩德,立庙祭祀,尊为“妈祖”。 ——民间传说 妈祖)殁后,里人(同乡的人)祠之湄洲,号日“通贤灵女”。凡船舶遇风涛危急,祷之辄应。 ——南宋 廖鹏飞《圣墩祖庙重建顺济庙记》(1150年)
(1)根据史料的表现形式指出材料一所包含的史料类型。依据资料②、③提取其中可以相互印证的历史信息。
材料二:15世纪以前,中国处于亚洲海洋秩序的中心,扮演了主导角色。我国古代大规模的航海活动大都是在政府支持下进行的。秦汉时期,我国造船业就很先进。隋唐以后,航海走向全面繁荣。两宋时期,我国取得了以罗盘导航为标志的航海技术重大突破。当时中国的GDP约占全球的50%,海上贸易更是远航至西亚等地。
——摘编自李亚敏《国际海洋秩序演进中的中国》
(2)根据材料二,概括15世纪以前中国主导亚洲海洋秩序的有利条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中国古代依托稳定的海洋秩序进行中外交往的史实。
材料三:英国船舶运载量统计表(1570~1850)
时间 英国
帆船(千吨) 蒸汽轮船(千吨) 运载量合计(帆船当量)
1570年 51 0 51
1780年 1000 0 1000
1850年 3397 168 4069
——摘编自安格斯 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
(3)根据材料三,指出1570 1850年英国航运的主要变化。任选其中一个变化,结合史实说明变化的原因。
材料四:202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要求广西充分利用沿海沿江的优势,大力发展海洋经济、临港产业。作为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窗口,广西近年来着力向海图强、开放发展,不断把区位优势转化为强劲的发展优势,积极服务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深度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区域发展创造机遇与活力。
——摘编自学习强国广西学习平台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广西大力发展海洋经济重要意义。
20. 某校历史社团围绕“世界格局的演变”开展项目化学习。请你参与完成。
【任务一】 第一小组以“矛盾丛生 波诡云谲”为主题,搜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相关图片材料
材料一:
①《纽约时报》对萨拉热窝事件的报道 ②1916年英国制造的新式武器坦克 ③被炮轰后的凡尔登 ④《凡尔赛条约》文本
⑤华盛顿会议《九国公约》签订现场 ⑥1913-1914列强工业生产和殖民地面积统计表
(1)请从中选择两则材料,参照示例归纳一个视角,并分别说明选择这两则材料的理由。(要求:不得选用示例)
【示例】材料:①⑥
视角:战争爆发的必然与偶然
理由:①萨拉热窝事件,成为一战的导火线,反映了战争爆发的偶然性;
⑥反映了一战前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战争爆发有其必然性。
[任务二] 第二小组以“此消彼长 风云变幻”为主题,绘制了二战后世界历史大事件年代尺
材料二:
(2)结合所学知识,把材料二年代尺中的A、B处补充完整。并归纳二战后世界局势的变化。
【任务三】 第三小组以“和谐共生,美好愿景”为主题,整理了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国家角色转变为主要内容的《人民日报》相关社论资料。
材料三:
年份 《人民日报》元旦社论中中国的国家角色观念表述(节选) 国家角色
2005 我们一定要坚持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承担者
2013 我们扬帆致远,开创外交新局,“一带一路”展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引领者
2018 世界上仍有战争、贫穷、不公,还要我们完善中国方案、提供中国智慧
2024 我们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同各国人民携手共创人类的美好未来
——摘编自《人民日报》元旦社论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的国家角色转变的根本原因。你认为现代国际社会应如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影响世界格局变动的因素。
21. 文明之光,照亮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各个古代文明独立发展,因此在文化上也表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特点。印度人重视宗教,中国人重视伦理教化,希腊人追求理性。当然,这些特点不是绝对的,有些是各文明所共有的,有些则相互渗透。如佛教曾传入中国、日本和朝鲜,希腊人曾统治埃及和西亚,并给这些地区的历史发展以巨大影响。
——摘编自晏绍祥《世界上古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文明的特点。
材料二:
古代 ·儒家思想道家思想 ·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 ·造纸术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
现代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方针 ·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 ·杂交水稻青蒿素中国高铁
(2)上面名片是代表国家形象的中华文明代表。请根据名片内容,联系所学知识,以“中国名片点亮世界”为题,写一篇200字左右的小短文。(要求:围绕标题,观点明确,至少选取两个文明代表,逻辑关系清晰,有总结提升)
2025届初中毕业班5月份质量评估测试
九年级历史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题2分,共36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题答案】
【答案】D
【2题答案】
【答案】B
【3题答案】
【答案】A
【4题答案】
【答案】C
【5题答案】
【答案】B
【6题答案】
【答案】B
【7题答案】
【答案】B
【8题答案】
【答案】D
【9题答案】
【答案】D
【10题答案】
【答案】D
【11题答案】
【答案】D
【12题答案】
【答案】A
【13题答案】
【答案】A
【14题答案】
【答案】B
【15题答案】
【答案】C
【16题答案】
【答案】A
【17题答案】
【答案】C
【18题答案】
【答案】B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9分)
【19题答案】
【答案】(1)资料①(湄洲妈祖祖庙图片)→实物史料;资料②(民间传说)→口述史料;资料③(南宋文献《圣墩祖庙重建顺济庙记》)→文献史料。
信息:妈祖因救助海难等善举,死后被同乡立庙祭祀(祠于湄洲)。
(2)有利条件:政府支持航海活动;造船技术先进;航海技术突破(如罗盘导航);经济实力强大,海上贸易发达。
史实:郑和下西洋。 (3)主要变化:航运运载量大幅增长;运输工具从单一帆船发展帆船与蒸汽轮船共存。
原因示例:选“运载量大幅增长”→英国工业革命促进经济繁荣,海外殖民扩张扩大贸易规模,推动航运运载量猛增。(或选“蒸汽轮船出现”→工业革命中蒸汽机发明与应用,革新航运动力,催生蒸汽轮船)。
(4)重要意义:有利于产业升级与经济增长:依托沿海沿江优势,发展海洋经济、临港产业,能推动广西本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如促进海洋装备制造、海洋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发展,带动相关产业链协同进步,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助力广西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区位优势转化:将沿海沿江的地理区位优势切实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吸引更多投资与资源汇聚,提升广西在区域经济格局中的竞争力,打造特色经济增长极;服务于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作为面向东盟开放合作前沿和“一带一路”有机衔接重要窗口,发展海洋经济能强化与东盟在海洋贸易、海洋资源开发等领域合作,促进贸易往来、互联互通,夯实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的经济基础;融入“一带一路”:深度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通过海洋经济合作,搭建与沿线国家和地区交流合作平台,拓展国际市场,参与全球海洋经济分工,提升广西在国际开放合作中的参与度与影响力 。
【20题答案】
【答案】(1)示例: 材料:②③
视角:一战中的军事技术与残酷战役
理由:②1916年英国制造的新式武器坦克,体现一战期间军事技术的创新,反映战争对科技发展的推动;
③被炮轰后的凡尔登,呈现凡尔登战役的惨烈。
(2)A处: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B处:苏联解体。
局势变化:二战后形成美苏冷战对峙的两极格局;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世界向多极化趋势发展。
(3)根本原因: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国际地位日益提高;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等。
构建建议:各国应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在经济上,促进全球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携手应对气候变化、公共卫生等全球性问题。
(4)因素:大国博弈;经济实力变化;军事冲突与战争;国际条约与会议;新兴力量崛起等。
【21题答案】
【答案】(1)
古代文明独立发展,多元并存
各文明文化特色鲜明(如印度重宗教、中国重伦理、希腊重理性)
文明间存在交流与相互影响(如佛教传播、希腊对外统治的影响)
(2)
题目:中国名片点亮世界
正文:古代中国以四大发明和丝绸之路为世界文明作出卓越贡献。造纸术和印刷术推动文化传播,指南针促进航海发展,火药改变战争形态;丝绸之路连接东西方,促进贸易与文化交流。现代中国以“一带一路”和杂交水稻续写辉煌。“一带一路”倡议加强全球经济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杂交水稻技术助力全球粮食安全。古今中国始终以创新与开放精神推动人类共同进步,彰显文明大国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