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松鼠
统编语文五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默读课文,把课文中有关松鼠的相关信息分条记录下来。
2
认识“驯、矫”等生字,会写“鼠、秀”等生字,会写“松鼠、乖巧”等词语。
1
了解松鼠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感受课文中准确地说明和生动、形象、细致地描写,积累语言。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人文情怀。
3
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的方法,培养阅读说明文的兴趣。
4
选择一种动物进行观察,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写一段话。
5
第一课时
引言启发,了解作者
1.同学们,你们最喜爱的小动物是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介绍这种小动物的特性。
2.图中是什么动物?
松鼠的品种繁多,全球大约有240种,我国有26种。尤其是栖息在森林中的松鼠,在我国东北和华北地区广泛分布,因此也被称作普通松鼠。它们拥有细长的身躯,毛色呈灰色、深褐色或红褐色,故又名灰松鼠。
3.探究松鼠
4.请用一个词汇总结图片中的小松鼠。
那么,法国知名的博物学家布封所描绘的小松鼠又有何特点呢?。
引言启发,了解作者
布封(1707—1788),法国著名博物学家、作家。出生于贵族之家,自幼受到教会教育,对自然科学充满热情。26岁成为法国科学院成员。自1739年起担任皇家植物园主管,并耗时40年完成了36册的《自然史》巨著。
5.作者简介
引言启发,了解作者
活动一:初识松鼠
这篇课文主要介绍了哪些内容?
《松鼠》是法国作家、博物学家布封撰写的一篇科普短文。作者从外观、行为、饮食、筑巢四个角度详细介绍了松鼠的形态特点和生活习性,并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松鼠描写得活灵活现。
细读课文,了解松鼠
驯良 矫健 歇凉 树杈 苔藓 狭窄 勉强 锥形
1.认一认
活动二:生字词学习
细读课文,了解松鼠
chà
zhuī
xiǎn
miǎn
“杈、锥”属于翘舌音,“藓、勉”属于前鼻音
塞(sè sāi sài)
缝(fèng féng)
2.多音字
3.词语理解
将词语与其对应的含义相连
乖巧
驯良
玲珑
矫健
蛰伏
苔藓
警觉
温顺善良。
合人心意,讨人喜欢;灵巧,巧妙。
精致细腻。
动物冬眠时,隐藏不动不食。
强健有力。
对危险或环境变化的敏感反应。
苔藓类植物的一个类群,这类植物的根、茎、叶分化不明显,呈绿色,生长在潮湿阴暗的环境中。
细读课文,了解松鼠
1.《松鼠》这篇课文可以划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分别介绍了什么?
2.练习
细读课文,了解松鼠
活动三:深入了解松鼠
第一部分是第一自然段首先概括了松鼠这个迷人的小动物,它们_____、_____、_____的特点使它们极受欢迎。随后,文章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等多个角度详细描写了松鼠迷人的外观特点。
第二部分是第二自然段聚焦于松鼠的活动领域——_____、活动时段——_____,进一步阐述了它们的性格特征。
第三部分是第三、四自然段则介绍了松鼠的行为特点——_____。首先通过它们_____时的场景展现了它们的智慧;其次通过它们在_____时的反应展示了它们的警觉性;再次通过它们_____过冬的策略展现了它们的聪明;接着通过它们_____的动作展现了它们的敏捷;最后通过它们在_____时发出的特有声音来表现它们丰富的情感。
第四部分是第五自然段,补充了松鼠的繁殖情况、换毛时期以及它们爱干净的生活习性。
细读课文,了解松鼠
t
1.小组内读课文,讨论:文中的松鼠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全班汇报
3.小结:短短的一篇文章让大家对这个新朋友有了一定的认识,那么我们又能从课文中得到关于这位朋友的哪些信息呢,我们课下可以先思考一下,也可以在书中画一画、写一写。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词。
2.选择一种动物进行细致观察,并仿照课文中的第四段进行描写。
第二课时
开火车读课文,说说松鼠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激趣导入,引入新课
1.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松鼠的?
活动一:了解松鼠
(1)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
(2)松鼠漂亮的外形特征: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和吃食姿势。
(3)性格特征:驯良。
①松鼠的活动范围——树上。(不侵犯人类)
②松鼠的活动时间——夜晚。(不骚扰人类)
精读课文,学写松鼠
①智慧:横渡溪流。
②警觉:只要有人触动一下松鼠所在的大树,它们就从树上的窝里跑出来躲到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
③聪明:储备食物过冬。
④轻快:它们的爪子是那样锐利,动作是那样敏捷,一棵很光滑的高树,一会儿就爬上去了。
⑤聪明、勤快:松鼠搭窝的经过。
精读课文,学写松鼠
(5)松鼠的产仔情况、何时换毛及喜欢洁净的特点。
(4)松鼠的行动特征——乖巧。
t
①概念:中心句是能够高度概括文章中心意思的句子,整篇文章都是围绕中心句来写的。
②位置:中心句一般在文章的开头、结尾,或者是在文章中反复出现的句子。
③作用:在文章开头:总领下文;在文章中间:承上启下,总结上文,领起下文;在文章末尾:总结全文,照应开头。
精读课文,学写松鼠
(6)“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这一句在课文中起到什么作用?总述。这样的句子叫什么句子?中心句
总结:本文第一句话总体概括了松鼠的特点:漂亮、乖巧、驯良,讨人喜欢,此句是文章的中心句,只要抓住这句话,就能更好地帮助我们了解松鼠的特点。
文中作者描写松鼠的体型、筑巢、产仔等内容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精读课文,学写松鼠
活动二:学写松鼠
精读课文,学写松鼠
(一)探究说明方法
1.课文第一自然段:打比方——生动、形象、具体
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jiǎo)健,四肢轻快。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yīng)形的美丽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它们的尾巴老是翘(qiào)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
小结:这段话类似于文学作品中的肖像描写,一般“清秀”一词极少用来形容动物,就是形容人多半也只形容少男少女,此处用来形容松鼠的面容,再加上“闪闪发光”的眼睛,非常惹人喜爱。特别是在写尾巴时,更加细致生动:先写形状,把它比作“帽缨”,表现出松鼠尾巴的美丽;再写具体功能,“一直翘到头上”“躲在尾巴底下歇凉”,表现出了形体的奇特之处。
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经常在高处活动,像飞鸟一样住在树顶上,满树林里跑,从这棵树跳到那棵树。
2.课文第二自然段:打比方——生动、形象、具体
精读课文,学写松鼠
小结:把松鼠比作飞鸟,形象地表现了松鼠的行动敏捷。
打比方就是修辞手法中的比喻,课文中把松鼠的尾巴比作帽缨,写松鼠活动特点时把松鼠比作飞鸟。打比方可以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特点,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
请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完成填空。
精读课文,学写松鼠
松鼠的窝通常搭在树枝分杈的地方,又干净又暖和。它们搭窝的时候,先搬些小木片,错杂着放在一起,再用一些干苔藓编扎起来,然后把苔藓挤紧,踏平,使那建筑物足够宽敞、足够坚实。这样,它们可以带着儿女住在里面,既舒适又安全。窝口朝上,端端正正,很狭窄,勉强可以进出。窝口有一个圆锥形的盖,把整个窝遮蔽起来,下雨时雨水向四周流去,不会落在窝里。
1.自由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思考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介绍松鼠搭窝的过程,在原文中标注出来。
(二)探究说明顺序
表示先后顺序的词:先—再—然后
2.假如你就是一只小松鼠,你会怎样向大家介绍搭窝的过程。
提示:用表现先后顺序的词语,让表达更清晰,层次性更强。
精读课文,学写松鼠
总结课文主旨
《松鼠》的作者从外形特点、性格特征、行为特征和生活习性等方面介绍松鼠,突出了松鼠的漂亮、乖巧、驯良,表达了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这是一篇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都较强的文艺性说明文(又称科学作品),它以准确说明为前提,以形象化描写为手段,在说明角度、说明方法、语言风格等方面都有鲜明的特点。
本文侧重于介绍松鼠的外貌、性格和行动;
本文主要采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
本文的语言生动传神,极具文学色彩。
从说明角度来看
从说明方法来看
从语言风格来看
布置作业
1.积累运用。小组活动:扮成小松鼠,用第一人称创造性地介绍小松鼠最可爱的一面。
2.我们喜欢的小动物有很多,请同学们课后选择一种最喜爱的小动物留心观察,仿照课文第四自然段写一段话。
3.拓展阅读《蜘蛛》。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