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学科素养调研化学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学科素养调研化学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1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8-29 23:38: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
一、单选题
1.已知“凡气体分子总数增加的反应都是熵增大的反应”。下列反应在任何温度下都不自发进行的是
A.2O3(g)=3O2(g) H<0
B.2CO(g)=2C(s)+O2(g) H>0
C.N2(g)+3H2(g)=2NH3(g) H<0
D.CaCO3(s)=CaO(s)+CO2(g) H>0
2.下列操作可以使水的离子积常数增大的是
A.通入少量氨气 B.加入少量稀HCl C.加热 D.加入少量醋酸钠固体
3.取一定浓度的稀硫酸与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各50mL,利用下图装置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搅拌器可采用玻璃或铝质材料制备
B.酸碱混合后,缓慢搅拌,再迅速盖好杯盖
C.酸碱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一定是1∶2
D.用温度计测量酸的温度后直接测量碱的温度,测得反应热的数值偏低
4.下列事实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500℃左右比室温更有利于合成氨反应
B.实验室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C.SO2氧化成SO3,需要使用催化剂
D.由H2(g)、I2(g)和HI(g)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加深
5.在pH相同,体积相等稀盐酸A和醋酸溶液B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锌,若反应停止后,有一份溶液中锌有剩余,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生成等量时反应所需时间 ②开始时反应速度
③稀盐酸中锌有剩余 ④醋酸溶液中锌有剩余
⑤稀盐酸中放氢气多 ⑥醋酸溶液中放氢气多
A.①③⑥ B.②③⑥ C.①④⑤ D.②④⑤
6.硫代硫酸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S2O3+ H2SO4=Na2SO4+SO2+S↓+H2O,下列各组实验中最先出现浑浊的是
实验 反应温度/℃ Na2S2O3溶液 稀H2SO4 H2O
V/mL c/(mol·L-1) V/mL c/(mol·L-1) V/mL
A 25 5 0.1 10 0.1 5
B 25 5 0.2 5 0.2 10
C 35 5 0.1 10 0.1 5
D 35 5 0.2 5 0.2 10
A.A B.B C.C D.D
7.已知25℃时,几种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则以下反应不能自发进行的是
A.
B.
C.
D.
8.反应A(g)+B(g) 3X,在其他条件不变时,通过调节容器体积改变压强,达平衡时c(A)如下表:
平衡状态 ① ② ③
容器体积/L 40 20 1
c(A)( mol/L) 0.022a 0.05a 0.75a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①→②的过程中平衡发生了逆向移动
B.①→③的过程中X的状态发生了变化
C.①→③的过程中A的转化率不断增大
D.与①②相比,③中X的物质的量最大
9.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图A是定量测定化学反应速率
B.图B是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C.图C是验证冰醋酸为弱电解质
D.图D是探究催化剂对分解速率的影响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的溶液可能显酸性
B.在100℃时,约为6的纯水呈中性
C.在常温下,当水电离出的为时,此溶液的一定为13
D.常温下,之和为14的硝酸和氢氧化钾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
11.在一定温度下,只改变反应物中,对反应的影响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c点均为平衡点,且b点时的转化率最大
B.随着的物质的量增加,平衡先向正向移动,后向逆向移动
C.三点平衡常数:
D.三点体积分数,
12.正常血液pH范围是7.35~7.45,小于7.2引起酸中毒,缓冲体系可稳定血液的pH,其缓冲作用可表示为,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缓冲体系中增加少量强酸时,变大
B.缓冲体系中加入少量强碱时,溶液中增大很多,使溶液呈强碱性
C.血浆中时,会引起酸中毒
D.酸中毒时,可以注射少量溶液缓解症状
13.湿法烟气脱氮工艺中常用到尿素,其反应原理为 ,反应达到平衡后仅改变某一条件,反应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2时刻,改变的某一条件可能是充入少量的N2
B.t4时刻,改变的某一条件可能是增大压强
C.t2、t4、t6时刻改变条件后,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也一定发生了改变
D.反应达到平衡的各时间段内,时间段内CO2的含量最低
14.在新型催化剂(主要成分是合金)、压强为的条件下,利用和制备二甲醚,反应为,实验测得的平衡转化率和二甲醚的产率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温度高于290℃时,催化剂对副反应选择性好
B.该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
C.生产中应将温度维持在290℃
D.增大压强可以提高的产率
二、填空题
15.研究、、等大气污染气体的处理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1)处理含、烟道气污染的一种方法是将其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和单质。
已知:I. ;
II. 。
则、气体反应生成固态硫和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2)用催化还原,也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
例如:I. ;
II. 。
若将还原至,整个过程中放出的热量为,则 。
(3)研究发现的机理如下:
I. 快速平衡;
II. 慢反应。
①已知:、分子中化学键的键能分别是、。 。分子中化学键的键能为 。
②反应I的活化能与反应II的活化能的大小关系为 (填“>”、“<”或“=”),的反应速率主要由反应 (填“I”或“II”)决定。
③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反应测得实验数据如表:
压强 温度/℃ 达到所列转化率需要时间
50% 90% 98%
1.0 30 12 250 2830
90 25 510 5760
实验表明温度由30℃升高到90℃,该反应速率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结合反应历程,解释原因: 。
三、解答题
16.滴定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分析方法,根据已有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用溶液测定某稀盐酸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以下为某同学列出的实验步骤:
A.分别向碱式滴定管、酸式滴定管注入标准溶液和待测盐酸至0刻度以上
B.调节滴定管液面至0或0刻度以下,记下读数
C.用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的刻度
D.用标准溶液润洗碱式滴定管2 3次;待测盐酸润洗酸式滴定管2 3次
E.用待测盐酸清洗锥形瓶2 3次
F.排气泡使滴定管尖嘴充满溶液,把滴定管固定好
G.滴定管检漏,用水清洗所有仪器,备用
H.通过酸式滴定管向锥形瓶注入待测盐酸,并加入2滴指示剂
①从上述实验步骤中选出正确的并按操作先后排序: (用字母表示)。
②滴定开始和结束时,读数如下图所示,则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为 。
③量取待测液应选用下图中的 (填“甲”或“乙”)。
(2)可以使酸性溶液褪色,生成+2价锰离子,医学上常用酸性溶液和溶液反应来测定血液中钙的含量。测定方法:取血液用蒸馏水稀释后,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溶液,反应生成沉淀,将沉淀用稀硫酸溶解得到后,再用标准溶液平行滴定三次,平均消耗溶液。
①滴定管盛装好标准溶液后需排气泡,下列排气泡的操作正确的是 (填字母)。
②请写出滴定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③滴定终点的标志为 。
④血液样品中的浓度为 。
⑤下列操作中,使测定的血液中钙含量数值偏低的是 (填字母)。
a.滴定过程中,振荡时锥形瓶内有液滴溅出
b.配制标准溶液,定容时仰视刻度线读数
c.盛装标准溶液的滴定管用水洗涤后未润洗就直接注入标准溶液
d.读取标准溶液体积时,开始时仰视读数,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
17.的回收及综合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以、为原料合成的反应为。
(1)、为原料合成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其中吸附在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
①该总反应的 (填“>”或“<”)0,该历程中最小能垒(活化能)步骤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缩小容器体积,该总反应向 (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移动。
③催化剂可以改变单位体积内的 (填字母),从而改变反应速率。
a.活化分子数 b.活化分子百分数 c.分子总数
(2)恒温恒容条件下,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填字母)。
A.反应中与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C.的体积分数在混合气体中保持不变
D.单位时间内消耗的同时消耗
(3)在℃下,分别将、充入和的两个刚性容器中,发生反应: 。实验测得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①比较、两点对应的大小:(正) (逆)(填“>”、“<”或“=”),反应从开始进行到点,用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
②在温度一定、压强时,在密闭容器中按投料进行反应,达到平衡时体系的压强为初始压强的0.8倍,该温度下反应平衡常数 (用含的表达式表示,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18.某小组同学探究盐对平衡体系的影响。
实验I:探究对平衡体系的影响
将等体积、低浓度的溶液(已用稀盐酸酸化)和溶液混合,静置至体系达平衡,得红色溶液。各取溶液放入3支比色皿中,分别滴加不同浓度的溶液,并测定各溶液的透光率随时间的变化,结果如图所示。
已知:①溶液的透光率与溶液颜色深浅有关,颜色深,透光率低。
②在水溶液中由于水解而显黄色;溶液中存在(黄色)。
(1)采用浓度较低的溶液制备和平衡体系,是为了避免 (填离子符号)的颜色对实验干扰。
(2)从实验结果来看,溶液对和平衡体系有影响,且浓度越大,影响 (填“越大”或“越小”);随着浓度增大,平衡向 (填“正”或“逆”)反应方向移动。
实验II:探究盐对平衡体系产生影响的原因
同学查阅相关资料,认为可能的原因有:
原因1:溶液中的离子会受到周围带有异性电荷离子的屏蔽,使该离子的有效浓度降低,这种影响称为盐效应。溶液的加入使和平衡状态因盐效应而发生变化。
原因2:溶液中存在副反应,离子浓度发生变化,导致和平衡状态发生变化。
(3)基于以上分析,该组同学取等体积的溶液A,分别加入等物质的量的不同种类的盐晶体(忽略溶液体积变化),观察颜色变化,结果如下表。
序号 加入少量盐 溶液颜色
1 无 红色
2 变浅
3 略变浅
4 变浅程度较大
①上述实验可证明盐效应影响了和平衡体系的是 (填字母)。
a.1和2 b.1和3 c.1和4
②选择实验 (填序号)可得出结论:的盐效应弱于的盐效应。简述选择实验的理由 。
(4)取等体积的溶液继续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
序号 加入溶液 溶液颜色
5 浓盐酸 明显变浅,溶液偏黄
6 去离子水 略变浅
上述实验可证明副反应影响了和平衡体系,结合实验现象及化学用语分析副反应对和平衡体系有影响的原因: 。
参考答案
1.B
2.C
3.D
4.B
5.A
6.D
7.C
8.C
9.A
10.B
11.D
12.B
13.B
14.A
15.(1)
(2)
(3) 631.5 < II 减小 反应速率决定于反应II,升温,反应I快速平衡逆向移动,下降;升温对反应II的影响弱于下降对反应II的影响,故此时升温反应速率下降
16.(1) 26.10 甲
(2) b 当滴入最后半滴标准液时,溶液从无色变为浅紫红色(或浅红色或粉红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 0.8 ad
17.(1) < 正反应 ab
(2)CD
(3) > 或或
18.(1)
(2) 越大 逆
(3) b 2和4 阴离子均为,加入,溶液变浅程度较大
(4)加入浓盐酸,浓度增大,平衡正向移动,溶液偏黄色,浓度减小,平衡逆向移动,溶液颜色变浅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