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口语交际一 我的暑假生活 课件+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口语交际一 我的暑假生活 课件+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29 18:28:03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口语交际
我的暑假生活
(人教版)三年级


本课目标
目录
新知导入

分享新鲜事

交际指导

交际示范

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本课目标
文化自信
语言运用
思维能力
审美创造
在分享暑假生活的过程中,融入对家庭生活、社会体验(如旅游、公益、传统文化活动等)的观察与表达,传递积极向上、热爱生活的价值观,树立健康的生活态度与文化认知。
能根据暑假经历的具体内容,选择恰当的语言从事件起因、经过、结果及自身感受等方面进行讲述,做到语句通顺、内容具体,清晰传递事件核心信息,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与完整性。
讲述暑假经历时,能按照一定逻辑顺序(如时间顺序、事件发展顺序)组织语言,思考如何将事件的细节、自身感受有条理地呈现,提升逻辑思维与语言组织能力。
通过回忆与讲述暑假中的美好经历(如自然风光、亲子互动、成功挑战等),想象当时的场景与情感,感受生活中的快乐、温暖与成长,培养发现生活之美的审美感知能力。
交际内容
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我的暑假生活”,跟大家讲讲你的暑假是怎么度过的,经历了哪些新鲜事。
分享“新鲜事”,尝试交际练习
同桌一组,互相分享自己准备的暑假中的新鲜事吧!
你想到哪些新鲜事呢?
去桂林旅游
游泳馆学游泳
交际指导
1.回忆暑假生活。回忆自己的暑假生活,选择自己印象最深、最值得回忆的事情,准备好材料,如图片或实物。
2.组内交流。小组内交流,注意讲清楚自己的经历,讲的时候可以出示相关的图片或实物,帮助别人更好地理解你讲的内容。
让我们一起来观察课本中的第一幅图,看看图中发生了什么新鲜事。
图中的小朋友在和爷爷奶奶学做农活。
我跟爷爷奶奶学会了做简单的农活。现在我会摘茄子,还会给菜地锄草……
读一读:她是怎么讲述暑假新鲜事的?
没有经历过的新鲜事。
爸爸妈妈带我去了游乐园。这是我第一次坐摩天轮,从空中往下看,视野一下子开阔了,地上的人和车都变小了……
读一读:她是怎么讲述暑假新鲜事的?
加上自己当时的感受。
续说:“我”会跟同学们怎样交流呢?
暑假,我去奶奶家常住了一段时间。我跟爷爷奶奶学会了做简单的农活。会给草地锄草、摘茄子、毛豆……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锄草,我和爷爷一起清除杂草,不让它和庄稼抢夺阳光、水分和养分。
干农活时的动作
干农活时的方法
干农活时的想法
把事情说清楚
交际示范
依依:我和同学一起参加了“勇敢者夏令营”活动。这次夏令营不仅让我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身体,更让我学会了如何照顾自己,懂得了如何跟同学们融洽相处、团结协作。
小明:刚放假,爸爸就带我去了横店影视城,我们游玩了江南水乡、明清宫苑、清明上河图等景点,别有一番趣味。
云云:暑假里,爸爸妈妈都在辛苦工作,于是,我决定帮他们分担一下家务。在妈妈的指导下,我学会了拖地、洗衣服等。
全班交流。
读一读下面的要求,在组内相互讲述自己的新鲜事吧!
要求:
(1)尽量讲述别人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2)把自己的经历讲清楚。
(3)能借助图片和实物讲述。
讲述时,可以选择别人可能感兴趣的内容讲,也可以选择有自己独特感受和体验的新鲜事讲,还可以借助图片或实物讲。
课堂小结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我的暑假生活》口语交际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一、教学目标
(一)文化自信
在分享暑假生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融入对家庭互动、社会体验(如旅游、公益服务、传统文化活动等)的观察与表达,传递积极向上、热爱生活的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生活态度与文化认知,感受生活中的文化内涵。
(二)语言运用
能根据自身暑假经历,选择恰当的语言从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及自身感受等方面进行完整讲述,做到语句通顺、内容具体,清晰传递事件核心信息。
学会在讲述中运用细节描写(如动作、心理、场景等),增强表达的生动性,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与完整性。
(三)思维能力
讲述暑假经历时,能按照一定逻辑顺序(如时间顺序、事件发展顺序)组织语言,思考如何将事件细节与自身感受有条理地呈现,提升逻辑思维与语言组织能力。
在倾听他人分享时,能快速梳理关键信息,判断内容的趣味性与完整性,培养信息提取与分析能力。
(四)审美创造
通过回忆与讲述暑假中的美好经历(如自然风光欣赏、亲子互动瞬间、自我挑战成功等),引导学生想象当时的场景与情感,感受生活中的快乐、温暖与成长,培养发现生活之美的审美感知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选择暑假中印象最深的 “新鲜事”,能完整、清晰地讲述事件过程(起因、经过、结果),并表达自身感受。
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交际技巧:讲述时突出重点、借助图片 / 实物辅助表达;倾听时专注、能对他人分享提出简单疑问或反馈。
(二)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梳理暑假经历,筛选出 “别人可能感兴趣” 的内容,并通过细节描写让讲述更生动(如加入动作、心理、场景描述)。
引导学生在小组交流与全班展示中,克服紧张情绪,做到大胆表达、语句连贯,同时学会尊重他人的分享。
三、教学方法
情境导入法:通过展示暑假生活相关的图片(如旅游风景、农活场景、游乐园设施)、短视频,创设轻松的回忆情境,激发学生分享的兴趣。
示范引领法:教师或优秀学生先进行暑假生活分享示范,明确讲述的结构与技巧(如包含事件要素、加入感受),为学生提供直观参考。
合作交流法:组织同桌互说、小组讨论、全班展示等多层次交流活动,让学生在互动中练习表达、倾听与反馈,提升交际能力。
点拨指导法:针对学生讲述中出现的问题(如内容不完整、逻辑混乱),教师通过提问、提示等方式进行针对性点拨,帮助学生完善表达。
四、教学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包含教学目标、暑假生活图片 / 短视频(如农活、旅游、学游泳、做家务等场景)、交际示范案例、交流要求等内容。
准备辅助材料:让学生提前携带暑假生活相关的图片(如旅游照片、活动记录)、实物(如手工作品、旅游纪念品),用于辅助讲述。
设计评价表:从 “内容完整性”“表达流畅度”“细节丰富度”“倾听态度” 四个维度设计简单的评价表,用于学生自评与互评。
五、教学过程(1 课时)
(一)趣味导入,唤醒回忆(5 分钟)
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示一组丰富的暑假生活图片 / 短视频(如小朋友在田间摘茄子、在游乐园坐摩天轮、在游泳馆学游泳、帮妈妈拖地等),搭配轻松的背景音乐。
提问引导:“同学们,这些画面是不是让你们想起了自己的暑假生活?暑假里,你们肯定也经历了很多有趣、新鲜的事情 —— 可能是第一次尝试某件事,可能是去了特别的地方,也可能是学会了新技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聊‘我的暑假生活’,把你的新鲜事分享给大家吧!”
板书课题:口语交际 我的暑假生活,明确本节课主题。
(二)明确要求,感知 “新鲜事”(7 分钟)
解读交际内容:
教师提问:“什么是‘新鲜事’呢?” 引导学生自由发言,总结 “新鲜事” 的特点:可以是自己第一次经历的事(如第一次坐摩天轮、第一次干农活),可以是印象特别深刻的事(如旅游中遇到的有趣场景),也可以是有独特感受的事(如学会做家务后的成就感)。
课件出示交际核心要求:“跟大家讲讲你的暑假是怎么度过的,经历了哪些新鲜事。注意:尽量讲别人可能感兴趣的内容,把经历讲清楚,还可以借助图片或实物帮忙。”
案例感知:
课件展示课本中的两个简单案例:
案例 1:“我跟爷爷奶奶学会了做简单的农活。现在我会摘茄子,还会给菜地锄草……”
案例 2:“爸爸妈妈带我去了游乐园。这是我第一次坐摩天轮,从空中往下看,视野一下子开阔了,地上的人和车都变小了……”
提问:“这两个同学分享的新鲜事,分别讲了什么内容?他们有没有说清楚自己做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引导学生发现:案例 1 讲了 “学做农活”,提到了具体技能(摘茄子、锄草);案例 2 讲了 “坐摩天轮”,加入了自己的感受(视野开阔、人和车变小)。
(三)交际指导,掌握方法(10 分钟)
梳理讲述结构:
教师以 “学干农活” 为例,引导学生梳理讲述的基本结构:
第一步:说清楚 “做了什么”(如跟爷爷奶奶学干农活);
第二步:讲明白 “怎么做的”(如锄草时要区分杂草和庄稼,摘茄子要轻拿轻放);
第三步:分享 “有什么感受”(如虽然累,但看到庄稼长得好很开心)。
板书结构:做什么→怎么做→感受,帮助学生建立逻辑框架。
细节描写指导:
课件展示拓展案例:“暑假,我去奶奶家常住了一段时间。我跟爷爷奶奶学会了做简单的农活,会给菜地锄草、摘茄子、摘毛豆……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锄草 —— 我蹲在菜地里,爷爷教我看叶子:‘圆圆的、边缘光滑的是青菜叶,细长、叶子有锯齿的是杂草。’我拿着小锄头,小心翼翼地把杂草连根挖出来,生怕碰到旁边的小青菜。太阳晒得我额头冒汗,但看到干干净净的菜地,我觉得特别有成就感!”
提问:“这个同学的讲述里,哪些地方让你觉得很具体?” 引导学生发现:加入了动作(蹲、拿、挖)、爷爷的指导(区分叶子)、场景(太阳晒、额头冒汗),让故事更生动。
小结技巧:讲述时可以加入 “动作、语言、场景、心理” 等细节,让听的人仿佛 “看到了这件事”。
辅助工具运用:
教师展示学生提前带来的图片 / 实物(如旅游照片、手工作品),示范如何借助辅助工具讲述:“这是我暑假去桂林旅游拍的照片,你们看,这是漓江的竹筏,当时我坐在竹筏上,看到水面上有好多小鱼游来游去,船夫爷爷还跟我们讲了漓江的故事……”
鼓励学生在后续交流中,主动用图片 / 实物帮助自己表达。
(四)分层交流,实践运用(15 分钟)
第一层次:同桌互说(5 分钟)
要求:同桌两人轮流分享,每人讲述 1-2 分钟。讲述者要按照 “做什么→怎么做→感受” 的结构,尽量加入细节;倾听者要认真听,听完后可以问 1 个简单的问题(如 “你摘茄子的时候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呀?”)。
教师巡视指导:重点关注表达不流畅、内容不完整的学生,通过提示提问(“你当时还做了什么?”“你觉得这件事有意思吗?”)帮助他们完善讲述。
第二层次:小组交流(5 分钟)
分组:将学生分成 4-5 人一组,每组推选 1 名组长,负责组织分享顺序。
要求:组内成员依次分享,组长记录每组的 “最有趣新鲜事”。分享结束后,小组内用简单的评价表(内容完整、表达流畅、细节丰富)进行互评,选出组内 “最佳分享者”。
教师参与小组交流:针对小组内普遍存在的问题(如细节不足、逻辑混乱)进行集中点拨,如 “如果能说说你学游泳时教练怎么教你的,会更有意思”。
第三层次:全班展示(5 分钟)
每组推荐 “最佳分享者” 上台展示,每人讲述 2 分钟左右,可借助图片 / 实物辅助。
展示后互动:其他同学可以举手提问或补充评价(如 “我觉得你讲的坐摩天轮很有趣,我暑假也坐过,你当时害怕吗?”)。
教师点评:从 “内容完整性”“细节丰富度”“表达流畅度”“辅助工具运用” 四个方面进行点评,肯定优点(如 “你加入了爷爷的话,让故事很生动”),提出改进建议(如 “如果能说说你当时的心情,会更好”)。
(五)课堂小结,总结提升(3 分钟)
回顾总结:教师提问:“今天大家分享了很多精彩的暑假新鲜事,谁能说说,怎样才能把暑假生活讲得更吸引人?” 引导学生回顾关键方法:选别人感兴趣的事、讲清过程与感受、加入细节、借助图片 / 实物。
板书关键方法:选趣事、说清楚、加细节、用辅助。
情感升华:
教师小结:“暑假生活里有快乐、有挑战、有成长,这些经历都是我们宝贵的回忆。通过今天的分享,我们不仅学会了如何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还听到了很多同学的有趣故事,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希望大家以后也能多观察、多分享,做善于表达的小能手!”
(六)作业布置(2 分钟)
课后任务:把今天分享的 “暑假新鲜事” 讲给爸爸妈妈听,注意加入细节和感受,让爸爸妈妈也感受到这件事的有趣。
拓展任务:用几句话把自己最喜欢的暑假新鲜事写下来,下周语文课上和大家分享。
六、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 我的暑假生活
一、分享内容:新鲜事
二、讲述结构 做什么→怎么做→感受
三、关键方法
选趣事:选别人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说清楚:讲清起因、经过、结果
加细节:加入动作、语言、场景、心理
用辅助:借助图片、实物帮忙
四、倾听要求
认真听、会提问、能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