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蝌蚪找妈妈 跟踪闯关练 2025-2026学年
上学期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二年级上册
一、书写
1.看拼音,写词语。
nán hái yǎn jing pí máo liǎng zhī nǎ lǐ
tiào shuǐ tóu dǐng kuān kuān de
二、信息匹配
2.用“\”画去加点字的错误读音。
池塘(tán táng) 捕食(bǔ pǔ) 迎接(yín yíng)
披着(pī pēi) 教书(jiāo jiào) 阿姨(ní yí)
三、填空题
3.比一比,再组词。
睛( ) 孩( ) 晴( ) 该( )
甩( ) 顶( ) 用( ) 项( )
四、语言表达
4.仿写句子。
文中:“他们后腿一蹬,向前一跳,蹦到了荷叶上。”
例句:我接过他递来的茶杯,拿到嘴边,轻轻地吹了一下杯口的热气,品了几口茶。
你能用连续的动词写一个活动吗?
5.看图写句子。用上合适的动词,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
①鼓 ②露 ③甩
五、句子训练
6.例: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
披着 。
7.例:小蝌蚪甩着长长的尾巴。
甩着 。
8.他们后腿一蹬,向前一跳,蹦到了荷叶上。
(1)用“○”圈出表示动作的词。
(2)仿写句子:用上三个表示动作的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
9.课内阅读。
小蝌蚪找妈妈(节选)
①池塘(táng tán)里有一群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
②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了两条后腿。他们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pǔ bǔ)食,就迎 (yín yíng)上去,问:“鲤鱼阿姨,我们的妈妈在哪里?”鲤鱼妈妈说:“你们的妈妈四条腿,宽嘴巴。你们到那边去找吧!”
③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了两条前腿。他们看见一只乌龟摆动着四条腿在水里游,连忙追上去,叫着:“妈妈,妈妈!”乌龟笑着说:“我不是你们的妈妈。你们的妈妈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你们到那边去找吧!”
④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尾巴变短了。他们游到荷花旁边,看见荷叶上 着一只大青蛙, 着碧绿的衣裳, 着雪白的肚皮, 着一对大眼睛。
(1)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读音。
(2)选择正确的动词填在最后一自然段的横线上(填序号)。
①露 ②鼓 ③蹲 ④披
(3)我会照样子,写一写。
例:碧绿的衣裳 碧绿的
雪白的肚皮 雪白的
(4)小蝌蚪是怎样长成青蛙的?请认真观察,按顺序填序号。
①
读类文精彩片段体会感悟。
青蛙是怎么捉害虫的
①青蛙是捉害虫的能手。它能吃掉农田里的螟(míng)虫、蚂蚱、蝼蛄(lóu gū)等害虫。
②青蛙有四条腿,前腿短,后腿长,所以能跳得很高。它们经常蹲在水边的草丛里,只要有小飞虫从身边飞过,就猛地往上一跳,张开大嘴,伸出长长的舌头,一下子就把害虫吃掉了。青蛙捉害虫,全靠它有一个好舌头。它的舌头又长又宽,舌根长在口腔的前边,舌尖向后,还分叉,上面还有很多黏液(nián yè)。等捉虫子的时候,它先把舌头突然翻到口腔外面,立刻就把小虫子粘住了。然后,它把舌头折回嘴里,小虫子就被它吃掉了 。
10.在文中选择表示动作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 )大嘴 ( )舌头 ( )虫子 ( )害虫
11.给下列词语选择近义词。(填序号)
①忽然 ②马上 ③常常 ④许多
很多——( ) 立刻——( ) 经常——( ) 突然——( )
12.青蛙捕捉害虫全靠 ,它能吃掉农田里的 、蝼蛄等害虫。
13.青蛙为什么能跳得很高呢?
因为它 ,所以能跳得很高。
14.青蛙是怎样捕捉小飞虫的?请在文中用“ ”画出相关语句。
七、书面表达
15.快乐练笔。
小蝌蚪遇到鸭妈妈
提示:小蝌蚪找妈妈经历了很多的困难。文中我们知道他们在鲤鱼妈妈和乌龟的指点下,找到了自己的妈妈。请想象,如果没找到妈妈时,他们遇到了鸭妈妈,他们之间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请展开想象的翅膀,编写一段话。
参考答案
1.男孩 眼睛 皮毛 两只 哪里
跳水 头顶 宽宽的
【解析】略
2.tán pǔ yín
pēi jiào ní
【详解】本题考查对字音的掌握。
池塘:chí táng,蓄水的坑,一般不太大,比较浅。故划去:tán。
捕食:bǔ shí,(动物)捕取食物;捕捉动物做食物。故划去:pǔ。
迎接:yíng jiē,到某个地点去陪同客人等一起来。故划去: yín。
披着:pī zhe,指覆盖在肩背上。故划去:pēi。
教:读jiào时,指导,训诲:教习。教头。教正。读jiāo时,传授:教课。你教给我做。
教书:jiāo shū,教学生学习功课。故划去: jiào。
阿姨:ā yí,母亲的姐妹。故划去:ní。
3. 眼睛 孩子 晴天 应该 甩手 山顶 有用 选项
【详解】本题考查组词。
睛:定睛、点睛、火眼金睛。
孩:孩儿、男孩、女孩。
晴:晴朗、晴空、放晴。
该:该当、该死、活该。
甩:甩货、甩卖、甩掉。
顶:头顶、透顶、顶部。
用:用户、用处、信用。
项:项目、项链、项圈。
4.我从床上爬起来,穿好衣服,刷过牙,吃了早饭,就背起书包上学去了。
【详解】考查仿写句子。
分析例句,使用了连续性动词写了喝茶的过程。
我跑到教室,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拉开书包,拿出课本,开始阅读起来。
5. 猪八戒鼓着圆滚滚的肚子。 大灰狼露着尖尖的牙齿。 牛儿甩着长长的尾巴。
【详解】本题考查看图写话。
图片一是一张猪八戒的图案,顶起个大肚子,同时需要利用合适的动词写话,这里可以用到“鼓”字。
故可写话为:猪八戒鼓起像皮球一样的大肚子。
图片二是一只大灰狼的图案,它呲着牙,坏坏的笑着,这里可以用到的动词是“露”。
故可写话为:大灰狼露出它两排尖尖的牙齿坏笑着。
图片三是一头黄牛回过头甩着尾巴,这里可以用到的动词是“甩”。
故可写话为:大黄牛甩着它那长长的尾巴回头看着我们。
6. 妈妈 红色的围巾
【详解】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分析例句的结构可知,“青蛙”是主语,“披着”是谓语,“碧绿的衣裳”是宾语。注意“披”指覆盖在肩背上。
本题中保持“披着”不变,替换主语和宾语部分。主语可以是动物、植物或自然事物(如“孔雀”“大山”等)。宾语部分需要用一个形容词+名词的短语,描述主语的特征或状态。
示例:小鹿披着棕色的外衣。
7. 小马 长长的尾巴
【详解】本题考查仿写、补充句子。
“甩”指抡,扔。按照例句的结构“谁+甩着+什么样的什么”。据此结合人(动)物的行为举止作答即可。
示例:妹妹甩着长长的辫子,可爱极了。
8.(1)蹬 跳 蹦
(2)示例:小兔子把地翻了一遍,种上胡萝卜种子,跑回家等待种子发芽。
【详解】(1)本题考查动词。
表示动作的词语叫动词,是一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状态,变化,态度等的词。
题干“他们后腿一蹬,向前一跳,蹦到了荷叶上。”这句话中“蹬”“跳”“蹦”都是表示青蛙动作的词,体现出了青蛙动作的可爱。
(2)本题考查仿写句子。
题干“他们后腿一蹬,向前一跳,蹦到了荷叶上。”这句话连续用了三个表示动作的词“蹬”“跳”“蹦”来体现青蛙动作的可爱,我们据此用三个表示动作的词语进行仿写即可。
示例:我掏出钥匙,打开房门,放下书包,开始收拾房间。
9.(1)táng bǔ yíng
(2)③ ④ ① ②
(3) 叶子 棉花
(4) ② ④ ③
【导语】《小蝌蚪找妈妈》是一篇生动有趣的儿童文学作品。通过小蝌蚪寻找妈妈的过程,展现了生命的成长与探索的主题。文章以拟人的手法描绘小蝌蚪的变化过程,有助于孩子们理解自然现象。故事情节简单又富有趣味性,角色形象鲜明。语言活泼生动,便于孩子们理解和记忆。此外,过程中多次出现的动物形象和对话,也激发了孩子们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详解】(1)本题考查辨析字音。
池塘:读chí táng,释义:蓄水的坑,一般不太大,比较浅。故选táng。
捕食:读bǔ shí,释义:(动物)捕取食物。故选bǔ。
迎上去:读yíng shǎng qù,释义:朝着,面对着对面的人过去。故选yíng 。
(2)本题考查选词填空。
①露:显露、展示。②鼓:鼓起、隆起。③蹲:身体向下靠近地面屈腿坐着。④披:覆盖在身体或物体表面。
第④段“他们游到荷花旁边,看见荷叶上 着一只大青蛙, 着碧绿的衣裳, 着雪白的肚皮, 着一对大眼睛。”这个句子中第一个横线处描述青蛙在荷叶上的姿势,选填蹲;第二个横线上描述形容衣裳的穿着方式,选填披;第三个横线处描述青蛙肚皮显露出雪白的肚皮,选填露;第四个横线处描述了青蛙眼睛的外形。选填鼓。
故本题答案依次填序号③、④、①、②。
(3)本题考查词语搭配。
按照例子中“碧绿的衣裳”的形式,选择一个颜色描述的对象,将“的”字连接颜色词语和对象。例如,“碧绿的衣裳”中的“碧绿”是颜色,“衣裳”是对象。
如:碧绿的草原、碧绿的原野、碧绿的湖水、碧绿的稻田、碧绿的麦田等。
“雪白的肚皮”这里“雪白的”用来形容颜色,因此可以搭配“云朵”这一常见事物,完整地表达“云朵的颜色是雪白的”这一意思。或者搭配其它,如:雪白的皮肤、雪白的衬衫、雪白的连衣裙等。
(4)本题考查短文内容的理解。
第①段“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第②自然段中有“长出了两条后腿”,第③自然段中有“长出了两条前腿”,第④自然段中有“尾巴变短了”。
第一幅图显示的是蝌蚪只有尾巴的形态;第二幅图显示蝌蚪长出了后腿和前腿;第三幅图显示蝌蚪长出了尾巴变没了,是青蛙的样子;第四幅图显示的是尾巴变短了,青蛙刚刚成形。按照蝌蚪变成青蛙的生长过程,正确的顺序①②④③。
故正确的顺序应该依次填②、④、③。
10. 张开 伸出 粘住 吃掉 11. ④ ② ③ ① 12. 好舌头 螟虫、蚂蚱 13.前腿短,后腿长 14.它们经常蹲在水边的草丛里,只要有小飞虫从身边飞过,就猛地往上一跳,张开大嘴,伸出长长的舌头,一下子就把害虫吃掉了。
【导语】这篇科普短文以生动的笔触介绍了青蛙捕食害虫的过程。文章结构清晰,先总述青蛙的益虫属性,再具体描写其生理特征和捕食动作,最后详细说明舌头的特殊构造。语言简洁准确,运用“猛地一跳”“突然翻到”等动态描写,将青蛙捕食的迅捷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说明顺序由整体到局部,符合认知规律。文中穿插拼音标注,既照顾了低年级学生的识字水平,又保持了科普文的严谨性。是一篇兼具知识性和可读性的优秀说明文片段。
10.本题考查找关键词语。
结合文章第②自然段“张开大嘴,伸出长长的舌头,一下子就把害虫吃掉了。青蛙捉害虫,全靠它有一个好舌头。”“立刻就把小虫子粘住了”可知,张开大嘴巴、伸出舌头、黏住虫子、吃掉害虫。
11.本题考查近义词。
忽然:表示事件或情况在短时间内发生,出乎意料,带有突发性。
马上:指紧接着某个时间点,强调动作或事件即将发生,时间间隔极短。
常常:表示行为、动作或情况频繁发生,具有重复性和规律性。
许多:形容数量大,超出一般范围,侧重于事物的数量多。
很多:形容数量大,超出一般范围。“很多”与“许多”均侧重“数量多”,故两者互为近义词。故选④。
立刻:表示紧接着某个时候,时间间隔极短,强调动作的即时性。“立刻”与“马上”均表示“时间紧迫、紧接着”,两者互为近义词。故选②。
经常:指行为、动作或事件频繁发生,间隔时间短,具有重复性。“经常”与“常常”均表示“行为高频发生”,两者互为近义词。故选③。
突然:表示事情在短时间内发生,出乎意料,带有意外性。“突然”与“忽然”均强调“事件发生的意外性”,两者互为近义词。故选①。
1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结合文章第①自然段“青蛙是捉害虫的能手。它能吃掉农田里的螟虫、蚂蚱、蝼蛄等害虫。”第②自然段“青蛙捉害虫,全靠它有一个好舌头。”可知,青蛙捕捉害虫全靠它的好舌头;它能吃掉田里的螟、虫、蚂蚱、蝼蛄等害虫。
1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结合文章第②自然段“青蛙有四条腿,前腿短,后腿长,所以能跳得很高。”可知,青蛙跳得高是因为它有四条腿,前腿短,后腿长。
14.本题考查找关键句。
结合文章第②自然段“它们经常蹲在水边的草丛里,只要有小飞虫从身边飞过,就猛地往上一跳,张开大嘴,伸出长长的舌头,一下子就把害虫吃掉了。”可知,此句描写了青蛙捕捉小飞虫的过程。
15.例文:
小蝌蚪遇到鸭妈妈
小蝌蚪一起游到鸭妈妈身边,问:“鸭妈妈,鸭妈妈,您看见过我们的妈妈吗?您能告诉我们,她在哪里吗?”
鸭妈妈亲热地回答说:“看见过。你们的妈妈有两只大眼睛,嘴巴又宽又大。好孩子,你们到前面去找吧!”“谢谢您,鸭妈妈!”小蝌蚪高高兴兴地向前面游去。
【详解】本题考查写话。
结合题干要求,想想小蝌蚪找妈妈时遇到了鸭妈妈,他们会对鸭妈妈说些什么,鸭妈妈又会回答些什么,组织语言表达
如:有一天,鸭妈妈带着她的孩子到池塘中来游水。小蝌蚪看见小鸭子跟着妈妈在水里划来划去,就想起自己的妈妈来了。小蝌蚪你问我,我问你,可是谁也不知道。“我们的妈妈在哪里呢?”他们一起游到鸭妈妈身边,问鸭妈妈,“鸭妈妈,鸭妈妈,您看见过我们的妈妈吗?”鸭妈妈回答说:“看见过。你们的妈妈有四条腿,披着绿衣裳,喜欢坐在荷叶上唱歌。你们去那边找吧。”“谢谢您,鸭妈妈!”小蝌蚪快快乐乐地向前游去。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