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单元高频易错培优卷(北京版)
第6单元 扇形统计图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总分:100分;
学校: 班级: 姓名: 成绩:
注意事项: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区域,注意书写工整,格式正确,卷面整洁。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种情况中,比较适合使用扇形统计图的是( )。
A.小伍家上半年电费支出情况
B.小伍家上半年各种消费情况与家庭总收入的关系
C.小伍和他的几个好朋友的身高情况
D.调查宜昌某区一天的气温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2.红领巾气象站每两小时要测量一次气温,为了形象地表示出一天中气温的升降变化情况,应当绘制( )统计图最合适。
A.条形 B.折线 C.扇形
3.中国的四大名著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某书店经理对12月份四大名著的销售量进行统计,根据表中数据,绘制扇形统计图最可能是( )。
书籍种类 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 红楼梦
数量 120 60 240 60
A. B. C. D.
4.某班进行一次视力检查,结果如下表所示。下面四幅扇形统计图中,( )表示这一结果。
视力 5.0及以上 4.9 4.8-4.3 4.2及以下
人数 4 10 20 6
A. B. C. D.
5.从下图的两幅统计图中,可以看出( )的女生多。
A.光明小学 B.春风小学 C.无法确定哪一个学校
6.学校六年级学生最喜欢的课外活动用( )统计图比较合适。
A.条形 B.折线 C.扇形 D.不能判断
7.记者对观众喜欢的春节联欢晚会节目进行了调查,并绘制了如图所示扇形统计图。根据扇形统计图,有如下说法:①喜欢小品的人最多;②喜欢舞蹈的人最少;③无法判断观众喜欢的节目情况;④应将“其他”类别细分。正确的说法有( )个。
A.4 B.3 C.2 D.1
8.中国射击队在东京奥运会射击项目中获得4枚金牌、1枚银牌和6枚铜牌,共11枚奖牌的好成绩。能正确反映这些数据的扇形统计图是( )。
A.B.C. D.
9.一个花坛内种了三种花。下面的扇形统计图中,( )能正确表示每种花的占地面积与花坛面积的关系。
A. B. C. D.
10.一个调查数据被呈现在一个圆饼图(扇形图)里。下面的条形图( )与这个圆饼图显示的是相同的数据。
A.B. C. D.
二、填空题
11.如图,这是老师调查的六年级学生参加数学兴趣活动小组的情况统计图(每人只参加一项)。
(1)如果参加“数独”小组的有36人,六年级参加数学兴趣活动小组的一共有 ( )人。
(2)参加“七巧板”小组的人数比参加“数独”小组的多( )人。
12.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某学校开展民族乐器“开心30分”体验活动,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决定开设A:古筝;B:唢呐;C:二胡;D:昆琶四种体验乐器。为了解学生最喜欢哪一种民族乐器,随机抽取了一部分学生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如图的扇形统计图,则最喜欢B的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的( )%,已知最喜欢D的比最喜欢A的少30人,则学校一共调查了( )名学生。
13.某校六年级学生围绕月球的相关问题展开了讨论。问题:“月球上有水吗?”根据对该校六年级学生的调查,结果认为“有水”“没有水”“不知道”的人数比为,则制成的扇形统计图中认为“有水”的那部分扇形所对应的百分比为( )。
14.下图是某品牌奶粉成分含量情况统计图。蛋白质占奶粉总质量的( )%。如果乳脂质量是270克,那么奶粉的总质量是( )克。
15.垃圾分类可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目前,瑞典是全球垃圾回收率最高的国家,下图是瑞典的垃圾处理方式统计图。
从图中可看出,除了“填埋处理”的垃圾占全部垃圾的( )外,其余的垃圾都被回收再利用,垃圾回收率高达( )。如果瑞典每年的垃圾产量是400万吨,那么“用作肥料”的垃圾有( )万吨。
16.六(1)班共有50人进行了一次单元测试,全班没有人不及格,情况如下图所示。其中20%表示( )。
17.如图是六年级一次数学测试成绩统计图,成绩分为优、良、及格和不及格,已知不及格的有3人。
(1)分别计算出各类成绩的人数,填入下表。
成绩 优 良 及格 不及格 合计
人数 3
(2)成绩“良”的人数比成绩“优”的人数少( )%。
18.填空。
(1)喜欢看《体育节目》的人数占社区总人数( )%。
(2)喜欢看( )和( )的人数差不多。
(3)喜欢看《新闻联播》的人数比喜欢看《综艺节目》的人数多总人数的( )%。
19.如图所示,六年级学生有200人。
(1)( )项目最受欢迎,喜欢这个项目的有( )人。
(2)喜欢羽毛球的学生比喜欢足球的多( )人。
(3)喜欢足球的比喜欢篮球的学生少( )%。
20.某数学学习小组为了解本校同学日常“垃圾分类”投放情况,随机从本校同学中抽取部分同学进行调查(每人只能选一项),并将调查到的数据绘制成下图所示的扇形统计图,其中A:每次分类投放,B:经常分类C:有时分类投放,D:从不分类投放。已知选择A的有220人,则一共调查了( )人,选择C的有( )人。
三、判断题
21.统计笑笑家六月份食品、服装、水电气等各项支出占总支出的百分比情况,制成扇形统计图比较合适。( )
22.用扇形统计图表示六年级的男生,女生人数与总人数之间的关系,其中男生的人数占整个圆的45%,女生的人数一定占整个圆的55%。( )
23.表示数量时,统计图比统计表更加形象具体。( )
24.体育老师想了解六年级(1)班学生喜欢每种运动项目的人数与全班人数之间的百分比关系,选用扇形统计图更合适。( )
25.为了清楚地表示出某小学各年级体育达标人数和学校总人数的关系,应该选用扇形统计图。( )
26.要想知道六(1)班期末检测优秀人数、良好人数、合格人数、不合格人数各占本班总人数的百分比情况,应绘制扇形统计图。( )
四、作图题
27.中国举办的第一届夏季奥运会是在2008年,这一届奥运会又被称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员获得的奖牌情况如图。根据条形统计图完成扇形统计图。
28.为响应“光盘行动”,让同学们珍惜粮食。某校在某日午餐后,随机抽查了部分同学这餐饭菜的剩余情况,并将结果统计后绘制了如下所示的不完整统计图,请你根据信息补充完统计图。
五、解答题
29.春节习俗丰富多彩,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习俗不仅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家人的祝福,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团结互助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校园小记者们随机调查了同学们对春节习俗的了解情况,调查结果分成A(非常了解)、B(比较了解)、C(基本了解)、D(不了解)四个等级。调查结果如下图、请你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1)小记者们一共调查了( )名学生。
(2)将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3)C(基本了解)比B(比较了解)的人少百分之几?
30.大数据时代,购物支付主要分为现金和移动两类方式,其中移动支付有支付宝、微信等不同的平台支付,某商场6月18日购物支付方式人数情况统计如图。其中用现金支付的有24人。
(1)这个商场6月18日用微信支付的有多少人?
(2)用微信支付的人数比用支付宝支付的人数多百分之几?
31.王阿姨准备在网上购买某款吸尘器,她对这款吸尘器的质量和功能进行调查,她进入评论区浏览购买过的人们对该商品的评价,王阿姨共分析200位消费者的评论,好评、中评和差评的人数统计如图:
为了帮自己判断到底买不买这款吸尘器,王阿姨研究了给差评的评论者,并制成表格(如下表)。
差评理由 人数(人)
吸尘器晚到了 13
吸尘器坏了,质量差 1
包装不够吸引人 3
客服态度差 7
错误的点评(评论很好,但等级很差) 4
(1)通过调查200位消费者的评论情况,有多少位消费者给这款吸尘器打了好评?
(2)请你算出有百分之几的评论者认为产品质量差?
(3)王阿姨更看重这款吸尘器的质量,根据上面的数据,你是否建议她购买这款吸尘器,阐述建议的理由。
32.市面上有很多种口味的奶茶,口感的差异主要源自奶茶的配方。如“鸳鸯奶茶”由红茶、牛奶和咖啡以1∶1∶1的比配制而成,“泰式奶茶”和“丝袜奶茶”的配方如下图所示。
(1)小佳买了一杯500克的“丝袜奶茶”,请你将其中各种食材的质量绘制成条形统计图。
(2)如果有人同时购买了相同质量的这三种奶茶,那么哪一种奶茶中的牛奶含量最高?
33.为了宣传弘扬新时代辽宁精神,某市教育局在整个教育系统内推行了四项宣传方式:A.群众义务宣讲团;B.广告牌匾、条幅、海报;C.组织文化演出;D.网络宣传及集中观看视频。为调查广大教师对该实践活动的了解方式,对全市教师进行随机抽样调查(每位教师仅选一项)。根据调查数据绘制成如下不完整的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请根据图中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本次一共调查了( )名教师。
(2)请你补全条形统计图。
(3)若该市某区共有5000名教师,请你估计选择“C”和“D”的教师大约共有多少名?
34.近几年来一种新型共享经济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注意,同学们对使用过“××出行”的人进行随机采访,让他们说出自己最常用的一款共享车。请你根据统计图完成下面的问题。
(1)随机采访的人群中使用( )车的人数最多,共采访了( )人。
(2)请把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35.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某小学的“环保小卫士”对学校师生开展了“爱护环境,从我做起”的问卷调查活动,并将调查结果按照以下垃圾处理方式整理后,制成了下面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
A:能将垃圾放到规定地点,并会考虑垃圾分类。
B:能将垃圾放到规定地点,但不考虑垃圾分类。
C:基本能将垃圾放到规定地点,偶尔会乱扔垃圾。
(1)“环保小卫士”一共调查了( )人。
(2)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3)根据以上调查结果,你有什么想法?
36.某城市环保部门为了提高宣传实效,抽样调查了部分居民小区一段时间内生活垃圾的分类情况,相关信息如下图所示。
(A:可回收物,B:厨余垃圾,C:有害垃圾,D:其他垃圾。)
(1)请在条形统计图中将“厨余垃圾”的信息补充完整。
(2)如果在可回收物中塑料类垃圾占12%,每回收1吨塑料类垃圾可获得0.6吨二级原料。假设该城市每月产生的生活垃圾为2000吨,且全部分类处理,那么每月回收的塑料类垃圾可以获得多少吨二级原料?
37.为了解某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对精准扶贫政策落实的满意度,现从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中随机抽取了部分贫困户进行了调查(把调查结果分为四个等级,A级:非常满意;B级:满意;C级:基本满意;D级:不满意),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根据统计图中的信息解决下列问题。
(1)本次抽样调查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总户数是( )户。
(2)把图2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3)该县建档立卡贫困户1000户,如果全部参加这次满意度调查,请估计非常满意的人数约为多少户。
38.近几年,雾霾天气频繁出现,每所学校都通过多种途径进行“预防雾霾,保护环境”的相关宣传。为了调查学生对雾霾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某校在学生中做了一次抽样调查,调查结果共分为四个等级:.非常了解;B.比较了解;C.基本了解;D.不了解。根据调查统计结果,绘制了两种简单统计图,如下图。
请结合两幅图的信息,回答下面问题:
①参加本次调查的共有学生( )名,所占的百分比是( )。
②扇形统计图中,部分所对的圆心角是( )度。
③请把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 让学习更有效 新课备课备考 | 数学学科
/ 让学习更有效 新课备课备考 | 数学学科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及试题解析
1.B
【分析】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的表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还可以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表示部分量与总量之间的关系。
【解析】A.小伍家上半年电费支出情况,比较适合使用条形统计图;
B.小伍家上半年各种消费情况与家庭总收入的关系,比较适合使用扇形统计图;
C.小伍和他的几个好朋友的身高情况,比较适合使用条形统计图;
D.调查宜昌某区一天的气温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比较适合使用折线统计图。
故答案为:B
2.B
【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由此根据情况选择即可。
【解析】由分析可得:红领巾气象站每两小时要测量一次气温,为了形象地表示出一天中气温的升降变化情况,应当绘制折线统计图最合适。
故答案为:B
3.D
【分析】把四大名著的总数量看作单位“1”,根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是百分之几,用除法分别求出《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的数量各占总数量的百分之几,然后对照所给的四幅图进行比较即可。
【解析】120+60+240+60=480
120÷480=25%
60÷480=12.5%
240÷480=50%
50%表示的扇形应该这个圆的一半,则排除图A、图B、图C,因为这三幅中都没有表示50%的扇形,不符合题意;
所以绘制扇形统计图最可能是图D。
故答案为:D
4.B
【分析】据题意,扇形统计图反映的是部分数和总数之间的关系,先算出参加这次视力检查总人数,然后算出各个视力段所占的百分数,最后进行判断即可。
【解析】由分析可知:
总人数:4+10+20+6=40(人)
视力在5.0及以上的是:4÷40×100%
=0.1×100%
=10%
视力在4.9的是:10÷40×100%
=0.25×100%
=25%
视力在4.8-4.3的是:20÷40×100%
=0.5×100%
=50%
视力在4.2的是:6÷40×100%
=0.15×100%
=15%
依此数据,符合题意的是B选项。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扇形统计图,熟练掌握求百分数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5.C
【分析】根据题意,分别把两所学校的总人数看作单位“1”,因为只知道两所小学女生、男生所占的百分比,而没有两所小学的总人数,对应单位“1”未知,所以无法比较两所小学的女生人数的多少;据此解答。
【解析】根据分析,从两幅统计图中,无法确定哪一个学校的女生多;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了扇形统计图与百分数的运用,关键能够理解题意再解答。
6.A
【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由此根据情况选择即可。
【解析】由分析可知:
学校六年级学生最喜欢的课外活动用条形统计图比较合适。
故答案为:A
【点评】此题应根据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进行解答。
7.B
【分析】把调查的总人数看作单位“1”,根据扇形统计图中的信息可知,喜欢小品的人数最多,占35%;喜欢相声和歌曲的人数一样多,都占15%;喜欢舞蹈的人数占10%,喜欢其他的人数占25%,据此分析。
【解析】①喜欢小品的人最多,原题说法正确;
②喜欢舞蹈的人不一定是最少的,因为喜欢“其他”的人数里可能有比喜欢舞蹈的人数更少的,原题说法错误;
③无法判断观众喜欢的节目情况,因为喜欢“其他”的占25%,不是最少的占比,还需要细分,原题说法正确;
④应将“其他”类别细分,原题说法正确。
正确的说法有①③④,共3个。
故答案为:B
【点评】掌握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8.C
【分析】把奖牌的总数看作单位“1”,根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求出金牌、银牌、铜牌的枚数各占总数的几分之几,然后对照四幅图进行比较即可。
【解析】4÷11=
1÷11=
6÷11=
首先排除图A,因为此图中,金牌、银牌、铜牌共占50%,不符合题意;
再排除图B,此图中铜牌占总数的50%,不符合题意;
然后再排除图D,此图中表示银牌的扇形大于总数的,不符合题意;
所以,能正确反映这些数据的扇形统计图是图C。
故答案为:C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再根据分数(百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解决问题。
9.D
【分析】扇形统计图是以一个圆的面积(看作单位“1”)表示物体的总数量,以相应的扇形面积占整个圆面积的百分数表示各有关部分占总数量的百分数的统计图。把花坛的面积看作单位“1”,观察条形统计图可知,菊花与串红的面积相当,月季所占的面积相当于菊花或串红的面积的2倍,据此可知,选项D符合题意。
【解析】根据分析可知:
A.不符合题意;
B.不符合题意;
C.不符合题意;
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扇形统计图清楚地看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10.C
【分析】观察扇形统计图可知,空白部分占整体的50%,灰色部分与黑色部分各占整体的25%,据此对比各条形统计图即可解答。
【解析】
观察扇形图可知,空白部分占整体分率最多,灰色和黑色占整体分率相同。
故答案为:C
【点评】根据扇形统计图特点分析部分与整体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1.(1)200
(2)12
【分析】(1)根据扇形统计图,把参加兴趣活动小组的总人数看作单位“1”,用单位“1”连续减去折纸、七巧板、五子棋人数所占的百分比,得到参加“数独”人数所占的百分比是18%,即总人数的18%是36人,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则用参加“数独”的人数除以参加“数独”所占的百分比,即可求出参加兴趣小组的总人数;
(2)用参加“七巧板”人数比参加“数独”人数多占的百分比乘总人数,即可求出参加“七巧板”小组的人数比参加“数独”小组多的人数。
【解析】(1)1-22%-24%-36%=18%
36÷18%=200(人)
则六年级参加数学兴趣活动小组的一共有200人。
(2)200×(24%-18%)
=200×6%
=12(人)
则参加“七巧板”小组的人数比参加“数独”小组的多12人。
12.15 200
【分析】把调查的总人数看作单位“1”,用单位“1”减去最喜欢A、B、D的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的百分数的和即可算出最喜欢B的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的百分数;
用最喜欢A的占调查总人数的百分数减去最喜欢D的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的百分数算出30人所对应的分率,用30除以所对应的分率即可。
【解析】1-(25%+40%+20%)
=1-85%
=15%
30÷(40%-25%)
=30÷15%
=200(名)
即最喜欢B的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的15%,已知最喜欢D的比最喜欢A的少30人,则学校一共调查了200名学生。
13.
【分析】扇形统计图表示部分量占总量的百分比,求图中认为“有水”的那部分扇形所对应的百分比,就是求6份占总份数(6份、3份、1份的和)的百分比是多少,据此解答。
【解析】
制成的扇形统计图中认为“有水”的那部分扇形所对应的百分比为。
14.25 900
【分析】把奶粉的总质量看作单位“1”,用1减去乳脂、乳糖和其他所占百分比的和,可求出蛋白质占奶粉总质量的百分之几。即1-(30%+36%+9%)。
求奶粉的总质量也就是求单位“1”,用除法计算,“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的解法:已知量÷已知量占单位“1”的百分之几=单位“1”的量。乳脂质量是270克,乳脂质量占30%,用270÷30%可求出奶粉的总质量。
【解析】1-(30%+36%+9%)
=1-75%
=25%
270÷30%
=270÷0.3
=900(克)
所以,蛋白质占奶粉总质量的25%,奶粉的总质量是900克。
15.1% 99% 56
【分析】由扇形统计图可知,“填埋处理”的垃圾占全部垃圾的1%;用1减去“填埋处理”的垃圾占全部垃圾的百分率即可求出其余的垃圾占全部垃圾的百分率;用作肥料的垃圾占总垃圾的14%,再根据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即用400乘14%即可求出“用作肥料”的垃圾有多少万吨。
【解析】1-1%=99%
400×14%=56(万吨)
则除了“填埋处理”的垃圾占全部垃圾的1%外,其余的垃圾都被回收再利用,垃圾回收率高达99%。如果瑞典每年的垃圾产量是400万吨,那么“用作肥料”的垃圾有56万吨。
16.合格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
【分析】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据此明确20%的含义即可。
【解析】根据题图可知,20%表示合格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
【点评】熟记百分数的含义以及扇形统计图的认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7.(1)80;70;47;200
(2)12.5
【分析】(1)把总人数看作单位“1”,结合扇形统计图可知,成绩不及格的3人占总人数的1.5%,根据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即可求出总人数。
再分别用总人数乘成绩为“优”、“良”、“及格”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率,求出成绩为“优”、“良”、“及格”的人数,并把数据填入表格中。
(2)求成绩“良”的人数比成绩“优”的人数少百分之几,先用减法求出成绩“良”比成绩“优”少的人数,再除以成绩“优”的人数即可。
【解析】(1)总人数:
3÷1.5%
=3÷0.015
=200(人)
成绩为“优”的人数:
200×40%
=200×0.4
=80(人)
成绩为“良”的人数:
200×35%
=200×0.35
=70(人)
成绩为“及格”的人数:
200×23.5%
=200×0.235
=47(人)
如下表:
成绩 优 良 及格 不及格 合计
人数 80 70 47 3 200
(2)(80-70)÷80×100%
=10÷80×100%
=0.125×100%
=12.5%
成绩“良”的人数比成绩“优”的人数少12.5%。
【点评】本题考查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百分数乘除法的应用,找出单位“1”,单位“1”已知,根据百分数乘法的意义解答;单位“1”未知,根据百分数除法的意义解答。
18.(1)22
(2) 《体育节目》 《综艺节目》
(3)13
【分析】(1)根据扇形统计图的特征,把社区总人数看作“1”,用1减去喜欢看《新闻联播》、喜欢看《焦点访谈》、喜欢看《综艺节目》的人数占社区总人数的百分比,即可求出喜欢看《体育节目》的人数占社区总人数的百分比。
(2)比较喜欢看个节目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的大小,即可看出喜欢看《体育节目》和《综艺节目》的人数差不多。
(3)用喜欢看《新闻联播》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减去喜欢看《综艺节目》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即可求出喜欢看《新闻联播》的人数比喜欢看《综艺节目》的人数多总人数的百分比。
【解析】(1)1-38%-15%-25%
=62%-15%-25%
=22%
即喜欢看《体育节目》的人数占社区总人数22%。
(2)15%<22%<25%<38%
22%和25%比较接近,
所以喜欢看《体育节目》和《综艺节目》的人数差不多。
(3)38%-25%=13%
即喜欢看《新闻联播》的人数比喜欢看《综艺节目》的人数多总人数的13%。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19.(1) 跳绳 110
(2)12
(3)20
【分析】(1)扇形统计图是以一个圆的面积(看作单位“1”)表示物体的总数量,以相应的扇形面积占整个圆面积的百分数表示各有关部分占总数量的百分数的统计图。比较各个项目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的大小,即可求出哪一个项目最受欢迎,并用总人数乘这个项目占总人数的百分比,即可得解。
(2)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用总人数乘喜欢羽毛球的学生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求出喜欢羽毛球的学生人数,同理,用总人数乘喜欢足球的学生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求出喜欢足球的学生人数,再用喜欢羽毛球的学生人数减去喜欢足球的学生人数,即可得解。
(3)同上,根据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分别求出喜欢足球的学生人数和喜欢篮球的学生人数,再用喜欢篮球的学生人数减去喜欢足球的学生人数,求出喜欢足球的比喜欢篮球的少的学生人数,再除以喜欢篮球的学生人数,即可得解。
【解析】(1)12%<15%<18%<55%
200×55%=110(人)
即跳绳项目最受欢迎,喜欢这个项目的有110人。
(2)200×18%-200×12%
=36-24
=12(人)
即喜欢羽毛球的学生比喜欢足球的多12人。
(3)200×15%=30(人)
200×12%=24(人)
(30-24)÷30
=6÷30
=0.2
=20%
即喜欢足球的比喜欢篮球的学生少20%。
【点评】利用扇形统计图解决问题,就是解决有关不同类型的百分数应用题,按照百分数相关解题思路解答即可。
20.400 48
【分析】把调查的总人数看作单位“1”,先用220除以55%求出调查的总人数,然后再乘选择C的百分率即可。
【解析】220÷55%
=220÷0.55
=400(人)
400×12%
=400×0.12
=48(人)
一共调查了400人,选择C的有48人。
【点评】解答依据是: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21.√
【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由此根据情况选择即可。
【解析】由分析可知:
统计笑笑家六月份食品、服装、水电气等各项支出占总支出的百分比情况,制成扇形统计图比较合适。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2.√
【分析】根据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整个圆的面积表示六年级的总人数即单位“1”,男生的人数占整个圆的45%,那么女生人数占整个圆的(1-45%);据此解答。
【解析】1-45%=55%
则男生的人数占整个圆的45%,女生的人数一定占整个圆的55%。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3.√
【解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而统计表只是表示数量。所以,表示数量时,统计图比统计表更加形象具体。
故答案为:√
24.√
【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由此根据情况选择即可。
【解析】由分析可得:想了解六年级(1)班学生喜欢每种运动项目的人数与全班人数之间的百分比关系,选用扇形统计图更合适,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应根据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进行解答。
25.√
【分析】条形统计图用直条的长短表示数量的多少,从图中直观地看出数量的多少,便于比较;折线统计图不仅能看清数量的多少,还能通过折线的上升和下降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看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据此解答。
【解析】分析可知,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表示出某小学各年级体育达标人数和学校总人数的关系。
故答案为:√
【点评】根据各统计图的特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26.√
【分析】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
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扇形统计图表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
【解析】要想知道六(1)班期末检测优秀人数、良好人数、合格人数、不合格人数各占本班总人数的百分比情况,应绘制扇形统计图。
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理解掌握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是选择统计图的关键。
27.见详解
【分析】观察条形统计图可知,我国获得金牌51枚、银牌21枚、铜牌28枚,一共有51+21+28=100(枚)。根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用除法计算”,分别用51/21和28除以100,求出各占的百分率,从而确定每个扇形表示的奖牌。
【解析】51+21+28=100(枚)
金牌:51÷100×100%
=0.51×100%
=51%
银牌:21÷100×100%
=0.21×100%
=21%
铜牌:28÷100×100%
=0.28×100%
=28%
51%>50%,即大于圆的一半;21%<25%,即小于圆的;28%>25%,即大于圆的。据此完成扇形统计图如下:
28.见详解
【分析】将总人数看作单位“1”,没有剩的人数÷对应百分率=总人数,总人数-剩一半的人数-剩大量的人数=剩少量的人数,据此补充条形统计图;分别用剩少量、剩一半、剩大量的人数除以总人数,求出剩少量、剩一半、剩大量的对应百分率,补充扇形统计图即可。
【解析】100÷50%=200(人)
200-100-30-20=50(人)
50÷200=0.25=25%
30÷200=0.15=15%
20÷200=0.1=10%
如图所示:
【点评】利用扇形统计图解决问题,就是解决有关不同类型的百分数应用题,按照百分数相关解题思路解答即可。
29.(1)500
(2)图见解答
(3)25%
【分析】(1)把调查的总人数看作单位“1”,B(比较了解)的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的20%,对应的是100人,求单位“1”,用100÷20%,求出调查的总人数。
(2)用调查总人数-减去A(非常了解)的人数,减去B(比较了解)的人数,减去C(基本了解)的人数,求出D(不了解)的人数,完成条形统计图;
再用C(基本了解)的人数÷调查总人数×100%,求出C(基本了解)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的百分比;用D(不了解)人数÷调查总人数×100%,求出D(不了解)人数占调查总人数的百分比,完成扇形统计图。
(3)用C(基本了解)与B(比较了解)的人数差,除以B(比较了解)的人数,再乘100%,即可解答。
【解析】(1)100÷20%
=100÷0.2
=500(名)
小记者们一共调查了500名学生。
(2)500-275-100-75
=225-100-75
=125-75
=50(名)
75÷500×100%
=0.15×100%
=15%
50÷500%×100%
=0.1×100%
=10%
如图:
(3)(100-75)÷100×100%
=25÷100×100%
=0.25×100%
=25%
答:C(基本了解)比B(比较了解)的人少25%。
30.(1)312人;
(2)85.71%
【分析】(1)总人数=用现金支付的人数÷用现金支付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率,用微信支付的人数=总人数×用微信支付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率;
(2)用支付宝支付的人数=总人数×用支付宝支付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率,A比B多百分之几的计算方法:(A-B)÷B×100%,用微信支付的人数比用支付宝支付的人数多的百分率=(用微信支付的人数-用支付宝支付的人数)÷用支付宝支付的人数×100%,据此解答。
【解析】(1)24÷4%=600(人)
600×52%=312(人)
答:这个商场6月18日用微信支付的有312人。
(2)600×28%=168(人)
(312-168)÷168×100%
=144÷168×100%
≈0.8571×100%
=85.71%
答:用微信支付的人数比用支付宝支付的人数多85.71%。
31.(1)160人
(2)0.5%
(3)可以购买这款吸尘器,理由是:认为产品质量差的评论者所占的百分数很低,认为产品质量好的评论者所占的百分数很高。
【分析】(1)求好评的人数,根据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即用总人数乘好评率。
(2)根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用除法计算,用认为产品质量差的人数除以总人数。
(3)可以购买这款吸尘器,理由是:认为产品质量差的评论者所占的百分数很低,认为产品质量好的评论者所占的百分数很高。
【解析】(1)200×80%=160(人)
答:通过调查200位消费者的评论情况,有160位消费者给这款吸尘器打了好评。
(2)1÷200=0.5%
答:有0.5%的评论者认为产品质量差。
(3)答:可以购买这款吸尘器,理由是:认为产品质量差的评论者所占的百分数很低,认为产品质量好的评论者所占的百分数很高。(答案不唯一)
32.(1)见详解
(2)鸳鸯奶茶
【分析】(1)总质量为500g的“丝袜奶茶”,牛奶的含量是30%,糖的含量是5%,所以红茶的含量是(1-30%-5%),用总质量分别乘牛奶、糖、红茶所占的百分比即可算出各种食材的质量,由此绘制条形统计图。绘制单式条形统计图要注意,确定每格表示的数量,即每一格表示几个单位,并标清相应的统计数字;
(2)分别计算出三种奶茶中牛奶所占的比例并进行对比,哪一种奶茶中牛奶所占的比例最高,则哪一种奶茶中的牛奶含量最高。
【解析】(1)1-30%-5%=65%
糖的质量:500×5%=25(克)
牛奶的质量:500×30%=150(克)
红茶的质量:500×65%=325(克)
(2)鸳鸯奶茶中的牛奶含量:1÷(1+1+1)×100%
=1÷3×100%
≈0.333×100%
≈33.3%
泰式奶茶中的牛奶含量:10÷(10+33+5+10)×100%
=10÷(43+5+10)×100%
=10÷(48+10)×100%
=10÷58×100%
≈0.172×100%
≈17.2%
已知丝袜奶茶中的牛奶含量:30%
33.3%>30%>17.2%
答:相同质量的这三种奶茶,“鸳鸯奶茶”中的牛奶含量最高。
33.(1)400
(2)
(3)2750名
【分析】(1)因为每位教师仅选一项,所以教师人数就是总投票数。根据统计图可知,选A的教师有100人,占总投票数的25%,根据“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方法,列除法算式求出教师总数;
(2)总人数是400人,减去选A、C、D的人数就是选B的人数,根据计算结果补全条形统计图;
(3)先计算出本次调查的400人中选择C和D的教师所占的百分率,再求出全区5000人中选择C和D的教师人数。
【解析】(1)(名)
本次一共调查了400名教师。
(2)
(名)
(3)
(名)
答:全区5000人中选择C和D的教师有2750名。
34.(1)单;200人
(2)见详解
【分析】(1)通过扇形统计图可以很清楚地表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对比各种车辆占车类总量的百分率即可知道随机采访的人群中使用什么车的人数最多;使用单车的人数有106人,占随机采访的人群人数的53%,根据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即用106除以53%即可求出共采访了多少人;
(2)根据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据此分别求出使用助力车和电动车的人数,进而完成统计图。
【解析】(1)53%>31%>10%>6%
(人)
则随机采访的人群中使用单车的人数最多,共采访了200人。
(2)200×31%=62(人)
200×10%=20(人)
如图所示:
35.(1)600
(2)图见详解
(3)见详解
【分析】(1)把调查的总人数看作单位“1”,能将垃圾放到规定地点,并会考虑垃圾分类的有300人,占总人数的50%,根据量÷对应的百分率,求出调查的总人数;
(2)由图可知,条形统计图中纵轴的单位长度表示50人,把调查的总人数看作单位“1”,用单位“1”减去A处理方式和B处理方式的分率,求出C处理方式所占的分率,再用总人数分别乘B处理方式和C处理方式所占的分率,求出B处理方式和C处理方式的人数,最后进行画图并标注数据。
(3)观察两个统计图中的数据,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回答,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解析】(1)300÷50%=600(人)
“环保小卫士”一共调查了600人。
(2)1-50%-40%
=50%-40%
=10%
600×10%=60(人)
600×40%=240(人)
作图如下:
(3)呼吁全校师生将垃圾放到规定地点,并把垃圾分类放置,保护环境,从自身做起。(答案不唯一)
36.(1)见详解
(2)77.76吨
【分析】(1)由题意可知,可回收物27吨,占总垃圾重量的54%,根据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即用27除以54%即可求出总垃圾的重量,再根据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用总垃圾的重量乘30%即可求出厨余垃圾的重量,进而补充完条形统计图;
(2)根据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用2000乘54%求出可回收物的重量,再乘12%求出可回收物中塑料类垃圾的重量,最后再乘0.6即可求出每月回收的塑料类垃圾可以获得多少吨二级原料。
【解析】(1)27÷54%×30%
=50×30%
=15(吨)
如图所示:
(2)
=1080×12%×0.6
=129.6×0.6
=77.76(吨)
答:每月回收的塑料类垃圾可以获得77.76吨二级原料。
37.(1)60
(2)见详解
(3)150户
【分析】(1)由题意可知,B级的有21户占调查的总户数的35%,根据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即用21除以35%即可求解;
(2)用调查的总人数减去A、B、D级的人数即可求出C级的人数,然后再把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3)用A级的人数除以总人数,再乘100%即可求出A级占总人数的百分率,再根据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据此计算即可。
【解析】(1)21÷35%=60(户)
则本次抽样调查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总户数是60户。
(2)60-9-21-9
=51-21-9
=30-9
=21(户)
如图所示:
(3)9÷60×100%
=0.15×100%
=15%
1000×15%=150(户)
答:非常满意的人数约为150户。
38.①400;
②72
③图见详解
【分析】①A部分人数除以A等级人数所占百分率即可;B部分人数除以总人数。
②用360°乘C部分所占百分率即可;
③D部分人数=总人数×D部分对应的百分率,其中D部分对应的百分率=1-其他三部分对应的百分率之和,据此画图即可。
【解析】①120÷30%=400(名),参加本次调查的共有学生400名;
160÷400=40%,所占的百分比是40%。
②360°×20%=72°,部分所对的圆心角是72度。
③1-(30%+40%+20%)
=1-90%
=10%
400×10%=40(名)
作图如下:
【点评】此题考查了扇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的综合应用,善于从统计图中提取有效数学信息是解题关键。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