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大青树下的小学 跟踪闯关练 2025-2026学年上学期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三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大青树下的小学 跟踪闯关练 2025-2026学年上学期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三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01.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29 16:33: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大青树下的小学 跟踪闯关练 2025-2026学年
上学期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三年级上册
一、基础知识综合
下面是来自大青树下的小学的众众同学为大家进行的校园介绍,请你阅读,完成练习。
院墙(qiáng qiǎng)旁的那棵①cū zhuàng的凤(fēng fèng)凰树下,②jié bái的③绒(lóng róng)qiú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晃(guàng huàng),④shān pō上,⑤gǔ lǎo的铜钟被敲响……这一切,把校园打扮得格外漂亮。
1.用“√”选出语段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2.根据语段中的拼音,依次写字词。
① ② ③绒花 ④ ⑤
二、选择题
3.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呢(né)喃 B.亮晶晶(jīng) C.晒(shài)太阳
4.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早辰 穿带 鲜艳 服装 B.国旗 敬礼 教室 朗读
C.安静 树枝 招引 组壮 D.枝干 影子 绒球 亭止
5.下列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听了他讲的那个故事后,我的心里一直忐忑不安的。
B.春天到了,果园里的梨花开了,五光十色的,非常好看。
C.我家的窗户被一相映成趣大树档得严严实实的。
6.同学们对有新鲜感的词语展开了想象,其中有误的一项是( )
A.明明:坪坝(平坦的场地) B.望望:招引(朋友见面打招呼)
C.飞飞:边疆(水草丰美的牧场) D.橙橙:飘扬(五星红旗在风中舞动)
7.同学们阅读《大青树下的小学》后发表了看法,其中有误的一项是( )
A.课文描写的是我国边疆地区的一所大青树下的小学。
B.课文反映了孩子们乏味的读书生活。
C.课文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友爱。
D.从课文中描写的学校中的景物,可以看出这是一所美丽的学校。
三、语言表达
8. 大青树下的小学的同学们介绍了自己学校发生的事情,众望小学的同学们也想介绍自己学校的场景。请任选一幅图,用有新鲜感的词句介绍。
四、句子训练
9.来自大青树下的小学的花花同学讲述了她们上学时的场景,橙橙觉得她的讲述很有新鲜感,请你读一读,并用上加点字,仿照着说一说。
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花儿向 ,向 ,向 。
五、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大青树下的小学》节选
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大家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
10.照样子,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动词。
(打)招呼 ( )游戏 ( )本领
( )风雨 ( )蓑衣
11.填空。
第一句列举了5个民族的孩子去上学,可以看出这所学校是个多民族的学校,“都成了好朋友”是说 。联系画线的句子和平时的积累想象一下,他们穿着 ,真是 ,绚丽多彩!文段的最后一句话让我们感受到这里的同学们 。
12.你喜欢这样的小学吗?回想课文,说说这是一所怎样的小学。
阅读。
我们的学校
①我们的学校,坐落在大山的怀抱,一半在云里,一半在雾里。从校门口铺出的石板路,弯弯 曲曲,伸到山脚平地。
②我们的学校,坐落在浓密的竹林里,白墙红瓦,映照着东方的晨曦(xī)。门前,翠竹掩蔽; 屋后,欢跳着山溪 ……
③山溪里,飘着歌声。
④竹林间,荡着笑语。
⑤当清脆的上课铃声响起,同学们像喜鹊似的飞进了教室。一双双眼睛在探求,一对对耳 朵在谛(dì)听。顿时,琅(láng) 琅书声从窗口 飞入云际,和山雀对话,和竹林絮语……
⑥我们是山里的孩子。山里的孩子,成长在 学校里。
⑦一阵春风吹进竹林。青青的竹子,干壮叶 密;春笋破土,拔地而起。林间闪闪的红领巾,像飞动的旗!
⑧山间的新笋,天天向上。
⑨山里的孩子,茁壮成长。
13.文中的红领巾指的是 。
14.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我们的学校坐落在 ,坐落在 , ,飘着歌声。 ,荡着笑语。当 响起,同学们“飞”进教室。山间的新笋, 。山里的孩子, 。
15.短文中画“ ”的句子,作者把 比作 ,写出了孩子们活泼可爱的样 子。画“ ”的句子,把 比作 ,形象地写出了少先队员在林间活动的身影。
16.联系全文,你觉得最后两句话的意思是( )
A.将山里的孩子比作新笋,在校园里茁壮成长。 B.孩子们在山间茁壮成长。
17.如果你是会说话的白云、山雀、翠竹,你会跟 孩子们说什么
参考答案
题号 3 4 5 6 7
答案 A B B B B
1.qiáng√ fèng√ róng√ huàng√ 2.
【解析】1.本题考查对字音的辨析。
院墙(qiáng):院子的围墙。
凤凰(fèng):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羽毛美丽,雄的叫凤,雌的叫凰。常用来象征祥瑞。
绒球花(róng):朱缨花的俗称。
晃huǎng:形容(光芒)闪耀;动词很快地闪过;形容明亮。huàng:动词摇动,摆动;名词晃县,旧地名,在湖南,今改称新晃侗族自治县。
摇晃(huàng):摇摆;晃动。
2.本题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要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粗、洁、球”容易写错,写的时候要注意笔画、结构,确保正确、规范、美观。
3.A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字音的识记与辨析。
A选项中的“呢喃”的正确读音为“ní nán”。
4.B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生字的掌握,平时要多看多听写多积累。注意观察每个字的书写。
A.早辰应改为:早晨 穿带应改为:穿戴
C.组壮应改为:粗壮
D.亭止应改为:停止
5.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辨析与运用。
忐忑不安:意为心神不定,心神极为不安。
五光十色:形容色泽艳丽,花样繁多。
严严实实:形容非常严密整齐。
B选项中的梨花是白色的,不能用“五光十色”来形容。
6.B
【详解】本题考查结合词语想象画面。
B.“招引”的意思是用动作、声响或色、香、味等特点吸引,无法想象到“朋友见面打招呼”的景象。
故选B。
7.B
【详解】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B.《大青树下的小学》一文描写了孩子们穿着鲜艳的民族服装上学,一起上课、下课游戏等场景,充满了欢乐与活力,展现的是丰富多彩的读书生活,并非乏味的。
故选B。
8.图二 每到下课的时候,操场上都十分热闹,同学们的课间活动真是丰富多彩:有的在跑步,有的在跳绳,有的在踢毽子,还有的在打乒乓球。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愉快的笑声随着微风飘啊飘……
【详解】本题考查口语交际。
结合所给图的场景,选择一个来想想同学们在这儿的活动,可以用上平时积累的有新鲜感的词句来介绍,只要语句通顺即可。
图一:是孩子们坐在书桌前在认真地读书,故是在教室里;
图二:在操场上,孩子们有的在跑步,有的在打乒乓球,有的在踢毽子等,他们玩得真高兴。
如:图一:在明亮的教室里,一群“小书虫”正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他们像一群专注的小侦探,在书本中探寻着各种奥秘,时而眉头微皱思索难题,时而嘴角上扬露出解惑后的喜悦。
图二:阳光洒满如红色绸缎般的操场,同学们化身为活力四射的小精灵。这边,跳绳的同学脚步轻盈,跳绳在空中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发出“呼呼”的声响;那边,跑步的同学像一阵风,飞速掠过跑道,仿佛一群脱缰的小马在草原上驰骋。
9. 小草点头 树木致敬 太阳问好
【详解】本题考查仿写和补充句子。
先分析例句结构,是“事物+向……(对象)+动作(打招呼、问好等)”的排比句式,借助“向”字串联不同对象与互动。仿写时,围绕“花儿”,联想花儿在自然中接触的对象(如太阳、蜜蜂、微风),为每个对象搭配契合的动作(如微笑、点头、舞蹈),让句式整齐、表意生动。
示例:花儿向温暖的太阳微笑,向忙碌的蜜蜂点头,向轻柔的微风舞蹈。
10. 做 学 挡 穿 11. 各族人民是一家 五颜六色的各个民族的服装 五彩缤纷 在校园里很快乐,很懂礼貌,非常热爱祖国 12.这是一所美丽、团结的学校。
【导语】这篇《大青树下的小学》节选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所多民族小学的和谐与美好。文章以早晨的场景开篇,描绘了来自不同民族的学生共同上学的画面,强调了他们虽然穿戴不同,但都成为了好朋友,体现了民族团结与友谊的主题。文中对学校环境的描写,如“绚丽多彩”的服装、欢唱的小鸟、飘扬的国旗,营造出一种温馨、活泼的氛围。最后一句话通过对同学们行为的刻画,传递了他们对校园生活的热爱与对师长的尊敬。整体而言,文章语言简洁生动,情感真挚,成功塑造了一个充满爱与包容的校园形象。
10.本题考查词语搭配。
游戏:通常是指以直接获得快感为主要目的,且必须有主体参与互动的活动。可以与“打、做、玩”搭配。
本领:即能力、技能,是指个人或集体具备的能够完成某项任务或活动的素质和能力。可以与“长、显、练”搭配。
风雨:指风和雨,也可以比喻艰难困苦的处境或考验。可以与“躲、避”搭配。
蓑衣:是用草或棕毛制成的、披在身上的防雨用具。可以与“披、戴”搭配。
1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结合“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可知,尽管这些同学来自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和生活背景,但他们在学校里能够友好相处,建立起深厚的友谊,体现了各民族之间的团结。
结合“大家穿戴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可知,不同民族有各自独特的服饰,所以他们穿着各具特色的民族服装,色彩鲜艳,绚丽多彩。
结合“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可知,同学们向小鸟打招呼,这种行为表现出同学们对周围环境中美好事物的关注和喜爱,体现出他们内心的纯真和活泼;同学们主动向老师问好,充分展现了他们文明懂礼的品质;同学们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这一庄重的行为深刻地表达了他们对祖国的热爱和敬意,体现出同学们热爱祖国的情感。
12.本题考查开放性作答。
结合文章可知,这所小学里多民族融合,不同民族的孩子和谐共处。校园环境优美,有绒球花、太阳花与欢唱的小鸟。孩子们着装绚丽多彩,尽显民族文化魅力。校园氛围和谐,学习生活丰富,是一所充满魅力的小学。
因此,我喜欢这样的小学。这是一所多民族融合、友好团结、绚丽多彩且积极向上的小学。学生们来自不同的民族,穿着鲜艳的服装,彼此成为好朋友,展现了和谐与团结。校园里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同学们积极向上,向小鸟、老师和国旗表达敬意,营造了一个温馨、友好的学习环境。
13.山里的孩子 14. 大山的怀抱 浓密的竹林里 山溪里 竹林间 清脆的上课铃声 天天向上 茁壮成长 15. 同学们 喜鹊 林间的红领巾 飞动的旗 16.A 17.白云:孩子们的读书声真好听,我要飘到教室窗外多听一会儿!
山雀:叽叽喳喳,和你们一起学习玩耍,山林里充满了快乐!
翠竹:沙沙沙,你们就像破土的新笋,每天都在努力向上生长呢!
【导语】这篇短文以清新优美的笔触描绘了一所山区学校的自然环境和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作者巧妙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将自然景物与校园生活融为一体,展现了山区孩子在大自然怀抱中快乐成长的画面。文章结构层次分明,先写环境,再写人物,最后升华主题,语言富有诗意和画面感。结尾处“山间的新笋”与“山里的孩子”的呼应,既点明了成长主题,又暗含对未来的美好期许,体现了作者对乡村教育的深情礼赞。
13.本题考查分析词语含义。
第⑦段“林间闪闪的红领巾,像飞动的旗!”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红领巾”比作“飞动的旗”,“红领巾”是少先队员的标志。结合上下文,第⑥段提到“我们是山里的孩子。山里的孩子,成长在学校里”,由此可知“红领巾”指代的就是山里的少先队员,也就是山里的孩子们。
14.本题考查短文内容理解。
从文中第①段“我们的学校,坐落在大山的怀抱……”第②段“我们的学校,坐落在浓密的竹林里……”第③段“山溪里,飘着歌声。”第④段“竹林间,荡着笑语。”第⑤段“当清脆的上课铃声响起……”第⑧段“山间的新笋,天天向上。”第⑨段“山里的孩子,茁壮成长。”可知,我们的学校坐落在大山的怀抱,坐落在浓密的竹林里,山溪里,飘着歌声。竹林间,荡着笑语。当清脆的上课铃声响起,同学们“飞”进教室。山间的新笋,天天向上。山里的孩子,茁壮成长。
15.本题考查分析句子含义。
第⑤段“当清脆的上课铃声响起,同学们像喜鹊似的飞进了教室。”可知,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同学们”比作“喜鹊”。“喜鹊”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着吉祥、活泼和欢快,这里用“喜鹊”来比喻同学们,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孩子们在听到上课铃声后,欢快、活泼地跑进教室的情景。
第⑦段“林间闪闪的红领巾,像飞动的旗!”可知,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林间闪闪的红领巾”比作“飞动的旗”。“红领巾”是少先队员的标志,在林间闪烁,如同旗帜在风中飘动,既描绘了少先队员们活泼、灵动的身影,又赋予了他们一种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形象。通过这一比喻,读者可以更加生动地感受到少先队员们在林间自由活动、充满朝气的场景。
16.本题考查分析句子含义。
第⑧段“山间的新笋,天天向上。”可知,描述了山间新笋的生长状态,新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不断向上的生长态势,展现出一种蓬勃发展的自然景象。
第⑨段“山里的孩子,茁壮成长。”结合前文,第⑦段提到“林间闪闪的红领巾,像飞动的旗”,这里的“红领巾”象征着山里的少先队员,也就是山里的孩子。第⑧段用“新笋”的蓬勃生长来铺垫,第⑨段直接点明“山里的孩子,茁壮成长”,将山里的孩子比作新笋,形象地表明孩子们在校园这个充满生机与希望的环境中,如同新笋一般不断汲取养分,积极向上、茁壮成长,升华了文章主题,表达了对山里孩子美好未来的期许。
故选A。
17.本题考查开放性作答。
解答时,首先,明确白云、山雀、翠竹的象征意义(如自由、灵动、坚韧);其次,结合孩子们“活泼成长”的主题,赋予角色拟人化语言;最后,用童趣化表达传递自然对孩子的祝福与陪伴,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示例:
白云:孩子们,我飘过千山万水,却最爱看你们在校园里奔跑的笑脸!愿你们像风一样自由,像云一样勇敢探索未知。
山雀:叽叽喳喳!你们读书的声音比我的歌声还动听呢!要一直保持好奇,像小树苗一样努力向上长呀!
翠竹:孩子们,我的竹节是岁月的勋章,你们的成长是未来的希望。愿你们如竹般坚韧,在风雨中站得更直!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