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一册单元测试-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基础卷)
阅卷人 一、选择题
得分
1.(2024八下·南宁期末)激烈的比赛中运动员受伤倒地后,医生会用含有氯乙烷(化学式为C2H5Cl)的药水对球员的伤口喷射,便于运动员快速投入比赛。下列关于氯乙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氯乙烷由碳、氢、氯三种元素组成
B.氯乙烷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C.一个氯乙烷分子由8个原子构成
D.氯乙烷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4:5
【答案】B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A、从氯乙烷的化学式C2H5Cl能看出,它由碳、氢、氯三种元素组成,正确。B、计算氯乙烷中碳、氢、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碳是12×2 = 24,氢是1×5 = 5,氯是35.5。氢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最小,所以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小,不是氯元素,错误。
C、一个氯乙烷分子里有2个碳原子、5个氢原子、1个氯原子,总共8个原子,正确。
D、氯乙烷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2×2):(1×5) = 24:5,正确。
故选B。
【分析】根据化学式,分析元素组成、原子构成,计算元素质量分数和质量比。
2.(2024八下·招远期中)以下微粒的化学用语、化学式、所带质子数均无误的是
A.2个氢氧根离子 2OH- 18
B.1个三氧化硫分子 1SO3 40
C.2个钠原子 2Na 46
D.2个氢原子 H2 2
【答案】A
【知识点】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解答】A. 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则2个氢氧根离子表示为2OH-,2个氢氧根离子含有的质子数是,故符合题意;
B. 分子用化学式表示,多个分子就是在化学式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1要省略),故1个三氧化硫分子表示为SO3,1个三氧化硫分子含有的质子数,故不符合题意;
C. 原子用元素符号表示,多个原子就是在化学式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钠原子表示为2Na,2个钠原子含有的质子数,故不符合题意;
D. 原子用元素符号表示,多个原子就是在化学式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氢原子表示为2H,2个氢原子含有的质子数,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在原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
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原则分析。
化学式前的数字表示多个分子。
元素符号前的数字表示多个原子。
3.(2024八下·桓台期中)相同质量的SO2和SO3所含硫元素的质量比是
A.1:1 B.2:3 C.4:5 D.5:4
【答案】D
【知识点】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设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质量均为m,故硫元素质量比为。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物质中元素的质量等于原子的相对质量乘以原子个数来解答。
4.(2022八上·余姚期末)粗盐提纯实验的部分操作如下图所示,其中错误的是
A.取一定量粗盐 B.溶解
C.过滤 D.蒸发
【答案】C
【知识点】药品的取用;物质的溶解;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蒸发与蒸馏操作
【解析】【解答】A、在取用粗盐固体粉末时,应将瓶塞倒放在桌面上,用药匙取粗盐,该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
B、溶解粗盐要在烧杯中进行,为了加速粗盐的溶解,可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该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
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且漏斗的下端没有紧靠在烧杯内壁上,该操作错误,符合题意;
D、在蒸发操作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该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粉末状药品的取用应将瓶塞倒放桌面,并且用药匙取用来解答;
B、根据溶解过程中玻璃棒加快溶解速度来解答;
C、根据过滤操作中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玻璃棒是引流的作用来解答;
D、根据蒸发过程中玻璃棒搅拌加快蒸发速度来解答。
5.(2025八上·莱阳期末)嫦娥五号从月球上带回来的样品有氦气和钛铁矿石,下列有关氦、钛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1个氦原子含有4个质子 B.钛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g
C.钛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2 D.He和Ti分别可以表示单质
【答案】D
【知识点】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单质和化合物
【解析】【解答】A、根据氦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2表示原子序数和质子数为2,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而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国家单位为“1”,常省略不写,故钛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在元素周期表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2,该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2、8、10、2,故最外层电子数2,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氦与钛的单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其化学式用元素符号表示,故He和Ti分别可以表示对应单质,该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在元素周期表中一格的信息可知,左上方的数字表示质子数、原子序数,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下方的数字表示该原子的相对质量,国家单位是“1”;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由元素符号表示来解答。
6.(2024八下·烟台经济技术开发期中)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及反应类型完全正确的是
A. 氧化反应
B. 分解反应
C. 化合反应
D. 化合反应
【答案】D
【知识点】空气的组成;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氢气的化学性质与燃烧实验
【解析】【解答】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但无需标注气体符号,因为反应前也有气体参与,该反应是物质与氧气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A错误;
B、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应为:,题目中的化学方程式未配平,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B错误;
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题目中的化学方程式的氧化镁书写错误,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C错误;
D、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1.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
(1) 客观事实 :化学方程式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不能凭空臆想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
(2) 质量守恒定律 :等号两边的原子种类和数目必须相等,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
(1) 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 :明确反应中的所有物质,包括反应物和生成物。
(2) 写出化学式 :使用正确的化学式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
(3) 配平化学方程式 :通过添加系数使等号两边各元素的原子数量相等。
(4) 标注物质状态 :沉淀和气体,需要在化学式后面标注“↓”或“↑”等符号。
3.化合反应定义为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反应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特点可以总结为“多变一”。
分解反应的定义由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新物质的反应,特点可以总结为“一变多”。
7.(2024八下·诸城期中)下列符号只有微观含义的是
A. B.N C.S D.
【答案】D
【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解答】A、O2宏观上可以表示氧气,微观上表示一个氧分子,不符合题意;
B、N宏观上可以表示氮元素,微观上表示一个氮原子,不符合题意;
C、S宏观上可以表示硫这种物质,硫元素,微观上表示一个硫原子,不符合题意;
D、2H2O只能表示微观上的2个水分子,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化学式或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微粒个数来解答。
8.(2024八下·滨城期末)碳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A.12 g B.12
C.1.6605×10-27kg D.g
【答案】B
【知识点】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
【解析】【解答】A、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错误;
B、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序数=12,正确;
C、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kg,错误;
D、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注意事项分析。
9.(2024八下·荣成期中)媒体报道一间高尔夫球杆制造公司,因不当使用「溴丙烷」清洗杆头,造成多名员工身体不适。已知丙烷分子(C3H8)中的一个氢原子被一溴原子所取代,即为溴丙烷,根据上述说明,溴丙烷的相对分子质量应为
A.95 B.97 C.123 D.155
【答案】C
【知识点】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由题干知, 丙烷分子(C3H8)中的一个氢原子被一溴原子所取代,即为溴丙烷,所以溴丙烷的化学式为C3H7Cl,则溴丙烷的相对分子质量应为:12×3+1×7+80=123。
故答案为:C。
【分析】化学式量的计算方法为各原子的数目乘以其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例如H2O的化学式量为1×2+16×1=18。
10.(2024八下·东平期中)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两个碳原子C2 B.钾离子K+1
C.三个氧分子3O2 D.氧化镁Mg2O
【答案】C
【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解答】A、两个碳原子的正确表示方法为2C,A错误;
B、钾离子的表示方法为K+,B错误;
C、三个氧分子表示方法为:3O2,C正确;
D、氧化镁的表示方法为:MgO,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1.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2.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3.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数字。
4.化学式中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为在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标在数字前面。
11.(2024八下·哈尔滨月考)现有C5H10,C2H4、C6H12O6组成的混合物,经测定其中含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0%,则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60% B.10% C.30% D.70%
【答案】A
【知识点】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根据所给物质分析,碳原子和氢原子的原子个数比为1:2,碳元素和氢元素质量比为6:1,经测定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0%,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0%,则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碳原子和氢原子的原子个数比为1:2,碳元素和氢元素质量比为6:1分析。
12.(2024八下·哈尔滨月考)过氧乙酸是一种强氧化剂,可用于多种病毒的消毒,是一种广谱、高效、环保型消毒剂。下列有关过氧乙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分子结构模型
A.过氧乙酸是由分子构成的化合物
B.过氧乙酸中碳、氢、氧三种原子的个数比2:4:3
C.过氧乙酸分子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1:12
D.一个过氧乙酸分子中含有个9原子核
【答案】C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A、由分子结构模型分析,过氧乙酸是由过氧乙酸分子构成的,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过氧乙酸属于化合物,所以 过氧乙酸是由分子构成的化合物。A答案正确;
B、由分子结构模型分析,过氧乙酸中碳、氢、氧三种原子的个数比2:4:3。B答案正确;
C、过氧乙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C答案错误;
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一个过氧乙酸分子中含有9个原子,每个原子中含有一个原子核,所以一个过氧乙酸分子中含有9个原子核。D答案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分析;
B、根据分子结构模型分析;
C、根据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分析;
D、根据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每个原子中含有一个原子核分析。
13.(2024八下·桓台期中)2024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活动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疏浚河道,保护湿地 B.垃圾分类投放和回收
C.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后排放 D.毁林开荒,建设更多耕地
【答案】D
【知识点】绿色化学;保护水资源
【解析】【解答】A、疏浚河道、保护湿地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该活动符合这一主题,不符合题意;
B、垃圾分类投放和回收可以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该活动符合这一主题,不符合题意;
C、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排放能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该活动符合这一主题,不符合题意;
D、毁林开荒会破坏森林生态系统,导致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气候异常等一系列生态问题,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该活动不符合这一主题,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爱护环境形成任意自然的和谐的措施是防止水体污染、防止空气污染,植树造林,减少化石燃料燃烧,垃圾分类处理等来解答。
14.(2024八下·莱西期中)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化学用语解释正确的是
A.2O:2个氧元素 B.FeCl2:氯化铁
C.3N2:3个氮分子 D.C60:60个碳原子
【答案】C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解答】A、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即2O表示2个氧原子,该说法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B、FeCl2读作氯化亚铁,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3N2表示3个氮分子,该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D、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1个分子中某种原子的数目,即C60表示1个C60分子中含有60个碳原子,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右下方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的原子个数,分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个数,化合物中正负价的代数和为0来解答。
15.(2024八下·成武期中)正确操作是化学实验成功的基础,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用滴管取液体 B.氧气的验满 C.取用固体粉末 D.过滤泥水
A.A B.B C.C D.D
【答案】C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药品的取用;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氧气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解答】A、用胶头滴管取用液体试剂时,瓶塞应该倒放在桌面上,胶头滴管应该挤压出气体后,再伸入试剂瓶中松开胶头,不能在试剂瓶里面挤压空气出来,以防试剂与空气中的成分发生反应而变质,故A错误;
B、氧气具有助燃性,氧气验满时,把带火星木条应该放在集气瓶口,若木炭复燃,证明已满,不能把带火星的木炭伸入集气瓶内进行验满,故B错误;
C、 取用固体粉末时,可将试管水平放置或稍稍倾斜,用药匙或纸槽把固体粉末送入试管底部,再把试管直立起来,故C正确;
D、过滤时,遵循“一贴二低三靠”原则,且使用玻璃棒进行引流,图中没有玻璃棒,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使用胶头滴管取用液体药品的注意时间进行分析解答;
B、根据氧气的化学性质,验满时用带火星的放在集气瓶口进行分析解答;
C、根据粉末状药品取用的操作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解答;
D、根据过滤需要用玻璃棒 引流进行分析解答。
阅卷人 二、非选择题
得分
16.(2024八下·临邑期中)如图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试回答下列问题:
(1)图①中甲试管中电极与电源 极连接。
(2)电解一段时间后,甲、乙两管内水位均 (填“上升”或“下降”),检验乙试管中的气体可以用 。
(3)在电解水的实验中,将两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与时间的关系绘制成如图②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则由图②看出,A气体是 。
(4)电解水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它属于 (填“分解”或“化合”)反应。该反应过程中,发生变化的微粒是 (填名称,下同),不变的微粒是 。
(5)下列实验能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是 (填字母)。
a、水的煮沸 b、水的电解 c、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d、水的蒸馏
【答案】(1)负
(2)下降;带火星的木条
(3)氢气
(4)水氢气+氧气;分解;水分子;氢原子和氧原子
(5)bc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分解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电解水实验“正氧负氢,正一负二”。甲中气体较多是氢气,对应电源负极。(2)电解一段时间后,有气体生成,气体密度比水小在上部,所以甲、乙两管内水位均下降。乙试管中气体较少是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所以检验乙试管中的气体可以用带火星木条。
(3)电解水实验产生氢气较多。所以A气体是氢气。
(4)电解水是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文字表达式为。该反应是一变多的反应,是分解反应。化学变化中分子改变,原子不变。所以该反应过程中,发生变化的微粒是水分子,不变的微粒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5)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以通过化学变化证明物质元素的组成。a、水的煮沸,d、水的蒸馏是物理变化,不能证明物质元素的组成。b、水的电解,水通电分解为氢气和氧气,能说明水由氢氧元素组成。c、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能说明水由氢氧元素组成。故填bc。
【分析】(1)电解水时,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氢气,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氧气,且两者的体积之比大约是2:1。
(2)根据气体密度比水,进行分析。
根据氧气具有助燃性分析。
(3)根据电解水产生氢气较多分析。
(4)水在通电下生成氢气和氧气。
根据分解反应的特点分析。
根据化学变化的实质分析。
(5)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进行分析。
17.(2024八上·宾阳期末)根据题目信息,用化学符号或名称填空。
(1)3个氧原子 ;
(2)Fe3O4 ;
(3)磷元素 ﹔
(4)硫酸根离子 ;
(5)高锰酸钾 。
【答案】(1)3O
(2)四氧化三铁
(3)P
(4)
(5)KMnO4
【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解答】(1)根据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因此三个氧原子表示为:3O;
(2)化学式从后往前读,读作某化某,Fe3O4的名称为四氧化三铁;
(3)元素符号是拉丁文的第一个字母大写,如果第一个字母相同,就用两个字母表示,磷元素的化学符号是P;
(4)离子是带电的粒子,离子所带的电荷数表示在原子符号的右上方,数字在前符号在后,若所带电荷数量为1,则省略,硫酸根离子表示为;
(5)高锰酸钾是由钾元素、锰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其中钾元素显正一价,锰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高锰酸根显负一价,故高锰酸钾表示为:KMnO4。
【分析】(1)根据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分析;
(2)根据化学式从后往前读,读作某化某分析;
(3)根据元素符号是拉丁文的第一个字母大写分析;
(4)根据离子所带的电荷数表示在原子符号的右上方,数字在前符号在后,若所带电荷数量为1,则省略分析;
(5)根据高锰酸钾是由钾元素、锰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及各元素化合价分析。
18.(2024八下·任城期中)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基本工具,按要求回答下面问题。
(1)写出空气中成分氩气的化学式 ;
(2)用化学用语表示3个氮分子 ;
(3)标出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
【答案】(1)Ar
(2)
(3)
【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解答】(1)氩气属于稀有气体,是由氩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化学式,故氩气的化学式为Ar;
(2)3个氮分子表示为;
(3)根据在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表示为。
【分析】(1)根据由原子直接构成物质的化学式由元素符号表示来解答;
(2)根据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前后的数字表示分子个数来解答;
(3)根据化合物中正负价的代数和为0来解答。
19.(2023八上·钢城期中)课外实践活动时,王辉同学收集到一瓶浑浊的汶河水,他要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蒸馏水,其设计的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1)操作①的名称是 ,若经过操作①后,所得液体C中仍有浑浊,其原因可能是 (写一种可能原因即可)。
(2)操作②加入的固体是 ,利用它的 性,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该过程主要发生的是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操作②完成后,王辉取少量所得液体D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振荡,发现有较多浮渣产生,泡沫较少,说明液体D是 水(填“硬水”或“软水”)。日常生活中将硬水转化为软水的方法是 ;工业生产中要想得到纯度更高的水,必须用 的方法。
(3)科学发展日新月异。现在市场上出现了一种高磁化净水器,磁化水的原理是把大团的水分子变成一个个有序排列的水分子,用磁化水浸泡的洗衣粉液可把衣服洗的更干净。下列关于磁化水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
A.水被磁化后产生了新物质,才会把衣服洗的更干净
B.水磁化后水分子结构没有发生变化
C.水被磁化后产生了另一种结构的水,发生了化学变化
D.水磁化后变成了混合物
【答案】(1)过滤;滤纸破损或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或盛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等
(2)活性炭;吸附;物理;硬水;煮沸;蒸馏
(3)B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水的性质和应用;水的净化
【解析】【解答】(1)、操作①的名称是过滤 ,若经过操作①过滤后,所得液体液体中仍有浑浊,其原因可能是 滤纸破损或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或盛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等 。
(2)、操作②加入的固体是活性炭 ,利用它的吸附性,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该过程主要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操作②完成后,王辉取少量所得液体D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振荡,发现有较多浮渣产生,泡沫较少,说明液体D是硬水。日常生活中将硬水转化为软水的方法是煮沸;工业生产中要想得到纯度更高的水,必须用蒸馏的方法。
(3)、A、水被磁化后没有产生了新物质,只是将大分子变成小分子,才会把衣服洗的更干净,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水磁化后水分子结构没有发生变化,该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C、水被磁化后产生了另一种结构的水,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水磁化后,还是由水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 ,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1)根据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来解答;
(2)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肥皂水来鉴别硬水和软水,生活中常用煮沸来降低水的硬度以及物理变化的概念来解答。
(3)根据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概念以及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来解答。
20.(2024八下·建水月考)水是生命之源!“珍惜水、节约水、爱护水”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1)用如图1所示装置进行电解水的实验,玻璃管b连接电源的 极;通电一段时间后,检验a玻璃管中收集到的气体的方法 。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的 反应,该实验证明水是由 组成的;
(3)饮用硬水不利于人体健康,在生活中可用 区分硬水和软水;实验室中常用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4)如图2是自来水厂净化水的主要步骤。有关说法错误的是____(填字母)。
A.步骤①中可加入明矾作絮凝剂
B.X试剂可以是活性炭
C.步骤④的作用是消毒杀菌,属于物理变化
D.净化后的水为纯净物
【答案】(1)负;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a玻璃管的尖嘴处,打开活塞,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
(2);分解;氢元素和氧元素
(3)肥皂水;蒸馏
(4)C;D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水的净化
【解析】【解答】(1)如图1电解水的实验,玻璃管b产生的气体多,为氢气,则与电源的负极连接;a管产生的氧气的检验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a玻璃管的尖嘴处,打开活塞,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
(2)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的方程式为: ,属于分解反应,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3)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常用肥皂水,泡沫多的是软水,反之则为硬水;实验室用蒸馏来降低水的硬度。
(4)图2的净水中,首先加入明矾来沉降不溶于水的物质后过滤分离出溶和不溶物,接着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进行吸附色素和异味,最后加入消毒剂来进行杀菌消毒,净化后的水任然是混合物。
故CD说法错误,AB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CD.
【分析】(1)根据电解水实验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氧气的检验来解答;
(2)根据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以及分解反应的概念来解答;
(3)根据肥皂水来鉴别硬水和软水,实验室常用蒸馏来降低水的硬度来解答;
(4)根据明矾能沉降不溶物,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杀菌消毒是化学变化来解答。
1 / 1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一册单元测试-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基础卷)
阅卷人 一、选择题
得分
1.(2024八下·南宁期末)激烈的比赛中运动员受伤倒地后,医生会用含有氯乙烷(化学式为C2H5Cl)的药水对球员的伤口喷射,便于运动员快速投入比赛。下列关于氯乙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氯乙烷由碳、氢、氯三种元素组成
B.氯乙烷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C.一个氯乙烷分子由8个原子构成
D.氯乙烷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4:5
2.(2024八下·招远期中)以下微粒的化学用语、化学式、所带质子数均无误的是
A.2个氢氧根离子 2OH- 18
B.1个三氧化硫分子 1SO3 40
C.2个钠原子 2Na 46
D.2个氢原子 H2 2
3.(2024八下·桓台期中)相同质量的SO2和SO3所含硫元素的质量比是
A.1:1 B.2:3 C.4:5 D.5:4
4.(2022八上·余姚期末)粗盐提纯实验的部分操作如下图所示,其中错误的是
A.取一定量粗盐 B.溶解
C.过滤 D.蒸发
5.(2025八上·莱阳期末)嫦娥五号从月球上带回来的样品有氦气和钛铁矿石,下列有关氦、钛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1个氦原子含有4个质子 B.钛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g
C.钛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2 D.He和Ti分别可以表示单质
6.(2024八下·烟台经济技术开发期中)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及反应类型完全正确的是
A. 氧化反应
B. 分解反应
C. 化合反应
D. 化合反应
7.(2024八下·诸城期中)下列符号只有微观含义的是
A. B.N C.S D.
8.(2024八下·滨城期末)碳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A.12 g B.12
C.1.6605×10-27kg D.g
9.(2024八下·荣成期中)媒体报道一间高尔夫球杆制造公司,因不当使用「溴丙烷」清洗杆头,造成多名员工身体不适。已知丙烷分子(C3H8)中的一个氢原子被一溴原子所取代,即为溴丙烷,根据上述说明,溴丙烷的相对分子质量应为
A.95 B.97 C.123 D.155
10.(2024八下·东平期中)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两个碳原子C2 B.钾离子K+1
C.三个氧分子3O2 D.氧化镁Mg2O
11.(2024八下·哈尔滨月考)现有C5H10,C2H4、C6H12O6组成的混合物,经测定其中含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0%,则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A.60% B.10% C.30% D.70%
12.(2024八下·哈尔滨月考)过氧乙酸是一种强氧化剂,可用于多种病毒的消毒,是一种广谱、高效、环保型消毒剂。下列有关过氧乙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分子结构模型
A.过氧乙酸是由分子构成的化合物
B.过氧乙酸中碳、氢、氧三种原子的个数比2:4:3
C.过氧乙酸分子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1:12
D.一个过氧乙酸分子中含有个9原子核
13.(2024八下·桓台期中)2024年4月22日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活动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疏浚河道,保护湿地 B.垃圾分类投放和回收
C.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后排放 D.毁林开荒,建设更多耕地
14.(2024八下·莱西期中)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化学用语解释正确的是
A.2O:2个氧元素 B.FeCl2:氯化铁
C.3N2:3个氮分子 D.C60:60个碳原子
15.(2024八下·成武期中)正确操作是化学实验成功的基础,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用滴管取液体 B.氧气的验满 C.取用固体粉末 D.过滤泥水
A.A B.B C.C D.D
阅卷人 二、非选择题
得分
16.(2024八下·临邑期中)如图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试回答下列问题:
(1)图①中甲试管中电极与电源 极连接。
(2)电解一段时间后,甲、乙两管内水位均 (填“上升”或“下降”),检验乙试管中的气体可以用 。
(3)在电解水的实验中,将两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与时间的关系绘制成如图②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则由图②看出,A气体是 。
(4)电解水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它属于 (填“分解”或“化合”)反应。该反应过程中,发生变化的微粒是 (填名称,下同),不变的微粒是 。
(5)下列实验能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是 (填字母)。
a、水的煮沸 b、水的电解 c、氢气在氧气中燃烧 d、水的蒸馏
17.(2024八上·宾阳期末)根据题目信息,用化学符号或名称填空。
(1)3个氧原子 ;
(2)Fe3O4 ;
(3)磷元素 ﹔
(4)硫酸根离子 ;
(5)高锰酸钾 。
18.(2024八下·任城期中)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基本工具,按要求回答下面问题。
(1)写出空气中成分氩气的化学式 ;
(2)用化学用语表示3个氮分子 ;
(3)标出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
19.(2023八上·钢城期中)课外实践活动时,王辉同学收集到一瓶浑浊的汶河水,他要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蒸馏水,其设计的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1)操作①的名称是 ,若经过操作①后,所得液体C中仍有浑浊,其原因可能是 (写一种可能原因即可)。
(2)操作②加入的固体是 ,利用它的 性,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该过程主要发生的是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操作②完成后,王辉取少量所得液体D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振荡,发现有较多浮渣产生,泡沫较少,说明液体D是 水(填“硬水”或“软水”)。日常生活中将硬水转化为软水的方法是 ;工业生产中要想得到纯度更高的水,必须用 的方法。
(3)科学发展日新月异。现在市场上出现了一种高磁化净水器,磁化水的原理是把大团的水分子变成一个个有序排列的水分子,用磁化水浸泡的洗衣粉液可把衣服洗的更干净。下列关于磁化水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
A.水被磁化后产生了新物质,才会把衣服洗的更干净
B.水磁化后水分子结构没有发生变化
C.水被磁化后产生了另一种结构的水,发生了化学变化
D.水磁化后变成了混合物
20.(2024八下·建水月考)水是生命之源!“珍惜水、节约水、爱护水”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1)用如图1所示装置进行电解水的实验,玻璃管b连接电源的 极;通电一段时间后,检验a玻璃管中收集到的气体的方法 。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的 反应,该实验证明水是由 组成的;
(3)饮用硬水不利于人体健康,在生活中可用 区分硬水和软水;实验室中常用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4)如图2是自来水厂净化水的主要步骤。有关说法错误的是____(填字母)。
A.步骤①中可加入明矾作絮凝剂
B.X试剂可以是活性炭
C.步骤④的作用是消毒杀菌,属于物理变化
D.净化后的水为纯净物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A、从氯乙烷的化学式C2H5Cl能看出,它由碳、氢、氯三种元素组成,正确。B、计算氯乙烷中碳、氢、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碳是12×2 = 24,氢是1×5 = 5,氯是35.5。氢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最小,所以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小,不是氯元素,错误。
C、一个氯乙烷分子里有2个碳原子、5个氢原子、1个氯原子,总共8个原子,正确。
D、氯乙烷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2×2):(1×5) = 24:5,正确。
故选B。
【分析】根据化学式,分析元素组成、原子构成,计算元素质量分数和质量比。
2.【答案】A
【知识点】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解答】A. 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则2个氢氧根离子表示为2OH-,2个氢氧根离子含有的质子数是,故符合题意;
B. 分子用化学式表示,多个分子就是在化学式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1要省略),故1个三氧化硫分子表示为SO3,1个三氧化硫分子含有的质子数,故不符合题意;
C. 原子用元素符号表示,多个原子就是在化学式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钠原子表示为2Na,2个钠原子含有的质子数,故不符合题意;
D. 原子用元素符号表示,多个原子就是在化学式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氢原子表示为2H,2个氢原子含有的质子数,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在原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
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原则分析。
化学式前的数字表示多个分子。
元素符号前的数字表示多个原子。
3.【答案】D
【知识点】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设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质量均为m,故硫元素质量比为。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物质中元素的质量等于原子的相对质量乘以原子个数来解答。
4.【答案】C
【知识点】药品的取用;物质的溶解;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蒸发与蒸馏操作
【解析】【解答】A、在取用粗盐固体粉末时,应将瓶塞倒放在桌面上,用药匙取粗盐,该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
B、溶解粗盐要在烧杯中进行,为了加速粗盐的溶解,可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该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
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且漏斗的下端没有紧靠在烧杯内壁上,该操作错误,符合题意;
D、在蒸发操作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该操作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粉末状药品的取用应将瓶塞倒放桌面,并且用药匙取用来解答;
B、根据溶解过程中玻璃棒加快溶解速度来解答;
C、根据过滤操作中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玻璃棒是引流的作用来解答;
D、根据蒸发过程中玻璃棒搅拌加快蒸发速度来解答。
5.【答案】D
【知识点】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单质和化合物
【解析】【解答】A、根据氦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2表示原子序数和质子数为2,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而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国家单位为“1”,常省略不写,故钛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在元素周期表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2,该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2、8、10、2,故最外层电子数2,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氦与钛的单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其化学式用元素符号表示,故He和Ti分别可以表示对应单质,该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在元素周期表中一格的信息可知,左上方的数字表示质子数、原子序数,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下方的数字表示该原子的相对质量,国家单位是“1”;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由元素符号表示来解答。
6.【答案】D
【知识点】空气的组成;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氢气的化学性质与燃烧实验
【解析】【解答】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但无需标注气体符号,因为反应前也有气体参与,该反应是物质与氧气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A错误;
B、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应为:,题目中的化学方程式未配平,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B错误;
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题目中的化学方程式的氧化镁书写错误,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C错误;
D、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1.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
(1) 客观事实 :化学方程式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不能凭空臆想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
(2) 质量守恒定律 :等号两边的原子种类和数目必须相等,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
(1) 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 :明确反应中的所有物质,包括反应物和生成物。
(2) 写出化学式 :使用正确的化学式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
(3) 配平化学方程式 :通过添加系数使等号两边各元素的原子数量相等。
(4) 标注物质状态 :沉淀和气体,需要在化学式后面标注“↓”或“↑”等符号。
3.化合反应定义为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反应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特点可以总结为“多变一”。
分解反应的定义由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新物质的反应,特点可以总结为“一变多”。
7.【答案】D
【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解答】A、O2宏观上可以表示氧气,微观上表示一个氧分子,不符合题意;
B、N宏观上可以表示氮元素,微观上表示一个氮原子,不符合题意;
C、S宏观上可以表示硫这种物质,硫元素,微观上表示一个硫原子,不符合题意;
D、2H2O只能表示微观上的2个水分子,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化学式或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微粒个数来解答。
8.【答案】B
【知识点】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
【解析】【解答】A、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错误;
B、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序数=12,正确;
C、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kg,错误;
D、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注意事项分析。
9.【答案】C
【知识点】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由题干知, 丙烷分子(C3H8)中的一个氢原子被一溴原子所取代,即为溴丙烷,所以溴丙烷的化学式为C3H7Cl,则溴丙烷的相对分子质量应为:12×3+1×7+80=123。
故答案为:C。
【分析】化学式量的计算方法为各原子的数目乘以其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例如H2O的化学式量为1×2+16×1=18。
10.【答案】C
【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解答】A、两个碳原子的正确表示方法为2C,A错误;
B、钾离子的表示方法为K+,B错误;
C、三个氧分子表示方法为:3O2,C正确;
D、氧化镁的表示方法为:MgO,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1.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2.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3.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数字。
4.化学式中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为在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标在数字前面。
11.【答案】A
【知识点】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根据所给物质分析,碳原子和氢原子的原子个数比为1:2,碳元素和氢元素质量比为6:1,经测定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0%,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0%,则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碳原子和氢原子的原子个数比为1:2,碳元素和氢元素质量比为6:1分析。
12.【答案】C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A、由分子结构模型分析,过氧乙酸是由过氧乙酸分子构成的,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过氧乙酸属于化合物,所以 过氧乙酸是由分子构成的化合物。A答案正确;
B、由分子结构模型分析,过氧乙酸中碳、氢、氧三种原子的个数比2:4:3。B答案正确;
C、过氧乙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C答案错误;
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一个过氧乙酸分子中含有9个原子,每个原子中含有一个原子核,所以一个过氧乙酸分子中含有9个原子核。D答案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分析;
B、根据分子结构模型分析;
C、根据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分析;
D、根据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每个原子中含有一个原子核分析。
13.【答案】D
【知识点】绿色化学;保护水资源
【解析】【解答】A、疏浚河道、保护湿地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该活动符合这一主题,不符合题意;
B、垃圾分类投放和回收可以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该活动符合这一主题,不符合题意;
C、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排放能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该活动符合这一主题,不符合题意;
D、毁林开荒会破坏森林生态系统,导致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气候异常等一系列生态问题,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该活动不符合这一主题,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爱护环境形成任意自然的和谐的措施是防止水体污染、防止空气污染,植树造林,减少化石燃料燃烧,垃圾分类处理等来解答。
14.【答案】C
【知识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解答】A、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即2O表示2个氧原子,该说法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B、FeCl2读作氯化亚铁,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3N2表示3个氮分子,该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D、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1个分子中某种原子的数目,即C60表示1个C60分子中含有60个碳原子,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右下方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的原子个数,分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个数,化合物中正负价的代数和为0来解答。
15.【答案】C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药品的取用;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氧气的检验和验满
【解析】【解答】A、用胶头滴管取用液体试剂时,瓶塞应该倒放在桌面上,胶头滴管应该挤压出气体后,再伸入试剂瓶中松开胶头,不能在试剂瓶里面挤压空气出来,以防试剂与空气中的成分发生反应而变质,故A错误;
B、氧气具有助燃性,氧气验满时,把带火星木条应该放在集气瓶口,若木炭复燃,证明已满,不能把带火星的木炭伸入集气瓶内进行验满,故B错误;
C、 取用固体粉末时,可将试管水平放置或稍稍倾斜,用药匙或纸槽把固体粉末送入试管底部,再把试管直立起来,故C正确;
D、过滤时,遵循“一贴二低三靠”原则,且使用玻璃棒进行引流,图中没有玻璃棒,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使用胶头滴管取用液体药品的注意时间进行分析解答;
B、根据氧气的化学性质,验满时用带火星的放在集气瓶口进行分析解答;
C、根据粉末状药品取用的操作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解答;
D、根据过滤需要用玻璃棒 引流进行分析解答。
16.【答案】(1)负
(2)下降;带火星的木条
(3)氢气
(4)水氢气+氧气;分解;水分子;氢原子和氧原子
(5)bc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分解反应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电解水实验“正氧负氢,正一负二”。甲中气体较多是氢气,对应电源负极。(2)电解一段时间后,有气体生成,气体密度比水小在上部,所以甲、乙两管内水位均下降。乙试管中气体较少是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所以检验乙试管中的气体可以用带火星木条。
(3)电解水实验产生氢气较多。所以A气体是氢气。
(4)电解水是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文字表达式为。该反应是一变多的反应,是分解反应。化学变化中分子改变,原子不变。所以该反应过程中,发生变化的微粒是水分子,不变的微粒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5)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以通过化学变化证明物质元素的组成。a、水的煮沸,d、水的蒸馏是物理变化,不能证明物质元素的组成。b、水的电解,水通电分解为氢气和氧气,能说明水由氢氧元素组成。c、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能说明水由氢氧元素组成。故填bc。
【分析】(1)电解水时,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氢气,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氧气,且两者的体积之比大约是2:1。
(2)根据气体密度比水,进行分析。
根据氧气具有助燃性分析。
(3)根据电解水产生氢气较多分析。
(4)水在通电下生成氢气和氧气。
根据分解反应的特点分析。
根据化学变化的实质分析。
(5)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进行分析。
17.【答案】(1)3O
(2)四氧化三铁
(3)P
(4)
(5)KMnO4
【知识点】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解析】【解答】(1)根据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因此三个氧原子表示为:3O;
(2)化学式从后往前读,读作某化某,Fe3O4的名称为四氧化三铁;
(3)元素符号是拉丁文的第一个字母大写,如果第一个字母相同,就用两个字母表示,磷元素的化学符号是P;
(4)离子是带电的粒子,离子所带的电荷数表示在原子符号的右上方,数字在前符号在后,若所带电荷数量为1,则省略,硫酸根离子表示为;
(5)高锰酸钾是由钾元素、锰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其中钾元素显正一价,锰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高锰酸根显负一价,故高锰酸钾表示为:KMnO4。
【分析】(1)根据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分析;
(2)根据化学式从后往前读,读作某化某分析;
(3)根据元素符号是拉丁文的第一个字母大写分析;
(4)根据离子所带的电荷数表示在原子符号的右上方,数字在前符号在后,若所带电荷数量为1,则省略分析;
(5)根据高锰酸钾是由钾元素、锰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及各元素化合价分析。
18.【答案】(1)Ar
(2)
(3)
【知识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解答】(1)氩气属于稀有气体,是由氩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化学式,故氩气的化学式为Ar;
(2)3个氮分子表示为;
(3)根据在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表示为。
【分析】(1)根据由原子直接构成物质的化学式由元素符号表示来解答;
(2)根据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前后的数字表示分子个数来解答;
(3)根据化合物中正负价的代数和为0来解答。
19.【答案】(1)过滤;滤纸破损或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或盛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等
(2)活性炭;吸附;物理;硬水;煮沸;蒸馏
(3)B
【知识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水的性质和应用;水的净化
【解析】【解答】(1)、操作①的名称是过滤 ,若经过操作①过滤后,所得液体液体中仍有浑浊,其原因可能是 滤纸破损或液面高于滤纸边缘或盛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等 。
(2)、操作②加入的固体是活性炭 ,利用它的吸附性,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该过程主要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操作②完成后,王辉取少量所得液体D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振荡,发现有较多浮渣产生,泡沫较少,说明液体D是硬水。日常生活中将硬水转化为软水的方法是煮沸;工业生产中要想得到纯度更高的水,必须用蒸馏的方法。
(3)、A、水被磁化后没有产生了新物质,只是将大分子变成小分子,才会把衣服洗的更干净,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水磁化后水分子结构没有发生变化,该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C、水被磁化后产生了另一种结构的水,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水磁化后,还是由水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 ,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1)根据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来解答;
(2)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肥皂水来鉴别硬水和软水,生活中常用煮沸来降低水的硬度以及物理变化的概念来解答。
(3)根据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概念以及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来解答。
20.【答案】(1)负;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a玻璃管的尖嘴处,打开活塞,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
(2);分解;氢元素和氧元素
(3)肥皂水;蒸馏
(4)C;D
【知识点】电解水实验;水的净化
【解析】【解答】(1)如图1电解水的实验,玻璃管b产生的气体多,为氢气,则与电源的负极连接;a管产生的氧气的检验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a玻璃管的尖嘴处,打开活塞,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
(2)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的方程式为: ,属于分解反应,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3)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常用肥皂水,泡沫多的是软水,反之则为硬水;实验室用蒸馏来降低水的硬度。
(4)图2的净水中,首先加入明矾来沉降不溶于水的物质后过滤分离出溶和不溶物,接着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进行吸附色素和异味,最后加入消毒剂来进行杀菌消毒,净化后的水任然是混合物。
故CD说法错误,AB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CD.
【分析】(1)根据电解水实验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氧气的检验来解答;
(2)根据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以及分解反应的概念来解答;
(3)根据肥皂水来鉴别硬水和软水,实验室常用蒸馏来降低水的硬度来解答;
(4)根据明矾能沉降不溶物,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杀菌消毒是化学变化来解答。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