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圣雄甘地
教案
课程目标:讲述甘地领导印度国民大会党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主要事迹,认识其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的历史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非暴力抵抗基地、文明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服从运动、阿姆利则惨案、食盐进军等史实来把握和理解甘地领导印度国民大会党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主要内容;感受甘地为印度民族独立事业而贡献一生的坚定信念和斗争精神;认识甘地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的历史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学会从历史图片、历史资料中获取相关的信息,认识历史,理解历史,感悟历史;
(2)学会用表格法归纳、整理知识点;
(3)学会独立思考,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不断深入上升为理性认识,进一步加深对历史史实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甘地为了印度的独立事业而贡献一生的坚定信念和自我牺牲精神;
(2)感悟甘地那颗宽广、博爱、伟大的心灵,启迪我们珍爱生命,友善地待人接物;
(3)理解甘地的非暴力思想,感受和平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之一,热爱和平。
教学重难点:
重点:简述甘地领导印度国民大会当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主要史实;
难点:认识甘地在印度的民族解放运动中的历史作用。
教学过程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印度,有这样一个貌
( http: / / www.21cnjy.com )似平凡的人物,当时的印度总督蒙巴顿曾打量着他,觉得:“他简直像一只小鸟,一只蜷缩在沙发里可怜的小麻雀。”然而,当他离开人世的时候,整个印度上下乃至于全世界的人民都感到悲痛的不已。各界人士,包括各政府的代表及高官贵人来到他的葬礼,为这个人的离去表示深深的敬意。直到今天,无数的人们还在纪念和缅怀他。
甘地,出生于1869年,是印度民族独立运动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领袖、印度国大党的领导人。他三次领导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以争取民族独立。为争取祖国独立和人间公正,他一生中曾17次绝食,18次进监狱,5次遇刺。1948年1月30日,甘地被极右派印度教徒刺杀身亡,时年79岁。
一、凤凰新村与“坚持真理”
1.成长经历
(1)出生:1869年,甘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出生在印度西海岸的波尔班达城,成长在一个虔诚信奉仁爱、不杀生、素食、苦行、世代务商的印度教家庭,从祖父开始,他的家庭开始弃商从政。
甘地,于1869年10月2日出生于印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西部卡提亚华半岛的波尔班达尔土邦(现古吉拉特邦)。甘地的家族信奉印度教,属于毗湿奴教派,奉行仁爱、不杀生与素食,提倡“苦行”。甘地家族在印度处于种姓制度的第三等吠舍,世代经商,甘地的祖父曾弃商从政,先后担任过卡提亚华半岛上几个土邦的首相,甘地的父亲和叔父也做过波尔班达邦王公的首相,这使得甘地家族有着较高的社会地位。甘地的父亲忠勇侠义,慷慨大方,热爱宗教,母亲是—位虔诚的宗教信徒,虽是文盲却熟谙事理,广交显贵。优越的家庭环境,使甘地受到良好的教育。
(2)童年:童年时代的甘地身材矮小
( http: / / www.21cnjy.com ),怯于交往。上小学时自认为智力迟钝,学习算术乘法很吃力。为了强健自己的身体,在朋友的唆使下,甘地背着家人吃肉,但内心充满惭愧与惶恐,对父母孝顺的他,最终放弃了这一做法。后来,他曾多次撰写文章,大力提倡素食主义,认为一个人的情欲和食欲相伴而生,因此必须从节制口腹之欲开始。
小时候的甘地就有做过一些坏事,如:
( http: / / www.21cnjy.com )偷父母的钱去买烟,偷偷的抽烟、跟朋友在河边、餐馆偷吃羊肉,回家就吃不下饭,欺骗母亲、偷刮哥哥的金镯子拿去卖(因为向哥哥借钱在外游玩,还不出钱来,把镯子的一小部份刮掉、卖掉,再还給哥哥钱)他始終不敢向父亲承认他所犯下的过错,甘地打算把他犯下的所有罪过都写在一张紙上,愿意接受父親的惩罚,当时甘地的爸爸刚好也在生病當中,看过之后,很难过,就病重去世了。甘地非常伤心,发誓绝对不再重犯同样的错误。
(2)青年
①18岁时,前往英国伦敦大学学习法律。在此期
( http: / / www.21cnjy.com )间,他阅读了许多有关基督教方面的书籍。《圣经》中关于不要与恶人作对的教训,给甘地以深刻的印象。四年后,甘地学成回国。
其中《登山宝训》中所说“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与恶人作对。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如果有人拿你的内衣,你就连外衣也让他拿去”对甘地颇有影响,对他后来“反对暴力,主张忍受”思想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②回国后,作为律师前往南非工作,第一次尝到种族歧视的滋味,萌发了从事政治活动的念头。
1893年4月,甘地应印度一家商行聘请,去英属殖民地南非处理一起4万英镑的债务纠纷。出乎意料的是,南非之行成为他重大的转折。
1893年4月,甘地应聘
( http: / / www.21cnjy.com )到南非去协助处理一桩诉讼。5月,他踏上了南非的土地,登上了开往比勒陀利亚的火车。在火车上,发生了一件他称之为他“一生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经历”的事情:一位白人冲进他乘坐的头等车厢,命令他搬到行李车厢去,他拒绝了,对方将警察喊来,强行将他赶下火车。就在此时,甘地做出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决定:从今以后,莫汉达斯·甘地将坚决抵制种族歧视。
南非存在着严重的种族歧视问题,统治南非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欧洲白人看不起有色人种,印度侨民地位极其低下,被称为“苦力”。南非政府甚至规定印度侨民必须领取特制身份证,交纳人头税,印度婚姻无效。甘地开始投身到南非印度侨民争取平等权利的斗争之中。1894年5月,他发起组织了纳塔尔印度人大会,领导印度侨民进行集会抗议,抵制歧视印度人的法案。1899年英布战争爆发,甘地组织印度人救护队为英军服役,以谋求英国殖民政府改善印度人的地位。1904—1910年期间,甘地创办了凤凰新村和托尔斯泰农场,进行非暴力斗争。在反对南非种族歧视的斗争中,甘地逐渐形成了“非暴力”思想。
2.理论形成
(1)理论来源
①印度教:仁爱、不杀生、素食、苦行。
②基督教:《圣经》中关于不要与恶人作对的教训。
③名著:俄国作家托尔斯泰等人的著作中以宗教之爱改革社会、实现人人平等的思想。
④在南非尝到种族歧视滋味。
甘地的非暴力思想来源于宗教。印度是一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着悠久宗教传统的国家,佛教和印度教都主张以忍让和和平的方式解决一切争端。甘地家族信仰印度教,吉拉特《以德报怨》的格言诗“逢德报以善,用德报以怨”,成为甘地的座右铭。在伦敦,他结识了各种思想流派的学者和朋友,潜心阅读了各种宗教典籍,《新约》中的博爱思想对甘地影响很深。在南非,甘地把印度教毗湿奴派的仁爱、素食、不杀生主张同《圣经》、《古兰经》中的仁爱思想结合起来,同时大量阅读了鲁斯金的《等到这最后》、托尔斯泰的《天国在你心中》和索罗的《非暴力抵抗的使命》等著作,接受他们关于财富、泛劳动主义以及非暴力的主张,逐渐形成了“非暴力主义”思想,以仁慈的典范去改造人类,甘地主张爱和真理的统一,一方面坚持真理,另一方面宁愿自己做出牺牲也不加暴于敌人。
(2)理论内容
①认为任何政治斗争都要以“仁爱”精神为主旨。
②强调爱与真理的统一,即:在坚持真理的同时,宁愿牺牲自己也不向敌人施加暴力。
(3)初步实践
①在南非,创建“凤凰新村”非暴力训
( http: / / www.21cnjy.com )练基地,在那里工作的人,不论国籍、宗教、种族、肤色,一律平等相待。每人耕种3英亩土地,每月领取3英镑生活费,愉快地过着节俭的生活。
凤凰新村
1904年,甘地从英国作家罗斯金的《给最
( http: / / www.21cnjy.com )后这一个》书中,总结出三点收获:一是个人的利益包含在大众的利益之中。二是律师的工作和理发师的工作具有同等价值,因为大家都有权利谋生。三是依靠劳动生活,如农夫和手工业者的生活都很有意义。甘地在自传中说,第一点他知道,第二点只有模糊认识,对第三点则从未想过,这本书又很清楚地说明了第二、三点都包含在第一点里面了。这本书给他的影响是如此之深,使他决心寻找一块基地来实现这样的理想生活。当他到达德班后,就在离德班14英里,距火车站两英里半的地方,花了1
000英镑先后共买了100英亩的土地,建立了一个新村──凤凰村。这块土地虽然有泉水和许多果树,但是荒无人烟,杂草丛生,蛇虫又多。甘地反对杀生,毒蛇也不准消灭,在这个地方定居显然是很危险的,但他还是买了下来。
在这里工作的人不分国籍、宗教、种族、
( http: / / www.21cnjy.com )肤色,一律平等,人人必须劳动,自食其力。他们利用朋友所给的废旧材料建立了简陋的厂房和宿舍。每个人在印刷厂周围分到3英亩土地耕作。每人每月一律3英镑作为生活费。在印刷《印度舆论》(周刊)时,他们有时故意放弃使用机器而单靠人力。甘地说:“我认为那些日子正是凤凰村中最高的道德上升的时刻。”这种新生活是大家都劳动,不分高低贵贱,人人平等和同甘共苦。这就是甘地所说对这本书的三点体会的具体实践,即实现了建立凤凰村的目的。
②甘地运用“坚持真理”这个概念进行的政
( http: / / www.21cnjy.com )治斗争,即非暴力抵抗运动。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甘地领导南非的印度侨民,反对禁止印度向南非移民的法案和条例。
甘地的“坚持真理”
甘地的“坚持真理”原则是以他的“真理”和“非暴力”理论为基础的,换句话说,“坚持真理”就是“真理”和“非暴力”学说在社会实践中的具体运用。
“坚持真理”(Satygra
( http: / / www.21cnjy.com )ha)一词原文为甘地家乡的古吉拉特语。这个词由两部分组成:“Satya”意为“真理”,“graha”意为“坚持”或“执著”,两者合起来则译为“坚持真理”,在英文中这个词常常被译为“真理的力量”,“心灵的力量”或“爱的力量”。当我们理解了甘地的“真理”和“非暴力”的含义之后,再来分析其“坚持真理”的思想就不会有什么困难了。按照甘地的观点,真理就是神,神性寓居于每个人心中,每个人内含的神性就是最高神性,即最高“善”和“爱”的显现;只要人们牢牢地抓住自己内心中的神性,坚持依靠自己内在的“善”和“爱”,就会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通过这种精神力量就能战胜邪恶:清除社会的各种罪恶现象。甘地甚至把这种精神力量看作是反对暴力、专制和非正义的惟一力量。
甘地的“坚持真理”原则,是以虔诚的宗教
( http: / / www.21cnjy.com )信仰和严格的道德修养为前提的。甘地认为,一个坚持真理者能够忘我地追求真理,甚至在危难时刻敢于挺身而出,不惜牺牲生命,就是因为他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即使今生得不到善报,来世也必得善报。
甘地把他“坚持真理”的原则看作是普遍可行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任何人在任何场合都可以应用。他说:坚持真理的“这种力量既可以被个人所用,也可以被团体所用。它既可以用于政治事务,也可以用于家庭事务。它的普遍应用性就说明它是永恒的和战无不胜的。男人、妇女和儿童都可以运用它”。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甘地已经把“坚持真理”当作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的灵丹妙药了。
甘地“坚持真理”的学说,归根
( http: / / www.21cnjy.com )结底,是建立在“人性善”的理论基础之上的。我们知道,人的真正本质不在于他的自然属性,而在于他的社会属性。在阶级社会中,人的社会性主要表现为阶级性。甘地脱离了社会的生产关系和阶级关系去看待人,把人看作是一个个孤立的、抽象的自然存在物,把某种神格化的、先天固有的“善性”强加给这些自然存在物,所以他不可能揭示人的真正本质。另外,甘地不是把社会平等、民族独立的根本障碍归结于人剥削人的私有制度以及帝国主义侵略和扩张的本质,而是归于剥削者和压迫者的内在“善性”尚未显现的结果。因此,他引导人们依靠“启迪善性”或“良心发现”的途径去争取社会的平等和民族的独立。我们说,这纯粹是一种历史唯心主义的空想。历史的经验已经证明,任何反动统治阶级都不会自愿退出历史舞台,为了维持自己的利益和地位,他们必然要做拼死的挣扎。尽管甘地的这种具有浓郁宗教色彩的“坚持真理”学说,在动员印度广大民众投身于民族解放运动方面曾起过重要作用,但是历史的事实证明,印度最终独立绝不是由于帝国主义者的“良心发现”。
综上所述,甘地的“真理”学说实质上是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种宗教信仰和宗教伦理观。他先从神的概念出发,然后把神与“真理”的概念等同,给神戴上“真理”的桂冠,从而引出“真理就是神”的结论。他把“真理”或神看作是宇宙的最高实在,世界统一的基础,还把它视为宇宙最高的善,人类社会最高的准则。在万物统一于“真理”或神的前提下,甘地引导出“人性同一”、“人性善”的观念。而这种“人性同一”、“人性善”的道德伦理观念便成了甘地整个思想体系以及各种社会政治学说的理论基础和指导原则。
3.成为领袖:1914年,甘地回到印度,很快成为印度国大党的领袖。
国大党,全称印度国民大会党。印度民族资
( http: / / www.21cnjy.com )产阶级的政党。1885年,由退休的英国印度文官休谟创立。最初成立的20年间,它只要求在英国统治机构中让印度享有较大的代表权。1906年,它提出印度自主、抵制洋货、提倡本国工业和民族教育的斗争目标。1920年起,在甘地的领导下,对英国殖民者展开非暴力抵抗运动,曾多次遭到迫害。从1947年印度独立以来,该党一直是执政党。现在国大党分为两派,但都代表印度大地主及私人垄断资本的利益。
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印度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原因)
印度是英国最典型的殖民国家,20世纪初,
( http: / / www.21cnjy.com )印度的民族资本主义得到较快增长,印度有了具备一定经济实力的民族资产阶级。然而,英国的殖民统治妨碍着印度实现工业化,英国资本控制着一些重要的工业部门,如黄麻工业、制茶业和采矿业等。印度资本处于依附地位,印度资产阶级要求摆脱殖民统治和改变政治上的无权地位。
(2)甘地举起了非暴力抵抗的旗帜。人民群众看
( http: / / www.21cnjy.com )到了光明和希望,纷纷投入到摆脱殖民奴役、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中。1915年,甘地建立起一个非暴力抵抗基地——用服从、非暴力、禁欲、民族观念教育青年。甘地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培养一批忠实于非暴力不合作原则的骨干,以自己的耐心和善良制服帝国主义,迫使英国赐予印度所期望的独立。
2.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919—1922年)
(1)原因
①英国殖民当局颁布了一个损害印度人民
( http: / / www.21cnjy.com )民主权利的法案,甘地发动了全国性的“文明不服从”运动,运动超出了非暴力抵抗的界限,印度人民与殖民当局发生了流血冲突。
一战结束后,英国为了缓和印度人民的反抗
( http: / / www.21cnjy.com )、维护对印度的殖民统治,一方面继续推行传统的“分而治之”的殖民政策,保护并扩大落后的种姓制度,制造种姓间矛盾,煽动伊斯兰民族主义者的分裂活动;另一方面采用残酷镇压和欺骗改良相结合的反革命两面策略。1919年3月在总督的授权下,英国法官罗拉特颁布了一项法案,即“罗拉特法案”。规定总督有镇压之权,殖民当局随时可宣布戒严;不经起诉可逮捕、搜查和监督任何一个印度人;不加审讯就可判刑;警察有权解散群众集会和示威游行等。“罗拉特法案”的实行,激起印度人民反对英国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罗拉特法案”是激起印度人民反英斗争高潮的导火索,
②英国当局继续实行高压政策,制造了阿姆利则惨案。
4月1日凌晨,在旁遮普邦的阿姆利则市,两
( http: / / www.21cnjy.com )名民族主义者被当局逮捕,随后约有三万市民聚集到市政府,要求释放被捕者。示威群众遭到军警镇压。4月13日,五万多人在阿姆利则市广场集会,继续抗议。群众的集会是和平的,英国军队没发任何警告便下令开枪,打死近四百人,伤千余人,这就是阿姆利则惨案。阿姆利则惨案进一步激怒了印度人民,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由此而起。
(2)内容:不合作范围从政府就职、学校教育、法院、服役、选举到抵制英货。
阿姆利则惨案发生后,印度的反英情绪
( http: / / www.21cnjy.com )高涨,1920年上半年各地罢工达200多次,参加人数达150万人。1920年12月,国大党通过了甘地提出的“非暴力不合作计划”,规定运动采取渐进方式,大体分三步走:印度人放弃英国殖民当局给予的头衔和名誉职位;对英国人的立法机关、法院和学校实行普遍抵制;号召家家户户恢复手工纺织并抵制英货;逐步进行抗税斗争。
(3)结果
①不合作运动发展为全国性的抗英运动,
( http: / / www.21cnjy.com )成千上万的学生从英国人办的学校中退学,商人罢市,焚烧洋布,抵制英国商品的运动遍及全国,人民的民族意识空前高涨。
②尽管甘地再三强调必须坚持非暴力,但暴
( http: / / www.21cnjy.com )力事件仍旧不断发生。1922年,一个村庄的农民与当局发生冲突,烧死了20多名警察。甘地痛心疾首,绝食5天。国大党停止了非暴力运动。
1922年,由于群众斗争突破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非暴力的界限,甘地及国大党决定停止这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使印度的民族反帝运动暂时走向低潮。这反映了印度民族资产阶级在反帝斗争中的动摇性和妥协性。
③即便如此,甘地仍以煽动罪被捕入狱。他在狱中坚持纺纱,并完成自传《我体验真理的故事》一书。1924年,甘地被选为印度国大党主席。
3.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929—1930年)
(1)原因
①主观原因:1929年国大党通过了实现印度完全独立的决议,授权甘地领导运动。
②客观原因:英国殖民当局颁布了食盐专营法。
1929年开始的世界性经济
( http: / / www.21cnjy.com )危机,严重地打击了印度的经济,特别是种植单一经济作物的地区。危机中,英国垄断资本进一步加强对印度的压榨和掠夺,从而加剧了社会的各种矛盾,导致30年代初印度人民的反英斗争重新高涨。
(2)内容
①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在1930年的“食盐进军”中达到高潮。甘地身体力行,带领一群人,步行到海边,自制食盐。
②沿海各地纷纷响应,全国各地纷纷罢工、罢课
( http: / / www.21cnjy.com )、游行示威,开展反英斗争。殖民当局逮捕了甘地,并下令取缔国大党。消息传开,举国沸腾,数万名自愿者要求与甘地一同坐牢,武装起义时有发生,有的地方宣布独立。
(3)结果:殖民当局释放甘地,撤销取缔国大党的禁令,允许沿海人民煮盐。甘地停止了不合作运动。
面对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英国殖民当局改变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策略,于1931年与甘地签订了《甘地一一艾尔文协定》。这个协定只是满足了印度人民部分要求,印度依然没有取得独立。甘地之所以签订协定,是不希望发生暴力和流血事件,坚持以“非暴力”形式进行斗争,争取印度的自由和独立。轰轰烈烈的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走向了低潮。
4.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新发展(二战期间)
(1)原因:二战中,英国首相丘吉尔为争取印度支持,派使节同甘地商谈战后自治问题。
(2)内容:甘地明确提出了“英国退出印度”的主张,再次发出不合作的号召。
(3)评价:这是甘地第一次真正提出独立的要求,第一次没有谴责人民使用暴力。
5.晚年,致力于消除种姓制度、消灭印度教和伊
( http: / / www.21cnjy.com )斯兰教之间的纷争。他周游全国,到处演讲,常常为此而绝食。这位身体消瘦、神情疲倦却十分坚毅的老人,经常冒着生命危险,调解教派争端。
6.逝世:1948年初,79岁的甘地,在德里做晚祷时,被印度教极端分子枪击,中弹的瞬间,甘地还以手势表示宽容凶手并为刺死他的人祝福。
1948年1月30日,甘地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信徒们陪同下,参加一次祈祷会,当他步入会场时,早已隐藏在人群中的纳图拉姆走到甘地面前,一面弯腰向甘地问好,一面迅速地掏出枪,抵住甘地枯瘦赤裸的胸膛连放三枪,殷红的鲜血染红了他洁白的缠身土布。甘地捂着伤口,发出最后的声音:“请宽恕这个可怜的人。”
圣雄遇刺的噩耗迅速传遍全国,印度全国顿时沉浸在哀痛与悲伤之中。悲伤不已的尼赫鲁向全国发表了演讲:“我们生命的光明从此消失了,到处是一片黑暗。我不知道说什么,更不知道怎么表达……”在加尔各答,一位百姓用黑灰涂抹全身和面部,走街串巷,一边不停地悲叹:“圣贤业已涅盘,何时才能降临一位像他那样的伟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
二战后,随着英国殖民主义势力的衰
( http: / / www.21cnjy.com )弱和印度人民的激烈反抗,英国殖民当局开始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实行印巴分治。1947年,最后一任驻印总督蒙巴顿公布了“印度独立方案”,即“蒙巴顿方案”。同年秋,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别独立。在为祖国独立解放而奋斗的同时,甘地为消除种姓制度、消除宗教纷争,开始了艰苦的“赤脚朝圣”,周游全国。1948年初,甘地在德里被印度教极端分子杀害。印巴独立标志着英国190年殖民统治的结束,但是,这种根据宗教原则的分治,给日后印巴两国带来了严重后果。
评价甘地
甘地是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著名领袖,甘地主义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创始人,被尊为“国父”。一生反对殖民统治,反对种族主义,反对宗教偏执,并领导了印度历史上多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印度最终于1947年赢得了独立,甘地也因其在印度独立斗争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而被印度人民尊称为“圣雄”。“圣雄”一词来源于梵语的敬语,原意是“伟大的灵魂”,意为合圣人与英雄于一身。
1、功绩:
①创立并宣传甘地主义思想,指导了民族解放运动;
②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增强印度人民的自信心。
③晚年致力于调解教派矛盾,直至为印度的团结献出生命,伟大的人格受到世人的尊敬。
2、局限:
①政治:把民族运动局限于非暴力的框架内,影响了民族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反映了印度资产阶级在斗争中的动摇性与妥协性;
②经济:抵制西方物质文明,崇尚印度传统文明,抛弃先进技术,是历史的倒退
③对外:甘地始终对英国政府抱有幻想,体现了资产阶级局限性
3、总体评价:
印度民族解放时期杰出的资产阶级革命家,民族独立运动先驱,无愧“圣雄”、“国父”称号。
对甘地的评价
甘地是印度现代史上非常复杂的人物。他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身望族,却极富平民主义的思想。他上身赤裸,淡食素餐,不惜采取绝食办法(更多地是用于政治斗争)抑制自己的生理要求,以青壮之年开始严格节欲,大半生过着苦行僧似的生活。他力图兼收并蓄各种宗教的真谛,俨然像个圣徒,但又不是宗教改革家。他为祖国的独立战斗终生,却为“对于不列颠的忠心所驱使”多次支持英帝国主义的不义战争。他诅咒西方现代文明,却又认为过错并不在其制度本身。他受过西方现代教育,也很讲究养生之道,却又迷信难于想像的落后治疗方法。他的思想行为充满矛盾,看起来不可理解,但都不难从印度的历史和社会的根源上去追寻原因。应该说,他是印度这个特定社会的产物。这个社会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高度的文化,但却遭受长期殖民统治的屈辱与损害。本国固有文化和波斯文化、中世纪阿拉伯文化以及近代的欧洲文明(全都来自西方)都在印度上层人士的思想中留下了烙印,甘地本人也不能例外。
甘地并不是从天而降的圣人,也不是受
( http: / / www.21cnjy.com )之于天的先知。他从未以“圣雄”(意为伟大的灵魂,近乎对神祇的称号)的头衔自诩,却常以凡人自勉。他并非拥有崇高学位的学者,也不是精通法典的律师。他成为群众运动的领袖,享有极高的威信,表现出非凡的领导能力,并不是他有超人的天才,更非由于财富或特殊的社会关系的提携。事实上,他并不谋求领袖地位。他的组织能力表现在他具有同群众共甘苦的精神,处处为群众着想,善与人谋,密切联系群众,从不自视高人一等,从不假借权威。他十分重视调查研究,并亲自进行。他的公众生活始于旅居南非(那是少数白人居统治地位的世界,至今仍是种族偏见最严重的地方)期间,并非为了名利,只为反对歧视,反对压迫,为自己的侨胞争取公平的待遇。回国以后,他自觉地投身于民族独立斗争之中,成为职业革命家。他热爱人民,热爱祖国,没有种姓偏见,没有贫富好恶,没有宗教隔阂,兼备刚强的意志和善于妥协的双重性格。他为人诚实,正直,谦逊,廉洁,无私,与人为善。他对人对事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把为人民服务当作是对自己一种最大的奖赏。他同自己的结发妻子(是依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结婚的一个目不识丁的文盲)白头偕老。他家教甚严:他的后代没有人因为他的地位声望而钻营名利。他追求真理,锲而不舍;皈依真理,虔诚执著;体验真理,无所不至;体现真理,惟恐失真。他心目中的真理,指上帝,信仰,发自内心的良知,某种信念或准则,有时也指某种体验,本质上属于宗教真理观,而不是指经过实践验证的唯物主义的客观规律和原理,虽然他也重视实践。他舍己为人的献身精神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和号召力。他搭乘的三等火车(为了体验生活,也为了接触劳苦群众)所经之处,成千上万的普通农民从几十里外闻风而来,向他顶礼膜拜(即佛经中所说的五体投地,弯腰以右掌摸对方脚板然后以触及对方之掌加诸自己的前额,至今在印度仍为普遍的最高敬礼)。人们可以不同意他的思想,反对他的主张,但是对于他的品德,无不肃然起敬。他在政治上、理论上的成就可能不如一些同时代地位相当的领袖人物,但是他在道德上造诣之高,很少人可与伦比。
现在,无论在印度国内还是国外,追
( http: / / www.21cnjy.com )随甘地主义的人越来越少了,这不能不说是甘地的悲剧。倘若视这种情况为不可避免的历史发展,较之简单地归咎于甘地个人,也许更为公允。但是这并没有减少人们对甘地的历史贡献的应有肯定,尤其是对于他的为人,对于他的品德情操所怀有的崇高敬意,仍将历久不衰。他在历史上闪烁的光辉,毕竟全靠他非凡的品格。
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曾讲到过三种伟大:一种是帝王、领袖的伟大;一种是精神、理智的伟大;还有一种是仁爱、心灵的伟大。
甘地拥宽容、博爱感动着无数人,甘地因心
( http: / / www.21cnjy.com )灵而真正伟大!泰戈尔在甘地去世的前十年就曾写道:“在使人们断绝邪恶的斗争中,或许他不会成功,或许他会像佛陀和耶酥一样遭到失败但是他的一生对于子孙是一种教益,为此,人们永远牢记着他。”我们从甘地身上得到了哪些教益?(爱、宽容、和平等)
这是一位唤醒三亿人的反抗精神,动摇了英帝国的基础,将两千年强大的宗教动力引入人类政治的人。
——罗曼·罗兰
我们下代的子孙恐怕很难相信,世界上真有过这样一个人。
——爱因斯坦
全面认识和理解非暴力主义(甘地主义)及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非暴力主义(甘地主义)
(1)含义:甘地的思想主张通称为甘地主义,它是印度国大党领导印度民族运动的指导思想。
(2)内容:
①哲学思想:坚持“真理”和非暴力原则的宗教泛爱观和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真理观相结合。
②政治思想:通过非暴力不合作的道路争取印度独立、自治。
③经济思想:提倡手工纺织,反对西方物质文明,建立以经济正义和经济平等为支柱的农村经济思想以及经济自主思想。
④社会思想:发扬民族文化,重视民族
( http: / / www.21cnjy.com )教育,致力于印度教徒和穆斯林的团结,反对歧视“不可接触者”以及和爱国主义结合在一起的小生产劳动者互助互爱的平等社会思想。
(3)评价:甘地主义在印度的民族解放运动中起到了两方面的作用,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
①积极作用:对动员广大民众投身民族斗
( http: / / www.21cnjy.com )争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为国大党提供了斗争武器,使国大党转化为具有群众基础的政党;给英国殖民统治造成强大的政治压力,促进民族独立的进程。
②消极作用:甘地常以违背“非暴力”原则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由,中止运动,挫伤群众的斗争积极性;“非暴力”原则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群众运动的发展;其经济思想未将英国的殖民侵略和西方的物质文明分辨清楚,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2.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在世界民族解放斗争史上,印度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具有重要的地位,可以从斗争性、策略性、软弱性三个方面理解。
(1)斗争性、革命性
从历史背景看,由于受到英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长期的剥削,印度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受到压制,印度民族与宗主国之间存在着尖锐矛盾,而甘地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利益,他所处的地位决定了这场运动具有强烈的斗争性、革命性。
(2)策略性、现实性
①表现在斗争的手段上是“非暴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面对强大的敌人,甘地提出唯一的斗争武器就是坚持真理与非暴力。用甘地的话说,真理是“神”,非暴力是追求真理,即认识神的手段,这有利于把不同种族、宗教、种姓团结在一起。
②表现在斗争提出的目标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首先是自治,在以后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中逐渐提出“独立”。所谓“自治,就是在隶属英国统治的情况下,民族资产阶级行使一些权力”。不能把它简单地理解为“妥协性”,这是由于当时英国殖民力量十分强大,一下子“独立”不现实,更容易遭到反对,而随着英国自身力量的衰弱,印度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在其后的不合作运动中逐渐提出“独立”口号,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
(3)软弱性、妥协性
①甘地把非暴力作为宗教信仰和不可更
( http: / / www.21cnjy.com )改的原则,明显的具有种种弊端和缺陷,对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如贬斥一切暴力,给群众运动制定清规戒律,不准越雷池一步,必然束缚群众的积极性,只要发生暴力就停止运动,必然挫伤士气,丧失革命时机。
②在反革命的暴力镇压下,徒手的抵抗只能是无谓的牺牲,非暴力的宗教色彩迎合了群众蒙昧的落后意识,不利于群众的真正觉醒等。
本课测评
1.甘地的非暴力思想是很复杂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其政治哲学是宗教泛爱观和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真理观相结合;其政治思想是争取印度自治、独立,进而建立以村社为基础的分治联合体;以经济正义和经济平等为支柱的农村经济思想以及奠基于“不占有”和“财产委托制”的经济自主思想;发扬民族文化、重视民族教育、致力于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团结、反对歧视“不可接触者”以及和爱国主义结合在一起的小生产劳动者互助互爱的平等社会思想。
2.甘地提出的“非暴力不合作计划”
( http: / / www.21cnjy.com ),规定运动采取渐进方式,大体分三步走:印度人放弃英国殖民当局给予的头衔和名誉职位;对英国人的立法机关、法院和学校实行普遍抵制,号召家家户户恢复手工纺织并抵制英货;逐步进行抗税斗争。“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使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反映了印度人民要求独立的愿望,促进了印度人民的团结,为印度的独立奠定了基础。同时,“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把民族运动局限于非暴力的框架内,影响了民族运动的进一步发展,这反映了印度民族资产阶级在反帝斗争中的动摇性和妥协性。
学习延伸
1.百家争鸣
甘地多次撰写文章,大力倡导
( http: / / www.21cnjy.com )素食主义,认为一个人的情欲和食欲相伴而生,因此必须从节制口腹之欲开始。反映出甘地的思想深受印度教和耆那教的“非暴力”思想影响,其主张体现了印度资产阶级的利益与要求。
2.阅读与思考
甘地代表印度资产阶级的利益,他
( http: / / www.21cnjy.com )从印度的实际出发,根据当时的形势和印度的传统,提出了非暴力不合作的斗争策略。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未带来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胜利,但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当局,为印度在二战后独立奠定了基础。但是也带来一些消极影响,甘地反对暴力革命,把民族运动局限于非暴力的框架内,影响了民族运动的进一步发展。甘地极力维护印度资产阶级对民族运动的领导权,导致了印度民族民主运动的不彻底性。
生活信条
甘地奉行的苦行僧式的个人克己生活制度包括素食
( http: / / www.21cnjy.com ),独身,默想,禁欲,一周有一天不说话,放弃西方式衣服而穿了印度土布做的印度传统服装,用纺车纺纱,参与劳动。
甘地的哲学和非暴力不合作(satya
( http: / / www.21cnjy.com ),ahimsa)的思想深受薄伽梵歌,印度教信仰以及耆那教的影响。非暴力(ahimsa)的概念在印度的宗教中长久以来就有。印度教,佛教,耆那教中对于此都有重述。甘地在他的自传“我的对于真理的实践经历”(The
Story
of
my
Experiments
with
Truth)揭示了他的哲学和生活方式。
尽管他去伦敦时,尝试吃肉
( http: / / www.21cnjy.com ),但是他后来变成一个严格的素食主义者。他在伦敦求学时对此写过几本书。在印度教和耆那教中素食主义是根深蒂固的。他的家乡就有很多印度教徒是素食主义者。他尝试不同的饮食,最终相信素食足以满足人体的最小要求。他也曾很长时间不进食,并以此作为政治武器。
36岁时,他禁欲,变成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个彻底的禁欲主义者。禁欲是受印度教的影响。但是他没有离婚。据说他的这个决定没有同他的妻子讨论,而是直接向她宣布的。
甘地每周一天不说话。他相信沉默带给他
( http: / / www.21cnjy.com )内心的平静。这来自于印度教中的力量来自于“沉默”(mouna)和“平静”(shanti,梵语音译)。他在沉默靠在纸上写字来交流。从他37岁开始的3年半里,甘地拒绝读报纸。他认为尘世的喧嚣比他的内心的不安更加不堪。
在从南非的成功法律工作回到印度后,他放
( http: / / www.21cnjy.com )弃了代表富有和成功的西方式衣服。他的意思是要穿的能够被印度最贫穷的人接受。他宣扬使用家庭纺织的土布(khadi)。甘地和他的跟从者使用纺车自己纺的布做衣服。这对英国的权力集团是一个威胁。如果印度人因为没有工作而空闲时,他们从英国那里买衣服。如果印度人自己做衣服,英国的工业就空闲了。后来国大党的党旗中就有纺车图案。
语录摘选
他一生曾创办和主编过四种刊物,主要著述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印度自治》、《甘地自传——我体验真理的故事》等。以下是网上搜索到的圣雄甘地的语录摘选:
1.
Nonviolence
is
t
( http: / / www.21cnjy.com )he
greatest
force
at
the
disposal
of
mankind.
It
is
mightier
than
the
mightiest
weapon
of
destruction
devised
by
the
ingenuity
of
man.
非暴力是人类最伟大的武器,比世界上最有杀伤力的武器还更有威力。
2.
Strength
does
not
c
( http: / / www.21cnjy.com )ome
from
physical
capacity.
It
comes
from
an
indomitable
will.
力量不是来自身体上的,而是来自不屈不挠的精神。
3.
Satisfaction
lies
in
the
effort,
not
in
the
attainment.
满意在于努力,不在于达到。
4.
A
nation
tha
( http: / / www.21cnjy.com )t
is
capable
of
limitless
sacrifice
is
capable
of
rising
to
limitless
heights.
The
purer
the
sacrifice
the
quicker
the
progress.
一个国家的综合能力不是在于无限制的牺牲,而是在于无限制的增长。越纯的牺牲表示进步就越快。
5.
Truth
is
God
and
God
is
truth.
真理就是上帝,上帝就是真理。
6.
Where
there
is
love,
there
is
life;
hatred
leads
to
destruction.
有爱的地方就有生命,仇恨导致毁灭。
7.
Truth,
purity,
( http: / / www.21cnjy.com )
self-control,
firmness,
fearlessness,
humility,
unity,
peace,
and
renunciation-these
are
the
inherent
qualities
of
a
civil
resister.
真理,纯洁,自我控制,坚定,无畏,谦卑,团结,和平,是一个反抗者必须具备的品质。
8.
Non-coopera
( http: / / www.21cnjy.com )tion
is
a
protest
against
an
unwitting
and
unwilling
participation
in
evil.
不合作是抵抗敌人最好的办法。
9.
You
will
eat
not
to
( http: / / www.21cnjy.com )
satisfy
your
palate
but
your
hunger.
A
self-indulgent
man
lives
to
eat;
a
self-restrained
man
eats
to
live.
吃饭不是为美味而吃,而是饿了才吃。自我放纵的人活着为了吃饭,自我克制的人吃饭为了活着。
10.
Honest
differences
are
often
a
healthy
sign
of
progress.
诚实的区别通常是进步的健康信号。
11.
Love
is
the
stron
( http: / / www.21cnjy.com )gest
force
the
world
possesses,
and
yet
it
is
the
humblest
imaginable.
爱是世界上最强有力的力量,同时也是最卑下的想像。
12.
It
does
not
require
money
to
be
neat,
clean
and
dignified.
无须用钱来使其优雅、纯洁和显贵。
13.
Cowards
can
never
be
moral.
懦夫是没有这种精神的。
14.
To
forget
how
to
d
( http: / / www.21cnjy.com )ig
the
earth
and
tend
the
soil
is
to
forget
ourselves.
忘却如何挖掘地球和保护土地等于忘了自我。
荣誉头衔
“Mahatma”( ,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般汉译为“圣雄”)来源于梵语的敬语mahatman,原意“Great
Souled”,伟大的灵魂。这是在他授予印度诗人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Gurudev"(意即“伟大的导师”)的称号后,1915年泰戈尔回赠予他的尊称,意为合圣人与英雄于一身。
这个头衔的使用也在印度以外被广泛地接受,可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部分的反映出在他的时代印度和英国的复杂关系。无论如何,这个头衔的广泛使用是同世界上对甘地这样一个对于非暴力和自己的宗教信仰的极其执著的人的广泛接受相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