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第十三章 三角形
13.2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第1课时 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
情 境 导 入
1.什么叫垂线?
回顾旧知
2.什么叫线段的中点?
3.什么叫角的平分线?
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巾,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把一条线段分成两条相等的线段的点.
一条射线把一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
新 课 探 究
任务一 三角形的高
你能过三角形的一个顶点,画出它的对边的垂线吗
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这边上的高,简称三角形的高.如图所示.线段AD是BC边上的高.
注意:要标明垂直的记号和垂足的字母.
∵AD⊥BC于点D,
∴线段AD是△ABC的高.
∵线段AD是△ABC的高,
∴AD⊥BC于点D.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
每人画一个锐角三角形.
(1) 你能画出这个三角形的三条高吗
(2) 这三条高之间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锐角三角形的三条高都在三角形的内部,并且交于一点.
归纳
探究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直角三角形的三条高
在纸上画出一个直角三角形.
(1)画出直角三角形的三条高.
直角边BC边上的高是______;
AB
直角边AB边上的高是______;
CB
(2)它们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斜边AC边上的高是_______.
BD
直角三角形的三条高交于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顶点.
归纳
探究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
(1) 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交于一点吗?
(2)它们所在的直线交于一点吗?
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不相交于一点.
直角三角形的三条高所在直线交于一点,在三角形外部.
归纳
探究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叫做三角形这边上的高.
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
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
三角形的三条高的特性:
高所在的直线是否相交
高之间是否相交
高在三角形内部的数量
钝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锐角三角形
3
1
1
相交
相交
不相交
相交
相交
相交
三条高所在直线的交点
三角形内部
直角顶点
三角形外部
总结归纳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例 如图,AE⊥BC于点E,BF⊥AC于点F,CD⊥AB于点D,则△ABC中AC边上的高是线段( )
A.AE B.CD C.BF D.AF
典例精析
方法总结:三角形任意一边上的高必须满足:(1)过该边所对的顶点;(2)垂足必须在该边或在该边的延长线上.
C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任务二 三角形的中线
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与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作这个三角形的中线(median). AD是BC边上的中线.
三角形的“中线”
∵BD=CD,
∴线段AD是△ABC的中线.
∵线段AD是△ABC的中线,
∴BD=CD.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在练习本上分别画一个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分别画出它们的中线.
类比三角形高,你有什么发现?
三角形的三条中线都在三角形内部,并且交于一点,这个交点叫做三角形的重心.
归纳
探究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例2 在△ABC中,AC=5cm,AD是△ABC的中线,若△ABD的周长比△ADC的周长大2cm,则BA=________.
提示:运用整体思想将△ABD与△ADC的周长之差转化为边长的差.
7cm
典例精析
解:如图,∵ AD是△ABC的中线,
∴BD=CD.
∵ △ABD的周长比△ADC的周长大2cm,
∴(AB+AD+BD)-(AC+AD+CD)=AB-AC=2cm.
∵AC=5cm,
∴AB=7cm.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任务三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在一张薄纸上任意画一个三角形,你能设法画出它的一个内角的平分线吗 你能通过折纸的方法得到它吗
①用量角器画最简便.
②在一张纸上画出一个一个三角形并剪下,将它的一个角对折,使其两边重合.
折痕AD即为三角形的∠A的平分线.
A
B
C
A
D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的定义:
在三角形中,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它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与交点之间的线段叫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注意:“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一条线段.
∵∠1=∠2,
∴线段AD是△ABC的角平分线.
∵线段AD是△ABC的角平分线
∴∠1=∠2.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每人准备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纸片各一个.
(1) 你能分别画出这三个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吗
(2) 你能用折纸的办法得到它们吗
(3) 在每个三角形中,这三条角平分线之间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都在三角形内部,并且交于一点.
归纳
探究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三角形三条高都在三角形内 B.三角形三条中线相交于一点
C.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可能在三角形内,也可能在三角形外
D.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射线
B
2.在△ABC中,AD为中线,BE为角平分线,则在以下等式中:①∠BAD=∠CAD;②∠ABE=∠CBE;③BD=DC;④AE=EC.其中正确的是 ( )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D
练习
3.如图,在△ABC中,∠C=90°,CD⊥AB,图中线段中可以作为△ABC的高的有 ( )
A.2条 B.3条
C.4条 D.5条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B
4.如图,在△ABC中,D,E分别为BC,AD的中点,且S△ABC=4,则S△ACD=____,S阴影=____.
2
1
练习
课 堂 小 结
11.1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第2课时 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1.你掌握了哪些知识?
2.你学会了哪些解题方法?
3.你运用了哪些数学思想?
4.你总结了哪些学习经验?
5.还有什么感悟和思考?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新课探究
三角形重要线段
高
钝角三角形两短边上的高的画法
中线
会把原三角形面积平分
一边上的中线把原三角形分成两个三角形,这两个三角形的周长差等于原三角形其余两边的差
角平分线
1.(2024河北一模)下列画△ABC的边BC上的高正确的是( )
A
课后练习
2.(2024佛山模拟)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恰是三角形的一个顶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
A.锐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不能确定
C
4.(北师7下P89)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把原三角形分成两个( )
A.形状相同的三角形 B.面积相等的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周长相等的三角形
A.5 B.6
C.8 D.4
B
3.如图,若CD是△ABC的中线,AB=10,则AD=( )
A
(1)三角形的一个 和对边相交,顶点和交点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角的平分线
(2)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则∠BAD=∠DAC=
∠BAC.
A.∠1=∠BAC
B.∠1=∠ABC
C.∠1=∠BAC
D.∠1=∠ABC
5.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则( )
A
6.(人教8上P8、北师8上P185)如“知识点4”图,在△ABC中,AD是角平分线,AE是中线,AF是高,如果BC=10 cm,那么BE= ;如果∠ABC=40°,∠ACB=60°,∠BAC=80°,那么∠BAD= ,∠AFD= .
90°
40°
5 cm
小结:理解三角形的高的定义是关键,特别是钝角三角形
的高.
A.BF B.CF
C.BD D.AE
7.【例1】(北师7下P90)如图,在△ABC中,BC边上的高为( )
D
8.如图,在线段AD,AE,AF中,△ABC的高是线段
.
AF
小结:分别用式子表示△ABD和△BCD的周长.
9.(2024东莞期中)如图,BD是△ABC的中线,AB=
6 cm,BC=4 cm,则△ABD和△BCD的周长差为 cm.
2
A.3 cm B.4 cm
C.5 cm D.6 cm
10.(2023广州期末)如图,CM是△ABC的中线,BC=8 cm,若△BCM的周长比△ACM的周长大2 cm,则AC的长为( )
D
小结:根据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中线、三角形的高的定义进行判断,在较复杂的图形中要看清楚关系.
A.BA=2BF
B.∠ACE=∠ACB
C.AE=BE
D.CD⊥AB
11.(2024山东模拟)如图,CD,CE,CF分别是△ABC的高、角平分线、中线,则下列各式错误的是( )
C
A.AD是△ABE的角平分线
B.BE是△ABD边AD上的中线
C.CH为△ACD边AD上的高
D.AH为△ABC的角平分线
12.如图,在△ABC中,∠1=∠2,G为AD的中点,延长BG交AC于E,F为AB上的一点,CF⊥AD于H.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C
解:(1)(2)(3)图略.
(4)∵BC=4,高AM=5,∴S△ABC=BC·AM=×4×5=10.
∵BF是△ABC的中线,∴S△ABF=S△ABC=×10=5.
13.(人教8上P8改编、北师7下P91改编)如图,在△ABC中,∠ABC是钝角.
(1)画出∠BAC的平分线AE;
(2)画出AC边上的中线BF;
(3)画出BC边上的高AM;
(4)若BC=4,BC边上的高AM=5,求△ABF的面积.
小结:(1)本题中画钝角三角形的高是一个难点,注意在画BC边上的高时,需延长CB;(2)三角形的底与底边上的高可计算面积,三角形的中线可将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等底同高)
答案图
解:①如图1,当高AD在△ABC的内部时,
∠BAC=∠BAD+∠CAD=70°+20°=90°;
②如图2,当高AD在△ABC的外部时,
∠BAC=∠BAD-∠CAD=70°-20°=50°.
综上所述,∠BAC的度数为90°或50°.
★14. (创新题)已知AD是△ABC的高,∠BAD=70°,∠CAD=20°,求∠BAC的度数.
0.50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