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教案 (5)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教案 (5)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8-08 09:14: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
第一课
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的孙中山
教案
【教材分析】
1、课标内容
概述孙中山领导推翻清王朝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主要史实,评价其在20世纪中国社会巨变中的历史作用。
2、教学要求
基本要求
1、概述孙中山为中国的民主共和而斗争的主
( http: / / www.21cnjy.com )要史实:创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领导辛亥革命、颁布《临时约法》、捍卫民主共和的斗争、促成国共合作。2、感受孙中山百折不挠寻求救国之路的探索精神、开天辟地的革命勇气和坚持民主共和的坚定立场。
发展要求
评价孙中山在20世纪中国社会巨变中的历史作用。


1、教学本课时可联系必修Ⅰ专题三“辛亥革命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必修Ⅲ专题四“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等课的相关内容,通过对孙中山主要史实的学习,加深对孙中山革命精神的了解,更好地评价孙中山的伟大历史贡献。2、“弃医从政
图谋救国”一目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
3、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理清孙中山先生革命斗争的几个重要阶段的主要史实;
理解孙中山先生革命斗争的主要史实的历史地位;
评价孙中山在20世纪中国社会巨变中的历史作用。
(2)过程与方法:
整理主要史实,制作大事年表;
掌握"宏观把握"(理清历史发展线索)——"
( http: / / www.21cnjy.com )微观突破"(难点剖析,观点论证)——"意义建构"(思维习惯,公民意识,道德意识等的养成)的历史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站在历史的角度,体会历史人物的坎坷悲歌和心路历程;站在今天的视角,辩证地审视历史人物的功过。
感知孙中山先生百折不挠的精神、开天辟地的勇气以及坚持民主共和的坚定立场;
以史为鉴,提升历史素养,继承革命先辈契而不舍、与时俱进的斗争精神,树立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4、重点难点
(1)重点:孙中山先生革命斗争的大事记
(2)难点:感受孙中山先生的精神、评价孙中山先生
【学情分析】
经过高一学年新课程的浸染,
( http: / / www.21cnjy.com )绝大多数的学生已经能够初步理解新课程的内涵。在学习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能比较自觉地运用新课程的学习方法,主动对学习内容进行探究,在探究过程中感悟心得体会。历史的主人是人,众多历史人物中的精英无疑是最吸引人们的历史元素。对高二的学生来说,他们还比较缺乏历史人物的分析与评价能力,而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注重要求学生分析评价历史人物,认识中外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地位或作用。这需要学生在掌握历史史实的基础上,学会历史人物评说的基本方法,并在评说的过程中感知历史人物的品格魅力。
【设计思路】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分工合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学会历史人物评说的方法。因此,《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的孙中山》的教学主要采用了“三步曲”的过程。第一曲:第一步:“以事论事”,学生制作孙中山先生生平大事年表,在大事年表的基础上,结合历史背景,概述孙中山先生为中国民主共和斗争的主要大事的历史地位。第二曲:“以事论品”,抓住孙中山先生在革命斗争过程中逐步转变的特点,学生结合历史事件感知孙中山先生伟大的人格魅力。第三曲:“以事论人”,结合孙中山先生为中国民主共和斗争的主要大事,感知孙中山先生百折不挠的探索精神、开天辟地的革命勇气和坚持民主共和的坚定立场,评价孙中山先生在20世纪中国社会巨变中的历史作用。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制作孙中山先生大事年表。
教师:制作孙中山先生为中国民主共和斗争的大事年表;制作课件及学案。
〖单元序言导入〗
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
( http: / / www.21cnjy.com )加紧对亚洲的侵略,激起了亚洲各国人民的反抗,许多国家开展了民族民主运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这一运动席卷了整个亚洲,被列宁称为“亚洲觉醒”。觉醒:要求民族独立,但不再是本能的反抗,而是带有鲜明的时代方向——发展资本主义;这些运动都属于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生都是列强侵略加剧、民族危机加深、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甘地领导的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凯末尔领导的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是亚洲觉醒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几位民族解放运动的先驱,在亚洲的民族解放运动历史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根据现今高考要求,凯末尔无需大家掌握,本单元我们将了解、感受、认识、学习我国的孙中山和印度的甘地。
今天让我们先走近孙中山。
〖讲授新课〗
师:名人眼中的孙中山是什么样?(P
( http: / / www.21cnjy.com )PT)孙中山先生在你眼中又是什么形象?评价历史人物首先要依托史实,孙中山先生是如何为中国的自由民主革命一生的

展示学生制作的“孙中山先生为中国民主共和斗争的大事年表”
师生共同参与对所展示的大事年表的点评。
第一曲:“以事论事”
师:请大家依据大事年表,结合教材内容和所学知识,围绕“民主共和”这一主题试着将孙中山先生革命的一生分阶段概括。
每阶段都为大家设置了一系列任务,需要大家的努力。
一、缔造共和(1894—1912)
任务1:概述兴中会、广州起义、中国同盟会、三民主义等重大事件在中国民主革命运动发展过程中的地位或意义。
任务2:孙中山并未领导武昌起义,为何能当选临时大总统?
任务3:南京临时政府和临时大总统孙中山是“悄悄地走了,不带走一片云彩”的“匆匆过客”吗?
问题分析:1:兴中会——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
( http: / / www.21cnjy.com )体;广州起义——第一次武装起义。(陆皓东被捕,孙中山被迫流亡海外)虽然失败,但打击了清王朝,为辛亥革命做了准备。同盟会——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自此,中国民主革命有了统一政党的领导,有了全国性的、公认的领袖,有了明确统一的民主革命纲领和全国性的组织系统。三民主义——比较完备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指导了一系列民主革命斗争。
2:孙中山在多年进行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中有着崇高的威望,孙的顽强斗志令人折服,从而获得了众多代表的一致首肯。
3: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比较完
( http: / / www.21cnjy.com )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20世纪中国历史的第一次巨变。政: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临时约法》即宪法,它的主权在民、平等、自由的法律来保障,法律上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是一个极大的进步;思:民主共和深入人心;经: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国际: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亚洲的觉醒)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捍卫共和(1913—1924)
任务4:孙中山在辛亥革命
( http: / / www.21cnjy.com )后说:“今满清退位,民族民权两主义具达到,只有民生主义尚未着手,今后吾人所当致力的即在此事”。试结合对辛亥革命结果的认识,分析评述孙中山这一观点。
任务5:“让位于袁”、“倾心实业”说明了什么?
任务6: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又进行了哪些斗争?结果如何?说明了什么?
任务7:置身于历史的情境中,如果你是当时的孙中山,该何去何从?
问题分析:4: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反动
( http: / / www.21cnjy.com )统治,实现了“民族主义”,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因为,外来民族压迫依然存在。辛亥革命后建立了共和国,通过了宪法,但是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革命成果被袁世凯窃取,民主共和有名无实,所以,“民权主义”并没有完成。
5:幻想帝国主义会支持中国革命,对军阀
( http: / / www.21cnjy.com )本质认识不清,体现了资产阶级的局限性。(如若从孤立的视角单纯地看待这一史实事件,确实,孙中山之让位于袁世凯,是导致袁世凯窃国、革命政权旁落、共和制度倒退的起始成因,有些史论、史说由此引申出“孙中山一大失误”的评价,似乎顺理成章。然而,从客观现实来看,把此事件放在当时清末民初的历史大范围和社会大环境中考察,却自然而然地得出截然相反的评价——孙中山之让位于袁,不仅不是失误或局限性,相反,是促成清帝退位和推翻封建专制制度,促使民主共和旗帜飘扬和革命思潮深入民心的一大历史功绩。)
6:二次革命,护国运动,第一和第二
( http: / / www.21cnjy.com )次护法运动。结果:屡败屡战,屡战屡败。说明:孙的斗争已“山穷水尽疑无路”,三民主义指导下的民主革命无法完成中国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7:只有改变(斗争纲领,斗争方式,力量依靠等),才有可能"柳暗花明又一村",必须联合其他革命力量共同奋斗。
过渡:面对连续的失败,孙中山是不是也意识到这些了呢?请大家来学习几段材料,体会孙中山的转变。
三、国共合作(1924—1925)
任务8:从祈求列强援助到明确提出反帝,孙中山为何能老而弥坚,“牛气冲天”,走向其人生的辉煌顶点?
任务9:与以前的斗争相比,孙中山这一时期的斗争有何特点?(可从革命纲领、依靠力量、斗争方式等方面考虑)
问题分析:8:孙中山坚持真理、坚持斗争的精神;十月革命的影响;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伟大力量的突显;中共的帮助;共产国际的促成。
9:纲领:新三民主义(简析新三民主义:明
( http: / / www.21cnjy.com )确反帝,蕴含着三大政策精神);力量:依靠军阀到“三大政策”;方式:创办军校,创建军队(1924年1月24日,“陆军军官学校”在广东黄埔成立。这所军校在培养人才时,将军事训练和政治教育置于同等重要的作用。为国民大革命培养了大批人才。其中的很多毕业生成为后来国共两党的杰出将领)。
拓展:1924年为谋求国家的和平统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孙中山抱病北上,取道日本时阐发了对祖国统一的看法,其实不止如此,早在1922年8月,孙中山在《统一宣言》中指出,“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这一点已牢牢地印在我国地历史意识中,正是这种意识使我们能够作为一个国家而被保存下来,尽管它过去遇到了许多破坏的力量。”
孙中山曾先后3次抵达尚在日本统治下的台
( http: / / www.21cnjy.com )湾活动。1912年5月,他对赴台湾组织光复起义的同盟会员罗福星说:“台湾是中国的领土,要决心收复”;1925年2月11日,他在重病中仍惦记着台湾,要求“日本须放弃……与中国所缔结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将台湾归还中国。孙中山先生为救国救民、争取国家统一与和平贡献了一生,并且留下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遗言,今天,我们也殷切希望国共两党从民族利益出发,能够再次合作,尽早实现祖国统一大业。
图:“连战访问大陆”;“连战率团拜谒中山陵”
〖设计意图〗生平大事是了解、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析历史人物的基础,对生平大事的分析是认识历史人物的根本,要正确评价孙中山先生在20世纪中国社会巨变中的历史作用,首先要正确评价孙中山先生生平大事的历史作用。所以,以大事年表为载体,以任务驱使为动力,完成对孙中山先生生平大事历史作用的评价。生与生、师与生共同参与交流与评价,学生与教师都是课堂活动的参与者,都是课堂活动的主体。
第二曲:“以事论品”
师:孙中山先生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
任务10:纵览孙中山一生的奋斗历程,你感触到了一个怎样的孙中山?(归纳“孙中山精神”)
问题分析10:①反对列强侵略和军阀割据,争取国家统一和平,一生致力于救国救民的革命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
②为振兴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计个人安危,处处以民族,国家利益为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民族精神。
③天下为公的博大胸怀和放眼世界的开放心态。
④勇于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不断追求真理,百折不挠的进取和斗争精神……
问题:孙中山与时俱进精神有何具体体现?
分析:弃医从政,改良——革命,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促成国共合作(最伟大的转变)
〖设计意图〗孙中山先生之所以成为20世
( http: / / www.21cnjy.com )纪对中国影响深远的三个巨人之一,不仅因为他的生平大事,也因为他的人格魅力。应该让学生切身感受孙中山先生百折不挠的探索精神、开天辟地的革命勇气和坚持民主共和的坚定立场,既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精神,也落实了教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第三曲:“以事论人”
师:了解了孙中山先生的生平大事,分析了孙中山先生生平大事的历史作用,更感受了孙中山先生的品格魅力,所以,最后一个任务我们一个迎刃而解。
任务11:请以史实为依托,评价孙中山先生在20世纪中国社会巨变中的历史作用。
〖设计意图〗以事论事、以事论品这两曲是在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第三曲以事论人做准备,在前两曲的基础上,学生在第三曲中对孙中山先生的评价就可以水到渠成。让学生自由的讨论、交流他们的评价结果,既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是让学生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显拙”,使其在显现中发现自身知识掌握的缺陷,在同学的帮助和教师的适时引导下,逐渐弥补缺陷,完成本课的学习目标。而教师在引导的过程中,要注意历史人物评价方法的引导。
〖结语〗媒体展示:海内外纪念孙中山先生的文博单位。
师:近代中国有哪位伟人能象他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样在海内外拥有这么多的纪念馆堂,如此深的镌刻在国人的心中。每逢重大节日,他的巨幅画像总会摆放在天安门广场,这是永恒的纪念,更是崇高的敬仰。我们将永远铭记这位对中国产生深远影响的巨人、亚洲觉醒的先驱者。
联系下课:孙中山先生通过领导本国人民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反帝反封斗争,创建了新型的国家,而印度的甘地则创立了一条反抗殖民统治的独特道路,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
附:孙中山先生(1894——1925年)大事年表
1、1866年,出生。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一贫苦农民家庭;
2、1876——1892年,求学。接受各种思想的洗礼;
3、1892,从医。是年毕业于香港西医
( http: / / www.21cnjy.com )书院,考试成绩为“最优异”,是年秋,到澳门镜湖医院当西医师,并开设中西药局,“声名鹊起……户限为穿”。
4、1894年,革命。建立兴中会;
5、1895年准备广州起义,起义失败,开始长期的海外流亡生活;
6、1905年成立同盟会;阐述三民主义;传播民主革命思想,与保皇派论战;筹划、领导一系列武装起义;
7、辛亥革命爆发后,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制定一系列法令措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8、1912年辞去临时大总统,致力于实业救国;
9、1913年发动和领导了二次革命,武力讨袁;
10、1915年,积极参加反袁护国运动;
11、1917年,第一次护法运动;
12、1920年,发动第二次护法运动;
13、1924年初,孙中山主持召开国民党一大,发展三民主义为新三民主义,实现了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14、为争取国内和平统一,孙中山于1924年北上,倡导国民会议运动;
15、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