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学案 (1)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学案 (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8-08 09:21: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 亚洲觉醒的先驱
第1课 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课标要求] 概述孙中山领导推翻清王朝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主要史实,评价其在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巨变中的历史作用。
INCLUDEPICTURE
"F:\\高中历史(人教新课标版)\\高中历史选修4
806\\4.1\\新建文件夹\\知识清单.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知识清单.TIF"
\
MERGEFORMAT
一、逐步走上革命道路
1.背景
(1)在________、广州行医期间,孙中山开始联络有志改造中国的仁人志士,寻求救国的途径,开始从事政治活动。
(2)中日甲午战争前夕,上书给__________,提出了自己的系统主张,但无果而终,此后他毅然抛弃________的幻想,走上革命道路。
2.早期的革命活动
(1)建立革命团体
①创立:1894年,孙中山在__________创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他提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纲领,即“________________,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②意义:兴中会的建立标志着孙中山走上了______________的道路。
(2)策划武装起义
①1895年,孙中山在________建立了兴中会总机关,积极策划广州起义。
②由于有人告密,起义没有正式发动就失败了。从此孙中山开始了长期的海外流亡生活。
二、领导辛亥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1.条件
(1)组织基础——革命政党的创建
①概况:1905年8月,孙中山在日本___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成立了中国同盟会,他被推举为总理,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________________”为纲领。不久,又将纲领概括为______、民权、________三大主义,三民主义政纲是一个比较完备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②意义:同盟会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_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_政党,其成立极大地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使中国的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2)思想基础——革命思想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传播:同盟会成立以后,与以康有为为首的__________展开了针锋相对的论战,批驳了他们的谬论,传播了民主革命思想。
(3)同盟会策划、组织和发动了一系列旨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推翻清王朝、建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武装起义,这些起义虽然都失败了,但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为辛亥革命的到来做了重要准备。
2.概况
(1)1911年10月10日,________________爆发,各省纷纷响应,清王朝土崩瓦解。
(2)1912年,孙中山在____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宣誓就职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组建临时政府,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公布了一系列有利于中国________________发展的政策和法令。
(3)1912年2月12日,清朝________皇帝宣布退位,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
(4)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________性质的成文法,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之一。它的基本精神是按照西方资产阶级“________________”原则,在中国建立一个实行议会制和责任内阁制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5)1912年4月,孙中山在内外反动势力的压迫下,宣布辞职,将临时大总统职务让给__________,共和制度名存实亡。
3.意义
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比较________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余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制度,建立了民主共和制度,这是一个伟大的创举,也是辛亥革命最伟大的历史功绩。
三、为捍卫民主共和而斗争
1.发起“二次革命”
(1)背景
①袁世凯在窃取了革命成果后,向革命党人举起屠刀,1913年,在上海制造血案,派人刺杀了主张________政治的宋教仁。
②袁世凯与西方财团签订“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同,准备镇压革命力量。
(2)概况:________年7月,孙中山发动了“二次革命”,但很快失败。
2.参加护国运动
(1)背景:镇压“二次革命”后,袁世凯复辟________;不惜出卖国家利益,与日本签订“__________”。
(2)概况:孙中山积极参加了护国运动,并最终结束了袁世凯的反动统治。
3.领导护法运动
(1)第一次护法运动
①原因:袁世凯死后,把持中央政权的__________不仅出卖国家主权,还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________。
②概况:1917年,孙中山发起了第一次护法运动,在______召集非常国会,成立中华民国军政府。由于遭到____、桂军阀的排挤,很快失败。
(2)第二次护法运动:19
( http: / / www.21cnjy.com )20年底,孙中山重新在广州组织军政府,发起第二次护法运动。1922年,由于__________发动叛乱,第二次护法运动失败。
四、促成国共合作
1.转变原因
(1)________________的成功、五四运动的爆发,给困惑中的孙中山以很大的鼓舞和启发。
(2)中国共产党给处在困
( http: / / www.21cnjy.com )境中的孙中山以真诚的帮助,多次派__________等人与他接触,使他逐渐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革命运动是革命的坚定力量。
2.转变实现
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会在广州召开,孙中山接受了中共的____________________的政治主张,确定了联俄、联共、________________的“三大政策”,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奠定了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3.为国尽忠
1924年,__________发动北
( http: / / www.21cnjy.com )京政变后,电邀孙中山北上主持大计,共商国是。孙中山抱病北上,在途中反复宣传召集________________和废除____________________的政治主张。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
INCLUDEPICTURE
"F:\\高中历史(人教新课标版)\\高中历史选修4
806\\4.1\\新建文件夹\\对点训练.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对点训练.TIF"
\
MERGEFORMAT
知识点一 弃医从政 图谋救国
                   
1.促使孙中山放弃改良走上反清道路的直接原因是(  )
A.上书清政府的失败
B.《马关条约》的签订
C.义和团运动被镇压
D.戊戌变法运动的失败
知识点二 创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2.“共和是普天之下民众的选择,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世界的潮流。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我相信,我们这个中华民族啊,它一定会实现共和的,我坚信这一点!”这里的“我”是(  )
INCLUDEPICTURE
"F:\\高中历史(人教新课标版)\\高中历史选修4
806\\4.1\\新建文件夹\\49.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49.TIF"
\
MERGEFORMAT
A.李鸿章
B.康有为
C.孙中山
D.李大钊
3.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因为它(  )
A.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
B.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
C.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要求
D.第一次提出了农民问题的解决方案
知识点三 领导辛亥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4.1912年,孙中山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这里的“变局”和“创举”指(  )
A.辛亥革命的爆发
B.清朝统治被推翻
C.中华民国的成立
D.《临时约法》的颁布
5.下列关于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B.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创建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D.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知识点四 为捍卫民主共和而斗争
6.“二次革命”与护国运动都是讨伐袁世凯,但结果不同,其主要原因是(  )
A.孙中山是否直接参与领导工作
B.帝国主义是否直接支持袁世凯
C.讨袁斗争的群众基础是否广泛
D.革命是否采取武装斗争的形式
知识点五 促成国共合作
7.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先生实现了由旧三民主义向新三民主义的伟大飞跃,促使孙中山先生民主思想发生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B.受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C.坚持民主革命的精神
D.共产国际和中共的大力帮助
8.毛泽东指出:“只有这种三民主义,才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新时期的革命的三民主义,中国共产党才称之为‘中国今日之必须’,才宣布‘愿为其彻底实现而奋斗’。”“新时期的革命的三民主义”的突出特点是(  )
A.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
B.提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奋斗目标
C.明确提出推翻军阀统治
D.体现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INCLUDEPICTURE
"F:\\高中历史(人教新课标版)\\高中历史选修4
806\\4.1\\新建文件夹\\综合运用.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综合运用.TIF"
\
MERGEFORMAT
9.图片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甲、乙、丙三同学研究了下列图片后,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INCLUDEPICTURE
"F:\\高中历史(人教新课标版)\\高中历史选修4
806\\4.1\\新建文件夹\\50.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50.TIF"
\
MERGEFORMAT
十八星旗飘扬于湖北军政府
INCLUDEPICTURE
"F:\\高中历史(人教新课标版)\\高中历史选修4
806\\4.1\\新建文件夹\\51.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51.TIF"
\
MERGEFORMAT
孙中山主持召开国务会议
INCLUDEPICTURE
"F:\\高中历史(人教新课标版)\\高中历史选修4
806\\4.1\\新建文件夹\\52.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52.TIF"
\
MERGEFORMAT
袁世凯祭天
甲:20世纪初的中国,已经出现了民主政治的曙光。
乙:很可惜,民主与近代中国擦肩而过。
丙:其实,事情没这么简单。在当时,民主梦想的破灭是必然的。
根据你对图片的研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如何理解甲、乙的说法?
(2)就丙的说法,谈谈你的认识。
(3)三人就讨论的问题准备写一篇论文。请你给他们拟定一个题目,并谈一谈写这篇论文的目的和意义。
10.孙中山和华盛顿都被本国人民尊为“国父”,两人都为维护民主共和制度进行了不懈努力。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定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本约法实施后,限十个月内由临时大总统召集国会。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二
INCLUDEPICTURE
"F:\\高中历史(人教新课标版)\\高中历史选修4
806\\4.1\\新建文件夹\\53.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53.TIF"
\
MERGEFORMAT
材料三 概自国会非法解散,中更复辟之变
( http: / / www.21cnjy.com ),民国已无法成立(之)政府。……虽号称护法之省,亦莫肯俯首法律及民意之下。
——孙文《辞大元帅职通电》1918年
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戮此民贼,以拯吾民。
——孙中山《讨袁宣言》
材料四 (杰弗逊在连任两届总统
( http: / / www.21cnjy.com )期满时说)华盛顿将军在8年后树立了一个自愿退休的榜样。我将追随他。能够有更多的先例,就会形成一种惯例,从而使那些妄想延长任期的人无计可施。
——邓博尔《杰弗逊政治著作选》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二回答资产阶级革命后,两国政体确立的原则是什么?立国的法律依据各是什么?
(2)依据材料三、四,孙中山和华盛顿为维护本国的民主制度分别作了哪些努力?
(3)以下是孙中山先生提出的几句口号:
( http: / / www.21cnjy.com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天下为公”“博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统一祖国,振兴中华”等,据此,你认为“中山精神”应包括哪些内涵?
【答案解析】
知识清单
一、1.(1)澳门 (2)李鸿章 改良
2.(1)①檀香山 驱除鞑虏 ②民主革命 (2)①香港
二、1.(1)①东京 平均地权 民族 民生 ②革命 (2)保皇派 (3)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2.(1)武昌起义 (2)南京 资本主义 (3)宣统 (4)宪法 三权分立 (5)袁世凯
3.完全 封建君主专制
三、1.(1)①议会 ②善后大借款 (2)1913
2.(1)帝制 二十一条 
3.(1)①段祺瑞 国会 ②广州 滇 (2)陈炯明
四、1.(1)十月革命 (2)李大钊
2.反帝反封建 扶助农工
3.冯玉祥 国民会议 不平等条约
对点训练
1.A [1894年,孙中山上书李鸿章,但上书如石沉大海。孙中山放弃了对清政府的幻想,转而走上革命的道路。]
2.C [从题干“共和”等关键信息看可知是孙中山,故选C项。]
3.A
4.C [从时间上排除A项,从“创举”的角
( http: / / www.21cnjy.com )度排除B项(因为中国古代发生过多次封建王朝被推翻的事件),从“变局”的角度排除D项(“变局”的含义是政局变动)。]
5.A [封建制度包括封建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文化体系、思想观念等,是一个系统的体系,而封建君主专制则是上层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
6.C [护国运动与“二次革命”相比,最大不同点是群众基础广泛,有革命党、立宪派、军阀势力等,而“二次革命”是革命党人孤军奋战。]
7.C
8.D [“新时期的革命的三民主义”是指新三民主义,由此入手分析四个备选项的正确与否。]
综合运用
9.(1)甲: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乙: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复辟帝制,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化为泡影。
(2)丙:由于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水平低,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封建势力强大,帝国主义干涉中国革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失败是必然的。
(3)题目:所拟题目必然包含
( http: / / www.21cnjy.com )“辛亥革命”和“民主政治”;目的:认识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意义:理解民主政治在近代历史上的艰难发展,为今天的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借鉴。(说明:对目的与意义的表述言之有理即可)
10.(1)三权分立。中国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美国是《联邦宪法》(1787年宪法)。
(2)孙中山的努力:“二次革命”、护国运动、第一次护法运动、第二次护法运动。(答出其中任三点即可)
华盛顿的努力:创立总统否决权制度、开总统连任不得超过两届的先例。
(3)“中山精神”应包括孙中山先生“驱
( http: / / www.21cnjy.com )除鞑虏,恢复中华”的爱国思想;“天下为公”“博爱”的高尚人格;“祖国高于一切,才华贡献人类”的高远志向;“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顽强意志和进取精神;牺牲奉献,死而后已,忧国忧民,关心民众疾苦等。
解析 第(1)问依据教材和史料回答。第(2)问结合两人的历史活动的史实进行概括。第(3)问要据所学知识进行概括。
教材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1.你怎样看待孙中山对职业选择的认识?
提示 孙中山弃医从政,说明个人职业选择应以国家前途、民族未来为重,只有国家独立、富强,个人价值才能更好地实现。
2.你认为上述表现是不是社会的进步?
提示 是。因为变革了旧社会中的等级观念和社会丑恶现象。
3.在当时的国内外环境下,孙中山的这个计划有没有实施的可能?为什么?
提示 没有实施的可能。当时的中国,帝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义势力横行,封建势力强大,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依然如故。不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就无法实现中国的富强,中国的社会经济也就无法从根本上获得大发展。
[资料回放]
在这段话中,可看出孙中山的理想是什么?你有何感想?
提示 追求民族独立和富强。感想:作为青年学生应树立远大的理想,为中华民族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探究学习总结]
一、本课测评
1.孙中山对20世纪中国社会变革作出了哪些贡献?
提示 创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提出三民主义
( http: / / www.21cnjy.com );领导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反对北洋军阀统治,为捍卫民主共和而斗争;改组国民党,重新解释三民主义,促成国共合作,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兴起和发展。
2.如何评价孙中山的历史功绩?
提示 孙中山是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为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革命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孙中山系统地提出和发展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和民主革命的纲领——三民主义,并为之奋斗了终生。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2
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创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实现了20世纪中国社会的第一次巨变。之后又为维护民主共和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顺应历史潮流,实现了一生中的伟大转变,改组国民党,制定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三民主义,促进了首次国共合作的实现,推动了反帝反封建的国民大革命的兴起和发展。
二、学习延伸
1.查找资料,看辛亥革命前后中国人在衣、食、住、行及思想观念等方面有哪些变化,分析这种变化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提示 可到图书馆或上网查阅相关资料,结合辛亥革命的具体特征分析历史影响。
2.在以上材料中,孙中山认为中国之大患各是什么?将材料(2)与材料(1)对比,可以看出孙中山在思想认识上有哪些进步?
提示 材料(1)认为中国之大患是军阀
( http: / / www.21cnjy.com )割据混战;材料(2)认为中国之大患是军阀的封建统治和帝国主义的压迫、奴役。其思想认识上的进步:由最初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到认清帝国
主义的真实面目,要使中国独立富强,必须推翻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