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学案
[课标] 概述孙中山领导推翻清王朝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主要史实,评价其在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巨变中的历史作用。
知识梳理
一、孙中山一生的革命活动
(一)寻求救国道路----从“改良”到“革命”
1.
原因:A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B上书(李鸿章)失败认清清政府本质。
2.
投身革命事业
①
创建兴中会1894年
宗旨:振兴中华
纲领的地位: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纲领。
意义:标志孙中山开始走上革命道路
②
1905年广州起义
(二)领导辛亥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1.
领导辛亥革命
(1)组织准备:创立中国同盟会1905年
纲领
影响(意义):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 http: / / www.21cnjy.com )
(2)思想准备:
指导思想:提出三民主义
性质:是一个完备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
(3)军事准备:一系列武装起义
(4)起义成功:1911年
起义,几千年的君主专制统治被推翻
2.
成立中华民国
时
地
意义:中国历史上
诞生
3.
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①
性质
②
基本精神:按照
原则,在中国建立一个实行
和
的
国。
③
意义:用
形式否定了
,赋予国民
,体现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和愿望,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民主要求。是
的重要成果之一。
4.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的伟大意义
政治:推翻……建立……最伟大);
思想:
观念深入人心;经济: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社会:
和
发生了很大变化。
(三)坚决捍卫民主共和
捍卫民主共和的斗争
原因
时间
结果
“二次革命”
袁世凯专权(刺杀,大借款)
1913
失败
护国运动
袁世凯复辟帝制(二十一条)
1915--1916
袁世凯死去
第一次护法运动
段祺瑞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
1917--1919
失败
第二次护法运动
1920--1922
★
1912----1919期间国内政治斗争的焦点是什么?
(四)促成国共合作,开创新三民主义时代
1、原因:
主观:捍卫民主共和斗争屡遭失败
客观:①俄国十月革命成功的鼓舞
②五四运动(无产阶级伟大力量)的启发
③中共和共产国际的帮助
2、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
①
标志:1924
国民党一大召开
②
基础:
新三民主义
孙中山对三民主义做了适应时代潮流的新解释,开创了新三民主义时代。新三民主义奠定了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也标志着国民党三大政策的正式确立。
③
意义: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的完成和……
的正式形成,它是孙中山晚年推进中国革命的一大功绩。
此后,孙中山领导组建了______军校,有力地推动了国民大革命运动的发展。
3、为民主革命鞠躬尽瘁
1924年扶病北上。反复宣传召开国民会议。1925年病逝于北京。
★(一)如何理解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
1、孙中山一生的三次转变
(1)由改良思想转变为革命思想。(2)由依靠军阀到反对军阀。(3)由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从“依赖帝国主义”到“反对帝国主义”。
2、孙中山一生的贡献
(1)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结束了在中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20世纪中国社会第一次巨变)
(2)为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对袁世凯及其北洋军阀展开了一系列不妥协的斗争。
(3)晚年接受中共和共产国际的帮助,同中国共产党合作,开创了国民革命运动的新局面。
3、孙中山的伟大精神
①反对列强侵略和军阀割据,争取国家统一和平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生致力于救国救民的革命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②为振兴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计个人安危,处处以民族、国家利益为重。鞠躬尽瘁的民族精神。③勇于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不断追求真理,百折不挠的进取和斗争精神。④天下为公的博大胸怀和放眼世界的开放心态。
(二)孙中山在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巨变中的历史作用:
孙中山是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先行者,并且毕生致力于中国民主革命事业。他高举大旗,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有力地促进了民族的觉醒和民主精神的高涨,开启了中国进步的闸门,求新求变的历史潮流推动着中国社会向前发展。此后他开创了民主共和时代,继续推进中国革命,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振兴,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他是站在
时代潮流前面,领导中国人民结束旧时代,开拓新时代的伟大革命家。
【典型例题】背景材料:
总理遗嘱告诫国人:“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
( http: / / www.21cnjy.com )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1.
孙中山先生在四十年革命生涯的主要活动是什么?(举五例极有代表性的史实)
活动:①1894年上书李鸿章失败后
( http: / / www.21cnjy.com )建立兴中会。②1905年在日本东京建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③1912年元旦,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并颁布《临时约法》。
④辛亥革命失败后,继续领导二次革命、护国运动、两次护法运动。⑤1924年1月在广州召开国民党“一大”会议。
2.
积四十年的经验是什么?
经验:①推翻满清王朝才是中国唯一出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是目的。
②南与北(军阀),如一丘之貉。依靠军阀,中国是没有出路的。
3.
他的目的达到了又为什么失败了?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①由于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把革命胜利果实让给了窃国大盗袁世凯
②中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相互勾结,联合起来干涉中国革命。
4.
为最终达到目的,他作出了怎样的历史贡献?
贡献:
1924年1月,召开国民党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大议会”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领导了国共第一次合作,组建了黄埔军校;抱病北上争取和平,开展国民会议运动,为挽救中国而耗费了毕生精力。
填空题答案:“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平均地权”
武昌起义
1912
南京
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
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成文法
三全分立
议会制
责任内阁制
法律
独裁专制
自由权利
辛亥革命
民主共和
社会风俗
人们思想
黄埔
【同步测试】
1、三民主义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
A.
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
B.
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C.
资产阶级革命派与立宪派的矛盾
D.
民族资产阶级与满洲贵族的矛盾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其实际意义在于
A.
人民在政治上翻身当家作主
B.
确立了民主共和国的原则
C.
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D.
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3、孙中山说:“国民党正在堕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的血液。”为此,他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重新解释三民主义
B、以“党内合作”方式同共产党合作
C、接受中共反帝反封建的主张
D、建立黄埔军校培养新式军事干部
4、1912年春,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宣告了中华民国成立
B、标志着清王朝统治的结束
C、标志着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诞生
D、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语
5、孙中山对民主革命的一个重要贡献
A、辛亥革命中对袁世凯进行了不妥协的斗争
B、辛亥革命后为维护民主共和制度进行了武装斗争
C、向共产国际建议实行国共合作
D、领导了北伐战争
6、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先生为实现民主共和所做出的重大贡献有
①创建同盟会
②提出三民主义
③颁布《临时约法》
④领导“二次革命”
A、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7、
由于三民主义没有比较完整的土地纲领,对资产阶级革命造成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为
A.
致使革命缺乏坚强的领导
B.
致使革命缺乏坚实的群众基础
C.
致使革命阵营成分复杂
D.
孙中山被迫对袁世凯妥协退让
8、新三民主义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最根本的区别表现在
A.
革命力量
B.
革命对象
C.
要实现的人民权利
D.
革命前途
9、中国共产党继承了孙中山的未竞事业,这主要表现在
A.
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B.
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C.
实现了平均地权,把土地分给了农民
D.
没收了官僚资本,建立了公有制
10、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推翻了清朝的统治
B.
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C.
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D.
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答案:BCBCB
CBDAD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今者由平民革命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公举,议会以国民公奉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材料二
在《遗嘱》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孙中山总结数十年的革命经验:“必须唤起民众,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他指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的是三民主义的哪一内容?
在三民主义的指导下,制定的宪法是什么?
该宪法确立了怎样的资产阶级政体?(1分)
(2)根据材料二回答孙中山晚年的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
孙中山晚年思想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3)简述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历史影响。(2分)
:答案(1)民权主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2)提出了新三民主义和“联俄、联共、
( http: / / www.21cnjy.com )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变化的原因:孙中山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屡次失败;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中共和共产国际的帮助。
(3)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核心;既
( http: / / www.21cnjy.com )具有鲜明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时代内容,又具有浓厚的爱国主义的民族特色;成为当时先进政治思想的主流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相关素材】
孙中山一生的四次转变:
1、从“医人”到“医国”
2、从“改良”到“革命”
开始的孙中山是一个改良主义者,他把挽救危亡的希望寄托在清政府身上。
事迹:建立兴中会,发动武装起义
创立同盟会,阐发“三民主义”
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
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帝制
为捍卫民主共和而斗争
3、从“旧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
4、从“依赖帝国主义”到“反对帝国主义”
早年:对帝国主义心存幻想(如旧三民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义中就没有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发布《告各友邦书》中承认帝国主义与清政府签定的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
转变
:他在斗争中认识到,要争取中国独立富强就必须努力推翻帝国主义。
晚年:他同帝国主义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如新三民主义中增加了反帝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