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课《童年艺趣》教学设计
课题 童年艺趣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美术 年级 三年级上
教材分析 本课以“童年艺趣”为主题,重在通过引导学生 赏析艺术家对不同时期儿童的创作,感受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结合高清图及相关视频,讲解雕塑、水墨画、油画、邮票等艺术形式的表现力和特色,强化学生对多样化表现形式的认识和理解。既有美术理论知识、又有实践体验,教材整体有趣新颖。
2022新课标要求 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文化理解的提升。它鼓励实践与应用,引导学生将知识运用于真实生活情境中,并重视跨学科学习以培养多元视角。同时,加强信息素养以适应数字时代的需求,关注个体差异,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路径,促进个性化发展。
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 1.艺术表现:能深入掌握绘画、雕塑、邮票等艺术形式的特性与技巧,从而掌握艺术家所描绘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故事内容。2.创意实践:了解不同艺术形式下创作的特点,理解如何描绘人物性格和情感,并发挥想象力,将传统与创意结合,培养创新思维。3.通审美感知:学会分析不同时期作品感知时代审美差异,理解儿童美术审美价值在于情感真实与创意本真,而非技巧完美。4.文化理解:了解在不同艺术创作下不同时期的孩童的艺术呈现,理解人物绘画与他们儿时的经历存在一定联系并会倾注自己的情感。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具备简单绘画能力,但对专业技法接触较少,需直观示范,对色彩的掌握、对应的含义、背景画幅的构图等内容仍需加紧学习。需通过作品直观对比分析激发认识和判断等。
重点 引导儿童分析不同艺术家核心特点。认识不同形式下如雕塑、油画、邮票作品的特色。
难点 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一次性让学生了解认识三种艺术形式比较难,不能更细致全面地掌握每一种艺术形式的特点和相关内容。
材料准备 高清的艺术作品图片以及相关视频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观看视频2.美术作品里的儿童,有的活泼可爱,有的天真无邪,有的机智聪颖。看一看艺术家们如何表现不同时期的儿童?(出示图片) 观看图片和视频。 初步思考课堂问题,让学生了解本课所学内容。
讲授新课 一、新知讲解 童年生活一直是艺术家乐于表现的题材,一代代艺术家通过不同的艺术作品和我们分享着他们儿时的经历。出示图片:看毛主席的望远镜(连环画)[现代] 孟庆江 顾元童年生活一直是艺术家乐于表现的题材,一代代艺术家通过不同的艺术作品和我们分享着他们儿时的经历。出示图片:放牛娃(美术日记) 1971 年 李平凡 中国美术馆藏活动一:收集儿童题材艺术作品,说说这些作品表现了什么内容。出示图片:阳台 (油画) 1982年吴正族 中国美术馆藏从这幅画的环境中你能看出是哪个季节吗?画中人物的服饰、动作体现出了哪些特点?炎炎夏日,虫鸣鸟唱。阳台上,平凡的一刻,你是否也能感受到宁静而温暖的生活气息呢?回答:图中内容展示的是春天,因为种植的小花都开了,一片生机。图中正在为花浇水的小女生恬静可爱,她穿着白色的连衣裙微微屈膝、弯腰着呵护着花朵,而穿着灰色衣服的爷爷从书中抬眼,认真端详着小孙女儿的动作,满眼慈祥和疼爱。小贴士认识油画及其特点油画以快干性植物油调和颜料作画,色彩丰富饱满、覆盖力强,可反复修改,能细腻表现质感与光影,画面持久保存,是西方绘画重要画种。出示图片:小年(油画)1994 年胡艳秋中国美术馆藏这幅作品表现了什么内容?艺术家通过哪些刻画来表现人物特点?回答:红色的灯笼鞭炮等代表小年节日。孩子们在村子里提灯笼、放鞭炮,嬉戏玩耍,使寒冷的冬日增添了浓浓的节日气氛。小知识艺术家通过服饰、 动作、神态等细节的刻画来表现人物特点。服饰:《蒙娜丽莎》中女士的丝绸长裙,显优雅华贵,体现其贵族身份;动作:《拾穗者》中农妇弯腰拾穗的动作,展现勤劳质朴;神态:《梵高自画像》中紧锁的眉头,传递画家内心的焦虑与执着。活动二:欣赏儿童题材艺术作品,说说不同的艺术形式带给你怎样的感受。观察与发现:中国画里的线条有长短、疏密、浓淡、干湿的变化。想一想,试一试,感受画家是如何画出充满变化的各种线条。小技巧可以通过调整画笔型号(粗细笔)、运笔力度(轻重压)、颜料厚薄(浓淡色)及速度(快慢行),结合手腕转动,画出多样线条。出示图片:榕树水牛 (中国画)(局部) [ 现代 ] 李可染 中国美术馆藏在繁茂的榕树下,两个牧童趴在牛背上说着话,沉浸在童年的快乐之中。出示图片:蒲公英(版画) 1959 年 吴凡 中国美术馆藏小女孩手持蒲公英轻轻一吹,那像小伞一样的绒花随风而去……作品造型纯朴,构图简洁,意境深远。小知识线条对比维度特点概括艺术效果长短对比长:连贯流畅,短:短促零碎长显舒展,短增节奏感疏密对比密:密集紧凑,疏:稀疏宽松密突出重点,疏留白透气浓淡对比浓:色彩厚重,淡:色彩浅淡浓显醒目,淡显柔和干湿对比干:笔触粗糙,湿:晕染自然干增质感,湿显细腻观看视频认识线条变化。(观看视频)出示图片:摇 (雕塑) 1982 年 孙闯 中国美术馆藏你觉得这个雕塑看起来像在做什么动作?雕塑的颜色和形状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感觉?是开心、安静,还是其他不一样的感受?回答:洁白的汉白玉、天真无邪的女孩……简约的风格下是对形体动态的精准把握。就像把我们小时候最熟悉的“摇晃”瞬间凝固在了眼前。小朋友抓起自己的脚,身体微微倾斜凸显了孩童的童稚,好像下一秒就要继续晃起来似的。出示图片:小红花 (雕塑) 1984 年 陈建时 中国美术馆藏艺术家用质朴、简练的线条惟妙惟肖地刻画了一位获得荣誉的少先队员。他骄傲地挺起胸膛,嘉奖的小红花用浮雕的形式凸显出来,呈现荣誉带来的喜悦。思考与探究:哪种美术表现形式最打动你?说说为什么?回答:雕塑是三维立体艺术,观者可多角度触摸、环绕欣赏,能直观感受体积感与空间张力;其材质(石、铜等)的真实质感与肌理,比平面绘画更易引发触觉联想,带来更强的沉浸式情感共鸣。小贴士艺术家在创作作品时,会借助每一个细节巧妙地倾注自己的情感,让我们细细品味艺术作品中所蕴含的深刻含义。观察与发现:荡秋千,踢毽子,滚铁环……哪一项活动是你熟悉的?出示图片:儿童游戏 (特种邮票) 2017 年 景绍宗 中国邮政
二、艺术欣赏出示图片三、实践练习学习活动欣赏不同时期邮票(图案、文字、色彩),分析邮票构成元素。请同学们用彩纸设计 “我的专属邮票”,包含主题图案与面值。 观察和赏析艺术作品。完成活动一。学习小贴士。学习小知识。完成活动二。完成艺术赏析。学习小知识。欣赏雕塑形式的作品。学习小贴士。进行艺术欣赏。动手实践。 引导学生赏析艺术作品,初步认识不同时期的儿童形象,进行本课主要研究内容引入。完成搜集儿童题材艺术作品并进行赏析,学会初步分析一幅作品所表达的内容。完善所需,认识什么是油画。图文举例结合引导学生进一步什么什么是用服饰、动作和表情表现人物情感手法,学会鉴赏文物作品的小技巧。欣赏儿童题材艺术作品中线条的应用。引导学生赏析不同线条所表达出来的特色和区别进一步感受不同的艺术形式带来的不同感受,调动学生课堂积极性和提升思考能力。进行知识点拓展,用表格的形式更直观地体现线条运用的区别。引导学生欣赏儿童相关雕塑作品,感受另一种艺术表达,并回答问题,调动课题参与度。强化所学知识点。提高学生鉴赏艺术的能力并从中激发设计灵感。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课堂练习 请同学们完成P34-35页的练习题。 完成课堂练习 巩固课堂知识
课堂评价 趣味评价体系表——"星光小画家"成长记 完成本次课的自我评价。 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点评。
课堂小结 在本次课堂中首先优先让儿童分享观察、感受与创作收获,再由教师梳理共性知识如艺术形式特征、明确不同艺术形式下表现内容的区别,避免 “标准答案式” 灌输,并在赏析中强化从艺术家作品中学到的方法,用到自己的创作中”,强化 “审美 — 创造” 的转化,让儿童将课堂审美延伸到生活中,避免课程 “结束即遗忘”。 进行课堂小结。 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概括。
课后作业 1.欣赏不同时期绘画(如文艺复兴写实画、印象派光影画),用彩笔模仿对应风格画小场景。2. 分组用不同颜料(水彩、油画棒)画同一物体,对比色彩效果。 完成课后作业。 在课后作业实践中深化对本课内容的掌握。
板书 童年艺趣一、赏析不同时期儿童艺术作品二、收集艺术作品完成内容分析三、感受不同艺术形式带来的感受四、进行作品欣赏五、作品绘画实操练习六、学习知识拓展 观看板书 强调教学重点内容。
课外拓展/课外阅读内容 1.艺术表现形式-邮票邮票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它是历史的记录者,承载了各国的文化特色,能够传播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极具收藏与经济价值。它的特点包含:题材广泛,堪称“微型百科全书;形式多样,蕴含多种艺术技法;工艺精湛,暗藏特殊工艺。2.艺术表现形式-雕塑雕塑是一种以立体形态为核心的艺术表现形式。通过塑造或雕刻等方式,将思想、情感转化为可触摸的空间艺术。雕塑无需依赖文字或情节,仅通过形体、线条和空间关系,就能传递情思、感情和精神。它的特点包括:立体空间性强;材质的选择性,表达不同风格雕刻手法多样化,塑造丰富形态; 耐久性长,有纪念意义。 进行课外知识拓展。 拓宽学生知识面。
特色资源分析和技术手段说明 实现 “资源落地” 与 “课堂创新” 的关键,需适配儿童的认知水平,避免复杂操作。展示高清作品图(如放大绘本插画的细节,让儿童看清 “拼贴的纹理”);并播放艺术家创作视频、动画短片。
教学反思 本课程设计严格遵循《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在"造型·表现"学习领域落实"欣赏-理解-创造"三级目标,符合三年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优点:通过对比不同艺术家,拓展儿童对绘画风格、文化背景的认知,培养包容性审美,同时鼓励儿童在模仿大师技法中融入个人创意,避免机械复制,提升原创能力。不足:雕塑作品本身的艺术性在图片呈现上大打折扣,不能更直观的凸显出雕塑与油画、邮票等艺术形式之间的区别。 进行教学反思总结 明确本课教学过程的缺陷,进行教学过程的改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9张PPT)
童年艺趣
(人美版)三年级
上
第一单元 第1课
01
新知导入
02
新知讲解
03
艺术欣赏
04
实践练习
05
知识拓展
06
课堂练习
07
课堂评价
08
课后作业
核心素养目标
艺术表现
创意实践
审美感知
文化理解
了解在不同艺术创作下不同时期的孩童的艺术呈现,理解人物绘画与他们儿时的经历存在一定联系并会倾注自己的情感。
学会分析不同时期作品感知时代审美差异,理解儿童美术审美价值在于情感真实与创意本真,而非技巧完美。
了解不同艺术形式下创作的特点,理解如何描绘人物性格和情感,并发挥想象力,将传统与创意结合,培养创新思维。
能深入掌握绘画、雕塑、邮票等艺术形式的特性与技巧,从而掌握艺术家所描绘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故事内容。
01
新知导入
01
新知导入
美术作品里的儿童,有的活泼可爱,有的天真无邪,有的机智聪颖。看一看艺术家们如何表现不同时期的儿童
02
新知讲解
童年生活一直是艺术家乐于表现的题材,一代代艺术家通过不同的艺术作品和我们分享着他们儿时的经历。
看毛主席的望远境(连环画)[现代] 孟庆江 顾元
02
新知讲解
童年生活一直是艺术家乐于表现的题材,一代代艺术家通过不同的艺术作品和我们分享着他们儿时的经历。
放牛娃(美术日记) 1971 年 李平凡 中国美术馆藏
02
新知讲解
活动一:收集儿童题材艺术作品,说说这些作品表现了什么内容。
阳台 (油画) 1982年吴正族 中国美术馆藏
从这幅画的环境中你能看出是哪个季节吗
画中人物的服饰、动作体现出了哪些特点?
炎炎夏日,虫鸣鸟唱。阳台上,平凡的一刻,你是否也能感受到宁静而温暖的生活气息呢?
02
新知讲解
图中内容展示的是春天,因为种植的小花都开了,一片生机。
图中正在为花浇水的小女生恬静可爱,她穿着白色的连衣裙微微屈膝、弯腰着呵护着花朵,而穿着灰色衣服的爷爷从书中抬眼,认真端详着小孙女儿的动作,满眼慈祥和疼爱。
02
新知讲解
小贴士
认识油画及其特点
油画以快干性植物油调和颜料作画,色彩丰富饱满、覆盖力强,可反复修改,能细腻表现质感与光影,画面持久保存,是西方绘画重要画种。
小贴士
02
新知讲解
活动一:收集儿童题材艺术作品,说说这些作品表现了什么内容。
小年(油画)1994 年胡艳秋中国类术馆藏
这幅作品表现了什么内容
艺术家通过哪些刻画来表现人物特点
堆雪人
放鞭炮
挂灯笼
02
新知讲解
小年(油画)1994 年胡艳秋中国类术馆藏
红色的灯笼鞭炮等代表小年节日。
孩子们在村子里提灯笼、放鞭炮,嬉戏玩耍,使寒冷的冬日增添了浓浓的节日气氛。
02
新知讲解
小知识
艺术家通过服饰、 动作、神态等细节的刻画来表现人物特点。
小知识
02
新知讲解
小知识
服饰:《蒙娜丽莎》中女士的丝绸长裙,显优雅华贵,体现其贵族身份;
小知识
02
新知讲解
小知识
动作:《拾穗者》中农妇弯腰拾穗的动作,展现勤劳质朴;
小知识
02
新知讲解
小知识
神态:《梵高自画像》中紧锁的眉头,传递画家内心的焦虑与执着。
小知识
02
新知讲解
活动二:欣赏儿童题材艺术作品,说说不同的艺术形式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观察与发现:中国画里的线条有长短、疏密、浓淡、干湿的变化。想一想,试一试,感受画家是如何画出充满变化的各种线条。
02
新知讲解
小技巧
可以通过调整画笔型号(粗细笔)、运笔力度(轻重压)、颜料厚薄(浓淡色)及速度(快慢行),结合手腕转动,画出多样线条。
02
新知讲解
在繁茂的榕树下,两个牧童趴在牛背上说着话,沉浸在童年的快乐之中。
榕树水牛 (中国画)(局部) [ 现代 ] 李可染 中国美术馆藏
树枝的浓墨粗线
人物曲线
大面积黑白对比
02
新知讲解
蒲公美(版画) 1959 年 吴凡 中国美术馆藏
小女孩手持蒲公英轻轻一吹,那像小伞一样的绒花随风而去......作品造型纯朴,构图简洁,意境深远。
02
新知讲解
小知识
线条对比维度 特点概括 艺术效果
长短对比 长:连贯流畅,短:短促零碎 长显舒展,短增节奏感
疏密对比 密:密集紧凑,疏:稀疏宽松 密突出重点,疏留白透气
浓淡对比 浓:色彩厚重,淡:色彩浅淡 浓显醒目,淡显柔和
干湿对比 干:笔触粗糙,湿:晕染自然 干增质感,湿显细腻
02
新知讲解
观看视频认识线条变化。
02
新知讲解
摇 (雕塑) 1982 年 孙闯 中国美术馆藏
你觉得这个雕塑看起来像在做什么动作
雕塑的颜色和形状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感觉 是开心、安静,还是其他不一样的感受
02
新知讲解
洁白的汉白玉、天真无邪的女孩......简约的风格下是对形体动态的精准把握。就像把我们小时候最熟悉的“摇晃”瞬间凝固在了眼前。小朋友抓起自己的脚,身体微微倾斜凸显了孩童的童稚,好像下一秒就要继续晃起来似的。
02
新知讲解
小红花 (雕塑) 1984 年 陈建时 中国美术馆藏
艺术家用质朴、简练的线条惟妙惟肖地刻画了一位获得荣誉的少先队员。他骄傲地挺起胸膛,嘉奖的小红花用浮雕的形式凸显出来,呈现荣誉带来的喜悦。
胸口的大红花
抿起的嘴角细腻的表达了孩童腼腆的喜悦
02
新知讲解
思考与探究:哪种美术表现形式最打动你?说说为什么?
雕塑是三维立体艺术,观者可多角度触摸、环绕欣赏,能直观感受体积感与空间张力;其材质(石、铜等)的真实质感与肌理,比平面绘画更易引发触觉联想,带来更强的沉浸式情感共鸣。
02
新知讲解
小贴士
艺术家在创作作品时,会借助每一个细节巧妙地倾注自己的情感,让我们细细品味艺术作品中所蕴含的深刻含义。
小贴士
02
新知讲解
观察与发现:荡秋千,踢毽子,滚铁环......哪一项活动是你熟悉的?
儿童游戏 (特种邮票) 2017 年 景绍宗 中国邮政
03
艺术欣赏
04
实践练习
欣赏不同时期邮票(图案、文字、色彩),分析邮票构成元素。
请同学们用彩纸设计 “我的专属邮票”,包含主题图案与面值。
学习活动
05
知识拓展
艺术表现形式-邮票
邮票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它是历史的记录者,承载了各国的文化特色,能够传播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极具收藏与经济价值。
它的特点包含:
题材广泛,堪称“微型百科全书;形式多样,蕴含多种艺术技法;工艺精湛,暗藏特殊工艺。
05
知识拓展
艺术表现形式-雕塑
雕塑是一种以立体形态为核心的艺术表现形式。
通过塑造或雕刻等方式,将思想、情感转化为可触摸的空间艺术。
雕塑无需依赖文字或情节,仅通过形体、线条和空间关系,就能传递情思、感情和精神。
05
知识拓展
艺术表现形式-雕塑
它的特点包括:
立体空间性强;
材质的选择性,表达不同风格
雕刻首发多样化,塑造丰富形态;
耐久性长,有纪念意义。
06
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
1、雕塑与绘画最大的区别是?( )
用颜色多少 B. 是否有立体感
C. 是否需要画笔 D. 保存时间长短
2、用橡皮泥捏的小动物,属于什么雕塑类型?( )
石雕 B. 泥塑 C. 铜雕 D. 木雕
3、邮票上通常不会出现的元素是?( )
A. 图案 B. 面值 C. 作者名字 D. 汽车轮胎
B
B
D
06
课堂练习
二、判断题
1、邮票因尺寸小巧,艺术家在设计表现儿童美术课程的邮票时,通常会提炼核心场景,如儿童握笔绘画的特写,而非复杂的全景画面。
2、艺术家通常通过服饰、 动作、神态等细节的刻画来表现人物特点。
3、绘画作品中密集的线条通常体现出稀疏宽松感。
4、油画是我国艺术家最常用的画种。
√
√
X
X
07
课堂评价
趣味评价体系表——"星光小画家"成长记
评价维度 评价标准 我的小星星
艺术赏析小专家 是否了解艺术家通过服饰、 动作、神态等细节的刻画来表现人物特点 ☆☆☆☆☆
观察与分析能力 能否分析色彩、构图、造型等视觉元素所传递出的特质 ☆☆☆☆☆
学习态度考察 课堂上是否积极参与讨论、互动,课后作业是否认真完成 ☆☆☆☆☆
火眼金睛奖 能准确分析绘画作品中表情传达的情感,课堂问答积极 ☆☆☆☆☆
合作小明星 在小组活动中积极分享工具材料,帮助同学完成作品 ☆☆☆☆☆
08
课后作业
1、欣赏不同时期绘画(如文艺复兴写实画、印象派光影画),用彩笔模仿对应风格画小场景。
2、 分组用不同颜料(水彩、油画棒)画同一物体,对比色彩效果。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