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5张PPT)
北京故宫
(浙美版)三年级
上
第一单元 第1课
01
新知导入
02
新知讲解
03
艺术欣赏
04
实践练习
05
知识拓展
06
课堂练习
07
课堂评价
08
课后作业
核心素养目标
艺术表现
创意实践
审美感知
文化理解
了解藏品背后的历史文化,理解文物所承载的历史意义和文化内涵,增强文化认同感。
通过观察藏品的造型、色彩、纹饰等,感受其外在的美感,培养对美的敏感度和感知能力。
在学习后能够为文物编写趣味故事并配上插画、小品画和手抄报等,发挥想象力,将传统与创意结合,培养创新思维。
在赏析后,尝试用绘画、手工等形式再现或表现藏品特点,将对藏品的理解转化为艺术表达,提升艺术表现能力。
01
新知导入
01
新知导入
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宫殿,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也是最大的木结构建筑群。故宫博物院里收藏着哪些珍宝 让我们走进故宫,开始寻宝之旅吧。
北京故宫布局严整,规模宏大,建筑本身就是“最大的珍宝”
02
新知讲解
故宫的藏画
千里江山图(局部)中国画北宋王希孟 51.5cmx1191.5cm
02
新知讲解
小知识
《千里江山图》是中国青绿山水中的代表作,画面以长卷的形式全景式地表现了层峦叠嶂的千里江山。其间穿插众多人物活动场景,让壮阔河山与人间生活融为一体。
小知识
02
新知讲解
在设色上,画家以赭色为衬托,再罩染石绿、石青,使画面像宝石一样光彩鲜亮,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02
新知讲解
故宫的藏品
故宫博物院是一座大型综合性博物馆,馆藏文物体系完备、涵盖古今、品质精良、品类丰富。现有藏品总量已达 180 余万件(套),以明清宫廷文物类藏品、古建类藏品、图书类藏品为主,是国内收藏文物最丰富的博物馆之一,同时也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
02
新知讲解
故宫的藏品
青玉“长乐”谷纹壁 汉代
鎏金錾花花鸟纹葵式银碗 唐代
董临簋 西周
画珐琅花卉纹莲花式盖碗 清代
02
新知讲解
故宫的藏品
别彩双龙纹委角长方盒 明代
黄杨木雕东山报捷图笔筒 清代
02
新知讲解
五牛图 中国画 唐代 韩 20.8cmx139.8cm
02
新知讲解
写生珍禽图 中国画五代黄41.5cmx70.8cm
《五牛图》和《写生珍禽图》分别以左右对称式的构图和近乎平铺式的构图描绘了画家观察到的动物。
02
新知讲解
小贴士
对称式构图
《五牛图》就是左右对称式构图:画面中五头牛左右分布,大致呈对称态势,中间牛为视觉中心,两侧牛姿态呼应,平衡稳定。
小贴士
02
新知讲解
小贴士
平铺式的构图
《写生珍禽图》就是平铺式构图:画作将多种禽鸟、昆虫等分散排列,无明显中心,如平铺展开的画卷,尽显自然灵动,展现多样生灵。
小贴士
02
新知讲解
想一想:《五牛图》和《写生珍禽图》中的动物画法各有怎样的特点
《五牛图》:以线勾勒为主,线条粗壮有力,精准表现牛的肌肉纹理与体态,设色朴素,凸显牛的憨厚写实。
02
新知讲解
想一想:《五牛图》和《写生珍禽图》中的动物画法各有怎样的特点
《写生珍禽图》:笔法细腻,对禽鸟羽毛、神态刻画入微,色彩丰富且自然,尽显生灵鲜活生动。
02
新知讲解
韩照载夜宴图(宋摹本,局部)中国画五代顾阁中28.7cmx335.5cm
02
新知讲解
《韩熙载夜宴图》描绘了南唐颇有政治才干的大臣韩熙载宴请宾朋的场景,长卷呈现了听琴、观舞、休息、清吹、送客五个场景。画作运笔精熟,色彩绚丽,人物生动,显示出画家高超的画技。
02
新知讲解
说一说:《韩熙载夜宴图》是通过什么分割出五个场景的
通过屏风、床榻、帐幔等器物自然分割,将听乐、观舞、休息、清吹、送别五个场景串联,过渡流畅,整体统一。
02
新知讲解
手卷结构示意图
02
新知讲解
小知识
手卷是中国传统书画装裱形式之一,有严格而规范的装裱工艺手法。
手卷自右向左横向展示,便于案头观赏。
小知识
02
新知讲解
在故宫珍藏的众多珍宝中,《清明上河图》是一件具有重要历史和艺术价值的传世名作。
画家张择端用生动的画笔描绘了北宋都城汴京中汴河两岸的景色。
02
新知讲解
清明上河图 中国画 北宋张择端24.8cmx528cm
02
新知讲解
首段:汴京郊野风光
中段:以虹桥为中心,热闹的汴河码头
02
新知讲解
后段:汴京市区街景
02
新知讲解
说一说:观察画中船工们的动作和表情,说说他们是如何各司其职的。你认为船能顺利过桥吗
船工有的撑篙、有的拉纤、有的掌舵,神情专注,分工明确。从画面看,船工配合默契,大概率能顺利通过。
02
新知讲解
试一试:被誉为“北宋社会百科全书”的《清明上河图》,将各个阶层的市井生活悉数入画,画面移步换景,令人目不暇接。展卷细赏,找找你感兴趣的细节,与同学分享你的发现吧。
02
新知讲解
小技巧
先观察藏品的整体造型、色彩、材质,比如书画的整体构图;再聚焦细节,如书画的笔触线条,全面了解藏品特征。
02
新知讲解
小技巧
查看藏品的说明牌,了解其年代、用途、创作者(如书画)等背景,能更好理解其展现的农耕文化内涵,帮助深入分析藏品。
02
新知讲解
画面中街边小铺,小厮热情招呼客人,伙计忙碌备货;还有行人,有的赶路,有的闲聊,细节满满,尽显北宋市井生活的热闹与烟火气。
街头招客的小厮
03
艺术欣赏
04
实践练习
仔细观察画中细节,试着描摹一个局部,深入感受作品的魅力。
查阅资料,了解更多故宫博物院的藏品,并与同学分享你的学习成果。
学习活动
05
知识拓展
故宫博物院的线上虚拟展厅
故宫开放了线上虚拟展厅。
线上虚拟展厅是指借助数字技术,还原故宫建筑与展厅场景,用户可 360° 浏览。
特色是打破时空限制,提供高清文物观赏、语音讲解,还能互动体验,让观众便捷感受故宫魅力。
05
知识拓展
认识故宫博物院的更多文物
《洛神赋图》卷(宋摹本) 金瓯永固杯(清乾隆) 兽面纹方鼎
05
知识拓展
认识故宫博物院的更多文物
五彩鱼藻纹盖罐(明嘉靖) 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象耳炉
05
知识拓展
小朋友要学会正确游览博物馆
遵守秩序:听从工作人员和家长的安排,不随意插队、奔跑打闹,避免影响他人参观,也防止自己受伤。
爱护文物:严禁触摸文物、展柜,不向展柜内丢弃杂物,不使用闪光灯拍照,保护文物不受损害。
05
知识拓展
小朋友要学会正确游览博物馆
保持卫生:不在展厅内吃零食、喝饮料,不乱扔垃圾,保持展厅整洁,做文明小游客。
紧跟家长:博物院面积大、游客多,小朋友要时刻紧跟家长,不独自离队,防止走失。
07
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
1、故宫曾是哪个朝代的皇宫?( )
A. 唐朝 B. 明清 C. 宋朝
2、《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 )
A. 张择端 B. 韩滉 C. 黄筌
3、《五牛图》的材质是?( )
A. 绢本 B. 纸本 C. 布本
B
A
A
07
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
4、故宫博物院成立于哪一年?( )
1925 年 B. 1949 年 C. 1900 年
5、下列哪件藏品是北宋王希孟的青绿山水作品?( )
《五牛图》 B. 《千里江山图》
C. 《洛神赋图》 D. 《写生珍禽图》
A
B
07
课堂练习
二、判断题
1、《韩熙载夜宴图》描绘了韩熙载一次完整的夜宴过程。
2、故宫馆藏文物中没有青铜器。
3、线上虚拟展厅无法近距离观赏文物细节。
4、《千里江山图》卷使用的是水墨绘画技法,色彩淡雅朴素。
5、观察金瓯永固杯时,能发现它是用于日常饮水的器具,材质为白银。
×
√
×
×
×
08
课堂评价
趣味评价体系表——"星光小画家"成长记
评价维度 评价标准 我的小星星
艺术赏析小专家 是否了解故宫博物院重要藏品的作者、构图及画法等 ☆☆☆☆☆
观察与分析能力 能否细致观察故宫建筑、文物细节,准确分析画作构图、动物画法等 ☆☆☆☆☆
学习态度考察 课堂上是否积极参与讨论、互动,课后作业是否认真完成 ☆☆☆☆☆
火眼金睛奖 能准确分析绘画作品中表情传达的情感,课堂问答积极 ☆☆☆☆☆
合作小明星 在小组活动中积极分享工具材料,帮助同学完成作品 ☆☆☆☆☆
09
课后作业
1、模仿《五牛图》或《写生珍禽图》的画法,创作一幅动物小品画。
2、请同学们收集故宫文物图片,制作一份 “我眼中的故宫国宝” 手抄报。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课《北京故宫》教学设计
课题 北京故宫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美术 年级 三年级上
教材分析 本课以“北京故宫”为主题,重在通过引导学生 “以故宫为载体,培养传统美术审美能力”,构建 “文化 — 作品 — 技法” 三维内容体系,区别于侧重历史的教材与单一技法教材,更贴合学生视觉认知,用故事化表述、高清图及故宫文创元素增强趣味,且紧扣美术课标,明确知识、能力、情感目标。最后拓展介绍线上虚拟游览博物院的创新形式。既有美术理论知识、又有实践体验,还有安全提示,教材整体有趣新颖。
2022新课标要求 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文化理解的提升。它鼓励实践与应用,引导学生将知识运用于真实生活情境中,并重视跨学科学习以培养多元视角。同时,加强信息素养以适应数字时代的需求,关注个体差异,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路径,促进个性化发展。
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 1.艺术表现:在赏析后,尝试用绘画、手工等形式再现或表现藏品特点,将对藏品的理解转化为艺术表达,提升艺术表现能力。2.创意实践:在学习后能够为文物编写趣味故事并配上插画、小品画和手抄报等,发挥想象力,将传统与创意结合,培养创新思维。3.审美感知:通过观察藏品的造型、色彩、纹饰等,感受其外在的美感,培养对美的敏感度和感知能力。4.文化理解:了解藏品背后的历史文化,理解文物所承载的历史意义和文化内涵,增强文化认同感。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具备简单绘画能力,但对专业技法接触较少,需直观示范,对色彩的掌握、对应的含义、背景画幅的构图等内容仍需加紧学习。需通过作品直观对比分析激发认识和判断等。
重点 让学生明确故宫并非单纯的 “历史建筑”,而是涵盖建筑美术、馆藏美术作品等领域的。掌握重点作品的赏析方法“背景分析 — 视觉观察 — 技法解读 — 意境体会” 的赏析步骤。
难点 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既让学生了解必要的文化背景,又能深入分析美术作品的艺术特点,避免 “文化与美术脱节”。
材料准备 高清的故宫建筑图片以及相关视频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观看视频2.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宫殿,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也是最大的木结构建筑群。故宫博物院里收藏着哪些珍宝?让我们走进故宫,开始寻宝之旅吧。(出示图片) 观看图片和视频。 初步思考课堂问题,让学生了解本课所学内容。
讲授新课 一、新知讲解 故宫的藏画千里江山图(局部)中国画北宋王希孟51.5cmx1191.5cm(出示图片)小知识《千里江山图》是中国青绿山水中的代表作,画面以长卷的形式全景式地表现了层峦叠嶂的千里江山。其间穿插众多人物活动场景,让壮阔河山与人间生活融为一体。学生:在设色上,画家以赭色为衬托,再罩染石绿、石青,使画面像宝石一样光彩鲜亮,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故宫的藏品故宫博物院是一座大型综合性博物馆,馆藏文物体系完备、涵盖古今、品质精良、品类丰富。现有藏品总量已达 180 余万件(套),以明清宫廷文物类藏品、古建类藏品、图书类藏品为主,是国内收藏文物最丰富的博物馆之一,同时也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出示图片)出示图片:五牛图 中国画 唐代 韩 20.8cmx139.8cm写生珍禽图 中国画五代黄41.5cmx70.8cm《五牛图》和《写生珍禽图》分别以左右对称式的构图和近乎平铺式的构图描绘了画家观察到的动物。小贴士对称式构图《五牛图》就是左右对称式构图:画面中五头牛左右分布,大致呈对称态势,中间牛为视觉中心,两侧牛姿态呼应,平衡稳定。平铺式的构图《写生珍禽图》就是平铺式构图:画作将多种禽鸟、昆虫等分散排列,无明显中心,如平铺展开的画卷,尽显自然灵动,展现多样生灵。想一想:《五牛图》和《写生珍禽图》中的动物画法各有怎样的特点?答:《五牛图》:以线勾勒为主,线条粗壮有力,精准表现牛的肌肉纹理与体态,设色朴素,凸显牛的憨厚写实。 答:《写生珍禽图》:笔法细腻,对禽鸟羽毛、神态刻画入微,色彩丰富且自然,尽显生灵鲜活生动。出示图片:韩照载夜宴图(宋摹本,局部)中国画五代顾阁中28.7cmx335.5cm《韩熙载夜宴图》描绘了南唐颇有政治才干的大臣韩熙载宴请宾朋的场景,长卷呈现了听琴、观舞、休息、清吹、送客五个场景。画作运笔精熟,色彩绚丽,人物生动,显示出画家高超的画技。说一说:《韩熙载夜宴图》是通过什么分割出五个场景的?答:通过屏风、床榻、帐幔等器物自然分割,将听乐、观舞、休息、清吹、送别五个场景串联,过渡流畅,整体统一。手卷结构示意图(出示图片)小知识手卷是中国传统书画装裱形式之一,有严格而规范的装裱工艺手法。手卷自右向左横向展示,便于案头观赏。在故宫珍藏的众多珍宝中,《清明上河图》是一件具有重要历史和艺术价值的传世名作。画家张择端用生动的画笔描绘了北宋都城汴京中汴河两岸的景色。出示图片:清明上河图 中国画 北宋张择端24.8cmx528cm首段、中后段说一说:观察画中船工们的动作和表情,说说他们是如何各司其职的。你认为船能顺利过桥吗?答:船工有的撑篙、有的拉纤、有的掌舵,神情专注,分工明确。从画面看,船工配合默契,大概率能顺利通过。试一试:被誉为“北宋社会百科全书”的《清明上河图》,将各个阶层的市井生活悉数入画,画面移步换景,令人目不暇接。展卷细赏,找找你感兴趣的细节,与同学分享你的发现吧。小技巧先观察藏品的整体造型、色彩、材质,比如书画的整体构图;再聚焦细节,如书画的笔触线条,全面了解藏品特征。查看藏品的说明牌,了解其年代、用途、创作者(如书画)等背景,能更好理解其展现的农耕文化内涵,帮助深入分析藏品。答:画面中街边小铺,小厮热情招呼客人,伙计忙碌备货;还有行人,有的赶路,有的闲聊,细节满满,尽显北宋市井生活的热闹与烟火气。二、艺术欣赏(出示视频)三、实践练习学习活动仔细观察画中细节,试着描摹一个局部,深入感受作品的魅力。查阅资料,了解更多故宫博物院的藏品,并与同学分享你的学习成果。 学习小知识。观看故宫博物院的藏品。学习小贴士完成思考。欣赏《韩熙载夜宴图》并回答问题。学习小知识。完成说一说。学习小技巧。进行艺术欣赏。动手实践。 引导学生认识故宫博物院里的藏画作品,进行本课主要研究内容引入。进一步感知藏品的美。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作品了解什么是对称式构图和平铺式构图,认识两种构图的特点和运用。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观察,学会鉴赏文物作品的艺术特点。引导学生欣赏《韩熙载夜宴图》,了解该作品的艺术特色并进行内容回答,调动学生课堂积极性和提升思考能力。认识什么是手卷装裱形式。图文结合引导学生进行文物中人物表情观察,强化对文物作品细节内容的掌握和观察。学习如何观察一幅文物作品以及有哪些技巧赏析文物作品。提高学生鉴赏艺术的能力并从中激发设计灵感。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课堂练习 请同学们完成P39-41页的练习题。 完成课堂练习 巩固课堂知识
课堂评价 趣味评价体系表——"星光小画家"成长记 完成本次课的自我评价。 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点评。
课堂小结 在本次课堂中首先认识了故宫的文化定位 —— 它不仅是皇家宫殿,更是中国传统美术的 “集大成者”;接着梳理课程赏析的重点作品如《千里江山图》《清明上河图》、故宫陶瓷代表作等,总结每件作品的核心美术特点,让学生明确 “故宫艺术” 的多元形式与核心价值,帮助学生建立对传统美术的整体认知框架,而非孤立记忆单件作品,最后又引导学生将课堂所学与自身创作、现代审美结合,为后续美术实践或自主探索埋下伏笔。 进行课堂小结。 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概括。
课后作业 1.模仿《五牛图》或《写生珍禽图》的画法,创作一幅动物小品画。2.请同学们收集故宫文物图片,制作一份 “我眼中的故宫国宝” 手抄报。 完成课后作业。 在课后作业实践中深化对本课内容的掌握。
板书 北京故宫一、赏析故宫的藏画和藏品二、分析动物画法的特点三、赏析《清明上河图》四、进行作品欣赏五、作品绘画实操练习六、学习知识拓展 观看板书 强调教学重点内容。
课外拓展/课外阅读内容 1.故宫博物院的线上虚拟展厅故宫开放了线上虚拟展厅。线上虚拟展厅是指借助数字技术,还原故宫建筑与展厅场景,用户可 360° 浏览。特色是打破时空限制,提供高清文物观赏、语音讲解,还能互动体验,让观众便捷感受故宫魅力。2.认识故宫博物院的更多文物3.小朋友要学会正确游览博物馆遵守秩序:听从工作人员和家长的安排,不随意插队、奔跑打闹,避免影响他人参观,也防止自己受伤。爱护文物:严禁触摸文物、展柜,不向展柜内丢弃杂物,不使用闪光灯拍照,保护文物不受损害。保持卫生:不在展厅内吃零食、喝饮料,不乱扔垃圾,保持展厅整洁,做文明小游客。紧跟家长:博物院面积大、游客多,小朋友要时刻紧跟家长,不独自离队,防止走失。 进行课外知识拓展。 拓宽学生知识面。
特色资源分析和技术手段说明 教师可通过 “在线资源库”(如将故宫官网数字文物库、纪录片片段、美术术语解释等资源整合到一个平台),方便学生课后自主查阅;同时提供权威的赏析资料,高清的文物图片和视频内容,这类资源的优势是权威性强、内容全面,能为课程提供准确的知识支撑,避免错误信息误导。最后介绍可以利用 “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 技术,让学生 “走进” 虚拟故宫 —— 通过 VR 设备,学生可 “置身” 太和殿,观察屋脊瑞兽的细节、感受宫殿的空间尺度;通过 AR 技术,扫描教材中的作品图片,可呈现作品的动态演示。
教学反思 本课程设计严格遵循《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在"造型·表现"学习领域落实"欣赏-理解-创造"三级目标,符合三年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优点:“认识故宫” 与 “作品赏析” 结合,能让学生在了解历史文化背景的同时,理解美术作品的创作语境,比如赏析《千里江山图》时,可结合宋代皇家书画收藏传统,让学生明白作品的艺术价值与历史地位,实现 “文化 + 美术” 的双重学习效果。不足:故宫的艺术魅力不仅体现在单件作品上,更在于整体空间氛围(如宫殿群的对称布局、光影在红墙上的变化)、作品与环境的关联(如书画在殿堂中的陈列效果)。但多数课堂只能通过图片、视频呈现,学生无法直观感受作品的尺寸、材质质感(如书画的纸质纹理、陶瓷的釉面触感),也无法体会空间氛围对艺术欣赏的影响,导致对作品的感知较为片面,难以形成完整的审美体验。 进行教学反思总结 明确本课教学过程的缺陷,进行教学过程的改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