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河池市宜州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广西河池市宜州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8-29 19:20: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宜州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标语中与西藏和平解放有关的是( )
A.祖国大陆成一统,各族实现大团结
B.走全面建设道路,建强大工业国家
C.五项原则通世界,梅开三度谱华章
D.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2.胶济铁路曾先后被德国和日本攫取,直到1949年才真正回到中国人民的怀抱。其命运表明( )
A.民族独立是维护主权的前提 B.民族民主革命进程艰难曲折
C.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D.资本输出是列强侵华的手段
3.1950年秋,东北地区掀起“男女老少齐上阵、家家户户忙炒面”的热潮,仅20多天的时间,就有405万斤炒面送到前线。出现这一现象的历史背景是( )
A.包干到户 B.三大改造 C.人民公社化 D.抗美援朝
4.下图是1954年山东胶县(今胶州市)一位二十岁女性选民的选民证。推测该文物当时是为了迎接(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C.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D.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5.我国“一五”计划取得了重大成就。下列史实中可以证明这一结论的是( )
①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②开展了大炼钢铁的群众运动
③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 ④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下面是某同学在进行探究性学习时设计的年代尺,其中①处中国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可概括为( )
A.政权巩固、社会过渡 B.探索建设,曲折发展
C.改革开放,继往开来 D.崭新篇章,民族复兴
7.1953年《人民日报》的元旦社论这样写道:“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吹响了新中国工业化建设号角的历史事件是(  )
A.土地改革 B.第一个五年计划
C.公私合营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8.给如图拟定标题,合适的是( )
A.国防建设想象图 B.人民公社想象图 C.“大跃进”想象图 D.包干到户想象图
9.从1956年到1966年的十年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一大批英雄模范。正是他们的艰苦奋斗和激情创业,成就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伟业。这其中就有被称为“铁人”的大庆石油工人( )
A.雷锋 B.王进喜 C.焦裕禄 D.黄继光
10.下面是企业商标,属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成就的是( )
A.沈阳机床 B.沈飞集团 C.武汉钢铁 D.鞍钢集团
11.下图是中国邮政发行的一次党的会议周年纪念封(局部)。该会议( )
A.标志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 B.开始了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C.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中心的转移 D.系统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2.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土地政策的三次调整。与“三次调整”的共同作用无关的是( )
A.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B.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C.农业生产得到发展 D.促进乡镇企业的崛起
13.1984年,刚上任的青岛冰箱厂厂长张瑞敏说:“欢迎我的是53份请假报告。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十点钟时,随便往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从青岛冰箱厂存在的问题可以判断出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应该是( )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增强企业活力
C.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 D.实行改革开放
14.“从打开‘一扇窗’,到打开面向全世界的‘大门’。……一座座城市勾勒出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棋局。”我国对外开放过程中于1980年设立的经济特区有( )
①深圳 ②北海 ③厦门 ④上海 ⑤汕头 ⑥珠海 ⑦海南
A.①②③④ B.①④⑤⑦ C.①③⑤⑥ D.③⑤⑥⑦
15.在我国对外开放的进程中,“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有利于我国经济进入全球市场”的是( )
A.兴办深圳经济特区 B.开放陆地边境城市 C.建立上海浦东新区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6.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明确提出于(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八大
17.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是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目标将在______实现
A.2027年 B.2035年 C.2049年 D.2056年
18.“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下图直接呈现的是哪一方面的推进措施( )
A.全面从严治党 B.全面深化改革
C.全面依法治国 D.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二、综合题
19.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必须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王老师以“担复兴大任·做时代新人”为主题,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请你完成学习任务。
任务一:【时政领航——谈谈你的认识】
时政大事 相关关键词
经济体制改革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对外开放 经济特区建立、对外开放格局形成、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改革开放后经济建设成就显著 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
(1)请谈谈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率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地方是哪里?我国对外开放中形成了怎样的格局?
任务二:【循序渐进——探寻改革开放特点】
材料一 “可以划出一块地方,叫作特区……中央没有钱,要你们自己搞,杀出一条血路来。”国家对经济特区给予优惠的经济政策,吸引外资,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进行现代化建设。
材料二 “一带一路”使中国不仅可以输出丰富多彩、物美价廉的日常用品,而且能够向世界提供更多的技术和设备。中国有实力投资海外,与急需资金的国家共同把握发展机遇。
(2)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二,请回答从经济特区建立到“一带一路”提出,我国对外开放有什么变化?
任务三:【读结构图——坚定时代特色道路】
(3)请在上面结构图中①处填上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结论。把图中②③④处的内容补充完整。
任务四:【重任在肩——当好历史的接班人】
材料三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曙光在前、前途光明。同时,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我们面临着难得机遇,也面临着严峻挑战。在这个关键当口,容不得任何停留、迟疑、观望,必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鼓作气、继续奋斗。
——习近平2021年2月20日《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4)面对机遇与挑战,作为中学生,你如何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20.某历史学习小组策划了“中国式现代化”主题展览,该展览分为以下篇章:
篇章一 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历程
历史阶段 图说历史 文解历史
奠基时期(1921-1949) 开国大典 ① 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奠定根本政治前提。
探索时期(1949-1978) 木器生产合作社 三大改造的完成 ② 。
崛起时期(1978-2012) 会议公报 ③ 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 ④ 。
成熟时期(2012--)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 中国完成脱贫攻坚、 ⑤ 的历史任务。
(1)据篇章一的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按序号完成表格的填写。
篇章二 评说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
材料 通过何种方式实现现代化,各个国家有不同的道路。但是无论选择什么样的道路,前提是必须和本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才是成功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所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有效破解了将现代化等同于西方化的迷思,不仅推动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也给更多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道路提供了借鉴和参考,拓宽了人类走向现代化的途径。
——摘编自李乐《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史演进、核心要义及价值意蕴》
(2)据篇章二的材料,概括指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能够成功推进的关键因素以及深远影响。
(3)通过参与本次策划活动,请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主题,写下你的感言。
21.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领域 经济领域 政治领域 教育领域
措施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成为指导新解放区土地改革的基本法律依据。 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中国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政治制度。 实行党对学校的领导,解决教育向广大工农群众打开大门的问题。确定了“教育必须为生产建设服务,为工农服务,学校向工农开门”的教育方针。
——根据《中国共产党简史》整理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保障民生的主要做法及其意义。
材料二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民生建设的重点为着力办好教育、医疗、就业、社保、养老、托幼、住房等民生实事。习近平总书记向全世界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2189元。截至2019年底,我国拥有超过1.4亿家庭、4亿人构成的中等收入群体,其规模和增速均为世界之最。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百年民生建设:历史逻辑、现实启示及未来路向》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在民生建设领域取得的成就。
材料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202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到114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位;我国高铁营业里程达4万千米,位居世界第一;我国高速公路里程已达16.9万千米,位居世界第一。进入新时代,我国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加大研发投入,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摘自统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3)请你综合上述材料,围绕“推动中国取得伟大成就的因素”提出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参考答案
1.A
2.A
3.D
4.B
5.C
6.A
7.B
8.C
9.B
10.C
11.C
12.D
13.B
14.C
15.D
16.B
17.C
18.C
19.(1)地方:安徽凤阳小岗村。
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2)变化:经济特区建立主要是“引进”;“一带一路”的提出重在“输出”。(坚持“引进来”到“走出去”。)
(3)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②邓小平理论。
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④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4)如何: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勇于实践,提高自身素质;胸怀理想,求真务实,发扬实干精神;增强责任意识,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勇于承担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
20.(1)①新中国成立。
②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起来(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③十一届三中全会。
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关键因素:结合国情(本国的具体实际)
深远影响:破解了将现代化等同于西方化的错误思想;推动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给发展中国家提供借鉴和参考,拓宽了现代化的途径。
(3)感言:中国式现代化推动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增强了我们民族自信心、自豪感;中国式现代化是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要尊重国情(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民族独立是实现现代化的前提;⑤中国式现代化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⑥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给其他国家提供借鉴和参考,具有深远的世界意义。
21.(1)经济:开展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中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地主阶级,人民政权更加巩固。
政治: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教育:确定了“教育必须为生产建设服务,为工农服务,学校向工农开门”的教育方针,解决教育向广大工农群众打开大门的问题;为中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做了人才上的准备。
(2)成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2189元;截至2019年底,我国拥有超过1.4亿家庭、4亿人构成的中等收入群体,其规模和增速均为世界之最。
(3)
观点:注重民生是推动中国取得伟大成就的因素。
论述:我国注重保障人民的利益,①1950年,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实行土地改革,农民分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农民的经济权利与生活水平都得到大幅提升。②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综上所述,重视民生有利于推动国家发展,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国家要以民为本,注重民生。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