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一梦飞天
一眼千年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壹、魏晋隋唐的思想
许谧......晋简文皇帝以为护军长史,虽外混俗务,而内修真学,得为上清真人。
——《太平御览》
丞相王导多病,每自忧虑,以问训(道士陈训)。训曰:“公耳竖垂肩,必寿,亦大贵,子孙当兴于江东。
——(唐)房玄龄:《晋书》卷九十五《陈训传》
材料反映了思想界呈现了怎样的趋势?
佛道盛行
任何时代,苦难中的人民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对暴政反抗,一是籍宗教信仰,寻找未来的幸福。
——柏杨 《中国人史纲》
道教强调人生的哀乐、现实的纵情,且备有长生之方、登仙之术……人们可由此来超凡脱俗,逍遥神游,求得精神上的充实和超越。……佛教致力于解决我国固有文化中难以解决的问题——人生归宿问题,从而有可能稀释、消除人们对于死亡的恐惧。
—马怀良《崩溃与重建中的困惑》
秩序崩溃
战乱频繁
民不聊生
思想迷茫
精神痛苦
佛道思想流行
问题探究1:为什么会出现佛道盛行的局面?
佛道盛行
儒学权威动摇
佛道盛行
问题探究2:儒学为什么会受到挑战?
董
仲
舒
汉
代
儒
学
君权神授
三纲五常
大一统
弑君篡权 政权更迭
国家分裂 战乱频繁
君臣僭越 纲常败坏
不
适
应
内因:儒学失据——缺乏个体人格方面理论和思辨性。
外因:天下失序——不适应时代需要,难以解答人们心中忧虑。
佛教和道教借此获得统治地位了吗?
问题探究3:宗教为何不能统治中华?
佛教势力发展,“是天下之财而佛有七八”,全国的僧尼人数膨胀到数十万。僧尼不服役、不纳税,建寺造像又是绝大的浪费,给封建国家造成了很大的危机。
——漆侠主编《中国改革史》
寺庙与国争利
秦始皇、汉武帝虽追求不死药,但这是对人世的肯定。
—李泽厚《美的历程》
敬鬼神而远之。—孔子
不信鬼神,专注现世的理性传统
对佛教思想的怀疑
南朝范缜:形神合一,反对形亡而神不亡。
三武灭佛: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帝
历代灭佛运动
时间地点 结果
武德七年(624) 国子学 儒者胜。
逻辑争辩上佛家胜。
高祖以“三教中异,善归一揆”为结语。
贞观十二年(638) 太子承乾主持 佛家以其强辩独留美名。
显庆五年(638) 洛阳宫 佛家胜。
道家理屈论理浅。
开元中 内殿 发生人身攻击事件,玄宗贬斥。
道家因为政治干预而获胜。
开元二十三年(735) 三教调和、并列。
文宗大和元年(827) 麟德殿内道场 义休通大小乘,逻辑严密
白居易倡三教合一。
《唐代三教争衡时序表》(李岩著,《社会科学家》1994年)
史料研习:
思考:你能从材料中得到哪些关于唐代三教争衡的信息?
(分析角度:时间地点、结果)
这一时期,思想发展体现了怎样的时代特点?
多元并存
莫高窟285窟(西魏)主室东披壁画
伏羲
女娲
贰、魏晋隋唐的艺术文学与科技
飞天形象的演变
印度秣菟罗飞天 贵霜时期 公元 2 世纪 现藏秣菟罗博物馆
西魏
北魏末
西魏初
隋
飞天形象的演变体现了怎样的时代特点?
中外交融
(2019.全国3卷.25)在今新疆和甘肃地区保存的佛教早期造像很多衣衫单薄,甚至裸身,面部表情生动;时代较晚的洛阳龙门石窟中,造像大都表情庄严,服饰亦趋整齐。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发展水平 B.绘画技术进步
C.政治权力干预 D.儒家思想影响
北朝民歌《木兰辞》节选
......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木兰辞》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
民族交融
开放包容
北齐娄睿墓的壁画迎宾图
颜真卿
《多宝塔感应碑》
唐玄宗
《石台孝敬碑》
“天下第二行书”颜真卿《祭姪文稿》
怀素《自叙帖》
草书歌行(节选)
——李白
少年上人号怀素,
草书天下称独步。
墨池飞出北溟鱼,
笔锋杀尽中山兔。
……
吾师醉后倚绳床,
须臾扫尽数千张。
飘风骤雨惊飒飒,
落花飞雪何茫茫!
……
王逸少,张伯英,
古来几许浪得名。
张颠老死不足数,
我师此义不师古。
开放包容
时代特征
多元并存
中外交融
民族交融
开放包容
繁荣
魏晋南北朝 隋唐
思想 佛教、道教兴盛,三教合流。
雕塑 山西大同云岗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
文学 建安文学;田园诗(东晋陶渊明);南朝骈文;南北朝民歌 唐诗繁荣;“诗仙”李白 “诗圣”杜甫
书法 四体完备;“书圣”王羲之;书法在东汉时期成为艺术 融汇南北,创新风格;颜筋柳骨
绘画 文人画出现,以形写神;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绘画题材广泛,风格多样;“画圣”吴道子
科技 祖冲之精确圆周率; 贾思勰《齐民要术》; 裴秀《禹贡地域图》 李春赵州桥;孙思邈《千金方》、唐政府《唐本草》;僧一行测算本初子午线;雕版印刷术;唐代发明火药,唐末,火药用于战争。
材料一:开国以来一百年不断太平已造成一个富裕的、繁荣的、奢侈的、闲
暇的中国,到(唐)明皇时代……遂自然产生出优美的艺术与文学。
—胡适《白话文学史》
材料二:进士科考时务策、贴经、杂文。天宝以下杂文专试诗赋,进士科实
际已成为文学之科。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三:唐朝与300多个国家和地区保持友好往来,来到唐朝的使者、商人、
艺人等络绎不绝。
—李庆新《唐代广州贸易与岭南经济社会变迁》
请同学们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隋唐文化高度繁荣的原因?
经济: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政治: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科举制的推动。
思想:思想活跃,多元自由。
民族、对外关系:开放包容,兼收并蓄。
魏晋:
中亚、天竺高僧来华;
法显西行
隋唐:
玄奘西行;
鉴真东渡;
空海问学;
遣唐使、留学生交流
你能例举三国至隋唐时期对外交流的史实吗?
山西五台县南禅寺
日本唐招提寺
喃字
喃字,又称字喃,是越南主体民族京族曾经使用过的文字,是汉字型文字中的一种。
课后作业——假如古代也有
假如你是三国至隋唐时期的某个文化大咖,某天你创作了一个你很满意的作品,心血来潮发了一条朋友圈。
要求:1、请你编辑朋友圈的内容。
2、朋友圈评论人数不得少于5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