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两伊战争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 两伊战争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8-08 10:44: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6课
两伊战争
教案
课程标准:了解两伊战争,分析两伊战争的原因和教训。
教学目标

目标内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矛盾重重的邻国
1975年两伊谈判达成协议;1979年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成立;什叶派与逊尼派
在阿拉伯河主权归属上的分歧;宗教派间的矛盾;库尔德少数民族问题
达成的协议未能实现的原因;宗教派别矛盾与两国领导人的个人恩怨
归纳综合
尽管造成两伊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并且十分复杂,但仅靠战争一种方式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战争给两伊、中东地区乃至世界局势的稳定带来了负面影响;这再一次证明,战争不是解决国家间矛盾的明智选择
两伊战争的经过
1980年9月爆发;到1981年9月前相持阶段;1982年7月伊朗攻入伊拉克,双方开始“袭船战”和“袭城战”;1988年8月停火
1982年后,伊朗拒绝伊拉克停战要求的原因;“袭船战”和“袭城战”的影响
探究两伊攻守战略态势转换的条件
对比分析
两伊战争的教训和影响
造成的经济损失,对中东局势的影响
两伊战争为什么会造成中东国家的分裂,怎样导致新的军备竞赛
探究两伊战争给两国、中东地区和世界局势带来的负面影响
归纳分析
重点:两伊矛盾及两伊战争的教训和影响。
难点:宗教教派分歧与战争的起因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1、本课主要介绍了两伊战争的起因、经过以及它带来的教训与产生的影响。总结与前面的四次战争的异同,从深层次上认识两伊战争的特殊性。
2、从领土、宗教、民族、资源及现实等方面综合分析两伊战争爆发的原因。
3、联系历史和现实问题,认识“冷战”期间和两极格局结束后中东局势的复杂性与和平的艰巨性。
4、本节课主要采用问题导入和讲述法进行,同时配合提问、史实叙述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努力实现师生教与学的有机互动。在教材的处理上,突出重点、难点内容,点拨思路,启导分析,借以逐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的习惯。
知识结构:
在中东伊斯兰国家中,根据宗教和教派情况的不同可分为四种类型,其中逊尼派和什叶派据重要地位。伊朗、伊拉克是同属于什叶派占人口多数的国家;在历史上伊朗和伊拉克都曾经是历史上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国。为什么同属于一个教派的两个国家会在20世纪80年代发生一场长达8年的战争呢?它给我们留下了值得思考的问题
两伊矛盾从何而来?
两伊战争的经过如何?
两伊战争的教训和影响是什么?
一、背景(领土纠纷、教派分歧、境内少数民族问题、国际因素;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外交环境。)
1.领土(石油)争端:阿拉伯河的主权归属问题;
领土争端的两个问题:
一是伊拉克要求收复阿拉伯河的全部主权。
另一领土争端问题是间接的。伊拉克要求伊朗将其在1971年英国实行撤出苏伊士以东政策时被伊朗占领的霍尔木兹海峡附近的阿布穆萨、大通布和小通布3岛归还给阿拉伯国家。由于两国所处的极其重要的战略位置和盛产石油资源,长期以来成为大国争相控制的对象。这增加了两伊矛盾的复杂性。
2.宗教矛盾:
①宗教观点:什叶派和逊尼派的矛盾
②个人恩怨:萨达姆与霍梅尼的个人恩怨
伊朗输出“伊斯兰革命”对伊拉克政权的威胁
两国相互帮助对方的反政府武装;
3.库尔德人问题:
两国都支持对方国内的库尔德人进行反政府活动.
4.地区霸权政策:萨达姆奉行地区霸权主义;
5.大国力量介入:两伊盛产石油,成为大国争相控制的对象,也增加了两伊矛盾的复杂性。
1979年对两伊来说都是重要的一年。年初,伊朗爆发了革命,巴列维王朝被推翻,成立了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霍梅尼成为最高精神领袖,是实际的国家领导者。年中,萨达姆出任伊拉克总统,开始了长期的铁腕统治。霍梅尼掌握政权后,提出要建立高于世俗政权的宗教统治,严格按照古兰经教义行事,对外抵制西方的一切影响。霍梅尼主张对外输出这种“伊斯兰革命”,在中东各国什叶派穆斯林中造成强烈影响,伊拉克的什叶派穆斯林首次公开要求实行社会革命,改变政治制度,这给伊拉克政府增添了巨大压力。萨达姆上台后,更是视“伊斯兰革命”为国家安全的威胁,一方面对国内的什叶派进行严厉打击,另一方面,要利用伊朗革命后政局尚不稳定的时机,先发制人,对伊朗给予打击。
交战双方各自有哪些有利条件?
伊朗石油资源丰富,石油出口大国;兵力和武器与伊拉克不相上下;可以得到苏联的帮助;国内民族成分和宗教信仰比较单一,霍梅尼新政权鼓动起宗教狂热。
伊拉克经济实力略占优势;兵力较强;得到美国支持帮助,在领土问题上得到阿拉伯世界的普遍支持
二、战争过程:(三个阶段)
①时间:1980年9月—1988年8月
②概况:
战争三阶段:
伊拉克进攻、伊朗防御阶段
“袭船战”
、“袭城城”、
伊朗进攻、伊拉克防御阶段
边境地区互有攻守阶段
使用化学武器
资料:教材材料(准备向伊朗发射火箭弹的伊拉克士兵;接受训练的伊朗女兵)
伊朗和伊拉克都是世界上重要的石油生产和输出国。战争第四天,双方石油出口全部停顿,仅此一项就使伊拉克每天损失一亿美元,伊朗每天损失3,100万美元。此外,据估计,双方的石油和天然气设施因战争破坏造成的损失以百亿美元计。
位于阿拉伯河东岸、胡齐斯坦省内伊朗第一个重要港口霍拉姆沙赫尔,两个月来经过双方猛烈炮击“已成废墟”。伊朗第二个港口城市、位于阿拉伯河口的阿巴丹是中东最大的炼油厂所在地,战前日炼油能力达60万桶,为伊朗
提炼三分之二原油。但是据报道,战争已把这座城市“夷为平地了”,巨大的炼油厂、办公大楼和住房被密集的炮火轰炸成瓦砾堆和废墟。
由此概括两伊战争的特点:二战后发展中国家之间时间较长、规模最大、损失最惨重的战争
三、战争影响
1、损失。残酷的战争不仅影响了两国的经济,而且造成了经济的全面倒退;战争的结果是两败俱伤:
第一,经济发展所必需的资源被损坏了。巨额军费开支,耗费了两伊多年积累下的国民财富,仅军费开支一项就达2
000多亿美元,而且还欠下了巨额外债,其中伊拉克的外债平均到每一个人头上为350美元。经济发展离不开劳动力,而战争使两伊大量人员伤亡。
第二,经济发展的支柱受到破坏。两伊都是石油生产大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石油工业。战争中,双方不惜余力地对对方的石油工业进行破坏,双方的石油生产和出口能力急剧降低。
第三,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也趋于恶化。战争没有解决两伊之间的问题,致使两伊双方关系没有根本缓和;在战争中随着中东地区格局的改变,两伊的对立国都有所增加。伊朗输出“伊斯兰革命”的主张和行动,引起了海湾各国和中东国家的警觉与不满。伊朗在袭船战中,也把打击的目标扩大到了科威特、沙特阿拉伯等国。同样,伊拉克的外部环境也没有好转。战后不久,伊拉克的地区争霸野心再度膨胀,与科威特的关系逐渐恶化,两伊战争结束仅仅两年,伊拉克又发动了海湾战争,并且与绝大部分中东国家关系紧张。输掉了海湾战争后,伊拉克长期受到国际社会的制裁,经济发展更是举步维艰。
2、战争给两国人民心灵投下了极大的阴影;
3、两伊战争还造成了中东国家的分裂;
4、两伊战争为美苏等国插手这一地区事务创造了条件。
【本课测评】试分析两伊战争给中东地区局势和世界和平带来的负面影响
两伊战争造成中东国家分裂,出现了三大阵营,形成更复杂的矛盾,给这一地区增添了新的不稳定因素。
美苏趁机插手中东事务,以护航为名派军舰进入波斯湾,加强了在中东地区的军事存在;在战争中美国和伊朗发生军事冲突,增加了紧张局势,也殃及了和平居民。
本课小结:伊朗、伊拉克是同属于伊斯兰教什叶派占人口多数的国家;这两个同属于一个教派的两个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发生一场长达8年的战争,被称之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中国家之间规模最大、损失最为惨重的战争。这场战争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其教训和影响将永远为人们吸取和牢记。
板书结构
一、背景(领土、宗教、民族、现实)
1.领土(石油)争端:阿拉伯河的主权归属问题;
2.宗教和民族矛盾:
3.地区霸权政策:萨达姆奉行地区霸权主义;
4.大国力量介入:石油成为大国争相控制的对象,增加了两伊矛盾的复杂性。
二、战争过程:(三个阶段)
①时间:1980年9月—1988年8月
②概况:伊拉克进攻、伊朗防御阶段
“袭船战”
、“袭城城”、
伊朗进攻、伊拉克防御阶段
边境地区互有攻守阶段
使用化学武器
三、战争影响
1、残酷的战争不仅影响了两国的经济,而且造成了经济的全面倒退;
2、战争给两国人民心灵投下了极大的阴影;
3、两伊战争还造成了中东国家的分裂;
4、两伊战争为美苏等国插手这一地区事务创造了条件
【自我测评】以印巴战争与两伊战争为例,分析地区冲突产生的原因和教训
1.地区冲突产生的原因:
①领土(能源)争端,这往往是最主要的原因;
②民族矛盾,这主要出现在以某个民族为主体、多民族杂居的国家;
③宗教矛盾,这出现在那些排他性非常严重的宗教和教派之间;
④国家领导人的霸权政策;
⑤殖民主义政策的产物
国际势力的干预。
2.地区冲突产生的教训:
①残酷的战争不仅制约本国的经济发展,而且影响世界经济;
②战争给交战国人民心灵投下了阴影,不利于世界和平;
③地区冲突为大国插手地区事务创造了条件,往往加剧冲突升级;
④地区霸权主义也是影响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
因此,任何争端应该首先并尽量坚持诉诸和平的谈判与协商,而不应轻易发动战争。
【解析与探究】在印巴战争和两伊战争爆发的原因中,有哪些相同的因素 这种因素对整个世界和平有什么影响
①相同因素:上面两则材料反映了印度和伊拉克领导人的关于本国发展战略的一些想法和个人性格。领导人的霸权思想是印巴战争和两伊战争爆发的重要原因,同时,还可以看出民族问题也是两次战争的重要原因。
②影响:霸权主义是实现世界和平的严重障碍,不消除这一主义,大国就很难平等、公正地对待小国、弱国,和平就只能是掩饰实力和武力较量的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