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伊拉克入侵科威特
1.原因
(1)伊拉克和科威特在主权归属和边界纠纷方面的矛盾由来已久。
(2)伊拉克对科威特提出取消债务和租借岛屿的要求,遭拒绝。
(3)如果占领科威特,伊拉克国际地位将极大地提高。
(4)中东地区原有的力量均势失衡。
2.经过
1990年8月2日凌晨,伊拉克对科威特发动袭击,8月8日,伊拉克宣布同科威特“合并”。
二、“沙漠盾牌”行动
1.背景
(1)联合国决议:1990年11月安理会决议规定,如果伊拉克不在1991年1月15日以前执行联合国决议,安理会成员国将“使用一切必要手段……恢复该地区的国际和平与地区安全”。
(2)西方国家:美国为了保证它在海湾的石油利益和战略地位,维护西方的经济命脉,显示它在世界上的领导作用,立即对伊拉克的侵略行为做出反应。
2.行动
(1)美国:1990年8月,美国实施“沙漠盾牌”计划,以联合国的名义组成一支由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38个国家组成的多国部队进驻海湾。
(2)伊拉克:拥有120万兵力,5 600辆坦克和700余架飞机,在科威特构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
3.和平努力
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和各国领导人为和平解决海湾危机进行了多次努力,但都未能达成协议。
三、“沙漠风暴”和“沙漠军刀”行动
1.“沙漠风暴”行动
(1)经过:1991年1月17日晨,多国部队对伊拉克境内和伊军在科威特的军事目标实施大规模空袭,开始了“沙漠风暴”行动。
(2)结果:伊拉克军队遭到沉重打击,战斗力被严重削弱。
2.“沙漠军刀”行动
(1)经过:1991年2月24日,多国部队在近五百千米的宽大正面上,兵分三路向伊拉克军队发动代号为“沙漠军刀”的地面攻势。
(2)结果:伊拉克军队全线溃退,伊拉克无条件接受安理会决议,战争基本结束。
四、海湾战争的特点和影响
1.特点
(1)是一场高科技战争。
(2)是二战后参战国家最多的一次局部战争。
2.影响
(1)给伊拉克和科威特两国人民带来灾难。
(2)标志着高技术局部战争登上世界军事舞台,向传统的战争观念提出了挑战。
(3)美国等西方大国加强了在海湾地区的作用。
(4)阿拉伯世界发生严重分裂,中东地区的形势更加错综复杂。
[知识点拨]
海湾战争给我们的军事建设带来的启示
未来战争必将是高科技战争的舞台,我们只有始终坚持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始终坚持科技创新,才不会为时代所抛弃。
一、海湾战争的主要特点和影响是什么?
1.特点
(1)海湾战争是一场高科技战争,战争的协同性和时间性空前突出。
(2)海湾战争是一场特殊国际背景下的世界性局部战争。
(3)频繁复杂的政治斗争和外交活动贯穿战争始终。
(4)政治对军事行动的制约更加明显直接。
(5)开支巨大的高消耗短期战争。
(6)交战国对国际政治和国际经济因素的依赖性明显增强。
2.影响
(1)对中东形势的影响:
①海湾战争改变了中东原有格局,各种势力展开了新一轮的较量。
②影响了中东经济发展,使其面临严峻考验。
(2)对世界形势的影响:
①提高了美国的国际地位,增强了它称霸世界的野心。
②加速了苏联的解体和东西方冷战局面的结束。
③引起了世界各国对国家安全的加倍关注,加剧了一些地区的军备竞赛。
④阿拉伯世界发生严重分裂,中东地区形势更加错综复杂。
1.海湾战争客观上有利于推动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主要依据是( )
A.美国打败了伊拉克
B.海湾战争的胜利突出了美国的领导作用
C.加速了苏联解体和两极格局的结束
D.欧盟在海湾战争中发挥了重大影响
解析: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海湾战争的胜利,加速了苏联解体和两极格局的结束。而苏联解体和两极格局的结束,是推动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直接因素。
答案:C
二、高技术战争的特点有哪些?
(1)空中力量在战争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空袭与反空袭既是作战的主要方式,也是战争最重要的手段。
(2)信息战显示出举足轻重的作用,争夺信息优势成为战争双方作战行动的先导。
(3)战场向大纵深、立体化方向发展,前方与后方的区别趋于消失,因此,要改变战争观念,淡化前方与后方的差别。
(4)战争的人力、物力、财力消耗巨大,需要有更雄厚的经济力量支撑。
2.海湾战争是一场高科技战争。下列关于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在战争中运用高科技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电子战对战争的进程和结果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B.在空袭中,大量精确制导武器的使用提高了空袭的准确性
C.战场向大纵深、立体化方向发展
D.作战行动向高速度、全天候发展
解析:从海湾战争看,“沙漠风暴”的结果说明空中力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答案:A
高频考点
考查伊拉克战争与海湾战争的不同
[示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伊拉克战争大事记:
时间
事件
2003年1月22日
欧盟轮值主席西米蒂斯反对未经联合国授权对伊拉克发动战争
2003年3月20日
美、英等国对伊拉克发动全面战争
2003年5月1日
主要战事结束
2003年12月13日
伊拉克总统萨达姆被抓获
2004年6月28日
美国占领当局向伊拉克临时政府移交权力
2004年10月6日
美国首席武器核查员迪尔费尔称伊拉克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2005年10月15日
伊拉克新宪法通过全民公决
2007年2月21日
英国首相布莱尔表示英国将从伊拉克撤军
2009年2月27日
美国总统奥巴马表示未来18个月之内从伊拉克撤离大部分美军
——《世界知识年鉴》
材料二 世界已经失衡。如果有人曾经怀疑美国的压倒性军事实力,伊拉克战争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然而,美国人常常错误理解自身实力的性质,并且错误地由此推断未来……仅仅讨论各国之间的军事不平衡将是误导的。事实表明,即使在这样的表面结构之下,在20世纪最后十年里,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1年的“9·11事件”宛若划破夏夜星空的一道闪电,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变化的世界。
——约瑟夫·奈《伊拉克战争之后的美国实力与战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伊拉克战争与海湾战争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20世纪最后十年发生的标志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的三个历史事件。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局部战争——伊拉克战争与海湾战争的相关历史。第(1)问要注意从两次战争的背景去考虑,特别要把美英等西方大国考虑在内,从战争的爆发、过程等方面综合组织答案;第(2)问要求列举20世纪最后十年中发生的大事,回答出三个事件即可,可以从经济全球化、和平与发展是主流考虑。
[答案] (1)海湾战争因伊拉克侵占科威特而起,伊拉克战争是美、英等国以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借口而发动的;美国等进行海湾战争得到了联合国授权,伊拉克战争未得到联合国授权。
(2)如苏联解体、欧洲联盟成立、科索沃战争。
图文探究
考查现代高科技战争的特点
探究目的
(1)知识层面:考查高科技战争的特点
(2)能力层面:考查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及论证、探讨问题的能力
[探究示例]
材料一 比如海湾战争,全世界都知道7月15日将会开战,但哪一小时打,前半夜还是后半夜打,谁都不知道。……又如美国偷袭利比亚,只花了18分钟……从直接损失上看,多国部队42天花了610亿美元,伊方则损失了1 900亿美元,科威特损失了1 600亿美元。……二战时,用B-17飞机,需出动4 500架次,投弹9 000枚方能摧毁一个目标,到了越战期间,用F-105飞机,需出动95架次,投弹190枚,方能摧毁一个目标,而在海湾战争中,用一架F-117飞机投下一枚炸弹,就能准确地命中目标……在科索沃战争中,北约使用的精确制导武器的数量占总投弹量的90%,轰炸了南联盟的多座城市,而造成人员的死亡总共不到2 000人。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这与二战期间相同天数中人员平均伤亡100万人相比,是天壤之别。
——王增铨《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
材料二 当坦克出现以后,又发展成了机动作战。到了高技术战争中,由于一大批高、新技术群在战争中的广泛运用,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作战方式,比如,导弹袭击式的“精确战”;外科手术式的“点穴战”;破坏结构式的“瘫痪战”;非致命式的“软杀战”;指挥控制式的“信息战”;陆、海、空、天、电一体的“全维战”,此外,还有“环境战”“太空战”“心理战”等等。
……海湾战争中……伊拉克拥有120万军队,号称是世界上第四大军事强国,但他的军兵种比例很不协调,120万人中,陆军占了115万人,占他总兵力的96.5%,而空军兵力只有4万,占3%,海军更少,只有5 000人,只占0.4%。
……1991年的海湾战争,负责战场指挥的7名美国高级指挥官中,有6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成功地实施了战略协同和作战指挥,被称为“硕士导演的战争”……目前,美国军官全部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其中硕士、博士占38.4%。俄罗斯军官98%以上受过高等教育,日本军官全部具有大学以上文化程度。印度也要求营以上军官必须获得硕士学位。
——曹东光《高技术战争》
[问题生成]
(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现代高科技战争的特点。
(2)从上述材料中,你得到了哪些认识?
[探究思路]
第(1)问,从海湾战争的开战时间可看出突发性,从美国偷袭伊拉克所用的时间可看出快速性,从直接的损失可看出消耗巨大,从命中目标可看出有效控制性,从人员伤亡数可以看出人员伤亡减少的趋势;第(2)问,依据材料二可以从科技人才与军事之间、军队兵种之间、经济与军事之间的关系等角度回答。
[尝试解答]
(1)特点:战争发生的突然性增大;战争的进程和节奏加快;战争消耗巨大;能精确地打击目标;作战方式多样化。
(2)认识:高技术战争要求各军兵种之间协调发展。提高军队综合素质,人才培养是关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的同时,必须要处理好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
(时间:25分钟 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安全理事会……注意到伊拉克悍然蔑视安全理事会,虽然联合国做出种种努力,拒不遵守其应当执行……的义务。”伊拉克藐视安全理事会的表现有( )
①1980年9月入侵伊朗 ②拒绝接受安全理事会1987年7月的两伊停火决议 ③1990年8月突袭科威特 ④拒不接受联合国秘书长和平解决海湾危机的调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②所述符合伊朗,排除含②的选项。
答案:C
2.右图反映出美国的主要目的是( )
A.为世界自由民主而战
B.为维护世界石油秩序而战
C.为维护其在海湾地区的利益
D.制止伊拉克国内的民族斗争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图片的观察分析能力。美国发动海湾战争是为了维护其在海湾地区的石油及其他利益,并非真正为海湾地区的自由和世界石油秩序而战,故A、B两项错误,C项正确。D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C
3.美国在海湾危机中表现最为积极,并制定“沙漠盾牌”计划,其目的是( )
①保证它的海湾石油利益和战略地位 ②维护西方的经济命脉 ③显示它在世界上的领导作用 ④阻止伊拉克进一步侵略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②③④都是美国实施“沙漠盾牌”计划的目的。
答案:D
4.在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开展了“沙漠风暴”和“沙漠军刀”行动。关于上述行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同时进行
B.“沙漠风暴”行动侧重于地面攻击,“沙漠军刀”行动侧重于空中打击
C.“沙漠风暴”行动侧重于空中打击,“沙漠军刀”行动侧重于地面攻击
D.战争的第一阶段实施的是“沙漠军刀”行动,战争的第二阶段实施的是“沙漠风暴”行动
解析:“沙漠风暴”行动是指多国部队对伊拉克发动空袭,为地面进攻做准备;“沙漠军刀”行动是指多国部队发动对伊拉克的地面进攻。
答案:C
5.在海湾战争中,伊拉克进行了多种方式的抵抗,包括( )
①向以色列发射“飞毛腿”导弹 ②进攻沙特阿拉伯 ③点燃科威特的油井,向波斯湾倾泻石油 ④发动“袭船战”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袭船战”是伊拉克在两伊战争中使用的作战手段。
答案:B
6.海湾战争历时仅42天,伊拉克军队伤亡约10万人,8.6万人被俘;而多国部队仅阵亡233人,13人被俘。导致交战双方人员损失如此悬殊的主要原因是( )
A.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是非正义战争
B.伊拉克军队战斗力低下
C.多国部队广泛使用高科技武器
D.多国部队联合作战
解析:材料提供的信息是伤亡差距巨大,这主要是多国部队广泛使用高科技武器的结果。
答案:C
二、非选择题(第7题9分,第8题11分,共20分)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安东尼·斯沃福德是一名参加过海湾战争的老兵。他于2002年10月在《纽约时报》发表了题为《我参加了海湾战争》的文章,其中写道:“当我看到燃烧的石油冒出的尘埃覆盖在我的军服上的瞬间,我顿时意识到了自己在为石油而战。”
材料二 右图所示的是一只栖息在波斯湾地区的普通海鸟。与众不同的是,它的羽毛变成了黑色,它的目光充满惊恐。原来清澈湛蓝的海水也变得漆黑污浊。这一幕发生在20世纪末的海湾战争中。
材料三 在巴士拉地区,畸形和患有各种怪病的儿童不胜枚举。当地医生说,这都是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美国使用贫铀弹造成的,其致病机理同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泄漏事故造成的后果极为相似。该地区自1999年8月至10月共出生1800名新生儿,其中有10个新生儿没有脑组织,8个患脑积水,6个四肢畸形……
——《羊城晚报》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分析美国参加海湾战争的真实目的。(2分)
(2)“沙漠风暴”和“沙漠军刀”行动是海湾战争中的两次重要军事行动,两者的侧重点各是什么?(2分)
(3)材料二和材料三叙述的是什么?你怎样看待战争?(5分)
解析:这是一组有关海湾战争的材料题,本题用现实中的材料创设新的情境,考查学生迁移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第(1)问要结合材料“为石油而战”的信息,分析其实质。第(2)问需再认再现教材史实。第(3)问第一小问需要抓住两段材料的中心然后加以概括;第二小问是开放性题目,但也不可以随意回答,问怎样看待战争,实际是问战争给人的启示、教训,应围绕这一方面作答,不要偏离主题。
答案:(1)为了保证它在海湾地区的石油利益和战略地位。
(2)“沙漠风暴”行动侧重于空中打击,“沙漠军刀”行动侧重于地面攻击。
(3)材料二、三叙述的是战争中交战双方不择手段的措施对生态环境及人的身心健康造成的危害。
看待:战争是罪恶的,人类应远离战争。若战争不得已爆发,也应避免采取非人道的措施,特别是生化武器的使用。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伊拉克位于海湾的心脏部位,是波斯湾南北两翼的结合部,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加之伊拉克的石油资源异常丰富,其剩余石油探明储量达1 125亿桶;其西部沙漠还是一个有巨大石油希望的未勘探的处女地,据称蕴藏有2 200亿桶石油。因此,美国控制了伊拉克就有利于从南北两翼控制整个海湾地区的石油。
材料二 1985~2001年美国石油净进口量(千桶/天):
年份
1985
1990
1995
2000
2001
净进口量
4 285
7 137
7 882
10 202
10 708
对进口石油的依存度(%)
28.2
43.7
46.5
51.8
54.5
注:美国从海湾地区进口的石油量占其石油进口总量的24%(2001年)。
材料三
材料四 参战各方伤亡情况统计:
参战方
伤亡人数
伊拉克军队
美军
其他国家军队
战斗伤亡
非战斗伤亡
死亡
约2万人
148人
138人
192人
受伤
约8万人
458人
2 978人
318人
材料五
一名科威特老人在欢呼解放
(1)结合材料一、二,说明美国出兵海湾的主要原因。(3分)
(2)结合材料三、四和所学知识分析说明高科技战争的特点。(5分)
(3)根据材料五,说明海湾战争的结果。(3分)
解析:第(1)问,材料一主要说明的是伊拉克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材料二主要说明的是美国对海湾地区的石油具有严重依赖性。第(2)(3)问,注意从材料中提取信息,进行总结。
答案:(1)伊拉克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丰富的石油资源;美国对海湾地区的石油具有严重依赖性。
(2)各种先进武器装备的运用;电子战、信息战;战场空间的高度立体化;规模大、节奏快;双方伤亡人数悬殊。
(3)伊拉克从科威特撤军,科威特重新获得独立和自由;美国进驻海湾地区。
一、本课测评
海湾战争前后,伊拉克的哪些行为践踏了国际法的基本准则?
提示:1990年8月2日凌晨,伊拉克对科威特发动突然袭击;战争中伊拉克向以色列发射多枚“飞毛腿”导弹,试图诱其参战;还曾向沙特阿拉伯边境小镇海夫吉发动进攻,希望把多国部队拖入地面作战;为阻止多国部队发动进攻,伊拉克点燃科威特的600多口油井;向波斯湾倾泻大量石油,造成数百千米的严重污染带。
二、学习延伸
(一)调查报告
结合当前的时事,制作一张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国际社会与伊拉克关系大事年表。请特别注意联合国在对伊制裁过程中通过了哪些决议。
提示:注意结合相关资料制作,时间范围是90年代至今国际社会与伊拉克的关系。尤其注意2003年英美发动的对伊拉克的战争。
(二)阅读与思考
根据材料试分析,为什么除美国外,还有不少国家愿意承担战争费用或者直接出兵?
提示:因为海湾地区丰富的石油资源已成为西方国家的重要经济命脉,美国等西方国家为了保证它们在海湾的石油利益和战略地位。
课件39张PPT。第五单元第7课新知预习·巧设计名师课堂·一点通高频考点·巧解密创新演练·大冲关课后习题解答一、伊拉克入侵科威特
1.原因
(1)伊拉克和科威特在_____归属和边界纠纷方面的矛盾由来已久。
(2)伊拉克对科威特提出取消债务和_________的要求,遭拒绝。
(3)如果占领_______,伊拉克国际地位将极大地提高。
(4)中东地区原有的力量均势失衡。主权租借岛屿科威特2.经过
1990年8月2日凌晨,伊拉克对科威特发动袭击,8月8日,伊拉克宣布同科威特“______”。
二、“沙漠盾牌”行动
1.背景
(1)联合国决议:1990年11月安理会决议规定,如果伊拉克不在1991年1月15日以前执行联合国决议,安理会成员国将“使用一切___________……恢复该地区的国际和平与地区安全”。合并必要手段(2)西方国家:美国为了保证它在海湾的_______利益和战略地位,维护西方的经济命脉,显示它在世界上的领导作用,立即对伊拉克的侵略行为做出反应。
2.行动
(1)美国:1990年8月,美国实施“__________”计划,以联合国的名义组成一支由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38个国家组成的多国部队进驻海湾。石油沙漠盾牌(2)伊拉克:拥有120万兵力,5 600辆坦克和700余架飞机,在科威特构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
3.和平努力
联合国秘书长_______________和各国领导人为和平解决海湾危机进行了多次努力,但都未能达成协议。德奎利亚尔三、“沙漠风暴”和“沙漠军刀”行动
1.“沙漠风暴”行动
(1)经过:1991年1月17日晨,多国部队对________境内和伊军在科威特的军事目标实施大规模空袭,开始了“沙漠风暴”行动。
(2)结果:伊拉克军队遭到沉重打击,战斗力被严重削弱。伊拉克2.“沙漠军刀”行动
(1)经过:1991年2月24日,多国部队在近五百千米的宽大正面上,兵分三路向伊拉克军队发动代号为“___________”的地面攻势。
(2)结果:伊拉克军队全线溃退,伊拉克无条件接受安理会决议,战争基本结束。沙漠军刀四、海湾战争的特点和影响
1.特点
(1)是一场高科技战争。
(2)是二战后___________最多的一次局部战争。
2.影响
(1)给伊拉克和科威特两国人民带来灾难。
(2)标志着_________局部战争登上世界军事舞台,向传统的战争观念提出了挑战。参战国家高技术(3)美国等西方大国加强了在______地区的作用。
(4)阿拉伯世界发生严重分裂,______地区的形势更加错综复杂。
[知识点拨]
海湾战争给我们的军事建设带来的启示
未来战争必将是高科技战争的舞台,我们只有始终坚持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始终坚持科技创新,才不会为时代所抛弃。海湾中东一、海湾战争的主要特点和影响是什么?
1.特点
(1)海湾战争是一场高科技战争,战争的协同性和时间性空前突出。
(2)海湾战争是一场特殊国际背景下的世界性局部战争。
(3)频繁复杂的政治斗争和外交活动贯穿战争始终。
(4)政治对军事行动的制约更加明显直接。
(5)开支巨大的高消耗短期战争。
(6)交战国对国际政治和国际经济因素的依赖性明显增强。2.影响
(1)对中东形势的影响:
①海湾战争改变了中东原有格局,各种势力展开了新一轮的较量。
②影响了中东经济发展,使其面临严峻考验。
(2)对世界形势的影响:
①提高了美国的国际地位,增强了它称霸世界的野心。
②加速了苏联的解体和东西方冷战局面的结束。③引起了世界各国对国家安全的加倍关注,加剧了一些地区的军备竞赛。
④阿拉伯世界发生严重分裂,中东地区形势更加错综复杂。1.海湾战争客观上有利于推动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主要依据是 ( )
A.美国打败了伊拉克
B.海湾战争的胜利突出了美国的领导作用
C.加速了苏联解体和两极格局的结束
D.欧盟在海湾战争中发挥了重大影响解析: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海湾战争的胜利,加速了苏联解体和两极格局的结束。而苏联解体和两极格局的结束,是推动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直接因素。
答案:C二、高技术战争的特点有哪些?
(1)空中力量在战争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空袭与反空袭既是作战的主要方式,也是战争最重要的手段。
(2)信息战显示出举足轻重的作用,争夺信息优势成为战争双方作战行动的先导。
(3)战场向大纵深、立体化方向发展,前方与后方的区别趋于消失,因此,要改变战争观念,淡化前方与后方的差别。
(4)战争的人力、物力、财力消耗巨大,需要有更雄厚的经济力量支撑。2.海湾战争是一场高科技战争,下列关于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在战争中运用高科技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电子战对战争的进程和结果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B.在空袭中,大量精确制导武器的使用提高了空袭的准确性
C.战场向大纵深、立体化方向发展
D.作战行动向高速度、全天候发展
解析:从海湾战争看,“沙漠风暴”的结果说明空中力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答案:A[示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伊拉克战争大事记:——《世界知识年鉴》材料二 世界已经失衡。如果有人曾经怀疑美国的压倒性军事实力,伊拉克战争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然而,美国人常常错误理解自身实力的性质,并且错误地由此推断未来……仅仅讨论各国之间的军事不平衡将是误导的。事实表明,即使在这样的表面结构之下,在20世纪最后十年里,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1年的“9·11事件”宛若划破夏夜星空的一道闪电,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变化的世界。
——约瑟夫·奈《伊拉克战争之后的美国实力与战略》(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伊拉克战争与海湾战争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20世纪最后十年发生的标志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的三个历史事件。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局部战争——伊拉克战争与海湾战争的相关历史。第(1)问要注意从两次战争的背景去考虑,特别要把美英等西方大国考虑在内,从战争的爆发、过程等方面综合组织答案;第(2)问要求列举20世纪最后十年中发生的大事,回答出三个事件即可,可以从经济全球化、和平与发展是主流考虑。 [答案] (1)海湾战争因伊拉克侵占科威特而起,伊拉克战争是美、英等国以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借口而发动的;美国等进行海湾战争得到了联合国授权,伊拉克战争未得到联合国授权。
(2)如苏联解体、欧洲联盟成立、科索沃战争。[探究示例]
材料一 比如海湾战争,全世界都知道7月15日将会开战,但哪一小时打,前半夜还是后半夜打,谁都不知道。……又如美国偷袭利比亚,只花了18分钟……从直接损失上看,多国部队42天花了610亿美元,伊方则损失了1 900亿美元,科威特损失了1 600亿美元。……二战时,用B-17飞机,需出动4 500架次,投弹9 000枚方能摧毁一个目标,到了越战期间,用F-105飞机,需出动95架次,投弹190枚,方能摧毁一个目标,而在海湾战争中,用一架F-117飞机投下一枚炸弹,就能准确地命中目标……在科索沃战争中,北约使用的精确制导武器的数量占总投弹量的90%,轰炸了南联盟的多座城市,而造成人员的死亡总共不到2 000人。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这与二战期间相同天数中人员平均伤亡100万人相比,是天壤之别。
——王增铨《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材料二 当坦克出现以后,又发展成了机动作战。到了高技术战争中,由于一大批高、新技术群在战争中的广泛运用,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作战方式,比如,导弹袭击式的“精确战”;外科手术式的“点穴战”;破坏结构式的“瘫痪战”;非致命式的“软杀战”;指挥控制式的“信息战”;陆、海、空、天、电一体的“全维战”,此外,还有“环境战”“太空战”“心理战”等等。……海湾战争中……伊拉克拥有120万军队,号称是世界上第四大军事强国,但他的军兵种比例很不协调,120万人中,陆军占了115万人,占他总兵力的96.5%,而空军兵力只有4万,占3%,海军更少,只有5 000人,只占0.4%。
……1991年的海湾战争,负责战场指挥的7名美国高级指挥官中,有6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成功地实施了战略协同和作战指挥,被称为“硕士导演的战争”……目前,美国军官全部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其中硕士、博士占38.4%。俄罗斯军官98%以上受过高等教育,日本军官全部具有大学以上文化程度。印度也要求营以上军官必须获得硕士学位。——曹东光《高技术战争》[问题生成]
(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现代高科技战争的特点。
(2)从上述材料中,你得到了哪些认识?
[探究思路]
第(1)问,从海湾战争的开战时间可看出突发性,从美国偷袭伊拉克所用的时间可看出快速性,从直接的损失可看出消耗巨大,从命中目标可看出有效控制性,从人员伤亡数可以看出人员伤亡减少的趋势;第(2)问,依据材料二可以从科技人才与军事之间、军队兵种之间、经济与军事之间的关系等角度回答。[尝试解答]
(1)特点:战争发生的突然性增大;战争的进程和(1)特点:战争发生的突然性增大;战争的进程和节奏加快;战争消耗巨大;能精确地打击目标;作战方式多样化。
(2)认识:高技术战争要求各军兵种之间协调发展。提高军队综合素质,人才培养是关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的同时,必须要处理好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点击下图片进入“创新演练·大冲关”一、本课测评
海湾战争前后,伊拉克的哪些行为践踏了国际法的基本准则?
提示:1990年8月2日凌晨,伊拉克对科威特发动突然袭击;战争中伊拉克向以色列发射多枚“飞毛腿”导弹,试图诱其参战;还曾向沙特阿拉伯边境小镇海夫吉发动进攻,希望把多国部队拖入地面作战;为阻止多国部队发动进攻,伊拉克点燃科威特的600多口油井;向波斯湾倾泻大量石油,造成数百千米的严重污染带。二、学习延伸
(一)调查报告
结合当前的时事,制作一张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国际社会与伊拉克关系大事年表。请特别注意联合国在对伊制裁过程中通过了哪些决议。
提示:注意结合相关资料制作,时间范围是90年代至今国际社会与伊拉克的关系。尤其注意2003年英美发动的对伊拉克的战争。(二)阅读与思考
根据材料试分析,为什么除美国外,还有不少国家愿意承担战争费用或者直接出兵?
提示:因为海湾地区丰富的石油资源已成为西方国家的重要经济命脉,美国等西方国家为了保证它们在海湾的石油利益和战略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