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海湾战争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最主要原因是
A.领土争端 B.宗教纷争 C.石油资源争夺 D 两国领导的私仇
解析:C伊拉克和科威特之间的矛盾错综发杂,致使伊拉克冒险发动战争的最主要因素是控制科威特的石油资源,以提升自己的国家地位。
2.
面对海湾危机,中国的态度是
A.暂停对伊武器供应
B.谴责伊侵略行径,呼吁和平解决
C.参加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
D.使用否决权,竭力阻止对伊动武
解析: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海湾危机发生后,中国政府提出一系列公正、合理解决海湾问题的建议,探索和平解决海湾危机的可能性。
3.
1990年8月美国实施“沙漠盾牌”计划,以联合国的名义组成了一支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美国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援助科威特
B.执行联合国的为何行动
C.维护其在海湾地区的利益
C.与苏联争夺该地区的利益
解析:C
美国实施这一计划的主要目的是维护它在海湾地区的利益,故正确的选项为C项。
4.
读下图,与此有关的是
()
①.多国部队对伊拉克发动“沙漠军刀”行动
②.美国对伊拉克军队进行狂轰乱炸 .③.美国对伊拉克发动“袭城战”
④.伊拉克军队伤亡惨重
“死亡公路”
A.①②③
B.
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
解析:C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问题的能力。由图片中的“死亡公路”,可以排除“袭城战”,故正确选项为C项。
5.
20世纪90年代的海湾战争表明
A.多极化趋势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B.联合国已不能承担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责任
C.霸权主义和全权政治是当今国际关系的总趋势
D.美国企图建立单极世界
解析:D由于苏联已面临解体,已无力在海湾地区与美国抗衡,美国凭借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企图建立单级世界,A.
B.
C.三项表述错误。
二、非选择题
6.
阅读材料,饲答问题。
材料一:小的民族国家是注定要灭亡的。它可以作为文化上的自治地区苟延残喘,但不能成为独立的政治单位。印度以它所处的地位,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色的。要么就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要么就销声匿迹。中间地位不能满足我们,我也不相信中间地位是可能的。印度虽然并非一个直接的太平洋国家,却不可避免地将在那里发挥重要的影响。在印度洋地区,在东南亚一直到中亚细亚,印度必将要发展成为经济和政治活动的中心。
——尼赫鲁
材料二:伊拉克文明是阿拉伯文明中“最优秀”的部分。伊拉克军队不仅是伊拉克国家的军队,而且是整个阿拉伯民族的后代,是阿拉伯民族的军队,它必须对阿拉伯世界面临的危险作出反应。……统一有不道德想法的阿拉伯民族,是英雄的伊拉克军队必须完成的使命。
我们的雄心甚至超出阿拉伯民族广阔的地平线。……(伊拉克)将用自己的经验和地位影响世界。
——萨达姆
(1)比较材料一、二,概括尼赫鲁、萨达姆两人思想的共同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印巴战争、两伊战争造成地区灾难的共同原因。
(3)二战后到20世纪80年代频发的亚洲局部战争留给我们什么反思
解析:第(1)问逐一分析材料,提取材料的有效信息;第(2)问印巴战争、两伊战争都是为了争夺领土资源等,并且都有西方国家的干预;第
(3)问两场战争都给当地人民带来灾难,因此,谈反思时围绕这一问题,要珍爱和平,反对战争。
答案:(1)地区霸权主义;大国(或文明)的优越感;称雄世界的野心。
(2)民族矛盾;宗教矛盾;领导人的野心(或地区霸权主义);领土争端;大国的干预。
(3)战争不是解决矛盾的手段,它带来的是两败俱伤;珍惜和平,睦邻友好,合作交流才是发展国家之道。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两伊战争中,伊拉克伤亡人数约为48万,战争直接消耗79l亿美元;海湾战争中,伊拉克伤亡人数约为10万.战争消耗高达2000多亿美元。
材料二:海湾战争期间,美军地面部队的人均物资消耗为200多千克,航母编队的人均物资消耗为1.1~1.38吨,美军共消耗各类物资1.7万余种3000多万吨。几乎等于上千万人的苏联军队在4年卫国战争中物资消耗总量6600万吨的一半;多国部队在战争中总共花掉600多亿美元,这个数字超过了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一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就连美国也无力独自支付这笔费用。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有关数据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面对战争的消耗巨大.美国怎么解决的困难
(3)从中可以看出,美国考虑问题的出发点是什么
解析:现代战争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战争损耗大、人员伤亡轻。在海湾战争中,美国运用大量的先进武器和技术把伤亡降到最低限度.通过让多国承担战争费用的方式减轻了负担。可以说是美国出风头,多国担风险。
答案:
(1)战争是非常残酷的,它带来的只能是财产的损失和人员的伤亡。通过战争解决矛盾,得不偿失。
(2)战争虽然是以美军为主力,但是在联合国授权之下。以多国部队的名义出兵的。美国通过转嫁经济困难的方法,让参与行动的其他国家承担了大约90%的费用.自己则以最小的负担获得了最大的利益。
(3)首先考虑的是自身的利益。
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冷战”结束以来,美国成为惟一的超级大国。美国为了构建对其有利的世界秩序,发动了四场较大规模的局部战争。
材料二
战争不需要浪漫的情绪,只需要睿智的思想。正像杜黑近百年前的预言所云:“胜利总是向那些预见战争特性变化的人微笑。”……美国还会继续尽可能地利用战争,来实现其战略目标。
——《战争演讲录》
请回答:
(1)说出“冷战”结束以来,美国所发动的两场局部战争的名称。
(2)“冷战”结束以来,美国在发动局部战争的过程中,打出了什么新的旗号 这些局部战争在战略战术上有何同之处
(3)请你预测一下,由美国发动的下一场局部战争会在哪里爆发 说明你的理由。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战争是政治斗争的延续,也是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一个工具。冷战结束后,美国以“反恐”“人权”为名,发动了多次战争;随着科技进步,战争的形式也发生着变化。本题设问新颖,要求学生有较高的时事分析能力,第(1)题注意时间限制。第(2)题需要学生结合教材知识回答,第(3)题的关键是找准热点地区,要全面、多角度进行分析。
答案:(1)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答出其中两场局部战争的名称即可)
(2)旗号:反恐、人权。(答出其中之一即可)相同之处:多边性(或以美国为首的多国打击一个国家);高科技性。
(3)爆发地点:朝鲜半岛、中东、台湾海峡等。(答出其十之一即可)理由:①朝鲜半岛:朝核会谈进展缓慢;朝鲜半岛对美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日本企图借朝鲜半岛战争之机实现军事大国和政治大国的梦想。②中东:美国在伊拉克的困难局面急需改变;伊朗核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中东丰富的自然资源和重要的战略位置。③台湾海峡:美国利用台湾遏制中国的战略目的;“台独”势力的嚣张;中国政府维护祖国统一的坚定决心。(答出某一地区可能成为下一场局部战争爆发地点的两点理由。且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