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世界人民的反战和平运动 课件 (1)【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世界人民的反战和平运动 课件 (1)【共2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8-08 11:52: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第2课 世界人民的反战和平运动一、世界保卫和平大会
1.原因: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和核武器毁灭性的破坏力,促使
人们觉悟。
2.召开:
(1)第一届:1949年4月,在巴黎、布拉格同时举行,选举约里
奥·居里为大会主席;提出举行“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
的倡议。1950年3月,又发表了“斯德哥尔摩宣言”。保卫和平国际斗争日(2)第二届:1950年11月召开,成立了_______________并提出
原则。
(3)1952年12月,在_______召开世界人民和平大会。
(4)原则:“世界上不同的制度可以_________;解决各国间的
争端应该通过协商和大家都可能接受的协议来实现;遵照_____
_____的权利,一个国家的内部分歧只涉及这个国家的公民。” 世界和平理事会维也纳和平相处民族自决【合作探究】
1.结合两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的内容,归纳主要的反战主张
有哪些?
提示:(1)无条件禁止原子武器。
(2)不同制度的国家和平相处。
(3)以和平协商方式解决国家间的争端。
(4)民族自决的原则。3.影响:反对侵略战争、渴望_________的思想日益深入人
心。世界和平二、《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1.《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1)背景:
①美苏冷战的加剧,战争的威胁增大。
②1954年,罗素发表《___________》著名演说。
(2)时间:1955年7月,《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发表。
(3)内容:强调核战争将导致的严重后果,要求各国政府不把
他们的科学成果用于战争目的。人类的危机2.罗素等保卫世界和平的行动:
(1)领导英国的___________运动,特别是反对英国制造氢弹。
(2)成立了“和平反抗核战争百人委员会”。
(3)成立了“_______________”。
(4)创办了“_________________”。罗素和平基金会国际战犯审判法庭禁止核武器三、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的反战运动
1.背景:美国侵越战争不断升级,陷入泥潭。
2.表现:
(1)学生:
①大学生拒绝_______、焚烧征兵卡或逃往国外。
②更多的青年把_________带入军队。
③1970年,抗议美军侵入柬埔寨。
(2)国会:对_____战争的正确性持怀疑观点的人越来越多。
(3)民众:1967年10月,_______20万人举行了向五角大楼的抗
议进军。服兵役反战思想越南华盛顿【合作探究】
2.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社会上出现反战运动社会浪潮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1)经济状况:世界性石油危机和美国经济危机使美国经济发展缓慢,出现滞胀状况,引起人们不满。
(2)政治状况:政府政策动摇不定,而民众在允许的限度内是相对自由的,各种运动得以迅速发展。
(3)对外方面:美苏争霸进入第二阶段,苏联攻势明显,美国处于劣势,加上越战不断升级,美国陷入越战泥潭不能自拔。反战和平运动不断高涨。四、国际和平年
1.国际和平日:1981年,联合国大会宣布将9月的大会开幕之
日“正式定为___________”。
2.国际和平年:1982年,联合国大会确定_____年为“国际和平
年”。
3.纪念国际和平日:2001年,联合国大会决定从_____年开始,
每年9月21日为纪念国际和平日。 国际和平日19862002【合作探究】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反战和平运动日趋国际化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1)随着全球化的进展,战争不再是一两个国家的问题,而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在核战争中,遭受灾难的不仅仅是个别国家,而是整个地区。
(2)世界人民对于反战和平问题逐步达成共识。
(3)全球性有组织的反战运动力量更为强大,更容易取得成果。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反战和平运动兴起的原因
1.第二次世界大战劫难使世界各国人民渴望和平。
2.核武器阴影的笼罩,严重威胁人类文明。
3.美苏冷战加剧,导致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及军备竞赛的升级,造成世界不安宁。
4.美国发动的越南战争等局部战争的存在,威胁世界和平。
5.众多文化名人的推动,如罗素和爱因斯坦。
6.社会主义国家和各国共产党人的号召和组织。
7.世界各国民众维护世界和平意识的增强。 【名师指津】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使人类汲取了深刻教训:和平来之不易,战争必须远离人类,保卫当今世界的和平尤为重要。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反战和平运动的特点和作用
1.特点:
(1)内容上:以反核运动为中心;
(2)范围上:参与阶层广泛,遍及各大洲,具有全球性;
(3)组织上:由分散走向统一,由国内运动走向跨国行动。 2.作用:
(1)对制止战争、限制军备竞赛、裁军起了积极作用;
(2)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各国政府及朝野政党的政策制定;
(3)使和平的思想逐渐普及,有助于提高广大民众对侵略战争的警惕,为维护世界持久和平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名师指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反战和平运动经历了三次高潮: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世界和平运动形成第一次高潮,六七十年代以美国为中心的世界和平运动形成战后第二次高潮,80年代由欧洲兴起并迅速波及整个世界的和平运动形成战后第三次高潮。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反战和平运动
(2012·长沙高二检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中的反战标志流行于世界已有50年历史,在欧美与可口可乐和耐克的商标一样有名。它源于海军旗语,由Nuclear Disarmament(核裁军)“N”和“D”字母组成。
材料二 2005年度诺贝尔和平奖揭晓,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及其总干事巴拉迪因防止核能被用于军事目的并确保最安全地和平利用核能而共享这一荣誉。挪威诺贝尔委员会的理由是诺贝尔在他的遗嘱中写道,诺贝尔和平奖的一个评奖标准是颁发给那些为“取消或减少常备军”做出巨大贡献的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战后世界人民反战和平运动的核心内容,并分析反战标志出现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为制止核战争所作出的努力。
【解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史实的识记和归纳分析以及根据图片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第(1)题根据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其核心内容,对于意义,可从团结世界人民和扩大影响两方面考虑;第(2)题注意从政府和民间两方面作答。答案:(1)内容:以反核运动为核心。
意义:有利于世界人民团结反战,广泛参与;有利于扩大反战和平运动在世界的影响。
(2)成立国际原子能机构,和平利用核能,防止用于军事目的;各国加强外交合作,美苏多次达成核裁军条约(如《中导条约》);各界人士积极呼吁,《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发表;各国人民开展反战和平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