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世界人民的反战和平运动 同步练习 (含答案解析) (1)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世界人民的反战和平运动 同步练习 (含答案解析) (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8-08 11:59: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课
世界人民的反战和平运动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促使二战后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召开的原因是()
①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促使人民反思战争的教训②“冷战”的兴起③朝鲜战争的爆发④核武器毁灭性的破坏力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C
朝鲜战争爆发于1950年6月,而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召开与1949年4月,故③错误,排除含③的A.B.D三项,正确选项为C项。
2.对战后反战和平运动具有真正的全球性的特点理解,最准确的是
A.反战运动参与阶层广泛
B.参与者遍及世界各大洲的许多国家
C.全球性包括两方面:一是参与阶层广泛;二是参与者遍及世界各大洲的许多国家
D.反战和平运动逐渐由分散走向统一,由国内行动走向跨国行动
解析:C本题主要考查再认再现历史知识及分析理解能力。反战和平运动具有真正的全球性特点,包括两个方面:参与人员、涉及地域。
3.被称为“和平鸽之父”的毕加索。创作“和平鸽”(右图)的意图是
(
)
A.为庆祝世界保卫和平大会的召开
B.为庆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C.为庆祝联大在无反对票的情况下通过《世界人权宣言》
D.为庆祝《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签订
解析:A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毕加索为1952年12月维也纳世界人民和平大会献上佳作“和平鸽”。
4.经历两次世界大战劫难的世界人民清醒地认识到战争的危害。反战和平意识空前提高,对战后反战和平运动具有真正的全球性的特点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反战运动参加与阶层广泛
B.参与者遍及世界各大洲的许多国家
C.全球性包括两方面:一是参与阶层广泛;二是参与者遍及世界各大洲的见许多国家
D.反战和平运动逐渐由分散走向统一,由国内行动走向跨国行动
解析:C本题主要考查再认再现历史知识及分析理解能力。反战和平运动具有真正的全球性特点,包括两个方面:参与人员、涉及地域。
5.
下列关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反战运动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起因于美国侵略朝鲜②大学生拒服兵役③青年学生把反战思想带入军队④华盛顿20万人举行反战示威活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反战运动起因于美国侵略越南;参与反战运动的有大学生、国会议员及民众。
二、非选择题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55年3月,丘吉尔指出,新式武器改变了国际关系,它不仅威胁着英国这样的小国的生存,而且威胁着美国和苏联这样的超级大国的生存。他断言:“通过一个极具讽刺意味的过程,我们完全有可能达到这样一个历史阶段:安全成为恐怖的健壮的孩子。”
材料二
古巴导弹危机是冷战中最富有戏剧性的事件。这场危机将两个大国最大限度地拖到了核战争的边缘,因此它成为人们推断两个大国的对抗究竟达到何种程度的界石,同时也告诉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来防止核战争。
——(苏)阿纳托利·多勃雷宁
清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新式武器(核武器)如何“改变了国际关系”。
(2)古巴导弹危机说明了什么问题 爱因斯坦说,下次世界大战将用石头打仗,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解析:本题围绕核武器问题展开考查。第(1)问结合
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作答即可;第(2)问的第一小问实际要求回答冷战的含义,第二小问考查爱因斯坦对人类的警告。
答案:(1)核武器的出现使美苏力量对比出现了“恐怖的平衡”,形成了核平衡下的“恐怖的和平”局面。
(2)问题:美苏全面对抗,甚至把世界拖到核战争的边缘,但双方直接的战争没有爆发。理解:核武器将毁灭人类文明。
7.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连那些素来不问政治、清高脱俗的教授和学者也加入了“保卫祖国”的大合唱。爱因斯坦本人则公开表明自己是和平主义者,反对一切战争。他认为科学是全世界的,因此像躲避瘟疫一样,避开那些数不清的对炮弹、潜艇和飞机的研究。他说:“在我看来,战争是多么卑鄙、下流!我宁愿被千刀万剐,也不愿参与这种可憎的勾当。”
进入三十年代以后,爱因斯坦逐渐转变为积极的和平主义者。1933年4月,有人请求他出面援助因气绝兵役而被捕的比利时青年,他发表公开信回答说:“如果我是比利时人,在目前的形势下,我不会拒绝服兵役。我将愉快会参军。我相信,这将有助于拯救欧洲。”后来爱因斯坦移居美国。在得知希特勒动员力量进行核研究的消息后,他毅然给罗斯福总统写信,建议美国加快研究。
1945年,美国在长崎和广岛投掷了原子弹。爱因斯坦悔恨地认为是自己“按了按钮“,并表示如果知道德国人不会成功地制造原子弹,就一点忙都不会去帮了。他认为,清除原子弹对人类生存的威胁已经成为今天最迫切的问题,因而积极投身到反战和平运动中。
——摘编自布恩《爱因斯坦大传》
(1)根据材料,指出爱因斯坦和平主义思想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爱因斯坦关于科学与战争关系的基本观点。
解析:本题为选做试题,考查学生“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的相关内容。旨在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及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进行评价分析的能力。第(1)问的回答要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第(2)问的评述要结合第(1)问的变化来回答。
答案:(1)反对一切战争;用正义战争抗击非正义战争;消除导致战争的因素。
(2)科学不能为战争服务;迫不得已时科学应该帮助正义战争制止非正义战争;防止科学成果用于战争,威胁人类生存。从人道主义出发,体现了科学家的良知。
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8年8月8日凌晨,格鲁吉亚军队进入南奥塞梯控制区,使冲突地区局势骤然恶化。南奥塞梯是格鲁吉亚的一个自治州,与俄罗斯北奥塞梯共和国接壤。南奥塞梯要求独立,格鲁吉亚试图将南奥塞梯留在自己的版图内,而后者不愿从命,曾于20世纪90年代初与格鲁吉亚中央政府发生激烈冲突。萨卡什维利在南奥地区的军事冒险行动的一个前提条件就是格鲁吉亚获得西方、主要是美国的军事支持,而直接后果就是俄美军事冲突。
材料二2008年8月26日,按计划,美国派遣5艘舰船前往黑海。美军以运输救援物资名义进入格方境内,暗中输入武器。美方称“美国运输的完全是人道主义救援物资”,这些舰艇运载的物资包括毯子、急救包、婴儿食品等。俄方反驳:“战舰不应用来运送救援物资,这是战舰外交,不会让局势更为稳定.”
材料三俄总统梅德韦杰夫于2008年8月31日对外宣布了俄外交政策“五项原则”:俄罗斯尊重确定文明社会之间关系的国际法基本准则;俄罗斯认为世界应该多极化,单极世界不可接受;俄罗斯不希望和任何国家相对抗;俄罗斯外交方向是保护本国公民的生命和尊严;俄罗斯关注自身在友好地区的利益。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说明南奥塞梯问题的由来。结合材料一、二,你如何看待美国的行为,试简要说明之。
(2)概述材料三中俄外交政策“五项原则”体现了其怎样的外交思想。美俄冲突反映了冷战结束后,国际关系格局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
解析:
本题围绕最近发生在格鲁吉亚的美俄冲突命制,具有鲜明的时代性。题目提供的材料是全新的,回答时注意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整合总结。
答案:
(1)由来:南奥塞梯要求独立,得到了俄罗斯的支持;格鲁吉亚反对南奥塞梯独立,得到了美国的支持。评价:美国对格鲁吉亚事务的插手,是在极力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想在全球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这必然会造成国际社会的不安定,导致大国关系的恶化。
(2)外交思想:主张国际格局多极化,维护俄罗斯的利益。趋势: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