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第1课
联合国的建立及其作用
学案
[课标要求] 了解世界保卫和平大会、《罗素—爱因斯坦宣言》、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反战运动等史实,分析战后世界人民反战和平运动高涨的原因、特点和意义。
一、世界保卫和平大会
1.原因: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和核武器毁灭性的破坏力,促使人们觉悟。
2.召开
(1)第一届:1949年4月在巴黎、布拉格同时举行,选举约里奥·居里为大会主席,提出举行“保卫和平国际斗争日”活动的倡议。
(2)第二届:1950年11月召开,成立了世界和平理事会并提出其原则。
(3)1952年12月在维也纳召开世界人民和平大会。
(4)原则:“世界上不同的制度可以和平相处;解决各国间的争端应该通过协商和大家都可能接受的协议来实现;遵照民族自决的权利,一个国家的内部分歧只涉及这个国家的公民”。
(5)意义:反对侵略战争、渴望世界和平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
[知识点拨]
世界人民追求和平、保卫和平的活动主要包括世界保卫和平大会、《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及罗素的反战活动。
二、《罗素一爱因斯坦宣言》
1.背景:1954年罗素发表了《人类的危机》的著名演说。
2.发表:1955年7月,发表《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3.内容:宣言强调了核战争将导致的严重后果,建议东西方的科学家召开一个世界性会议,敦促各国政府做出承诺,不再把他们的科学成果用于战争目的。
4.实践活动
(1)领导英国的禁止核武器运动,倡导成立了“和平反抗核战争百人委员会”。
(2)倡议成立“罗素和平基金会”。
(3)专门创办了“国际战犯审判法庭”,对发动越南战争的战犯罪证进行调查。
[误区警示]
《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强调核战争将导致的严重后果,要求各国政府不把科学成果用于战争目的。罗素还成立了“和平反抗核战争百人委员会”和“罗素和平基金会”。
三、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的反战运动
1.背景:美国侵越战争不断升级,陷入泥潭。
2.表现
(1)学生
①大学生拒绝服兵役、焚烧征兵卡或逃往国外。
②更多的青年把反战思想带入军队。
③1970年抗议美军侵入柬埔寨。
(2)国会:对越南战争的正确性持怀疑观点的人越来越多。
(3)民众:1967年,华盛顿20万人举行了向五角大楼的抗议进军。
[误区警示]
二战后的世界反战和平运动虽由社会主义国家号召发起,但重心在欧美。
四、国际和平年
1.国际和平日:1981年,联合国大会宣布将9月的大会开幕之日“正式定为国际和平日”。
2.国际和平年:1982年,联合国大会确定1986年为“国际和平年”。
3.纪念国际和平日:2001年联合国大会决定从2002年开始,每年9月21日为纪念国际和平日。
[知识点拨]
联合国以和平为主题确定的一系列纪念日正反映了世界人民期盼和平的真诚愿望。
主题一 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反战和平运动
1.战后反战和平运动兴起的原因
(1)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世界各国人民渴望和平,反对战争。
(2)核武器的巨大破坏力,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安全。
(3)美苏“冷战”的威胁,造成世界不安宁。
(4)局部战争的存在,对地区和世界和平构成威胁。
(5)社会主义及各国共产党人的号召和组织推动。
(6)科学家们的努力。
2.创办“国际战犯审判法庭”在当时有何现实意义?
(1)“国际战犯审判法庭”虽然没有法律效力,不能处分战犯,但是,它对发动越南战争的战犯罪证进行调查,并将美国总统、国务卿、国防部长等列入战犯名单。
(2)这种道义上的审判揭穿了美国政府对民众的欺骗性宣传,推动了美国和世界人民反对越战的浪潮。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反战和平运动日趋国际化的原因有哪些?
(1)随着全球化的进展,战争不再是一两个国家的问题,而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在核战争中,遭受灾难的不仅仅是个别国家,而是整个地区。
(2)世界人民对于反战和平问题逐步达成共识。
(3)全球性有组织的反战运动力量更为强大,更容易取得成果。
材料 “鉴于未来任何世界大战必将使用核武器,而这种武器威胁着人类的继续生存,我们敦促世界各国政府认识到并公开承认,它们的目的决不能通过世界大战来达到,因此,我们也敦促它们寻求和平办法来解决它们之间的一切争端。”
——《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其材料反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该文献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答案 内容:强调了核战争将导致的严重后果;敦促各国政府做出承诺,不再把科学成果用于战争的目的。
影响:宣言的发表得到各国著名科学家的支持和拥护,使越来越多的科学工作者投身到反战和平运动中来。
图示法理解世界人民的反战和平运动的特点
主题二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的反战运动及20世纪80年代以来联合国的相关活动1.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反战运动给美国带来的影响
(1)反战运动主要是针对美国插手越南事务,并在越南战争中越陷越深,无法自拔。
(2)反战运动在20世纪60年代扩展到社会各个阶层,连绵不断,时间长、规模大。
(3)反战运动与当时高涨的黑人民权运动、妇女运动、学生运动相结合,构成美国历史上罕见的社会反战思潮。
(4)推动全世界的和平正义力量日益高涨的反战、反帝运动。
2.战后世界人民反战和平运动高涨的意义
(1)它对制止战争,特别是制止世界大战,对限制军备竞赛,推动裁军进程起到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各国政府及朝野政党政策的制定。
(2)反战和平运动教育和动员了广大民众,使和平的思想逐渐普及,有助于提高对侵略战争的警惕,为世界持久和平提供坚实的基础。
材料一
(1)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反战运动的原因、特点和意义是什么?
答案 原因:侵越战争的非正义性和战争的残酷性,以及受世界人民反战和平运动的影响。
特点:广泛性;民主性;规模大;持续高涨。
意义:美国反对越战浪潮的持续高涨推动了越南战争的结束。
材料二 2001年联合国大会决定从2002年开始,每年9月21日为纪念国际和平日。大会宣布,这一天应该作为全球停火及非暴力的日子加以纪念,所有国家和人民在这一天停止敌对行动。
(2)联合国推动国际和平的纪念活动说明了什么?
答案 说明联合国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增强;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和平思想深入人心。
表格法归纳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的反战运动的表现
青年学生
拒绝服兵役、焚烧征兵卡或逃往国外
把反战思想带入军队
同民众一起进行大规模示威抗议活动
1970年抗议美军入侵柬埔寨
民众
通过反战示威游行表达强烈的反战情绪,美军在越南制造的暴行令国内民众日益怀疑战争的正义性
国会
对战争的正确性持怀疑态度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鉴于核武器毁灭性的破坏力,要求“无条件禁止原子武器”并有五亿多人签字的宣言是
( )
A.《人类的危机》
B.斯德哥尔摩宣言
C.《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D.《国际和平年宣言》
解析 要求“无条件禁止原子武器”是1950年3月“斯德哥尔摩宣言”的内容。
答案 B
2.罗素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他为维护世界和平所作的贡献有
( )
①发表“斯德哥尔摩宣言” ②发表题为《人类的危机》的演说 ③发表《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④领导英国的禁止核武器运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斯德哥尔摩宣言”是1950年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委员会在斯德哥尔摩发表的,故排除含①的选项。
答案 B
3.下图中人物因抗议政府的核军备计划而被捕的是
( )
解析 罗素是英国著名社会活动家,他积极参加维护世界和平的活动,用大量时间领导了英国的禁止核武器运动,最后因抗议政府的核军备计划而被捕,故D项正确。
答案 D
4.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政府的哪一项活动激起美国有史以来最广泛、最激烈的大学生抗议活动
( )
A.美国侵略越南
B.美军入侵柬埔寨
C.美国侵略印度支那
D.美国干涉中东地区
解析 1970年美军入侵柬埔寨,这一行动立即激起美国有史以来最广泛、最激烈的大学生抗议活动。
答案 B
5.2001年联合国大会宣布,纪念国际和平日应该作为全球停火及非暴力的日子加以纪念,所有国家和人民在这一天停止敌对行动。“这一天”是每年的
( )
A.5月1日
B.9月21日
C.10月1日
D.10月24日
解析 2001年联合国大会决定从2002年开始,每年的9月21日为纪念国际和平日。因此选B。
答案 B
基础巩固
1.下列运动中明确提出反对核武器的有
( )
①第一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 ②世界和平理事会 ③《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④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反战运动 ⑤20世纪80年代和平运动高涨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③④⑤
解析 题中五个事件中,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反战运动是反对越南战争,并没有提出反对核武器。其他四项均提出了反对核武器的主张。
答案 C
2.《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发表50多年后的今天,世界仍面临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威胁,当今时代更需要《罗素—爱因斯坦宣言》来作为人类行动的指南。我们从这一宣言中不可能看到以下哪一观点
( )
A.强调核战争将导致的严重后果
B.建议东西方的科学家召开一个世界性会议
C.倡导成立“罗素和平基金会”
D.敦促政府不把他们的科技成果用于战争
解析 A、B、D三项都是《罗素—爱因斯坦宣言》的内容,而C项仅是罗素个人的活动之一,不符合宣言内容,故应选C项。
答案 C
3.名画《和平鸽》出自著名画家毕加索之手,和平鸽成为爱好和平的人们心目中的美好象征,《和平鸽》是献给
( )
A.第一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
B.第二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
C.世界人民和平大会
D.国际和平年
解析 1952年12月维也纳世界人民和平大会召开,毕加索为大会献上了这幅佳作,表达世界人民爱好和平的愿望。
答案 C
4.为反对美国侵略越南的战争,专门创办“国际战犯审判法庭”,对发动越南战争的罪犯罪证进行调查,并将美国总统、国务卿、国防部长等列入战犯名单的是
( )
A.联合国安理会
B.世界保卫和平大会
C.海牙国际法庭
D.罗素和平基金会
解析 依据教材可知符合题干材料之意的是D项“罗素和平基金会”。
答案 D
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民为维护和平、反对战争所做的努力包括
( )
①成立联合国 ②召开世界保卫和平大会 ③联合国发表《国际和平年宣言》 ④1986年中国发行“国际和平年”纪念邮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结合教材知识判断,①②③④均符合要求。
答案 A
6.在1986年中国发行一枚带有和平鸽的邮票,是为了
( )
A.纪念中国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
B.纪念《国际和平年宣言》发表一周年
C.纪念每年的9月21日为纪念国际和平日
D.纪念第37届联大确定的1986年为“国际和平年”
解析 毕加索为庆祝世界保卫和平大会的召开所描绘的衔着橄榄枝的鸽子形象成为和平的象征,被称为“和平鸽”。由题干中的“1986年”可知,符合题意的是D项。
答案 D
能力提升
7.1945年12月在诺贝尔纪念宴会上,爱因斯坦指出:“我们之所以曾经帮助创造这种新武器,是为了预防人类的敌人比我们先得到它……但到目前为止,我们既没有和平的保证,也没有《大西洋宪章》所允诺的任何自由的保证。战争是赢得了,但和平却还没有。”由此可见
( )
A.原子弹研制成功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
B.冷战加剧,核武器严重威胁世界和平
C.核武器无法保障世界和平
D.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解析 由帮助创造核武器对付人类的敌人,但既没有和平的保证,也没有自由的保证可知,C项最符合题意。
答案 C
8.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之所以发生巨大规模的反战浪潮主要是由于
( )
A.越南战争的残酷性
B.越南战争的非正义性
C.美军屠杀越南平民
D.美国青年惧怕战争
解析 战争的非正义性是主要原因,美军屠杀越南平民是非正义性的表现,美国青年并不惧怕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表现就说明了这一点。
答案 B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反对越战的歌曲《随风而逝》:
要独自走过多少的远路,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白鸽要飞越多少海洋,才能在沙滩上安息?炮弹还要再呼啸几时,才能真正销声匿迹?这答案啊,我的朋友,它已随风而逝。还要抬头张望多少次,人们才能看到蓝天?当权者还要再长几只耳朵,才能听到人民的哭声?还要有多少人死去,我们才会真正醒悟过来?这答案啊,我的朋友,它已随风而逝……
材料二 约翰·列侬是英国著名的甲壳虫乐队的主唱,也是一个坚决的反战人士。1969年,他发表的第一首个人单曲就是《给和平一个机会》,这首地地道道的反战歌曲在当时的社会上大受欢迎,在多次反战活动中被人们反复高唱。今天,它仍然可以说是反战歌曲中的一个高峰。
材料三 如果人类能生存下去,我们在这方面的工作就可以算作是最重要的。但是,如果没有一个人活着而了解它,逻辑的真理也是不值一文的。——罗素
请回答:
(1)《随风而逝》诞生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反映出美国人对此持怎样的态度?
(2)《给和平一个机会》反映出世界人民怎样的共同心声?
(3)自20世纪以来,人们为了维护世界和平做过哪些方面的努力?
解析 第(1)问的历史背景可联系反对越南战争的浪潮来回答,对于态度的回答应结合材料一信息和所学知识归纳;第(2)问可联系世界人民反战和平运动这一大背景回答;第(3)问注意概括归纳相关史实。
答案 (1)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发动侵越战争并不断升级,美国人民掀起了大规模的反战和平运动。对越南战争的正确性和正义性持怀疑态度的人越来越多。
(2)反对侵略战争、渴望世界和平的思想日益深入人心或世界人民的反战和平运动成为世界的主旋律。
(3)联合打败法西斯,召开世界保卫和平大会,禁止核武器运动,反战运动等。
【探究学习总结】(P150)
一、本课测评
1.简述罗素为世界和平事业做出的主要贡献。
提示 通过发表演说和宣言表明自己反对核战争,维护人类和平的主张。主要表现是1954年发表《人类的危机》的演说;1955年与爱因斯坦共同发表《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强调核战争的严重后果,提出召开国际科学家会议,敦促各国政府承诺不将科学成果用于战争。罗素为禁核运动所做的努力:领导本国的禁核运动,反对英国制造氢弹;倡导成立“和平反核战争百人委员会”;成立“罗素和平基金会”,创办“国际战犯审判法庭”,审判美国发动越南战争的政府首脑。
2.在20世纪60~70年代的美国反战运动中,学生和民众采取了哪些反对政府战争政策的行动,最终迫使美国政府从越南撤军?
提示 学生:拒绝服兵役、焚烧征兵卡;逃往国外;将反战思想带进军队;同民众一起进行大规模示威游行抗议活动。
民众:主要通过反战示威游行表达强烈的反战情绪。此外,美军在越南制造的暴行也令国内民众日益怀疑战争的正义性,因此在民意调查中越来越表现出对政府战争政策的不满;在民众的反战运动中,还有很多著名的诗人用自己的才华表达对战争、对政府的不满和抗议。学生和民众的广泛反抗,使美国政府不得不调整战争政策,最终选择从越南撤军。
二、学习延伸
请在以“反战”“和平”为主题的艺术作品中任选一部,用心去欣赏和体会,然后用一首诗、一篇短文、一幅画、一篇读(观)后感或者你喜欢的任何形式来描述你梦想中的和平的世界。
提示 可选择毕加索的画《和平鸽》《格尔尼卡》或教材照片《战火中的越南儿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