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3张PPT。第3课 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主题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就把握住时代脉搏,高瞻远瞩地提出:“现在世界上真正的大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是发展问题。”
请思考:
1.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的背景是什么?和平与发展是怎样的辩证关系?
2.和平与发展还面临着什么困难?我们应如何去做?一、和平与发展:历史和时代的呼唤
1.含义:
(1)和平问题:指世界范围内的_________。
(2)发展问题:指世界范围内的___________。总体和平繁荣与发展2.历史和时代的呼唤:
(1)历史的呼唤:
①生产力要求:生产力的发展促使整个世界成为息息相关的___
___,战争的发生对整个世界的影响大而直接。
②世界大战教训深刻:由富于侵略的国家对外扩张导致世界规
模的大战,给人类造成极大的物质损失和_________。
③人类反思:人们认识到避免战争不是哪一个国家的事情,而
是各国的_________。整体心灵创伤共同责任(2)时代的呼唤:
①生产力要求:20世纪下半期,在_________________推动下,
世界各国重视发展本国经济,优先发展经济,提高_________程
度,已成为世界的潮流。
②全球性问题的要求:解决一些带有全球性的问题取决于和平
与发展。
③世界人民的愿望:维护持久和平、促进_________日益成为各
国人民的普遍愿望。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社会文明共同发展3.不可抗拒的潮流:世界要和平,___________,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成为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人民要合作【合作探究】
1.20世纪上半期和下半期时代的主题有何不同?依据是什么?
提示:不同:革命与战争;和平与发展。
依据:(1)革命与战争:①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②殖民扩张和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
(2)和平与发展:①局部战争频发,但未发生世界大战,总体趋势是和平。②亚、非、拉国家努力争取民族的繁荣富强。③冷战结束后,绝大多数国家把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放在首位。二、和平与发展:相互促进的进程
1.和平与发展之间的关系:
(1)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2)维护和平是促进发展的_____。
(3)促进共同发展是维护和平的_________。
2.发展中国家在和平与发展中的作用:
(1)没有_________________,就没有世界的和平。
(2)没有发展中国家的振兴,就没有世界的繁荣。前提有力保证发展中国家的稳定3.威胁和平与发展的因素:
(1)20世纪出现的一些全球性问题,如_________、人口急剧增
长、自然资源枯竭、艾滋病的蔓延等。
(2)21世纪威胁和平、发展的因素:
①小规模的___________和局部战争时有发生。
②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并未消除。环境污染地区性冲突③各种分裂势力、_________和极端势力给国际社会不断带来
危害。
④世界发展的不平衡,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___
_______拉大。
⑤_________、走私贩毒、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人类面临
的安全和生存形势更加复杂。 恐怖势力贫富差距恐怖主义【合作探究】
2.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因素中最根本的因素是什么?为什么?
提示:(1)最根本的因素: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2)原因:①它们四处插手,干涉别国内政,导致局部战争此起彼伏,是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根源、主要障碍。②也是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持续处于极端困难境地的最主要原因。③最大限度地攫取利润、追逐利益是某些大国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根本原因。三、中国——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
1.目标与宗旨:
(1)目标:奉行独立自主的_____________,维护我国的独立和
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2)宗旨:_____________,促进共同发展。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2.实际行动:
(1)首创和实践_________________,成为国际社会处理国与国
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2)作为常任理事国,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重要力
量。
(3)促进自身发展,改善和发展与发达国家的关系,加强与发
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4)积极倡导建立国际_________新秩序。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政治经济【合作探究】
3.想一想作为中学生我们应怎样维护世界和平。
提示:我们中学生要关心世界的发展,树立全球观念,培养开放、平等、参与的国际意识,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各国共同发展而努力。思考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的客观前提是什么?它们又是怎样相互联系、彼此促进的?提示:(1)到了20世纪,整个世界日益成为息息相关的整体,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明显增多,相互依赖日益加深。和平与发展成为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
(2)和平问题关系着人类的生存和命运,是人类进步的必要前提。发展是人类生存的基本目的,也是当前人类继续生存的条件。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维护和平是促进发展的前提。促进共同发展是维护和平的有力保证。 一、和平与发展的辩证关系
1.和平是发展的前提:
(1)只有在和平的国际环境中,世界各国才能保持正常的经济交往和顺利实现本国的发展计划。
(2)战乱和冲突则是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甚至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3)历史上,两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都是在和平时期完成的,而两次世界大战则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这从正反两方面证明了和平是发展的前提。 2.发展是和平的保证:
(1)世界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国际分工,加强了各国间的交流与合作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利益共享,为彼此和平共处提供了物质保障,抑制了世界战争的爆发。
(2)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消除世界不稳定的因素,减少发生军事冲突的可能性。
(3)世界经济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世界和平力量的壮大。【名师指津】和平与发展作为当今世界的两大战略问题,彼此间互为条件,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二者缺一不可。 二、和平与发展的核心问题及解决途径
1.和平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南北问题即发展问题。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占全球人口的90%。没有发展中国家的稳定与发展就没有世界的和平与繁荣。 2.解决南北问题的根本途径,是要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对实现世界的持久和平与共同发展至关重要。西方发达国家是旧秩序的最大受益者,它们利用所掌握的经济和技术优势,极力维护旧的国际经济秩序,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控制和剥削,攫取大量的垄断利润。这是导致战后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和社会贫困的根本原因。【名师指津】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是指世界范围内的总体和平,这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命运。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核心问题),是指世界范围内的繁荣与发展,这关系到世界的兴盛与发达。这些都需要发展中国家发挥积极的作用。 对世界和平发展的理解
对和平的向往和追求是人类永恒的主题。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康德把人类社会划分成两个阵营:一边是普通百姓,和平对他们而言是最有益的;另一边是王朝统治者,他们不断把百姓赶进战火硝烟。这种区分带有革命性的含义,各国民众应该在理性的基础上联合起来,在共同的和平的利益上形成跨国界的共识。
——托布约尔·克努成《国际关系理论史导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康德对世界和平的基本观点。材料二 大多数德国人自愿追随希特勒,根本不在乎反对派的遭遇和对犹太同胞的种族隔离现实。对它们来说,德国在重新前进,而这是最重要的。由于建立了战争工业,又进行了修筑高速公路等大工程,失业现象很快就消失了。国家号召所有的德国人都买一辆“大众”牌轿车。巧妙的宣传使人人感到生活在伟大的时代。
——德尼兹·加亚尔,贝尔纳代特·德尚等《欧洲史》(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大多数德国人自愿追随希特勒”的原因。结合这一事例,简析材料一中康德和平观的局限性。材料三 我们感到,虽然战争的危险还存在,但是……日本人民不希望有战争。欧洲人民也不希望有战争。第三世界,包括中国,希望自己发展起来,而战争对它们毫无好处。第三世界的力量,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中人口最多的中国的力量,是世界和平力量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从政治角度来说,中国的发展对世界、对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都是有利的。
——邓小平《和平和发展是当代世界的
两大问题》(1985年)(3)根据材料三,概括邓小平认为人类保障世界和平是有可能的理由。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后20年中国为维护世界和平而做的努力。【解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考查世界和平问题。第(1)题从材料中归纳观点,注意不要漏掉要点。第(2)题回答第一问时一是注意结合希特勒上台的背景,二是从材料中寻找关键信息提炼要点。第二问通过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信息不难得出:康德认为和平观是建立在民众理性基础上,但材料二中却反映出它还受到民族观念、统治者的宣传等方面的影响。第(3)题中第一问从材料中提炼信息:各国人民向往和平,反对战争,第三世界是维护和平的重要力量。第二问是对所学知识的归纳,根据所学从中国新时期的外交表现中提炼要点。答案:(1)和平是普通百姓的共同愿望;各国民众应该联合起来维护世界和平。
(2)原因:希特勒利用了德国民众对《凡尔赛和约》的不满,煽动极端民族主义和复仇主义情绪。希特勒的欺骗宣传。德国民众认为,希特勒能使德国重新前进。希特勒的扩军备战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局限性:康德的和平观是建立在民众理性的基础上,但在现实中,民众的和平理性却易受到极端民族主义观念、统治者的欺骗宣传等因素的干扰。(3)理由:世界各国人民希望和平与发展,发展中的中国及第三世界国家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如答制约战争的力量有了很大发展也可)。
努力: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结盟)。实行改革开放,实现了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推进新型区域合作,促进地区和平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