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实验活动4 用化学沉淀法去除粗盐中的杂质离子(课件 学案)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 第二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章 实验活动4 用化学沉淀法去除粗盐中的杂质离子(课件 学案)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 第二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8-30 19:43:46

文档简介

实验活动4  用化学沉淀法去除粗盐中的杂质离子
【实验目的】
1.用化学沉淀法去除粗盐中的Ca2+、Mg2+和S。
2.熟练掌握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认识化学方法在物质分离和提纯中的重要应用。
【实验用品】
 天平、药匙、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漏斗、滤纸、蒸发皿、坩埚钳、铁架台(带铁圈)、陶土网、酒精灯、火柴。
粗盐、蒸馏水、0.1 mol·L-1 BaCl2溶液、20% NaOH溶液、饱和Na2CO3溶液、6 mol·L-1盐酸、pH试纸。
【实验步骤】
步骤①:溶解 用天平称取5.0 g粗盐,放入100 mL烧杯中,然后加入20 mL蒸馏水,用    搅拌,使粗盐全部溶解,得到粗盐水
步骤②:除S 向粗盐水中滴加过量的   溶液(约2~3 mL),使S与   完全反应生成   沉淀,将烧杯静置
步骤③:检验S是否沉淀完全 静置后,沿烧杯壁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2~3滴BaCl2溶液。若          ,则表明S已沉淀完全;若      ,则应继续滴加BaCl2溶液,直至S沉淀完全
步骤④:除Mg2+、Ca2+及过量的Ba2+ 向粗盐水中滴加过量的    溶液(约0.25 mL),使Mg2+与   完全反应生成    沉淀;然后滴加过量的饱和    溶液(2~3 mL),使Ca2+、Ba2+与   完全反应生成沉淀
步骤⑤:检验Mg2+、Ca2+和Ba2+是否沉淀完全 用与第3步类似的方法分别检验Mg2+、Ca2+和Ba2+是否沉淀完全
步骤⑥:过滤 将烧杯静置,然后过滤,除去生成的沉淀和不溶性杂质
步骤⑦:除过量的OH-、C 向所得滤液中滴加   ,用玻璃棒搅拌,直到        ,并用pH试纸检验,使滤液呈中性或微酸性
步骤⑧:蒸发 将滤液倒入    中,用酒精灯加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当蒸发皿中        时,停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
步骤⑨:冷却得精盐 用坩埚钳将蒸发皿夹持到陶土网上冷却,得到去除了杂质离子的精盐
1.操作步骤①中BaCl2溶液为什么要过量?如何判断BaCl2已过量?
2.能否将步骤⑥⑦的操作顺序颠倒?为什么?
3.在可溶性杂质除去过程中,能否选用Ba(OH)2同时除去S和Mg2+呢?若可以,除杂试剂的加入顺序如何?
【规律方法】
1.除去粗盐中可溶性杂质的原理
提醒
BaCl2溶液和Na2CO3溶液先后加入顺序不能颠倒。
2.物质除杂和分离的基本原则
(1)不增:不引入新的杂质。
(2)不减:尽量不减少被提纯的物质。
(3)易分离:被提纯的物质与杂质易分离。
(4)易复原:被提纯的物质易复原。
提醒
物质除杂和分离应注意的问题
(1)除杂试剂要过量。
(2)后续试剂应能除去过量的前一试剂。
(3)尽可能将杂质转化为所需物质。
(4)除去多种杂质时考虑加入试剂的合理顺序。
【迁移应用】
1.实验室进行粗盐提纯时,需除去Ca2+、Mg2+和S,所用试剂包括BaCl2以及(  )
A.Na2CO3、NaOH、HCl
B.Na2CO3、HCl、KOH
C.K2CO3、HNO3、NaOH
D.Na2CO3、NaOH、HNO3
2.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及泥沙,将粗盐溶于水,进行下列操作:①过滤;②加入适量的盐酸;③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④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⑤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④③⑤①②     B.④⑤③①②
C.④⑤③②① D.④③⑤②①
3.海水通过晾晒可得粗盐,粗盐中除含有NaCl外,还含有MgCl2、CaCl2、Na2SO4以及少量泥沙等杂质。以下是制备精盐的实验方案,各步操作流程如下:
(1)在第①步粗盐溶解操作中要用玻璃棒搅拌,作用是                       。
(2)第③步操作的目的是除去粗盐中的                    (填化学式,下同),第⑦步操作的目的是除去滤液中的            。
(3)第⑥步操作中得到沉淀的成分有:BaSO4、Mg(OH)2、        (填化学式)。
(4)在第④步操作中,选择的除杂试剂NaOH溶液不能用KOH溶液代替,理由是                                           。
4.(2024·福州高一期中)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以分离NaCl和BaCl2两种固体混合物,回答下列问题:
供选试剂:Na2CO3溶液、Na2SO4溶液、K2CO3溶液、K2SO4溶液、盐酸
(1)操作②的名称是     。
(2)试剂b是     (填化学式,下同),固体B是     。
(3)加入试剂a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4)操作③是             
实验活动4 用化学沉淀法去除粗盐中的杂质离子
实验步骤
 玻璃棒 BaCl2 Ba2+ BaSO4 溶液不出现浑浊 出现浑浊 NaOH OH- Mg(OH)2 Na2CO3 C 盐酸 没有气泡冒出 蒸发皿 出现较多固体
问题与讨论
1.提示:BaCl2溶液过量的目的是为了将粗盐水中的S完全转化成BaSO4沉淀而去除。判断BaCl2溶液过量的方法是:静置后,取上层清液继续滴加2~3滴BaCl2溶液,若溶液不出现浑浊,则表明S已沉淀完全。
2.提示:不能。因为若不先进行过滤操作,则Mg(OH)2、CaCO3、BaCO3沉淀均会留在液体中,步骤⑦中加入稀盐酸后,沉淀会溶于稀盐酸,重新生成Mg2+、Ca2+、Ba2+留在食盐水中,故必须先进行过滤操作。
3.提示:可以。先加Ba(OH)2溶液,后加Na2CO3溶液。
迁移应用
1.A 加入氯化钡时,能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从而除去硫酸根离子,加入碳酸钠溶液时,能和氯化钙、过量的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从而除去钙离子和过量的钡离子;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除去镁离子;过滤,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可以把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除去,A正确;加入氢氧化钾,引入新杂质钾离子,B错误;加入碳酸钾和硝酸,引入了新杂质钾离子和硝酸根离子,C错误;加入硝酸会引入新杂质硝酸根离子,D错误。
2.A 由于过量的钡离子需要利用碳酸钠除去,因此要先除S,然后再除Ca2+,如果加反了,过量的钡离子就没法除去,至于加NaOH除去Mg2+顺序不受限制,因为过量的氢氧化钠加盐酸就可以除去,只要将三种离子除完了,然后过滤即可,最后加盐酸除去过量的氢氧根离子、碳酸根离子,所以正确的操作顺序为④③⑤①②或③⑤④①②或③④⑤①②,选A。
3.(1)加快粗盐溶解 (2)Na2SO4 NaOH、Na2CO3
(3)CaCO3、BaCO3 (4)会引入杂质KCl
解析:(1)粗盐溶解操作中用玻璃棒搅拌是为了加快粗盐的溶解。(2)粗盐中含有Na2SO4,第③步操作加入过量BaCl2溶液的目的是除去溶液中的Na2SO4;在④⑤步操作中分别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Na2CO3溶液,所以第⑦步操作加入稀盐酸的目的是除去溶液中的NaOH、Na2CO3。(3)因粗盐中含有CaCl2、Na2SO4、MgCl2,而在操作中先后加入了过量BaCl2溶液、NaOH溶液、Na2CO3溶液,所以沉淀中除BaSO4、Mg(OH)2外,还有CaCO3、BaCO3。(4)在第④步操作中,若选择KOH溶液代替NaOH溶液,会在滤液中引入杂质KCl。
4.(1)过滤 (2) HCl BaCl2 (3)Ba2++CBaCO3↓
(4)蒸发结晶
解析:操作①为混合物加水溶解,然后向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不能引入新杂质离子),Ba2+与C反应生成沉淀A为BaCO3,滤液中含有NaCl和多余的Na2CO3,试剂b为盐酸(HCl),BaCO3中加入盐酸生成BaCl2,再经过蒸发结晶等操作得到固体B为BaCl2,滤液中的Na2CO3与盐酸反应生成NaCl,再经过蒸发结晶等操作得到NaCl固体。
(1)操作②之后得到沉淀A和滤液,则操作②为过滤。
(2)试剂b为HCl,固体B为BaCl2。
(3)加入Na2CO3后,溶液中Ba2+与C反应生成BaCO3沉淀,离子方程式为Ba2++CBaCO3↓。
(4)操作③目的是将NaCl溶液、BaCl2溶液转化为NaCl固体、BaCl2固体,故操作③为蒸发结晶。
3 / 3(共24张PPT)
实验活动4 用化学沉淀法去除粗盐中的杂质离子
【实验目的】
1. 用化学沉淀法去除粗盐中的Ca2+、Mg2+和S 。
2. 熟练掌握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认识化学方法在物质分离和提
纯中的重要应用。
【实验用品】
 天平、药匙、量筒、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漏斗、滤纸、蒸发
皿、坩埚钳、铁架台(带铁圈)、陶土网、酒精灯、火柴。
粗盐、蒸馏水、0.1 mol·L-1 BaCl2溶液、20% NaOH溶液、饱和
Na2CO3溶液、6 mol·L-1盐酸、pH试纸。
【实验步骤】
步骤①:溶
解 用天平称取5.0 g粗盐,放入100 mL烧杯中,然后加入
20 mL蒸馏水,用 搅拌,使粗盐全部溶解,
得到粗盐水
 玻璃棒 
 BaCl2 
 Ba2+ 
 BaSO4 
步骤④:除
Mg2+、Ca2+
及过量的Ba2
+ 向粗盐水中滴加过量的 溶液(约0.25
mL),使Mg2+与 完全反应生成
沉淀;然后滴加过量的饱和 溶液(2~3
mL),使Ca2+、Ba2+与 完全反应生成沉淀
 溶液不出现浑浊 
 出现浑浊 
 NaOH 
 OH- 
 Mg(OH)
2 
 Na2CO3 
 C  
步骤⑤:检验Mg2+、Ca2+和Ba2+是否沉淀完全 用与第3步类似的方法分别检验Mg2+、Ca2+和Ba2+是否沉淀完全
步骤⑥:过滤 将烧杯静置,然后过滤,除去生成的沉淀和不溶性杂质
向所得滤液中滴加 ,用玻璃棒搅拌,直到 ,并用pH试纸检验,使滤液呈中性或微酸性
 盐酸 
没有气泡冒出 
步骤⑧:蒸
发 将滤液倒入 中,用酒精灯加热,同时用玻
璃棒不断搅拌。当蒸发皿中 时,停
止加热,利用蒸发皿的余热使滤液蒸干
步骤⑨:冷
却得精盐 用坩埚钳将蒸发皿夹持到陶土网上冷却,得到去除了
杂质离子的精盐
 蒸发皿 
 出现较多固体 
1. 操作步骤①中BaCl2溶液为什么要过量?如何判断BaCl2已过量?
提示:BaCl2溶液过量的目的是为了将粗盐水中的S 完全转化成
BaSO4沉淀而去除。判断BaCl2溶液过量的方法是:静置后,取上层
清液继续滴加2~3滴BaCl2溶液,若溶液不出现浑浊,则表明S
已沉淀完全。
2. 能否将步骤⑥⑦的操作顺序颠倒?为什么?
提示:不能。因为若不先进行过滤操作,则Mg(OH)2、CaCO3、
BaCO3沉淀均会留在液体中,步骤⑦中加入稀盐酸后,沉淀会溶于
稀盐酸,重新生成Mg2+、Ca2+、Ba2+留在食盐水中,故必须先进
行过滤操作。
3. 在可溶性杂质除去过程中,能否选用Ba(OH)2同时除去S 和
Mg2+呢?若可以,除杂试剂的加入顺序如何?
提示:可以。先加Ba(OH)2溶液,后加Na2CO3溶液。
【规律方法】
1. 除去粗盐中可溶性杂质的原理
提醒
BaCl2溶液和Na2CO3溶液先后加入顺序不能颠倒。
2. 物质除杂和分离的基本原则
(1)不增:不引入新的杂质。
(2)不减:尽量不减少被提纯的物质。
(3)易分离:被提纯的物质与杂质易分离。
(4)易复原:被提纯的物质易复原。
提醒
物质除杂和分离应注意的问题
(1)除杂试剂要过量。
(2)后续试剂应能除去过量的前一试剂。
(3)尽可能将杂质转化为所需物质。
(4)除去多种杂质时考虑加入试剂的合理顺序。
【迁移应用】
1. 实验室进行粗盐提纯时,需除去Ca2+、Mg2+和S ,所用试剂包
括BaCl2以及(  )
A. Na2CO3、NaOH、HCl
B. Na2CO3、HCl、KOH
C. K2CO3、HNO3、NaOH
D. Na2CO3、NaOH、HNO3
解析: 加入氯化钡时,能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
化钠,从而除去硫酸根离子,加入碳酸钠溶液时,能和氯化
钙、过量的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碳酸钡沉淀和氯化
钠,从而除去钙离子和过量的钡离子;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
液,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除去镁离子;过滤,向滤液
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可以把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除去,A
正确;加入氢氧化钾,引入新杂质钾离子,B错误;加入碳酸钾
和硝酸,引入了新杂质钾离子和硝酸根离子,C错误;加入硝酸
会引入新杂质硝酸根离子,D错误。
2. 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 及泥沙,将粗盐溶于水,进
行下列操作:①过滤;②加入适量的盐酸;③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
液;④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⑤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正确
的操作顺序是(  )
A. ④③⑤①② B. ④⑤③①②
C. ④⑤③②① D. ④③⑤②①
解析:  由于过量的钡离子需要利用碳酸钠除去,因此要先除
S ,然后再除Ca2+,如果加反了,过量的钡离子就没法除去,
至于加NaOH除去Mg2+顺序不受限制,因为过量的氢氧化钠加盐酸
就可以除去,只要将三种离子除完了,然后过滤即可,最后加盐酸
除去过量的氢氧根离子、碳酸根离子,所以正确的操作顺序为④③
⑤①②或③⑤④①②或③④⑤①②,选A。
3. 海水通过晾晒可得粗盐,粗盐中除含有NaCl外,还含有MgCl2、
CaCl2、Na2SO4以及少量泥沙等杂质。以下是制备精盐的实验方
案,各步操作流程如下:
(1)在第①步粗盐溶解操作中要用玻璃棒搅拌,作用是

解析:粗盐溶解操作中用玻璃棒搅拌是为了加快粗盐的溶解。
 加快粗盐
溶解 
(2)第③步操作的目的是除去粗盐中的 (填化学式,下
同),第⑦步操作的目的是除去滤液中的 。
解析:粗盐中含有Na2SO4,第③步操作加入过量BaCl2溶液的
目的是除去溶液中的Na2SO4;在④⑤步操作中分别加入过量
的NaOH溶液、Na2CO3溶液,所以第⑦步操作加入稀盐酸的
目的是除去溶液中的NaOH、Na2CO3。
 Na2SO4 
 NaOH、Na2CO3 
(3)第⑥步操作中得到沉淀的成分有:BaSO4、Mg(OH)2、
(填化学式)。
解析:因粗盐中含有CaCl2、Na2SO4、MgCl2,而在操作中先
后加入了过量BaCl2溶液、NaOH溶液、Na2CO3溶液,所以沉
淀中除BaSO4、Mg(OH)2外,还有CaCO3、BaCO3。
(4)在第④步操作中,选择的除杂试剂NaOH溶液不能用KOH溶
液代替,理由是 。
解析:在第④步操作中,若选择KOH溶液代替NaOH溶液,
会在滤液中引入杂质KCl。
 
CaCO3、BaCO3 
 会引入杂质KCl 
4. (2024·福州高一期中)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以分离NaCl和
BaCl2两种固体混合物,回答下列问题:
供选试剂:Na2CO3溶液、Na2SO4溶液、K2CO3溶液、K2SO4溶液、
盐酸
(1)操作②的名称是 。
解析:操作①为混合物加水溶解,然后向溶液中加入Na2CO3
溶液(不能引入新杂质离子),Ba2+与C 反应生成沉淀A
为BaCO3,滤液中含有NaCl和多余的Na2CO3,试剂b为盐酸
(HCl),BaCO3中加入盐酸生成BaCl2,再经过蒸发结晶等
操作得到固体B为BaCl2,滤液中的Na2CO3与盐酸反应生成
NaCl,再经过蒸发结晶等操作得到NaCl固体。操作②之后得
到沉淀A和滤液,则操作②为过滤。
 过滤 
(2)试剂b是 (填化学式,下同),固体B是 。
解析:试剂b为HCl,固体B为BaCl2。

解析:加入Na2CO3后,溶液中Ba2+与C 反应生成BaCO3
沉淀,离子方程式为Ba2++C BaCO3↓。
(4)操作③是 。
解析:操作③目的是将NaCl溶液、BaCl2溶液转化为NaCl固
体、BaCl2固体,故操作③为蒸发结晶。
 HCl 
 BaCl2 
 Ba2++
C BaCO3↓ 
 蒸发结晶 
感谢欣赏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