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期末培优选拔·语文卷
命题: 审题:
温馨提示:
①本卷考试时长为100分钟,请合理分配答题时间。
②全卷满分120分,含书写分3分,请你在答题时力求书写规范、工整。
一、班级开展以“寻觅古籍意蕴”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任务。
1.阅读小余关于古代文体知识复习的心得,完成题目。(5分)
文载道,诗言志。治学严谨的中国文人早就发现:中国传统的文,并不仅仅有对话、演说、史传,此外还有智性的,甚至是理性的:如“说”,虽然智性很强,但是往往以“巧喻”为基础,其动人之处在于审美性与文学性,典型文章有《爱莲说》;“论”则是比较严格的理性文章,为非文学性质,所论皆经国之大业,以全面为上;“表”虽为政治应用文,奉chéng① 给皇帝的文书,但可以抒情,例如诸葛亮的《出师表》。值得注意的是,大量先秦文章的审美性质还处在胚芽形态,这就是说,它并不纯cuì② ,文学的审美超越性和文告的实用理性并存一体。
(1)下列成语中的加点字与“史传”的“传”读音相同的一项为( ▲ )
A.薪火相传 B.不见经传 C.以讹传讹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___▲____ ②___▲____
(3)参考【课内链接】,结合语境,解释上述材料中的加点字。
【课内链接】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孙权劝学》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
①治:____▲_____ ②并:____▲_____
2.小姚梳理了旅途中诗人们的行迹,并整理成表格,请你填写古诗文。(10分)
梳理话题 古诗文名句 出处
旅中思乡, 欲以鸿雁托书。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 王湾《次北固山下》
行将离乡, 方知友情难舍。 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 李白《峨眉山月歌》
繁华落幕, 相遇足慰平生。 ⑤_____▲_____,⑥_____▲_____。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想象未来, 淡化眼前凄苦。 ⑦_____▲_____,⑧_____▲_____。 李商隐《夜雨寄北》
回望长安, 不觉涕泣涟涟。 ⑨_____▲_____,⑩_____▲_____。 岑参《逢入京使》
◎请你阅读古代诗歌,完成第3—4题。(5分)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页,共六页
寻陆鸿渐不遇
[唐]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时每日斜。
【注】陆鸿渐:名羽,终生不仕,隐居于苕溪(今浙江吴兴)。
3.本诗的( ▲ )点明了隐士处所的大致位置。(2分)
A.首联 B.颔联 C.颈联 D.尾联
4.小余认为:这首诗妙在虽然没有直接写到陆鸿渐本人,但却让读者窥见其风貌。请你结合诗句,说说对这一观点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你阅读寓言,完成第5—8题。(19分)
宋人学盗
齐之国氏大富,宋之向氏大贫,自宋之齐请其术,国氏告之曰:“吾善为盗。始吾为盗也,一年而给,二年而足,三年大穰,自此以往,施及州闾。”向氏大喜,喻其为盗之言,而不喻其为盗之道,遂逾垣凿室,手目所及,无不探也。未及时,以赃获罪,没其先居之财。
向氏以国氏之谬己也,往而怨之。国氏曰:“若为盗若何?”向氏言其状。国氏曰:“□!若失为盗之道至此乎?今将告若矣。吾闻天有时,地有利,吾盗天地之时利,云雨之滂润,山泽之产育,以生吾禾,殖吾稼,筑吾垣,建吾舍;陆盗禽兽,水盗鱼鳖,亡非盗也。夫禾稼、土木、禽兽、鱼鳖皆天下之所生,岂吾之所有?然吾盗天而无殃;夫金玉珍宝、谷帛财货,人之所聚岂天之所与若盗之而获罪孰怨哉?”向氏大惑,以为国氏之重罔己也,过东郭先生问焉。东郭先生曰:“国氏之盗,公道也,故亡殃;若之盗,私心也,故得罪。”
——选自《列子·天瑞》,有删改
【注】州闾:指乡里的乡亲。
5.解释加点字的意思。(4分)
自宋之齐请其术 ____▲_____ 喻其为盗之言 ___▲______
以国氏之谬己 ____▲_____ 盗天而无殃 ___▲______
6.用“/”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3分)
人之所聚岂天之所与若盗之而获罪孰怨哉
7.按要求完成下列任务。(8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吾善为盗 为人谋而不忠乎
B.而不喻其为盗之道 择其善者而从之
C.山泽之产育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D.若之盗,私心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
将古文翻译为现代汉语:遂逾垣凿室,手目所及,无不探也。(3分)
▲
(3)文中□处由于古籍字迹不清而无法辨识,请你选择一个字填入,并结合文意简述理由。(3分)
①唉 ②嘻
我选择__▲___,理由如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国氏、向氏同是“为盗”,结果却截然不同,请你结合文意分析原因,并谈谈你从寓言故事中得到的启示。(4分)
▲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17分)
豪华保险柜
星新一
①我投入几乎所有的财产,制作了一个无比豪华的大保险柜。或许有人会说我是一个傻子。用同样的钱,有人会买一辆汽车,把成倍的时间耗费在上班路上并为此自鸣得意;也有人吊儿郎当却戴着镶钻的高级手表。人嘛,一旦有了嗜好就会盲目花钱,而且从来都不会后悔。在这一点上,我也一样。
②我早就把房子卖掉了,现在只能住在一间公寓里。不过,世界上是不会有人专门偷窃保险柜的,所以即使是出远门我也毫不担心。
③只要有空,我就拼命打磨这个保险柜。虽然它的质地是钢铁的,可外壁却是贴银的。我总是仔细打量它、端详它,只要发现一丝暗影就会用软布去擦拭——轻轻地、小心翼翼地,犹如触摸娇艳的花朵。保险柜表面总是熠熠生辉,这让我十分得意。
④惬意的擦拭工作结束后,到了晚上,我在床上面朝保险柜躺下,心满意足地入睡。这真是太有趣了!
⑤“喂,起来。”
⑥一天晚上,我突然被人晃醒,睁眼一看,只见旁边站着一个蒙面人,正拿着刀子威胁我。
⑦“不要碰我的保险柜。”我不由得叫起来。
⑧任何人都不愿让人碰自己的心爱之物,可我回过神来,才发现自己已经被五花大绑。我已经无能为力了。
⑨“不要出声。我早就盯上你了,告诉我保险柜的开法。”
⑩“可是,里面……”
“闭嘴!”
蒙面男人拿东西塞住我的嘴巴。
“喂,把密码写到纸上。”
迫于无奈,我只好在被绑的状态下艰难地写出了密码,蒙面男人粗暴地转着密码盘,我不忍直视,只好移开视线。
耀眼的金光顿时溢到外面——保险柜的内壁是镀金的。像我这样兴趣独特的人,钱都花在了这种看不见的地方。
男子眯起眼时,像被金光迷住似的不由自主地走了进去,随后,保险柜的门静静地关上了——它的红外线机关是我最引以为傲的地方。
“该死,里面什么都没有啊,给我打开。”
柜子里面传来微弱的声音。可我被绑了起来,想开也没法开。继而,里面又传来挣扎的动静。太好了。保险柜里安了自动装置,只要他挣扎,就会报警。听到警报后,立刻就会有人赶来。
如此一来,我就能得到一大笔抓犯人的奖金。以后保险柜里的镀金又可以加厚一些了。怎么样 实际利益也是很可观的,难道不是吗
梳理小说情节,把握叙事特点。(5分)
(1)根据故事情节,补全思维导图。
① ▲ ② ▲ ③ ▲
(2)星新一小说故事很短,情节空间却很大。该小说有此情节发生在眼前具体场景,有些却隐去时间或用想象来补充,这种写作手法称为 ▲ ,能使故事情节空间变大,且富于变化。
赏析文中第③段画波浪线的句子。(3分)
我总是仔细打量它、端详它,只要发现一丝暗影就会用软布去擦找——轻轻地、小心翼翼地,犹如触摸娇艳的花朵。
▲
结合全文,请为 段开头句选择一个更贴合选文的版本,并说明理由。(4分)
我选( ▲ ) ,原因如下: ▲
“保险柜的门静静地关上了”,“豪华保险柜”关了谁?请联系全文,结合对主题的思考,谈谈你的看法。(5分)
▲
三、阅读社科文,回答问题。
德式阅读
【材料一】
在德国随处可以看到正在阅读的人,车站、咖啡馆和草坪,这不仅局限于校园,而是任何场所,似乎每个人的背包里都有一两本书,只要一有时间,他们就拿出来读读。
在德国人看来,阅读是一个人学习的前提,无论是在学校里还是今后走向社会,阅读能力都是一个人素质的反映。而且读书也折射一个人的品位,无论身处哪个社会阶层,读书多的人都会受人尊重。
也许正是因为这种特殊的“德式阅读”,所以才使德国出了很多的哲学家、思想家、作家和诗人。
【材料二】
2017年德国人读书状况调查统计表
【材料三】
几乎每一个德国家庭,都有书架,或设在书房,或摆放于客厅,似乎成为了家里的一件装饰,但很多德国人的书架上的书,他们几乎全部都阅读过。德国每个家庭平均藏书近300册,人均藏书一百多册。他们认为,“一个家庭没有书籍,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户”。
德国有将近7700家的书店,书店工作人员则约为31000名,到处都可以见到书店,无论是市中心的大型图书商店,还是车站的小型图书店或报刊亭。
大型书店会经常举办一些读书会或朗诵会,来提倡人们阅读,并喜欢上阅读。这里不会因为利润原因只出售大量的畅销书,也是会照顾到各个阅读人群的需要。
德国人最爱读的书是人文社科领域书籍,此类书籍多由中小型和独立出版社发行,这些中小出版机构往往保持对文学的独到见解和独自的创造性,以追求理想信念和传承文化传统为己任,保持着书籍的原汁原味,维护着德国社会文化的多样性。
德囯人还青睐一种口袋书籍。这些口袋书设计小巧,以畅销的成功学、侦探小说、情感故事、科幻小说为主,虽然比较浅显易懂,但是更加“下里巴人”的风格也降低了阅读门槛,让一些层次比较低的人群也能够享受到阅读的乐趣。
【材料四】
学者宗和:德国人喜欢纸质图书拿在手上的感觉,他们认为真正的阅读源自于书,他们更愿意阅读那些有深度、有思想、震撼人心的作品,即便是长篇大论的文章,而不是阅读那些无用的、八卦的、没有任何营养的花边消息。
教授傅佩荣:读书应该是除了足球之外的,几乎所有德国人都喜欢的一件事,无论男女老少,真正达到了平民阅读,他们认为读书可以锻炼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他们主动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想法,促使他们不断地阅读。
专家杨晓:德国人认为,阅读关乎国家未来,经常性大量的阅读,能够使青少年更好地掌握读书技巧,迅速提高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所以除了家长和学校的督促,政府也把阅读视为一项儿童启蒙的社会工程。
幼儿教育专家王馨:德国的父母从孩子出生就开始培养他们对书籍的兴趣。很多孩子人生的第一个玩具就是图书。父母还会在每天睡前为他们读书或和他们一起阅读。
网友沙丁鱼:德国书店内部的环境都十分安静、幽雅,很多大型书店内,或小型书店门口都有可以喝咖啡阅读的地方,或是提供免费阅读区,即便你没钱购买,但只要你愿意阅读,你完全可以坐在这里看上一整天。
14.德国人喜欢阅读的主要原因有哪些?(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写出你从材料二中得出的有价值的结论。(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下列表述与材料内容相符的一项是( ▲ )(3分)
A.德国人只读那些有思想、有深度的作品,不读那些没有任何营养的花边消息。
B.德国人对人文社科领域书籍和口袋书籍感兴趣,他们只读此类书籍。
C.德国家庭的平均藏书量惊人地达到了近300册,高居世界第一。
D.德国的父母们为培养孩子对书籍的兴趣,每天睡前为孩子读书或和他们一起阅读。
四、写作
17.阅读下面这首小诗,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50分)
圆也美,缺也美
明也好,隐也好
月,天天是一个全新的自我
要求:①不少于500字;②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③不得抄袭、套作。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下培优选拔·语文卷答案
书写:3分
1.(5分)
(1)B
(2)①呈 ②粹
(3)①研究 ②一起,共同
2.(10分)
①乡书何处达 ②归雁洛阳边
③夜发清溪向三峡 ④思君不见下渝州
⑤正是江南好风景 ⑥落花时节又逢君
⑦何当共剪西窗烛 ⑧却话巴山夜雨时
⑨故园东望路漫漫 ⑩双袖龙钟泪不干
3.(2分)A
4.(3分)首联写陆鸿渐将家搬至城外,离城不远却十分幽静,沿着小径直至走到桑麻从中才能见到他家,可见他喜好清净,不喜喧闹;颔联写陆鸿渐所种的菊花在秋天里未曾开花,这一平淡之景表明主人崇尚自然的性格,并不对花作精心侍弄,这与颈联中得知的无犬看家的随性态度相印证;尾联“每日斜”的“每”字,活脱地勾画出西邻说话时,对陆羽整天流连山水而迷惑不解的怪异神态,这就从侧面烘托出陆羽不以尘世为念的襟怀。综上所述,偏僻的住处,篱边未开的菊花,无犬吠的门户,邻居对陆羽行踪的叙述,都间接刻画出陆羽生性疏狂,独立于世俗之外。
评分建议:结合任何一联分析(2分)+概括形象(1分)
5.(4分)之:到,往 喻:明白 谬:欺骗 殃:灾难
6.(3分)
人之所聚/岂天之所与/若盗之而获罪/孰怨哉
7.(8分)
(1)D
(向氏)于是跳墙打洞,凡是手摸到的,眼睛看到的,没有一件不探取。
(3)唉:国氏的本意是要向氏遵循“为道之道”,利用好大自然的资源发展致富,但向氏却理解成了偷盗他人的财物,还因偷盗获罪,“唉”表达了国氏对向氏的失望;嘻:国氏的本意是要向氏遵循“为道之道”,利用好大自然的资源发展致富,但向氏却理解成了偷盗他人的财物,还因偷盗获罪,“嘻”表达了国氏对向氏的嘲讽、戏谑。
(4分)
因为国氏为盗其实是充分了解自然,运用智慧从大自然中获取自己所需,而且国氏在自己收获丰裕的同时也帮助周围的乡亲,有公道之心;而向氏为盗则是图一己私利,穿墙凿壁偷窃别人的财产,只领略了“为盗之言”。寓言告诉我们应以自身的努力和智慧去获得财富,而不应该去偷窃别人的东西。
9.(3+2分)
(1)打磨擦拭保险柜;醒来发现被五花大绑;保险柜关住了蒙面男子(蒙面男子被关保险柜)(意思对即可)
(2)虚实结合
10.(3分)
示例1:采用动作描写,“打量”“端详”二词意在表现“看”之专注、“看”之细致、“看”之庄重;用软布擦拭刚硬的保险柜,更突出动作的轻柔,表现“我”对保险柜的极度呵护。
示例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擦拭保险柜比作“触摸娇嫩的花朵”,表现“我”在传开保险柜时的小心谨慎,突出“我”对保险柜的极度呵护及“我”在擦试时的惬意心情。
示例3:运用“总是”“只要”“就”等副词,表明擦试保险柜成为“我”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我”把保险柜当作艺术品欣赏,不容有一点瑕疵,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我”对“保险柜”的无比喜爱与珍视。
11.(4分)
示例1:A的点明了保险柜打开时音乐的名称——《金与银》,这是主人会精心选择的,与保险柜外银内金地设计主题相匹配,折射出我的经营的独特喜好,而且词句语言简洁明了,与选文整体风格一致。
示例二:“徐徐”描摹出保险柜门打开的情状,使小说叙事节奏由急趋缓,还折射出我对自己的设计颇有信心,同时为下文情节的突转埋下伏笔。而且持续语言简洁明了,与选文整体风格一致,可以从“金与银”“徐徐”任意角度切入,若有其他发现,酌情给分。
12(5分)
第一层级:思维较肤浅,理解角度单。
示例:设有红外线机关,蒙面男人为获取不义之财被关其中,所以豪华保险柜关注了蒙面男人。
第二层级:思想较全面,理解有一定深度。
示例:豪华保险柜,关住了蒙面男人,也关注了我。保险柜是蒙面男人为获取不义之财被关其中。我为满足自己的嗜好,倾尽所有制作豪华保险柜,我所有的快乐和忧愁都第在保险柜上。我心甘情愿作茧自缚。
第三层级:思维全面,深入理解有深度。能将作品意义上升到社会意义层面。
示例:豪华保险柜关住了蒙面男人,也关住了“我”。文中的蒙面男人,为获得财富不惜铤而走险。文中的“我”为保险柜倾注所有的财产和心血,表现出偏离常规、偏执极端的一面。前者为物所控,后者恋物成癖。两者均为物所役,生活中有这样的人存在,他们都被自己心中的豪华保险柜所关,作者借此表达对这类人的讽刺,并以此引起读者对人性对生活的思考。
13.(4分)德国人认为阅读关乎国家未来;经常性大量地阅读,能够使青少年迅速提高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政府的重视与支持;德国书店内部的环境都十分安静、幽雅,提供有免费阅读区。
14.(4分)绝大多数德国人一年中至少要阅读一本书;近半的德国人年阅读量较大,最少的达到9本,其中过半的德国人甚至超过18本;大部分德国人每周都会读书;差不多五分之一的德国人每天都会读书等。
15.(3分)D
16.(50分)
参考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第1页,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