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 课件(共3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 课件(共3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8-29 22:22: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课件
语文园地
第一课时
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内心的阅读方法。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这种方法。
交流平台
你还从哪些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中体会到了人物的内心?
“岸英!岸英!”毛泽东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
语言描写
神态描写
悲痛
秘书将电报记录稿交毛主席签字的一瞬间,毛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那神情分明在说,难道岸英真的回不来了?父子真的不能相见了?毛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报记录稿放在上面。
心理描写
神态描写
动作描写
艰难的抉择
承受巨大的悲痛
是伟人,也是凡人
同学们,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内心,可以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法。大家以后可以运用这样的方法去阅读其他写人的文章。
总结方法
运用方法,训练能力
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想法,这样的句子在学过的课文中还有很多。请选择一两个句子读一读,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人物的哪些内心活动?是怎样体会到的?
在体会人物内心时,抓人物描写的关键词、联系上下文或生活体验等,都可以帮助我们设身处地地体会人物的内心。
悲伤、心痛
坚定与勇敢
复杂、感动
可以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或在生活、影视作品中所见的情境,想想焦急地等人(或期待落空,或久别重逢)时,人们的心情会是怎样的?一般会有事些举动?表情如何?会说些什么?
选择一种情境,照样子写一写。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爸爸在家门外跺着脚,一圈圈地走来走去。他眉头紧蹙着,风呼啦啦地吹着,吹动着片片叶儿,可此时在他的心里,这并非美景,只让他觉得心躁烦闷。周围的一切似乎都让他心烦气躁,他嘴里不停地喃喃着:“怎么还没回来?怎么还没回来……”
练习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来照样子写另外两种情景。
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
前后不同的表现
从沃克医生“一向从容镇定”到“双手却有些颤抖”的变化能感受到沃克医生的震惊、激动、紧张,感受到沃克医生对病人的关心。
平时遇到不顺心的事我都能一笑而过,可是这件事让我实在无法释然,胸口总像是被什么堵住了似的,白天心神不宁,晚上也无法入睡。
前后
不同的表现
平时“我”遇到不顺心的事都能一笑而过,这次却“无法释然”,强烈的反差中,能体会到这件事一定非同小可。
两个例句都写了人物与平时截然不同的表现,将同一个人对比明显的两种表现放在一起,表达效果特别强烈。
课堂上,唐老师讲课总是娓娓道来、生动有趣,今天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唐老师上语文课心不在焉,还频频讲错了。
说一说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课件
语文园地
第二课时
欣赏书上的硬笔书法作品《帆》
(1) 默读短文,观察书写格式。
书写提示
①标题和作者分两行,各自居中。
②每段另起一行,开头空两字格。
③点号不顶格书写。
④每行字要写在横格线稍靠上的位置。
⑤字与字的间距尽量相等。
......
书写提示
根据示范练习书写书法作品《帆》
钢笔书法作品首先要以轻巧灵秀为前提。钢笔字字形较小,笔画精短,行笔过程中不宜有过多的波折,以挺秀、洒脱、明快为佳。因此,用笔快速、简捷也是钢笔书法作品的显著特征。
黄河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这条奔腾不息的河流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赞美过黄河,那些才华横溢的诗人们,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的优秀的诗篇。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有关黄河的古诗《凉州词》。
回顾学法,积累古诗
王之涣(688-742)唐代诗人。字季凌,祖籍晋阳(今山西太原)。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用词十分朴实,然意境极为深远。
他的作品现存仅有六首绝句,其中三首边塞诗。他的诗以《登鹳雀楼》、《凉州词》为代表作。
“凉州词”不是诗的题目,是凉州歌的唱词,它是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后来许多诗人都喜欢这个曲调,为它填写新词,因此唐代许多诗人都写有《凉州词》。
我们这个单元学习了《古诗三首》,大家回忆一下我们是怎样学习古诗的?
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美;
想象画面,了解意境,读好每一句;
走近诗人,体会情感,读出情感美。
rèn
qiāng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远上:远远向西望去。
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
仞:古代的长度单位
黄河好像从白云间奔流而来,玉门关孤独地耸峙在高山中。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度:吹到过。
羌笛是羌族乐器,属横吹式管乐。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这是一首雄浑苍凉的七言边塞诗。诗的前两句描绘了西北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后两句,写边地的荒寒和征人的怨情,情调转为忧伤。体现了诗人思乡的愁怨。
送别
地点
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去广陵
古代交通不方便,朋友分别之后就很难再见。于是,写诗送别就成了一种风俗,当时的送别诗就和现在的流行歌曲一样多。
之:往,到。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故人:老朋友,这里
指孟浩然。
下:顺流向下而行。
烟花:形容柳絮如烟、鲜花似锦的春天,这里指艳丽的春景。
辞:辞别。
友人在黄鹤楼与我辞别,在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唯见:只看见。
尽:尽头,消失了。
天际:天边。
孤船帆影渐渐消失在碧空尽头,只看见滚滚长江向天际奔流。
哪几句诗描写了孟浩然在黄鹤楼向李白告别的情景?
这首诗让你的头脑中浮现出怎样的画面?
哪几句诗描写了李白目送孟浩然离开的情景?
孟浩然在黄鹤楼向李白告别,李白站在岸边目送孟浩然乘船远去。
哪句诗告诉我们的?
孟浩然的孤帆渐渐远去,渐渐消失了。李白还在看什么?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李白望着孤帆远去,江水滔滔,他会在心里默默地对远去的孟浩然说些什么呢?
“唯见”是什么意思?
只能看见江水了,为什么李白还不离开?
这是怎样的情啊?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的前两句意境优美,文字绮丽。诗的后两句通过写一叶小舟在江面上逐渐远去的景象,体现了诗人目送友人时的离情别绪。从这首千古流传的送别诗中,我们感受到了诗人和友人之间那浓浓的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