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4张PPT。 第5课 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
总设计师邓小平《时代》是美国三大时事性周刊之一,
对国际问题发表主张和对国际重大事件
进行跟踪报道,在美国颇有影响力。自
1927年推出以来,《时代》周刊每年年
终都遴选出一位本年度对世界产生巨大
影响的人物,在次年的第一期作深入生
动的介绍。邓小平在1978年和1985年两度被评为年度风云人物。这是1976年1月19日的封面,“周的继任者邓小平”,右上角写着:中国,是朋友还是敌人?看来美国已经看出邓小平将对中国的未来产生巨大影响。
请思考:
1.邓小平两度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年度风云人物的理由是什么?
2.我们应该如何评价邓小平?一、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
1.留学生涯:1904年出生,16岁赴_____勤工俭学,后加入共
产主义组织,走上革命道路。1926年赴_____学习,一年后回国投身革命。
2.革命生涯:
(1)土地革命时期:领导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建立_________革命根据地;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受“左”倾打击。法国苏联左、右江(2)抗日战争时期:指挥并参加_____大战。
(3)解放战争时期:指挥部队开辟中原战场,领导_____战役、
渡江战役。
(4)新中国成立初期:解放西南,参加和平解放_____工作。百团淮海西藏3.参与领导社会主义建设:
(1)八大以后:担任_______________,成为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
的重要成员。
(2)“文化大革命”期间:
①“文化大革命”初期:受到错误批判和斗争,被停止一切职
务,下放到工厂劳动改造。
②“文化大革命”后期:邓小平再次复出,并于1975年主持中央
日常工作并进行了_________。
③1975年底,全国又掀起一场“_____________________”运动。
四五运动时,被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中共中央总书记全面整顿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3)“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恢复职务,成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
领导集体的核心。【知识点拨】
邓小平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贡献。
(1)在艰难险恶的环境中,不畏艰险,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的信念,坚持革命斗争。面对“左”倾中央负责人的严厉批判和打击,始终坚持和拥护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2)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人民军队的缔造者之一。1929年,邓小平领导了百色起义。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后,左右江根据地成为全国瞩目的红色根据地之一。(3)坚持抗日战争,是著名的抗日将领。在抗日战争时期,邓小平任八路军总政治部副主任,并率军开辟了晋冀鲁豫根据地,奠定了全国最大的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基础。
(4)战绩辉煌,是伟大的军事家。在解放战争时期,邓小平、刘伯承统率的晋冀鲁豫野战军取得了赫赫战功,创造了许多经典的战例。在关键时刻,邓小平表现出非凡的胆略和勇气,表现出一位伟大军事家所具有的特质。结合邓小平青年时期到“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相关革命生涯:
探究分析:
(1)在法国留学期间邓小平进行了哪些革命活动?
提示:加入“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走上了革命的道路。(2)在民主革命中邓小平的主要贡献有哪些?
提示:①土地革命时期,领导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建立左、右江革命根据地。
②抗日战争时期,出任八路军129师政委,与刘伯承一起指挥并参加百团大战等几十次战役。
③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开辟中原战场,领导淮海战役、渡江战役。(3)1975年,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期间采取了怎样的措施?收到怎样的效果?
提示:面对当时的混乱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全面整顿,短期内收到显著成效。
(4)1975年底全国又掀起“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其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邓小平全面整顿的实质是开始全面纠正“文化大革命”中的“左”倾错误,为毛泽东所不容;“四人帮”的诬告和挑拨。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1.背景:
(1)“_____”结束后,中国将走向何方,成为国内外十分关注
的问题。
(2)邓小平反复强调_________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文革实事求是2.表现:
(1)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①冲破长期以来形成的僵化局面。
②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③推动了党的指导思想和各条战线的_________。
(2)平反冤假错案:
①一批被打倒的老干部恢复了职务。
②一批知识分子被摘掉“_________”的帽子。拨乱反正右派分子(3)十一届六中全会:
①时间:1981年。
②通过的决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意义:既科学地评价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又维护了_________
___。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毛泽东思想【知识点拨】
1.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1)产生:
①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
②十一届三中全会。
(2)发展:1982年中共十二大。
(3)进一步发展:1987年中共十三大。
(4)成熟和形成:1992年南方谈话。
(5)比较完整的科学体系:1992年中共十四大。
(6)党的指导思想:1997年中共十五大。三、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1.理论提出:中共_______________召开。
(1)内容: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将党
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___________________上来。
(2)意义:主要阐述了邓小平建设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是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2.基本内容:
(1)解放发展生产力:自20世纪80年代起,在农村和城市开始
了_____________。
(2)对外开放:主张全面开放,积极发展与外国的经贸与技术
合作;发展中国的对外关系;创办_________、开放沿海_____
_____,20世纪90年代设立_____开发区等。
(3)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_____________,坚持人民民主专
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经济体制改革经济特区港口城市浦东社会主义道路3.历史意义:
(1)中国人民走上了富裕道路,生活总体上已经达到_________。
(2)国家也强盛起来,_________不断提高。小康水平国际地位【知识点拨】
2.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1)发展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根本任务(本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4)改革外部条件:和平与发展。
(5)政治保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6)战略步骤:“三步走”战略。
(7)党的领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
(8)依靠力量:必须依靠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必须依靠各族人民的团结,必须依靠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9)祖国统一:一国两制。3.邓小平理论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
(1)邓小平理论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①它忠实地继承和坚持了毛泽东思想的原则立场,即集中代表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②它忠实地继承和坚持了毛泽东思想的思想方法,即实事求是。
(2)邓小平理论还是对毛泽东思想的创新和发展。主要表现在:它以新视角、新境界第一次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四、南方谈话,影响深远
1.背景:
(1)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_________,苏联解体,世界
局势发生很大变化。
(2)中国在1989年发生了严重的_________,中国的社会主义事
业面临严峻的挑战。东欧巨变政治风波2.内容:
(1)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_______,消灭剥削,消除
__________,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提出了“___________”标准。
(3)提出_____和_____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两者都是经济手段的著名论断。
3.意义:在重要历史关头又一次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指明了方
向,被视为改革开放的___________,影响极为深远。生产力两极分化三个有利于计划市场第二次宣言五、“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伟大构想
1.目的:为了解决_____、香港和澳门问题。
2.实践: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成功收回香港和_____。
3.意义:是实现中国_________的最佳方式,是对___________
___原则的运用和发展,为解决_________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
了新的思路和范例。台湾澳门国家统一和平共处五项国际争端【知识点拨】
4.为什么说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在新时期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1)1978年,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果断地提出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并决定实行改革开放。1982年,党的十二大上,在邓小平同志的主持下规划了经济发展的三步走战略,并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坚定了中国的改革开放的政策、路线。所以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2)邓小平同志是我们党继毛泽东之后最伟大的历史人物。邓小平最大的历史功绩,就是他果断地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指导思想,实现党和国家历史的伟大转折,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成功地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马克思、恩格斯没有说过“凡是”,列宁、斯大林没有说过“凡是”,毛泽东同志也没有说过“凡是”。
“我们必须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任何理论都要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
——(普通党员)邓小平探究分析:
(1)“两个凡是”的实质是什么?邓小平的主张是什么?
提示:“两个凡是”的实质是继续坚持“左”倾错误思想。邓小平的主张: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实践。
(2)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有何积极的意义?
提示:①肯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②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打破长期以来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束缚,使人们思想获得大解放;③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思想基础。2.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相关知识:
材料一 市场经济姓“资”姓“社”?答案是:计划经济等于社会主义,姓“社”,市场经济等于资本主义,姓“资”。改革开放就是要改变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
——北京某报
材料二 不问姓“资”姓“社”,必然会把改革开放引向资本主义道路而断送社会主义事业。
——《当代思潮》探究分析:
(1)为什么说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是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一个关键时期?
【思路分析】解答此题要综合考虑国际、国内两方面的因素,并注意结合教材知识予以阐述。
提示:国内:一些传统的思想,如姓“社”姓“资”论,束缚着人们的头脑,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面临两难抉择。国际:苏联解体,国际社会主义事业遭遇重大挫折。(2)邓小平通过哪些努力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提示:1992年发表南方谈话,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3)南方谈话为何被视为改革开放的第二次宣言?
提示:提出了加快改革开放步伐的主张,在重要历史关头又一次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指明了方向。
(4)我们应如何评价邓小平?
提示: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