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学案 (4)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学案 (4)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8-08 12:52: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5
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学案
【整体感知】
文革后邓小平的主要活动和贡献:引领党和人民踏上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之路。
一.
拨乱反正时期的重大贡献
1.领导科教领域的拨乱反正
1977年,“文革”中被废弃的
制度得到恢复,全国高校重新通过统一考试招收新生。
2.思想领域的拨乱反正
(1)提出科学理解毛泽东思想,从而推动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2)开展真理标准大讨论。
(3)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

的思想路线。
(4)十一届六中全会:1981年
邓小平主持
《关于建国以来
问题的决议》:以实事求是思想为指导,科学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是邓小平在新时期作出的又一大历史贡献。它不仅仅是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更重要的是确立实事求是思想作为我党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
3.政治领域的拨乱反正
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地停止
的口号,把工作重心转移到
上来。
4.组织领域的拨乱反正
“文革”中的一系列
得到平反,一大批老干部恢复了
,知识分子被摘

帽子。
改革开放时期的重大贡献
对内:经济体制改革
(1)必要性:
(2)措施:
A.农村:实行
制。
B.城市:实行国有企业改革。
(3)意义:
逐年提高。
2.
对外开放
(1)必要性:
(2)内容:
(3)成果:A.对外关系发展:①中日关系
②中美关系
了正常化
③中苏关系实现重大突破
B.形成了对外开放新格局:
3.
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意义:A.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
B.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方向
C.也是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前提,关系着党和国家的命运,关系着整个社会主义事业
4.发表南方谈话:邓小平理论的发展成熟
背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1989
年政治风波。
内容:
意义:在重要历史关头又一次为全党和全国人民
( http: / / www.21cnjy.com )指明方向,是改革开放的第
次宣言,推动改革开放的进程,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又一座里程碑,影响深远。
5.
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1、含义:
2、目的:
3、意义:洗雪了。最佳方案。运用和发展。新的思路和范例。
三.总评邓小平的历史贡献:
邓小平是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新中国的诞生作出了贡献,更是中国

建设的总设计师。
填空题答案: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党的若干
( http: / / www.21cnjy.com )历史问题
以阶级斗争为纲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冤假错案
职务
右派分子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人民生活水平
改善
正常化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革命
现代化
【同步测试】
1、
1979年邓小平在讲
( http: / / www.21cnjy.com )话中说:“过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国情况,走毛泽东同志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试以史实着重从党的工作重心和组织领导的变化说明中共是怎样开辟这两条“中国式”道路的?
【答案】:(1)开辟民主革命的“中国式
( http: / / www.21cnjy.com )”道路: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吸取教训,通过八七会议、工农武装起义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夺取政权方面;并为从城市转入农村,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揭开了序幕。毛泽东创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促进了中国革命的发展。在组织领导方面,八七会议结束了陈独秀右倾错误,又通过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最终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2)开辟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国式”
( http: / / www.21cnjy.com )道路:文革结束后,邓小平领导开展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通过总结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特别是吸取了文革的教训,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并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此后,邓小平又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成为党的指导思想。组织领导方面,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
2、材料一
毛泽东的最大功绩就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毛泽东的最大愿望在于使中华民族实现伟大的复兴,毛泽东的最大贡献就在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材料二
邓小平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核心,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从而形成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1)据材料一,概括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4分)
(2)据材料二,概括邓小平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贡献。(3分)
(3)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共同点。(3分)
【答案】:
(1)毛泽东从中国的具体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情出发,在反动统治力量比较薄弱的农村开展武装斗争,建立和发展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和全国胜利。(2)领导全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3)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与时俱进。
【相关素材】
[中山军事学校]
1927年春由中共陕西省
( http: / / www.21cnjy.com )委在西安创建。校长由史可轩兼任,副校长李林,政治部主任邓希贤(邓小平),总队长由许权中兼任,刘志丹任政治教官(他当时在冯玉祥所辖第四路军马鸿逵部做党的工作)。学员有700余人,大都是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国民党中的进步知识青年。西安中山军事学校,被人们誉为西北的“黄埔军校”,为中国革命培养出一大批革命干部。
[刘伯承]
刘伯承(1892—1986),中华人民
( http: / / www.21cnjy.com )共和国元帅,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名明昭,1892年12月4日生于四川开县赵家场一贫困农民家庭。1912年考入重庆军政府学堂,1914年参加中华革命党,参加过护国、护法战争。1916年3月率四川护国军攻占丰都时,头部中弹,右眼致残。1926年在吴玉章等人的引导下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12月参与发动泸顺起义,1927年8月参加领导八一南昌起义。1928年留学苏联,先入莫斯科高级步兵学校学习,后入伏龙芝军事学院深造。1930年夏毕业后回国,先后任中共中央军委委员、长江局军委书记。1930年12月到上海,协助周恩来处理中共中央军委日常工作。1931年奉命赴中央革命根据地,任红军学校校长兼政治委员。同年10月,任中央军委总参谋长,参与指挥第四次反“围剿”战争,取得重大胜利。在长征中,被重新任命为红军总参谋长兼中央纵队司令员,在突破乌江、智取遵义、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等战役中,显示了非凡的军事指挥才能。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九师师长,转战华北,建立了晋冀鲁豫根据地,组织指挥了一系列战役战斗。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晋冀鲁豫军区、中原军区、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参加领导了挺进大别山、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挺进大西南等重大军事行动,表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军事学院院长兼政委、军委训练总监部部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1982年,由于年龄和健康原因,辞去党、政、军领导职务。1986年10月7日在北京逝世。他对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立和壮大,对革命战争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对人民军队的正规化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其主要军事论著收入《刘伯承军事文选》,另有《合同战术》、《论苏军合围钳形攻势》等大量译著。
[一二九师]
八路军三大主力之一。1937年8月25
( http: / / www.21cnjy.com )日由红四方面军和陕北红29军、30军、独立1至4团合编而成,师长刘伯承,副师长徐向前,政训处主任张浩,副主任宋任穷,参谋长倪志亮。下辖385旅、386旅及教导团、骑兵营、炮兵营、工兵营、辎重营、教导营,全师共13
000人。9月30日,开赴山西抗日前线,385旅旅部及770团留守陕甘宁。10月,根据中央决定,团以上单位恢复政治委员制度,张浩改为师政委(1938年1月,张浩调延安,师政委由邓小平接任)。王维舟任第385旅政委,王新亭任第386旅政委。抗战时期,该师先后开创了太行、太岳、冀南、冀鲁豫等抗日根据地。在八年抗战中,一二九师歼灭日伪军达42万余人,解放城镇109座。在八路军一一五师一部配合下,创造了东起津浦铁路、西抵同蒲铁路、南跨陇海铁路、北至德石和正太铁路的晋冀鲁豫解放区,面积达18万平方公里,人口达2
400余万,为抗日战争做出了重大贡献,部队发展到近30万人。解放战争初期,以该师为基础成立晋冀鲁豫军区,并编组为晋冀鲁豫野战军。
[上党、平汉战役]
抗战胜利之时,蒋介石—面假意邀请毛
( http: / / www.21cnjy.com )泽东和平谈判,—面命令军队向解放区进攻。晋冀鲁豫解放区地处华北战略区域的要地,成为国民党进攻的主要方向。1945年8月,国民党军阎锡山部进攻上党地区。毛泽东命令人民军队“针锋相对,寸土必争”。9月,刘伯承、邓小平领导的晋冀鲁豫部队发起上党战役,先后以夺城打援、围城打援和追歼逃敌的战法,全歼国民党阎锡山部13个师共3.5万人。上党战役是抗战胜利后人民军队对国民党军队的第一战,也是第—个较大规模的歼灭战。此战的胜利有力地支持了毛泽东等人在重庆的谈判,人民军队也由此开始了由分散的游击战向大规模的运动战的顺利转变。10月,刘邓又组织和指挥了邯郸战役(平汉战役),以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战法,在河北省邯郸以南地区歼灭国民党向华北进攻的主力孙连仲两个军共2万余人,争取高树勋率所部新八军和河北民军l万余人起义。邯郸战役粉碎了国民党沿平汉铁路方向的进攻,对迫使国民党与共产党签订停战协定起了重要作用。
[七千人大会]
1962年1月11日至2月7日,中共中央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北京召开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毛泽东主持会议。参加会议的有中央各部门,各中央局,各省、市、地、县的主要负责人以及一些重要厂矿和部队的负责干部,共七千余人,通常称为“七千人大会”。这次空前规模的大会,是在三年“大跃进”造成严重经济困难、经过一年调整后经济形势开始有了转变、但是困难还很大、党内外思想上各种疑问还很多的情况下召开的。开会的目的,是进一步总结经验,统一认识,增强团结,以便进一步纠正“大跃进”以来工作中的错误,切实做好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工作。
中共中央总书记邓小平负责准备这次会议
( http: / / www.21cnjy.com )。刘少奇代表中共中央提出一个书面报告并讲了话。书面报告比较系统地总结了“大跃进”以来经济建设工作的基本经验教训。报告在肯定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的前提下,指出这几年工作中发生了如下主要缺点和错误:一、工农业生产的计划指标过高,基本建设战线过长,使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比例关系、消费和积累的比例关系发生了严重不协调的现象;二、在农村人民公社的实际工作中,许多地区在一个时期内曾经混淆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的界限,曾经对集体所有制内部关系进行不适当的、过多过急的变动,这样就违反了按劳分配和等价交换的原则,犯了刮“共产”风和其他平均主义的错误;三、不适当地要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许多完整的工业体系,权力下放过多,分散主义倾向有了严重的滋长;四、对农业增产的速度估计过高,对建设事业的发展要求过急,因而使城市人口不适当地大量增加,加重了城乡人口的比例同当前农业生产水平极不适应的状况,加重了城市供应的困难,也加重了农业生产的困难。
报告分析产生这些缺点错误的原因,认为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方面是由于我们在建设工作中的经验还很不够;另一方面,是由于几年来党内不少领导同志不够谦虚谨慎,违反了党的实事求是和群众路线的传统作风,在不同程度上削弱了党内生活、国家生活和群众组织生活中的民主集中制原则。而指标过高、要求过急等缺点、错误,又助长了这种脱离实际、脱离群众、不民主的错误作风。这样,就妨碍了党及时地发现问题和纠正错误。
报告强调,总路线、大跃进、人民
( http: / / www.21cnjy.com )公社这“三面红旗”的基本方向和主要原则是正确的。这几年工作成绩是伟大的,缺点和错误是第二位的。对于缺点和错误,首先要负责的是中央,当然也包括中央各部门和国务院及其所属各部门;其次要负责的是省一级领导机关。
1月27日,刘少奇在大会上讲话,对书面
( http: / / www.21cnjy.com )报告做了说明。针对党内思想疑虑最大的几个问题,他说了一些重要看法。主要是:关于“三面红旗”,我们现在都不取消,都继续保持,继续为“三面红旗”而奋斗。现在,有些问题还看得不那么清楚。但是经过五年、十年以后,我们再来总结经验,那时就可以更进一步地做出结论。关于对成绩和缺点的估计,过去我们经常把缺点错误和成绩比作一个指头和九个指头的关系,现在恐怕不能到处这样套。从全国讲,恐怕是三个指头和七个指头的关系。还有些地区,缺点错误不止是三个指头,也可能是七个指头。关于造成经济困难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自然灾害,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工作中的错误,有的地方是“三分天灾,七分人祸”。这些看法,使党朝着勇敢地正视现实、实事求是地认识“大跃进”以来实际工作和指导思想的错误,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这个报告和刘少奇的讲话,受到大家的热烈欢迎
( http: / / www.21cnjy.com )。由于与会者还有许多话希望在中央主持的这个会议上讲,毛泽东建议延长会期,大家在北京过春节,“白天出气,晚上看戏,两干一稀,大家满意”。由此开始的大会的后一阶段,主要是地方来的同志向中央特别是向省市自治区党委提意见,中央几位主要领导人在会上讲了话。
毛泽东干1月30日在大会上讲
( http: / / www.21cnjy.com )话,突出强调和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实行民主集中制和在党内外发扬民主的问题。在讲话中,毛泽东对几年来工作中发生的缺点、错误承担了责任。他说:“凡是中央犯的错误,直接的归我负责,间接的我也有份,因为我是中央主席。我不是要别人推卸责任。其他一些同志也有责任,但是第一个负责的应当是我。”他还强调,在社会主义建设上,我们还有很大的盲目性。社会主义经济,对我们来说,还有许多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今后要下苦功大调查它,研究它,在实践中逐步地加深对它的认识,弄清楚它的规律。并且指出:中国人口多、底子薄,经济落后,要使生产力很快地发展起来,要赶上和超过世界上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没有一百多年的时间,我看是不行的。
2月6日,邓小平在大会上讲话。他就这几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工作中的缺点和错误,代表中央书记处作了自我批评,并强调了恢复党的优良传统的重要性。随后,周恩来、朱德、陈云等分别在大会上讲话。周恩来讲克服目前困难的主要办法;朱德在山东组的全体会上,陈云在大会结束后陕西省的全体干部会上,重点谈了健全党内民主生活问题。一些省的同志对省委主要领导人在工作和作风上的缺点、错误进行了比较集中的批评。
这次大会是八大以后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
( http: / / www.21cnjy.com )重要的会议。会议对待缺点错误比较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会议的民主精神和自我批评精神给全党以鼓舞,它在动员全党为战胜困难而团结奋斗方面起了积极作用。当然,当时还没有改变从原则上肯定“三面红旗”这个前提;对于“反右倾”斗争,只是对下面受到错误批判的党员甄别平反;而对彭德怀,虽然不再讲他庐山信件的错误,却仍不予平反,理由是他有一个“反党集团”,他又有“国际背景”。但实际上所谓“反党集团”是无中生有的,说他有国外某种势力的支持,也是毫无根据的。这样就不可能彻底改正并且从指导思想上清理“大跃进”和“反右倾”的错误。林彪在大会上的发言,说毛主席的思想总是正确的。这几年发生错误和困难,恰恰是由于我们有许多事情没有照着毛主席的指示去做,或者用“‘左’的思想”或者用“右的思想”“干扰”了他的缘故。如果听毛主席的话,困难会小得多,弯路会少走得多。林彪离开实事求是、实践检验的原则,用个人崇拜的精神来总结经验教训,对于纠正缺点错误和发扬党内民主,起了消极作用。
[“邓小平小道”]
1969年10月,邓小平在江西新建县拖拉
( http: / / www.21cnjy.com )机修造厂劳动期间,住在原福州军区南昌步兵学校。为了方便邓小平夫妇步行到22f-,工人们在22/--后墙上开出一道小门。邓小平从住地到这个小门,步行需要20分钟。他来来回回走了三年,踩出了一条小路。在江西劳动期间,邓小平一边劳动,一边看书,一边思索着中国的现状和未来。而这条由邓小平在红沙石地上踏出的小路,作为邓小平进行思索的象征,被称为“邓小平小道”。
[联合国第六届特别会议]
1974年4月联合国召开第六届特别会议。这也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中国自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以后第一次参加如此重要的国际会议,毛泽东决定让复出不久的邓小平率团参加。邓小平经过精心准备,于4月10日在会议上发表演说,阐述了毛泽东关于三个世界的理论和中国的对外政策,承诺中国永不称霸。邓小平的讲话得到与会各国代表的热烈欢迎。邓小平的名字也由此开始被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全面整顿]
全国人大四届一次会议闭幕后,已患重病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周恩来病情更加严重。邓小平在毛泽东支持下,相继主持国务院和党中央的日常工作。受命于危难之际的邓小平,大刀阔斧地开始了整顿。他强调四个现代化建设是大局,提出要全面整顿,部署以铁路整顿为突破口,使堵塞严重的铁路全部疏通,运输状况开始好转。接着,开始整顿钢铁工业。邓小平强调:把钢铁生产搞上去,最重要的是建立一个坚强的领导班子,坚决同派性作斗争,认真落实政策,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中国科学院和国防科技工作也开始整顿,文艺进入政策调整,教育战线的整顿同时进行。军队整顿是各方面整顿中重要的一环,军队各大单位的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这对抵制“四人帮”夺取军队领导权的企图起了重要作用。邓小平还提出:整顿的核心是党的整顿,主要整顿各级领导班子,要在加快落实干部政策的同时,对强行搞突击入党、突击提干的造反派区别不同情况分别做出处理。邓小平还在60年代初党制定的工业等方面若干条例的基础上,领导起草了《关于加快工业发展的若干问题》、《关于科技工作的几个问题》等文件,提出加快工业、科技发展的一系列措施和“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科研要走在前面,推动生产向前发展”等重要观点。邓小平主持的全面整顿,是“文化大革命”中党的正确领导与“四人帮”的一场重大斗争,整顿虽然还不可能直接触及“文化大革命”的根本问题,但力图在一些重要问题上把“文化大革命”中被颠倒了的思想理论、政策加以澄清,从而开始了有限度的拨乱反正。整顿中,大部分地区的社会秩序趋于稳定,国民经济由停滞、下降转向回升,工农业产品产量均有较大幅度增长,1975年是“文化大革命”以来国民经济发展较好的—年。
——摘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简史》
[中共十届三中全会]
1977年7月召开。这次会议应全党的要
( http: / / www.21cnjy.com )求,决定恢复邓小平1976年被撤销的全部职务。邓小平主动要求分管教育科学工作,领导进行了科教领域的拨乱反正,营造了“科学的春天”。1977年秋天又恢复了在“文化大革命”时被废止的高考制度,全国高等院校重新通过统—考试招收学生。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特
( http: / / www.21cnjy.com )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文章用实践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论证了真理标准问题,从而在全社会开启了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它有力地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邓小平赴日考察]
1978年2月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 http: / / www.21cnjy.com )通过了—个经济发展规划,提出要在20世纪末赶超世界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对于这样一个严重脱离实际的规划,邓小平有着自己的想法。1978年10月,邓小平对日本进行了为期8天的访问。他以极大的兴趣参观了日本的工厂企业,考察了日本经济。之后,邓小平开始频繁地出国访问考察,主要是了解国外的经济发展状况。看得越多越深入,他就越清楚地认识到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巨大差距,认识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艰难和紧迫。在国内,邓小平也到各地视察,了解各地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从中他看到了希望。综合考察情况和思考,他适时修正了现代化的观点,提出了“中国式的现代化”,即符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1979年,他又提出在20世纪末实现小康目标,实际上是对赶超目标的重大修改。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正式把20世纪末的奋斗目标,从先前的实现现代化改为实现小康,这是符合中国经济落后和发展很不平衡的实际情况的,从战略指导思想上解决了长期存在的急于求成的问题。
[经济特区]
随着改革的推进,对外开放开始有重大突
( http: / / www.21cnjy.com )破。创办经济特区为实行对外开放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在1979年4月中央工作会议期间,邓小平听了广东省委负责人关于在毗邻港澳的深圳、珠海和侨乡汕头开办出口加工区的建议,当即表示:还是办特区奸,过去陕甘宁就是特区嘛,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中央工作会议讨论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划出一定的地区单独进行管理,作为华侨和港澳商人的投资场所。两个多月后,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对广东、福建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给予更多的自主权,扩大对外贸易,同时决定在深圳、珠海划出部分地区试办出口特区。1980年,将“出口特区”改名为“经济特区”,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设置经济特区。在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大军的艰苦努力下,深圳、珠海这样往日落后的边陲小镇、荒滩渔村,不过四年工夫,就变成了高楼耸立、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城市,成为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的前沿地区。
——摘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简史》
[邓小平退休]
早在1980年,习叫、平就提出要改革党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废除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1982年中共十二大和次年的六届人大上,邓小平分别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军委主席、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国家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为实行干部队伍的年轻化和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邓小平身体力行,从1987年中共十三大和1988年七届人大以后,邓小平只担任中共中央军委主席和国家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不再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职务,从中央领导岗位的第一线退了下来。在1989年6月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召开之前和全会以后,邓小平多次郑重提出:现在要真正建立一个新的第三代领导。他强调:中国的问题关键在于共产党要有一个好的政治局,特别是好的政治局常委会。他一再表示:一个国家的命运建立在一两个人的声望上面,是很不健康的,是很危险的。新的领导要一切负起责任,放手工作。1989年9月4日,邓小平向中共中央政治局正式提出辞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职务的请求。两个月后,中共十三届五中全会批准邓小平这一请求,同时决定江

民为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全会认为,邓小平从党和国家的根本利益出发,在自己身体还健康的时候辞去现任职务,实现他多年来一再提出的从领导岗位上完全退下来的夙愿,表现了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宽广胸怀。全会对他身体力行地为废除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做出表率表示崇高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