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8张PPT。第1课 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他是一位杰出的经济学家,却债务缠身,大半
生穷困潦倒;他出身于中产阶级上层,却热情
捍卫工人的权益。他一生清苦,颠沛流离。从
来没有一个人像他那样,活着的时候受到各国
政府——无论是专制政府还是共和政府的驱
逐。他忍受着一般人难以想象的贫困、疾病、
丧子、亡妻、嫉恨、诽谤的折磨。尽管如此,
他一生义无反顾地追求真理。
——英国《焦点》月刊请思考:
1.马克思有哪些值得人们敬仰的地方?
2.马克思一生主要从事了哪些理论与实践活动?一、“为人类工作”
1.少年时代:
(1)出生: 1818年5月5日,出生在_____莱茵省的特利尔城。
(2)入学: 没有上过小学,12岁进入威廉中学读书。
(3)立志:“___________”成为马克思始终不渝的思想准则。
2.大学生活:
(1)加入组织:被黑格尔哲学所吸引,加入“___________”。
汲取黑格尔哲学的精髓——_______思想。
(2)思想转变:1841年,受费尔巴哈的《_____________》一书
的影响,开始转向_________。
3.伟大转变:1844年马克思完成从唯心主义向_________、从革
命民主主义向_________的伟大转变。德国为人类工作博士俱乐部辩证法基督教的本质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共产主义【知识点拨】
1.马克思是怎样看待自己的人生追求的?从中你得到哪些启示?
(1)人生追求:马克思认为青年人应该选择为人类服务的职业,只有这样才能够把个人的幸福和全人类的幸福完美地结合起来,才能永远被人们敬仰。
(2)启示:这一选择是伟大的、高尚的,我们青年人应该学习马克思,将自己的价值选择与时代和人民所关心的共同目标结合起来,真正为理想而坚持奋斗,为中华民族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二、伟大合作
1.为无产阶级制定科学世界观:
(1)合著《_________》,批判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
(2)合著《_______________》:
①发展了黑格尔的辩证法,使他的辩证法成为关于自然界、
_________普遍规律的科学。
②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_________历史观。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人类社会唯物主义2.创建无产阶级政党:
(1)1846年,创立了“___________________”,在工人中传播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2)1847年,将“正义者同盟”改名为“_______________”,
并建立支部。
(3)1847年底,他们参加了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并受委托为
“共产主义者同盟”拟定纲领。
(4)1848年2月,发表《___________》,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
诞生。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共产主义者同盟共产党宣言3.参加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
(1)1848年欧洲革命:马克思从父亲的遗产中拿出几千法郎给法国等国家工人购买武器。
(2)德国三月革命:与恩格斯一起回国参加革命,并创办了
“民主派机关报”——《_________》,这是当时民主运动中
唯一代表无产阶级观点的报纸。革命失败时,被迫停刊。新莱茵报【知识点拨】
2.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和历史意义。
(1)历史条件
①经济基础: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和其固有的基本矛盾逐渐暴露。
②阶级基础: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爆发,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
台。
③思想基础: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
社会主义。
④个人作用:马克思、恩格斯深入工人群众,总结工人运动经
验,致力于理论研究,广泛吸取优秀的思想成果。(2)历史意义
①无产阶级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
②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
③对人类社会的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特别提醒】
(1)马克思主义学说包括三部分内容,其中,科学社会主义只是马克思主义三部分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基础上创立的。
(2)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科学地论证了资本主义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的必然胜利,使《共产党宣言》的理论根基更加牢固。《资本论》的完成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说的创立。观察《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图片,结合19世纪中期马克思的有关活动:
探究分析:
(1)大学期间马克思加入了什么组织,马克思为何能成为核心人物?
提示:大学期间,被黑格尔哲学所吸引,加入青年黑格尔派组织的“博士俱乐部”。因为马克思才学广博、见解深刻。(2)从黑格尔的哲学中马克思获得哪些启迪?马克思批判黑格尔唯心主义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提示:黑格尔的辩证法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之一;1841年,费尔巴哈的《基督教的本质》发表,使马克思摆脱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
(3)费尔巴哈的哲学思想给马克思哪些帮助?
提示: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之一。三、流亡中的贫困生活
1.政治流亡:
(1)原因:从事革命活动引起欧洲各国政府的恐惧,多次遭到迫害
和驱逐。
(2)表现:辗转流亡于比利时首都_________、巴黎、_____等地。
2.生活贫困:无钱交房租,屡次搬迁;所有物品送入当铺;两个
儿子和一个女儿因贫困而先后病死。
3.影响:
(1)没有被困难压倒,反而更加坚强。
(2)恪守崇高的革命信念,始终以革命事业为第一生命。布鲁塞尔伦敦四、第一国际的灵魂
1.创建和领导第一国际:
(1)背景:19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欧洲的_________运动
和_________出现了新高潮。
(2)成立:1864年“国际工人协会”成立。
(3)活动:为协会起草《_________》《临时章程》等重要文
件。
(4)评价:马克思始终是协会的领袖和灵魂。民族民主工人运动成立宣言2.支持巴黎公社革命:
(1)背景:1871年,法国爆发了_________革命。
(2)活动:给予支持和帮助。写了著名的《___________》,高
度赞扬了巴黎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系统总结了巴黎公社的经
验教训。
(3)影响:推动了巴黎公社的斗争。巴黎公社法兰西内战【知识点拨】
1.第一国际。
第一国际即国际工人协会。第二国际成立后,始称第一国际。1864年建立的国际工人联合组织。卡尔·马克思是创始人之一和实际上的领袖。它的任务是在国际范围内组织各国工人阶级的力量,在工人运动的各种不同表现形式之间建立联系并把它们联合起来,保卫工人阶级的利益,为工人阶级的解放而斗争。五、《资本论》与晚年
1.《资本论》:
(1)编撰基础:
①从1842年开始研究经济问题。
②在大英博物馆阅读了大量相关著作。
③先后完成了几部关于经济学的著作。
(2)编撰过程:
①1861年开始了《_______》的写作。
②1867年秋,《资本论》第一卷出版。
③第二、三卷在其逝世后由_______整理出版。资本论恩格斯(3)内容:
①论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_________规律。
②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
③揭示出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的秘密在于占有工人的_________。
④科学地论证了资本主义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的必然胜利。
(4)评价:
①把马克思的_____________置于牢固的科学基础上。
②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政治经济学中的一次革命。经济运动剩余价值社会主义学说2.逝世:
(1)时间: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与世长辞。
(2)评价:马克思主义学说是指引全世界劳动人民为实现_____
_____和_________伟大理想而斗争的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知识点拨】
2.概括马克思的主要贡献。
从理论创新和革命实践两个方面进行总结,具体如下:
(1)理论贡献
①深入研究与思考哲学问题,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和费尔巴哈的唯物论,撰写《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②对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进行研究,在1848年2月发表《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③晚年的马克思致力于资本主义经济学的理论研究,1867年秋,《资本论》第一卷出版,《资本论》这部不朽的著作具有划时代意义,是政治经济学中的一次革命。(2)革命实践
①1846年初在布鲁塞尔创立“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第二年改组“正义者同盟”为“共产主义者同盟”。
②1848年德国三月革命爆发,回德国创办《新莱茵报》;1864年“国际工人协会”成立,马克思是协会的领袖和灵魂。
③1871年巴黎公社失败后,马克思写了《法兰西内战》,高度赞扬巴黎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系统总结了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3.马克思身上体现了哪些优秀的个人品质?
(1)为了实现人生目标克服一切困难,不怕艰辛,始终不渝地坚持信仰,坚定信心。
(2)勤奋刻苦,持之以恒的精神。
(3)善于思考,善于研究。
(4)善于与他人合作。
(5)具有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崇高理想、坚持真理和为人类事业勇于献身的精神、国际主义精神等。结合第一国际期间马克思的相关活动:
探究分析:
(1)马克思和恩格斯除了理论探索外还进行了哪些革命实践活
动?
提示:创立“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改组“正义者同盟”为
“共产主义者同盟”。
(2)马克思还参加了哪些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
提示:积极参加1848年欧洲革命,创办《新莱茵报》,宣传民主
革命纲领;创建和领导第一国际;支持和帮助巴黎公社革命。(3)马克思从哪个角度分析了巴黎公社的弱点?了解这些弱点对分析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有什么启示?
【思路分析】注意理解“仁慈”“讲良心”和“诚实”的本质是妥协和指导方针失误;从马克思认为巴黎公社的两个错误中归纳出弱点是丧失机会和过早地放弃了权力。提示:①马克思主要从指导思想失误的角度分析了巴黎公社的弱点,由于缺乏科学而正确的思想的指导,巴黎公社没有彻底消灭反动军队并且过早地放弃了权力,从而导致革命失败。
②启示:这一弱点说明,巴黎公社失败的主观方面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一个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