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 同步练习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 同步练习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8-08 13:58: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3课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列宁提出的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纲领性文件是(
)
A、《国家与革命》
B、《四月提纲》
C、《告俄国公民书》
D、《和平法令》
2、下列哪项是新形势下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
)
A、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者甚至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首先取得胜利
B、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
C、明确提出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的革命纲领
D、主张用革命的暴力手段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3、列宁在领导俄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其表现之一是
(
)
A、探索出了一条在落后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
B、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
C、指出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的推动作用
D、提出了完整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4.下面是苏俄经济发展统计表(部分),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
主要项目
1921年
1923年
1925年
粮食作物耕种面积(万公顷)
6
620
7
860
8
730
粮食作物产量(亿普特)
22.13
34.55
44.24
A.农业集体化推进了苏俄经济发展
B.苏俄农业发展远远超过工业发展
C.新经济政策促进了俄国农业发展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适应经济发展
5.列宁说:“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既然建立社会主义需要一定的文化水平,我们为什么不能首先用革命的手段取得达到这个水平的前提,然后在工农政权和苏维埃制度的基础上赶上别国人民呢?”这段话说明列宁主张(
)
A.发动革命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B.实行新经济政策
C.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实现工业化以赶超西方国家
6.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再到晚年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列宁的思想在不断改变,以下对此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列宁作为无产阶级政治家具备与时俱进的精神
B.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在探索中不断前进
C.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D.经过实践检验的列宁主义是适合世界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科学理论
7列宁在领导俄国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中相关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俄国布尔什维克党成为独立的无产阶级政党,始于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六大”
B.提出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
C.提出社会主义革命纲领
D.接到十月革命胜利的消息立即回国主持工作
8针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有人对列宁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们过去认为可以一举消灭商品经济,走向社会主义。但实际情况表明,必须发展商品经济。此后苏维埃政权(  )
A.采取余粮征集制    
B.建立战时经济体制
C.实施新经济政策
D.颁布新的土地法令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进入了帝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主义阶段。一战前,垄断组织已经在国家经济生活中起决定性作用。……俄国是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农民占全国人口的4/5,无产阶级占少数,工业产值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42.1%。
1913年俄国的钢产量只及
( http: / / www.21cnjy.com )美国的1/1l,德国的l/8;石油产量只及美国的27.1%;俄国的人均收入只及美国的1/7,英国的1/5。俄国在经济和政治生活中存在严重的封建农奴制残余,农村保有封建剥削形式。
材料二 在俄国统治阶级成员的眼里,农民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牲畜,必须施以恫吓、束缚和监视。用两米长的皮鞭,只需一鞭即可使人皮开肉绽,这成了沙皇统治威严的象征。……世纪之交的俄国农民生活十分贫苦。在1861年获得解放后,农民们被迫为耕种的土地支付捐税。加上人口的增加、高额的地租和频繁的饥荒,农民的生活条件更加恶化。
材料三 俄国无产阶级受剥削、压迫特别严重,工作时间一般长达10小时,但工资低微(1910年俄国工人的工资相当于美国工人工资的1/3)。
——王斯德主编《世界现代史》
材料四 任何一个国家也没有像俄国那
( http: / / www.21cnjy.com )样严重地受到战争的磨难和痛苦。……由于许多历史原因(俄国比其他国家落后得多,战争带给它的困难特别大,沙皇制度腐朽透顶……),使得俄国革命比其他国家先爆发。
——《列宁选集》第26卷
请回答:
(1)根据以上材料,说说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历史条件。
(2)材料四反映了什么问题?
(3)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有哪些主观条件?
10.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目前俄国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阶段过渡到革命的第二阶段,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性和组织性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应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手中和贫苦农民阶级手中。
——列宁《四月提纲》
材料二 中央委员会认为,武装起义是不可避免的,并且业已成熟。中央委员会建议各党组织以此为指针,并从这一观点出发讨论和解决一切问题。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中央委员会1917年10月10日(公历10月23日)会议有关武装起义的决议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提出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分别是什么性质的革命?
(2)材料二中“武装起义是不可避免的”结论是怎样得出来的?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十月革命的特点。
答案
一、选择题
1.B
2.A
3.A
4.C:
5.B:
6.D:7.D
8.C:
二、非选择题
9.
(1)20世纪初已经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俄国,在西方列强中处于落后地位,社会矛盾尖锐,“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2)一战加剧了俄国社会的各种矛盾。(3)①阶级基础:无产阶级不断发展壮大,有很强的革命性。②组织基础:有较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党。③思想基础:有成熟的革命理论—列宁主义。④群众基础:广大贫苦农民成为革命的同盟军。
10.
(1)第一阶段是资产阶级革命;第二阶段是无产阶级革命或社会主义革命。
(2)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参加帝国主义战争,引起了人民群众的强列不满。
(3)①由中心城市武装起义
( http: / / www.21cnjy.com )扩大到全国中小城镇和农村的革命道路,这正是俄国革命的特殊性;②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是紧密相连的,形成了急剧发展的两个不同性质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