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让教学更有效
第4课
《元月宫遐想》
目录
本课目标
新知导入
新知讲解
课堂展示
课堂拓展
课堂总结
(一)审美感知
通过聆听和哼唱,让学生感受歌曲3/8拍轻快、飞翔般的节奏特点,体会歌曲中蕴含的对太空的向往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对音乐节奏、旋律和情感的敏锐感知能力。
(二)艺术表现
学生能够用自然、轻快且热情饱满的声音演唱歌曲,准确把握3/8拍的节拍韵律,清晰表达歌曲中的附点节奏、顿音记号,展现歌曲欢快的风格,提升音乐表现力。
(三)创意实践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为歌曲创编简单的舞蹈动作或添加合适的乐器伴奏,培养创新思维和音乐实践能力,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四)文化理解
了解歌曲创作时代背景,体会科学探索精神在不同时期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对科学文化的认同感。
教学目标
新知导入
大家看到火箭冲破云霄,飞向浩瀚宇宙,是不是特别激动?
从古至今,人类对太空的探索从未停止,那神秘的宇宙里有璀璨的星河、未知的星球,一直吸引着我们。
你们有没有幻想过自己也能像航天员一样,驾驶着飞船在太空中翱翔呢?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一首歌曲,去感受那奇妙的太空之旅,一起聆听《我驾飞船上蓝天》
新知讲解
聆听歌曲
感受歌曲的情绪和速度是怎样的?
这首歌曲的速度是轻快、飞翔的。
再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拍子是什么样的?
歌曲是3/8拍,那你们知道3/8拍的强弱规律是什么?
下面边听音乐边表现强弱规律
《我驾飞船上蓝天》是一首具有深刻教育意义和丰富音乐表现力的歌曲,该曲写于1978年,是作曲家与词作家李幼容为激励青少年重视学习、重视科学而合作创作的。
歌词共两段,使用第一人称讲述了“我”在梦中驾飞船遨游太空的经历,充满了对太空的好奇与向往,同时也教育和启迪青少年要从小努力学习科学知识,今后才能做有用的人才。两段歌词以分节歌形式呈现,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富有想象力的语言,将青少年对太空的梦想与追求展现得淋漓尽致。
下面带着节奏朗诵歌词
再次聆听歌曲,边听音乐边打节奏
听听歌曲思考歌曲由几个部分组成?
歌曲采用主副歌结构,篇幅较长但结构清晰。主歌部分旋律优美荡漾,易于学唱;第一部分由四个乐句组成,下面我们学唱第一个乐句简谱
注意附点音符的演唱,下面请再次演唱
下面我们学唱第二个乐句简谱
注意附点音符、渐强的演唱,下面请再次演唱
下面我们学唱第三个乐句简谱
注意附点音符的演唱,下面请再次演唱
下面我们学唱第四个乐句简谱
注意弱音记号和渐强的演唱,下面请再次演唱
下面我们整体演唱第一部分
聆听第二部分
1.听听第二部分和第一部分有什么异同?
2.旋律有什么特点?
3.情绪有什么变化?
副歌部分则通过顿音和密集音型的运用,增加了演唱难度但同时也提升了歌曲的表现力。
第二部分由五个乐句组成,下面我们学唱第一个乐句简谱
注意顿音、空拍、附点、渐强的演唱,下面请再次演唱
下面我们学唱第二个乐句简谱
注意弱音记号、空拍、顿音、附点节奏的演唱,下面请再次演唱
下面我们学唱第三个乐句简谱
注意附点音符的演唱,下面请再次演唱
下面我们学唱第四个乐句简谱
注意空拍的演唱,下面请再次演唱
下面我们学唱第五个乐句简谱
注意附点的演唱,下面请再次演唱
下面我们整体演唱第二部分
下面我们演唱结尾句,请注意空拍、保持音、同音高连音线的演唱
下面整体演唱
课堂展示
下面我们上台利用肢体动作和课堂乐器表现音乐
课堂拓展
下面我们欣赏一段视频
欣赏完视频说说你的感受
课堂达标
1.歌曲《我驾飞船上蓝天》的节拍是 。
2. 3/8 拍的强弱规律是 。
答案:1.3/8 拍
2.强弱弱
课堂总结
《我驾飞船上蓝天》
1=D 3/8 拍
稍快、轻快、飞翔般地
谢谢同学们,再见!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堂教学设计
【课型】
欣赏课型
【教学内容】
花城版三年级上册第4课《元月宫遐想》第1课时《我驾飞船上蓝天》。
【教材分析】
《我驾飞船上蓝天》是花城版三年级上册第4课《元月宫遐想》第1课时唱歌课,《我驾飞船上蓝天》创作于1978年,由词作家李幼容与作曲家合作完成,彼时中国正处于科技发展的关键时期,百废待兴,对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视。这首歌旨在激励青少年重视学习、热爱科学,激发他们对太空的好奇与向往。通过充满童趣和想象力的歌词,描绘了“我”驾飞船遨游太空的奇妙梦境,传达出对未来探索的渴望,对青少年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和鼓舞作用。
歌曲采用主副歌结构(a+b+a1+c) ,篇幅较长,3/8拍,营造出轻快、飞翔般的独特感觉。主歌部分旋律灵动活泼,以中高音区为主,节奏明快,像“我驾飞船上蓝天,银河两岸把家还”,勾勒出飞船在太空中穿梭的画面,易于传唱。副歌部分是情感的升华,旋律起伏更大,第一乐句顿音的运用让音乐更加轻快跳跃,展现出孩子在太空中的兴奋与快乐;后面密集的音型需连贯且一气呵成,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的向下模进,强化了歌曲主题,生动地表现出孩子们对太空探索的热情。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阶段,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喜欢通过直接体验来学习和探索音乐,对音乐活动表现出较高的热情。然而,三年级学生注意力持续时间相对较短,需要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维持学习兴趣。同时,学生间的音乐基础和能力存在一定差异,需要教师因材施教,关注个体差异。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通过丰富的音乐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享受音乐的乐趣。
【教学目标】
以2022年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新颁布的课程目标为依据,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注重体现课程性质,重点反映课程理念,我们确立本节课的目标:
(一)审美感知
通过聆听和哼唱,让学生感受歌曲3/8拍轻快、飞翔般的节奏特点,体会歌曲中蕴含的对太空的向往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对音乐节奏、旋律和情感的敏锐感知能力。
(二)艺术表现
学生能够用自然、轻快且热情饱满的声音演唱歌曲,准确把握3/8拍的节拍韵律,清晰表达歌曲中的附点节奏、顿音记号,展现歌曲欢快的风格,提升音乐表现力。
(三)创意实践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为歌曲创编简单的舞蹈动作或添加合适的乐器伴奏,培养创新思维和音乐实践能力,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四)文化理解
了解歌曲创作时代背景,体会科学探索精神在不同时期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对科学文化的认同感。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学会演唱歌曲,掌握3/8拍的节拍韵律,准确把握歌曲的节奏和音准,特别是附点节奏和顿音的演唱。
2.体会歌曲表达的情感,感受歌曲中对太空探索的向往,能用歌声生动表现出歌曲情绪。
(二)教学难点
1.精准演绎歌曲中密集节奏型,唱出轻快、活泼的感觉,同时保证音准和节奏的准确性。
2.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歌曲背后的科学探索精神和文化内涵,将情感融入演唱中,避免单纯的技巧性演唱。
【教学准备】
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教师:同学们,上课前老师先给大家看一段震撼的视频(播放神舟飞船发射升空的视频 )。大家看到火箭冲破云霄,飞向浩瀚宇宙,是不是特别激动?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从古至今,人类对太空的探索从未停止,那神秘的宇宙里有璀璨的星河、未知的星球,一直吸引着我们。你们有没有幻想过自己也能像航天员一样,驾驶着飞船在太空中翱翔呢?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一首歌曲,去感受那奇妙的太空之旅,一起聆听《我驾飞船上蓝天》 。(播放歌曲音频,学生安静聆听,初步感受歌曲)(板书《我驾飞船上蓝天》)
【设计意图:以提问的方式导入,通过提出问题调动学习兴趣,渲染课堂气氛。激起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自然巧妙的导入新课】
二、师生互动,走进音乐
(一)聆听音乐,感受情绪
教师: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和速度是怎样的?
预设:聆听音乐并回答问题
教师:这首歌曲的速度是轻快、飞翔得,再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拍子是什么样的?
预设:聆听音乐并回答问题
教师:歌曲是3/8拍,那你们知道3/8拍的强弱规律是什么?
预设:回答问题
教师:3/8拍的强弱规律是:强弱弱。下面边听音乐边表现强弱规律
预设:打节奏
教师:《我驾飞船上蓝天》是一首具有深刻教育意义和丰富音乐表现力的歌曲,该曲写于1978年,是作曲家与词作家李幼容为激励青少年重视学习、重视科学而合作创作的。歌词共两段,使用第一人称讲述了“我”在梦中驾飞船遨游太空的经历,充满了对太空的好奇与向往,同时也教育和启迪青少年要从小努力学习科学知识,今后才能做有用的人才。两段歌词以分节歌形式呈现,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富有想象力的语言,将青少年对太空的梦想与追求展现得淋漓尽致。下面带着节奏朗诵歌词
预设:朗诵
教师:再次聆听歌曲,下面边听音乐边打节奏,听听歌曲思考歌曲由几个部分组成?
预设:聆听音乐并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提问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通过初步的聆听对音乐的情绪、速度建立初步的认知,为后续的教唱奠定基础】
(二)分析音乐,表现音乐
教师:歌曲采用主副歌结构,篇幅较长但结构清晰。主歌部分旋律优美荡漾,易于学唱;第一部分由四个乐句组成,下面我们学唱第一个乐句简谱
预设:学唱
教师:注意附点音符的演唱,下面请再次演唱
预设:演唱
教师:下面填词演唱
预设:演唱
教师:下面我们学唱第二个乐句简谱
预设:学唱
教师:注意附点音符、渐强的演唱,下面请再次演唱
预设:演唱
教师:下面填词演唱
预设:演唱
教师:下面我们学唱第三个乐句简谱
预设:学唱
教师:注意附点音符的演唱,下面请再次演唱
预设:演唱
教师:下面填词演唱
预设:演唱
教师:下面我们学唱第四个乐句简谱
预设:学唱
教师:注意弱音记号和渐强的演唱,下面请再次演唱
预设:演唱
教师:下面填词演唱
预设:演唱
教师:下面我们整体演唱第一部分
预设:演唱
教师:下面聆听第二部分,听听第二部分和第一部分有什么异同?旋律有什么特点?情绪有什么变化?
预设:聆听音乐并回答问题
教师:副歌部分则通过顿音和密集音型的运用,增加了演唱难度但同时也提升了歌曲的表现力。整体而言,歌曲在富于弹性和律动感的旋律中,将青少年遨游太空的理想童话般地表现了出来。该曲通过音乐的手段生动地刻画了青少年勇敢追梦的形象以及对科学的热爱之情。轻快飞翔般的音乐风格与青少年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相契合,使得歌曲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第二部分由五个乐句组成,下面我们学唱第一个乐句简谱
预设:学唱
教师:注意顿音、空拍、附点、渐强的演唱,下面请再次演唱
预设:演唱
教师:下面填词演唱
预设:演唱
教师:下面我们学唱第二个乐句简谱
预设:学唱
教师:注意弱音记号、空拍、顿音、附点节奏的演唱,下面请再次演唱
预设:演唱
教师:下面填词演唱
预设:演唱
教师:下面我们学唱第三个乐句简谱
预设:学唱
教师:注意附点音符的演唱,下面请再次演唱
预设:演唱
教师:下面填词演唱
预设:演唱
教师:下面我们学唱第四个乐句简谱
预设:学唱
教师:注意空拍的演唱,下面请再次演唱
预设:演唱
教师:下面填词演唱
预设:演唱
教师:下面我们学唱第五个乐句简谱
预设:学唱
教师:注意附点的演唱,下面请再次演唱
预设:演唱
教师:下面填词演唱
预设:演唱
教师:下面我们整体演唱第二部分
预设:演唱
教师:下面我们演唱结尾句,请注意空拍、保持音、同音高连音线的演唱
预设:演唱
教师:下面填词演唱
预设:演唱
教师:下面整体演唱
预设:演唱
【设计意图:通过感受、学唱音乐,体验音乐表现的意境和情感,培养学生对于音乐情感的理解能力和表现能力。】
三、精彩演绎,自由发挥
教师:下面我们上台利用肢体动作和课堂乐器表现音乐(播放歌曲)
预设:整体表现
【设计意图:通过上台表演,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让同学们体会舞台的乐趣,让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让歌声、语言、动作充分融入歌曲当中,让音乐教学面对全体学生,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教学当中来。】
四、拓展思路,开阔视野
教师:下面我们欣赏一段视频
预设:欣赏视频
教师:欣赏完视频说说你的感受
预设: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演唱歌曲引导学生感受歌曲传达的积极向上、珍惜幸福生活的情感,培养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激发学生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
五、结语
教师引导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教师总结。
六、课堂小结(或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中,利用视频导入成功激发了学生兴趣,大部分学生能积极参与课堂。通过节奏练习、分乐句教唱,学生对歌曲节奏和旋律的掌握较好,能基本把握3/8拍的韵律。但在教学中仍存在不足,部分学生在演唱密集节奏型时,还是难以做到轻快、准确,对歌曲情感的理解和表达也不够深入,只是机械跟唱。今后教学需增加更多节奏训练游戏,强化节奏难点练习;引入更多航天相关资料,如航天员故事、太空科普纪录片,加深学生对歌曲内涵的理解,让演唱更具感染力。
七、课堂达标
1.歌曲《我驾飞船上蓝天》的节拍是 。
2. 3/8 拍的强弱规律是 。
答案:1.3/8 拍
2.强弱弱
【板书设计】
《我驾飞船上蓝天》
1=D 3/8 拍
稍快、轻快、飞翔般地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让 教 学 更 有 效
目 录
本课目标 新知导入
新知讲解 课堂展示
课堂拓展 课堂总结
教学目标
(一)审美感知
通过聆听和哼唱,让学生感受歌曲3/8拍轻快、飞翔般的节奏特点,体会歌曲中蕴含的对太空
的向往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对音乐节奏、旋律和情感的敏锐感知能力。
(二)艺术表现
学生能够用自然、轻快且热情饱满的声音演唱歌曲,准确把握3/8拍的节拍韵律,清晰表达歌
曲中的附点节奏、顿音记号,展现歌曲欢快的风格,提升音乐表现力。
(三)创意实践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为歌曲创编简单的舞蹈动作或添加合适的乐器伴奏,培养创新思维和音
乐实践能力,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四)文化理解
了解歌曲创作时代背景,体会科学探索精神在不同时期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对科学文化的认同感。
新知导入
新知讲解
注意附点音符、渐强的演唱,下面请再次演唱
注意附点音符的演唱,下面请再次演唱
注意弱音记号和渐强的演唱,下面请再次演唱
课堂展示
课堂拓展
下面我们欣赏一段视频
课堂达标
1 . 歌 曲 《 我 驾 飞 船 上 蓝 天 》 的 节 拍
是 。
2. 3/8 拍的强弱规律是 。
答案:1.3/8 拍
2.强弱弱
课堂总结
谢谢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