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 教案 (3)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 教案 (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5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8-08 14:12: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第1课
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
教案
新课导入:
民间流传的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是我国古代
( http: / / www.21cnjy.com )著名的民间传说。相传秦始皇时,劳役繁重,青年男女范杞梁、孟姜女新婚三天,新郎就被迫出发修筑长城,不久因饥寒劳累而死,尸骨被埋在长城墙下。孟姜女身背寒衣,历尽艰辛,万里寻夫来到长城边,得到的却是丈夫已死的噩耗。她痛哭城下,三日三夜不止,城墙为之崩裂,露出范杞梁尸骸,孟姜女于绝望之中投海而死。那么,秦始皇统治时期施行了哪些暴政?我们又应该怎样评价秦始皇?让我们一起学习本课,寻找问题的答案。
教法案例:
1.“秦统一六国”一目,建议教师:
(1)讲清秦统一的有利条件,如经济发展、人民的渴望等。
(2)用多媒体依次显示秦先后灭掉的国家。
2.“建立集权统一国家”一目是本课的重点内容,建议讲清:
(1)秦王嬴政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政治制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如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和郡县制等。并强调他自称“皇帝”的用意、三公的职责以及御史大夫的作用、郡县制的深远影响等。
(2)秦始皇为巩固统一而在文化、经济、交通等方面采取的措施。
(3)多媒体展示秦朝疆域四至,从而引导学生得出秦朝是当时的东方大国的结论。
3.“秦始皇的暴政”一目,建立教师:
(1)说明暴政的表现:焚书坑儒、修长城、建
( http: / / www.21cnjy.com )阿房宫、修骊山墓等。要特别指出,并非所有这些都只会产生负面影响,应予以全面分析认识,如长城的修筑。
(2)可补充一些资料,提高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民间传说孟姜女哭长城等,也可联系已学过的课文《阿房宫赋》来加深对秦暴政的认识,从而深刻体会秦朝短命而亡的原因。
(3)引导学生全面评价秦始皇。
课 程 标 准
重 点 难 点
1.简述秦始皇兼并六国、建立中央专制集权国家的主要史实。2.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
1.秦灭六国及其巩固统一的措施。(重点)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及其作用;全面评价秦始皇的功过。(难点)
课前自主导学:
知识1:秦统一六国
1.条件
(1)经济基础:商鞅变法后,
确立了封建制度,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秦国)
(2)人民渴望:战国时代战争频繁,人民都渴望
。(统一)
(3)个人才能:嬴政广泛吸引
。(各国贤士)
(4)策略得当:采用先弱后强,各个击破的方针。
2.统一: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完成了统一大业。
知识2:建立集权统一国家
1.政治方面
(1)制度
创立皇帝制度
自称始皇帝
中央官制

、太尉、
,对皇帝负责
地方官制
实行
,在全国设36郡,郡下设县
(丞相、御史大夫、郡县制)
(2)疆域
①格局: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
,北居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北向户)
②意义: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
国家的基本疆域。(中央集权)
2.文化方面
(1)措施:统一文字,以
为准。(秦小篆)
(2)意义: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国内
的交流。(经济文化)
3.经济方面
(1)统一
制和货币。(度量衡)
(2)修筑以
为中心的水陆交通。(咸阳)
知识3:秦始皇的暴政
1.表现
(1)焚书:发布
,民间只可收藏有关医学、占卜和种植等书,其余集中焚毁。(焚书令)
(2)坑儒:将460名批评时政的儒生活埋。
(3)劳民伤财
①大兴土木,滥用民力,修筑
,仿建六国王室宫殿。(长城)
②修建
,修骊山墓,伐南越,戍边疆。(阿房宫)
2.评价
(1)功:统一中国,建立
的中央集权王朝,开创了中华民族
的新纪元。(大一统、国家统一)
(2)过:实行
导致秦很快灭亡。(暴政)
课堂互动探究:
准确认识秦始皇的功过评价
1.功
秦始皇是对中国历史作出过巨大贡献、产生过巨大影响的皇帝。
(1)他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兼并六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结束了长期的割据局面,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有利于人民生活的安定和社会生产的发展,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2)创建了包括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在内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早期模式,对以后历代封建王朝产生了深远影响。
(3)统一了全国度量衡、货币和文字,促进了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4)通过统一战争,扩大了疆域,派兵北击匈奴,修筑万里长城。
(5)经略西南,开筑“五尺道”,尊崇法家,严格军队调动和兵役制度等。
(6)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2.过
秦始皇又是一位统治残暴的封建皇帝。
(1)激化矛盾: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兵役和徭役、严酷的刑律,给人民带来了无比的痛苦和极大的灾难。
(2)阻碍文化: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2013·丽水高二检测)《嬴政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道》一文中写道:“始皇帝嬴政比较黏糊,只要走进历史,不管你是否乐意,也无论你停在哪一段儿,他都将不请自来,躲不掉也避不开。”作者这样评价秦始皇,主要是基于他(  )
A.开始实行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B.确定了后世2
000多年的国家政治框架
C.确立了分封子弟的制度
D.开始用军功爵制代替世卿世禄制
【解析】 本题用排除法解答。郡县制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并非是秦始皇开始实行,故排除A项;分封制是西周实行的政治制度,故排除C项;D项所说是商鞅变法的重要内容,故排除。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确立了一整套政治制度,使官僚政治取代了血缘政治,并影响了后世2
000多年。
【答案】 B
(2013·大庆高二检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始皇作为历史上统一中国的第一人,他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千秋功过历代都有评说。当时有人称赞说:“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晋朝有人指责他“无道”,视杀人如狗彘。
材料二 原告:秦统一后的平民百姓。
被告:秦始皇。
案情:被告被控于公元前221年统一天下后,在十五年统治期间,残暴不仁,奴役百姓,实在是一个暴君。
被告人自辩:在政治、经济、军事及文化上作出了重大贡献。
陪审团:全体学生。
如果你是法官,你将如何断案。
(1)从秦朝人对秦始皇的称赞中,你能得到哪些重要的历史信息?
(2)我们应该如何评价秦始皇?
【思路分析】
考查角度
秦始皇的贡献和评价
设问解读
第(1)问:从秦朝人说的话中找出历史信息。第(2)问:要求正确评价秦始皇。
材料解读
材料一:秦朝人主要涉及到秦始皇所采取的正面积极措施,如统一、实行郡县制等;材料二:以“原告与被告之间的对白”形式展示秦始皇的功过。
解答思路
本题通过对秦始皇功过的不同
( http: / / www.21cnjy.com )评论,考查学生的分析评价能力。第(1)问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如“平定天下”“郡县”“法令”,并联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和所学知识概括回答。第(2)问通过情景材料,以对秦始皇的评价为切入点,考查学生阅读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评价历史人物要一分为二,注意全面客观地分析评价。
【尝试解答】
(1)历史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历史信息:秦始皇统一了中国,推行了郡县制,颁布了统一的秦律,为中国历史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2)我们应该一分为二地评价秦始皇,秦始皇有功亦有过,功大于过。
其“功”主要表现在:①结
( http: / / www.21cnjy.com )束长期分裂和混战局面,北击匈奴,南平百越,奠定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础,推动了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形成;②开创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基础);③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等,促进了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
其“过”主要表现在:①推行暴政,压迫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民,激化了国内阶级矛盾,埋下了秦亡的祸根;②焚书坑儒,实行文化专制,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限制了文化发展。
课堂小结:
( http: / / www.21cnjy.com )
当堂双基达标:
一、选择题
1.秦王嬴政即位时,统一的条件基本成熟,这表现在(  )
①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民族、地域之间联系加强 ②长期战乱,统一成为人心所向 ③商鞅变法比较彻底,秦国实力增强 ④少数民族南下的步伐放慢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此题考查对秦统一背景的掌握理解。④不符合史实,故排除。
【答案】 A
2.(2013·浙江高考)公元前221年,秦完成统一大业。读下图判断,符合秦灭六国先后顺序的部分排列是(  )
A.②③①⑤
B.②①⑤⑥
C.①③⑤④
D.④③⑤⑥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识图,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辨认战国七雄的地理位置,然后依据对基础知识的识记来作答。秦灭六国的顺序是:韩、赵、魏、楚、燕、齐,图中②为韩,④为赵,③为魏,①为楚,⑥为燕,⑤为齐,秦灭六国的顺序为②④③①⑥⑤。到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的局面。
【答案】 A
3.(2013·北京高考)四川省博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馆藏有一块文字残缺的《九域守令图》石碑,其中一段碑文是:“至于K国,天下分而为七。K并四海,变易古制,始为K县。更K、K分裂,至K灭陈,天下方合为一。”“K”处缺失的文字应该是(  )
A.周    B.秦
C.汉    D.唐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有效信
( http: / / www.21cnjy.com )息。由材料中“并四海,变易古制,始为K县”可知反映的是秦统一六国,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的历史,故B项正确。
【答案】 B
4.在评论秦朝灭亡时,历史学家张岂之说:“秦始皇忘记了最主要的事:民心和民力。”最能论证此观点的是(  )
A.称皇帝、制《秦律》
B.置三公、行郡县
C.焚书坑儒、筑长城
D.统一文字、平百越
【解析】 “焚书坑儒”失去了民心,“筑长城”滥用了民力,这些导致了秦朝的灭亡。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5.阅读下面材料:
秦统一之初,丞相王绾说:燕、齐、楚等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距关中遥远,“请立诸子”。群臣表示赞同。廷尉李斯提出异议,认为“置诸侯不便”。他指出,周分封同姓子弟为诸侯,但相互诛伐,天子也无力控制。今海内统一,皆为郡县,便于统治。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
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秦始
( http: / / www.21cnjy.com )皇在咸阳宫宴请群臣。有人称颂说:以前,秦地不过千里,依赖陛下平定海内,“以诸侯为郡县”,国泰民安。又有人进言“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实行郡县制,为“不师古”,“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秦始皇让大家展开讨论。李斯说:“五帝不相复,三代不相袭,各以治,非其相反,时变异也。”他指出,分封制是天下大乱的祸根,坚决主张推行郡县制。
请回答:
(1)双方各执己见的理由是什么?
(2)秦始皇为什么会采纳李斯的意见实行郡县制?
【解析】 解答第(1)问关键要
( http: / / www.21cnjy.com )找出双方的观点和主要论据,比较简单。第(2)问注意从当时时代发展的特点和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目的来理解分析。
【答案】 (1)主张分封制的理由:①燕
( http: / / www.21cnjy.com )、齐、楚等地距秦朝统治中心关中地区遥远,不分封皇子镇守则难以控制。②只有学习古代(西周)的经验,实行分封制,秦朝统治才能长久。主张郡县制的理由:①分封诸侯不利于天子控制,是造成诸侯混战、天下大乱的根源。②历史是发展的,时代不同了,制度也要改变,郡县制有利于秦王朝的统治。
(2)原因:有利于建立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和巩固国家大一统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