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末质量检测(四)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课件 练习)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 第二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章末质量检测(四)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课件 练习)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 第二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08-30 20:30:12

文档简介

章末质量检测(四)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碳中和”中的“碳”是指(  )
A.碳单质 B.碳酸盐 C.二氧化碳 D.乙醇
2.(2024·北京海淀区期末)第19届亚运会的大会主火炬采用“轻量化设计”,大大减少了不锈钢材料的使用;利用CO2制备甲醇,实现了“废碳再生”,获得“零碳甲醇”(CH3OH)作为燃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不锈钢属于金属材料
B.“零碳甲醇”燃烧不会产生CO2
C.“废碳再生”是化学变化
D.亚运会主火炬的设计充分体现了绿色化学理念
3.下列与化学有关的文献,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汉书》中“高奴县有洧水可燃”,这里的“洧水”指的是石油
B.《吕氏春秋·别类编》中“金(即铜)柔锡柔,合两柔则刚”体现了合金硬度方面的特性
C.《本草纲目》中“冬月灶中所烧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里的“碱”主要是KOH
D.《天工开物》中有如下描述:“世间丝、麻、裘、褐皆具素质……”文中的“裘”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4.下列关于药物使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青霉素药物的不良反应是过敏,因此使用此药物前要进行皮肤敏感性测试
B.减少药物剂量往往达不到治疗效果,甚至会产生耐药性
C.止咳糖浆可以用饮料稀释服用
D.非处方药安全系数大,可以自行购买和使用
5.下列化工生产原理错误的是(  )
①可以通过电解熔融的NaCl来制取金属钠 ②可以将钠加入饱和MgCl2溶液中制取镁 ③用电解法冶炼铝时,原料是AlCl3 ④高炉炼铁时所发生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故无需加热
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②  D.②③④
6.下列冶炼金属的方法所涉及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的是(  )
A.热分解法 B.电解法
C.铝热法炼铁 D.高炉炼铁
7.(2023·沈阳浑南区段考)下列离子不会对水体造成污染的是(  )
A.Cl- B.Cr3+
C.Hg2+ D.Pb2+
8.下列化学反应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
A.消除硫酸厂尾气污染:SO2+2NH3+H2O(NH4)2SO3
B.消除硝酸厂的氮氧化物污染:NO2+NO+2NaOH2NaNO2+H2O
C.制CuSO4:Cu+2H2SO4(浓)CuSO4+SO2↑+2H2O
D.制CuSO4:2Cu+O22CuO,CuO+H2SO4(稀)CuSO4+H2O
9.碳资源的高效转化及循环利用如图所示。下列做法与上述理念相违背的是(  )
A.大力发展煤的气化及液化技术
B.加快石油等化石燃料的开采和使用
C.以CO2为原料生产可降解塑料
D.将秸秆加工转化为乙醇燃料
10.厌氧氨氧化法是一种新型的氨氮去除技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 mol N所含的质子总数为10NA
B.1 mol N经过过程Ⅰ、Ⅱ、Ⅲ,得到氮气的体积约为11.2 L(假设每步转化均完全)
C.该过程的总反应是N+NN2↑+2H2O
D.该方法每处理1 mol N,需要的N为0.5 mol
11.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镁在CO2的气氛中热还原TiCl4制钛
B.工业上一般通过电解熔融NaCl得到钠单质
C.可通过铝热反应从铁的氧化物中冶炼铁
D.古代火烧焦炭与孔雀石[Cu2(OH)2CO3]炼铜的方法中转移2 mol电子时,1 mol铜离子被还原
12.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可通过蒸馏法、反渗透法、电渗析法从海水中获得淡水
B.地球上99%的溴元素存在于海洋中,故溴被称为“海洋元素”
C.从海水中提取的NaCl可进一步用于生产NaOH
D.海水只能提供物质资源,不能提供能量资源
13.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对其进行开发利用的部分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试剂1可以选用石灰乳
B.从苦卤中提取Br2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Br-+Cl22Cl-+Br2
C.工业上,电解熔融MgO冶炼金属镁可减小能耗
D.可用BaCl2溶液除去粗盐中的S
14.(2024·天津红桥区期末)中国首条“生态马路”在上海复兴路隧道建成,它运用了“光触媒”技术,在路面涂上一种光催化剂涂料,可将汽车尾气中45%的NO和CO转化成N2和CO2。下列对此反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使用光催化剂可改变反应速率
B.该“光触媒”技术可以杜绝“光化学烟雾”的产生
C.升高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
D.缩小容积,各气体的浓度都增大
15.有关煤的综合利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煤和水煤气均是可再生能源
B.煤中含有苯、甲苯、二甲苯等有机物
C.①是将煤在空气中加强热使其分解的过程
D.B为甲醇或乙酸时,原子利用率均达到100%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16.(8分)施用化肥和农药是使农业增产的重要手段。
(1)下列有关农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
A.施用农药是最重要的作物保护手段
B.农药施用后,会通过农作物、农产品等发生转移
C.农药本身有毒,应该禁止施用农药
D.为了减小污染,应根据作物、虫害和农药的特点按规定合理施用农药
(2)下列化肥中,①磷矿粉;②硫酸钾;③硝酸钾;④硫酸铵,其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填序号,下同),外观是灰白色粉末的物质是    ,加入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放出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物质是    。
(3)实验室有三瓶化肥标签脱落,只知道它们分别是硫酸铵、氯化铵、硝酸铵中的一种,为了鉴别三种化肥,某同学分别取少量样品编号为X、Y、Z,并进行如图实验(箭头表示得出实验结论):
其中溶液A是    ;溶液B是    ;Y是    。
17.(11分)将海水淡化与浓海水资源化结合起来是综合利用海水的重要途径之一。一般是先将海水淡化获得淡水,再从剩余的浓海水中通过一系列工艺流程提取其他产品。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改进和优化海水综合利用工艺的设想和做法可行的是    (填序号)。
①用混凝法获取淡水
②提高部分产品的质量
③优化提取产品的品种
④改进钾、溴、镁等的提取工艺
(2)采用“空气吹出法”从浓海水中吹出Br2,并用纯碱吸收。纯碱吸收溴的主要反应是3Br2+6Na2CO3+3H2O5NaBr+NaBrO3+6NaHCO3,吸收1 mol Br2时,转移的电子为     mol。
(3)海水提镁的一段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浓海水的主要成分如下:
离子 Na+ Mg2+ Cl- S
浓度/(g·L-1) 63.7 28.8 144.6 46.4
该工艺流程中,脱硫阶段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产品2的化学式为    ,1 L浓海水最多可得到产品2的质量为     g。
(4)电解熔融的氯化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电解时,若有少量水存在会造成产品镁的消耗,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8.(14分)(2023·苏州张家港期末)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金属。
(一)金属材料的使用作为一个时代的标志,见证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历史上人类冶炼不同金属的大致年代如图所示:
(1)由图可知人类最早使用的合金是    ;通过敲打可将金属材料打制成不同的形状,是利用了金属的    性。
(2)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信州铅山有苦泉,流以为涧,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硫酸铜晶体),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填字母)。
A.“苦泉”的溶质之一——CuSO4
B.“挹其水熬之”——蒸发溶剂
C.“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发生置换反应
(3)铝的利用距今100多年,现在铝的年产量得到大幅度的提高。铝虽然较活泼,但抗腐蚀性能好,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二)实验室探究铜的冶炼
已知:H2+CuOCu+H2O。有文献报道: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一些实验中,得到的固体产物是铜和氧化亚铜(Cu2O)组成的混合物。氧化亚铜为红色固体,在空气中溶于氨水得到蓝色溶液,某兴趣小组对此开展如下探究。
Ⅰ.设计如图1实验装置,开展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并检验固体产物。
(4)图1中制取氢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5)实验开始时,    (填字母)。
A.先向长颈漏斗中加稀硫酸后点酒精灯
B.先点燃酒精灯加热后向长颈漏斗中加稀硫酸
(6)取反应后的红色固体于烧杯中,加入氨水并搅拌,观察到        ,证明固体产物有Cu2O。
Ⅱ.探究反应生成Cu2O的变化情况。
称取若干份质量均为0.600 0 g的CuO,在相同条件下分别用氢气还原不同时间(t),检测所得固体中Cu2O的质量(m),结果如图2。
图2
(7)由图2可知,在氢气还原氧化铜反应过程中,Cu2O质量的变化趋势是        。
(8)为确保氢气还原氧化铜所得固体产物不含Cu2O,应采取的措施是                      
                                。
Ⅲ.探究反应生成Cu2O的原因。
为解释实验结果,兴趣小组对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反应过程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经历2CuO+H2Cu2O+H2O,H2+Cu2O2Cu+H2O两个反应,且在同一条件下两个反应同时进行。
假设2:依次经历CuO+H2Cu+H2O、Cu+CuOCu2O、H2+Cu2O2Cu+H2O三个反应。
(9)结合探究Ⅱ的结果,通过计算分析,假设1中“在同一条件下两个反应能同时进行”合理的依据是                      
                                            
(写出合理的推理过程)。
19.(10分)为了科学饮食,了解一些与食品相关的化学知识是必要的。
(1)下列餐食中同时富含糖类和蛋白质的是    (填字母,下同)。
A.水煮蛋 B.土豆炖鸡块
C.沙糖橘 D.清炒丝瓜
(2)下列做法会导致食品对人体有害的是                       。
①在沥青公路上翻晒粮食;②火腿中加过量亚硝酸钠可调味、增色和防腐;③用无烟煤直接烧烤鸡、鸭;④用“瘦肉精”(一种含激素的饲料)喂养生猪;⑤用小苏打作发酵粉制面包;⑥用乙烯催熟水果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⑥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3)调味剂使生活变得有滋有味,丰富多彩。下列常用调味剂中含有机物的是    。
A.白醋  B.红糖 C.食盐  D.黄酒
(4)下列关于食品添加剂与其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维生素C在食品中的作用是增加食物的营养及防止食物氧化变质
B.在食品中适量增加胡萝卜素可以改善食品的外观
C.在食品中加入少量亚硝酸钠可以防止食物变质
D.在制作膨化食品时可以用洗衣粉作食品膨松剂
20.(12分)海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从海水中可以提取多种化工原料。如图是有关海水的部分生产工艺流程图。
(1)①从海水中获取淡水历史最久的方法是                           。
②过程a是粗盐的精制。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杂质时,粗盐溶解后加入沉淀剂:
a.过量的Na2CO3溶液
b.过量的BaCl2溶液
c.过量的NaOH溶液
加入沉淀剂的顺序正确的是    (填字母)。
A.abc    B.bac    C.cba
(2)过程b用于海水提溴。主要工业生产流程如图所示。
①吹出塔中通入热空气吹出Br2,利用了Br2的    (填字母,下同),吸收塔中吸收Br2,利用了Br2的    。
a.氧化性    b.还原性    c.挥发性
②吸收塔中SO2将Br2转化为HBr的化学方程式是                       。
(3)母液可用于海水提镁。
①为使母液中的MgCl2转化为Mg(OH)2,从原料来源及经济效益角度考虑,试剂①最好选用                       。
a.氨水    b.氢氧化钙   c.氢氧化钠
②过程c的化学方程式为                                。
章末质量检测(四)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1.C 碳中和中的碳是指CO2,减少CO2的排放和充分利用CO2转化为其他物质是碳中和的核心。
2.B 不锈钢属于金属材料,A正确;“零碳甲醇”中含有碳元素,燃烧会产生CO2,B错误;“废碳再生”利用CO2制备甲醇,有新物质产生,是化学变化,C正确;亚运会的大会主火炬利用CO2制备甲醇,实现了“废碳再生”,获得“零碳甲醇”(CH3OH)作为燃料,则亚运会主火炬的设计充分体现了绿色化学理念,D正确。
3.C “高奴县有洧水可燃”,这里的“洧水”指的是石油,石油能够燃烧,A正确;合金的硬度一般大于成分金属,“金(即铜)柔锡柔,合两柔则刚”体现了合金硬度方面的特性,B正确;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碳酸钾溶液显碱性,可用来洗衣服,C错误;“裘”指的是动物的毛皮,主要成分是蛋白质,D正确。
4.C 青霉素是应用广泛的抗菌药物,它本身毒性很小,但容易造成药物过敏,引起不良的反应,故使用前要进行皮肤敏感性测试,A正确;药物的用量是经过严格的科学实验和大量的临床研究确定的,随意减少药物剂量往往达不到治疗效果,甚至会产生耐药性,B正确;不可以用饮料稀释止咳糖浆,会降低药效,C错误;非处方药相对于处方药来说安全系数大,所以非处方药可以自行购买,并按照说明书自行使用,D正确。
5.D 常用电解熔融NaCl的方法冶炼金属Na,①正确;Na非常活泼,将Na加入饱和MgCl2溶液中,Na先与H2O反应生成NaOH和H2,Mg2+再与OH-反应生成Mg(OH)2沉淀,②错误;AlCl3为共价化合物,熔融状态下不导电,故冶炼铝使用的是Al2O3,③错误;高炉炼铁时所发生的反应有些是放热反应,如Fe2O3+3CO2Fe+3CO2,但仍需要高温,有些是吸热反应,④错误。
6.C 铝热法炼铁一定是置换反应。
7.A 重金属离子能造成污染,常见的重金属离子有:Cu2+、Ag+、Cr3+、Hg2+、Pb2+、Ba2+等它们均能造成水体污染,Cl-对人体无害,不会造成水体污染,选A。
8.C C项在生成CuSO4的同时,还生成了SO2,会污染环境。
9.B A项,煤的气化和液化是通过化学变化将煤转化为气体和液体燃料的技术,可以提高煤的利用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正确;B项,石油等化石燃料为不可再生能源,加快化石燃料的开采和使用,会破坏环境,加重环境污染,错误;C项,可降解塑料不会造成“白色污染”,正确;D项,将秸秆转化为乙醇燃料,可以减少PM2.5的产生,正确。
10.C 1 mol N所含的质子总数为11NA,A错误;由题图可知,经过过程Ⅰ、Ⅱ、Ⅲ,1 mol N和1 mol NH2OH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1 mol N2,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 L,B错误;由题图可知,该过程的总反应是N+NN2↑+2H2O,C正确;每处理1 mol N,需要的N为1 mol,D错误。
11.A 由于Ti和Mg在高温下化学性质非常活泼,所以该反应需在惰性气体中进行,避免Ti和Mg被氧化,高温条件下,镁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A错误;电解氧化钠溶液得到氯气、氢气、氢氧化钠,工业上钠单质的制备通常采用电解熔融氯化钠的方法,B正确;可用铝与铁的氧化物发生置换反应制得铁单质,C正确;火烧焦炭与孔雀石[Cu2(OH)2CO3]炼铜的方法中转移2 mol电子时,1 mol铜离子被还原,D正确。
12.D A项,海水中含有丰富的资源,从海水中得到淡水的方法有蒸馏法、反渗透法、电渗析法等,正确;B项,地球上99%的溴元素存在于海水中,所以人们也把溴称为“海洋元素”,正确;C项,从海水中能提取氯化钠,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可以制得氢氧化钠,正确;D项,海洋资源指的是与海水水体及海底、海面本身有着直接关系的物质和能量,海水既能提供物质资源,也能提供能量资源,如波浪、潮汐、潮流等会产生能量,错误。
13.C 氧化镁熔点很高,氯化镁熔点比氧化镁低,电解熔融氧化镁冶炼镁增加成本,所以工业上采用电解熔融氯化镁的方法冶炼镁,C错误。
14.B 催化剂改变反应速率,A正确;可将汽车尾气中45%的NO和CO转化成N2和CO2,则不能将NO完全转化,不能杜绝光化学烟雾,B错误;升高温度,可增大反应速率,C正确;缩小容积,各气体的浓度都增大,D正确。
15.D 煤和水煤气属于不可再生能源,A错误;煤的主要成分是碳,苯、甲苯、二甲苯是煤干馏得到的产物,B错误;煤的干馏指煤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强热,分解生成焦炭、煤焦油、出炉煤气等产物的过程,C错误;水煤气的成分是H2和CO,甲醇(CH4O),可以写成(H2)2·CO,乙酸(C2H4O2),可以写成(H2)2·(CO)2,原子利用率均达到100%,D正确。
16.(1)C (2)③ ① ④ (3)硝酸钡 硝酸银 硝酸铵
解析:(1)施用农药是最重要的作物保护手段,A正确;农药施用后,会通过农作物、农产品等发生转移,所以要合理施用,B正确;农药本身有毒,应该合理施用农药,C错误;为了减小污染,应根据作物、虫害和农药的特点按规定合理施用农药,D正确。
(2)硝酸钾中含有氮元素和钾元素,所以属于复合肥料;磷矿粉外观是灰白色粉末;硫酸铵和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会放出氨气。
(3)硫酸铵和硝酸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氯化铵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所以溶液A是硝酸钡;溶液B是硝酸银;Y是硝酸铵。
17.(1)②③④ (2) (3)Ca2++SCaSO4↓ Mg(OH)2
69.6 (4)MgCl2(熔融)Mg+Cl2↑ Mg+2H2OMg(OH)2+H2↑
解析:(1)海水中主要含有NaCl等盐,用混凝法不能除去NaCl,①错误。(2)由反应方程式可知,Br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吸收1 mol Br2转移 mol电子。(3)由题给海水的主要成分可知,脱硫就是除掉硫酸根离子,发生反应:Ca2++SCaSO4↓;由框图信息可知,产品2为Mg(OH)2;1 L浓海水中含有Mg2+28.8 g,物质的量为1.2 mol,则最多生成1.2 mol Mg(OH)2,质量为1.2 mol×58 g·mol-1=69.6 g。(4)电解熔融氯化镁生成氯气和单质镁,若有水存在,高温下镁会与水反应。
18.(1)青铜 延展 (2)ABC (3)4Al+3O22Al2O3
(4)Zn+H2SO4ZnSO4+H2↑
(5)A (6)溶液变蓝 (7)先增大后减小
(8)通入足量氢气,加热较长时间
(9)假设0.600 0 g CuO全部变成Cu2O时,其质量为0.54 g,而由图2可知Cu2O的最大质量为0.321 8 g,所以两个反应同时进行
解析:(1)由题图可知,在公元前4500年,人类就步入青铜器时代,则人类最早使用的合金是青铜;通过敲打可将金属材料延长或拓宽,从而打制成不同的形状,是利用了金属的延展性。
(2)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苦泉”为CuSO4溶液,其溶质之一为CuSO4,A正确;通过去除水分,可制得胆矾,则“挹其水熬之”蒸发溶剂,B正确;“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是Fe与CuSO4反应生成了Cu发生置换反应,C正确。
(3)铝在空气中表面易被氧化为氧化铝,氧化铝可保护内部的铝不被氧化,所以铝虽然较活泼,但抗腐蚀性能好,原因是4Al+3O22Al2O3。
(4)图1中,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
(5)为防止氢气与空气混合加热而发生爆炸,实验开始时,先向长颈漏斗中加稀硫酸后点酒精灯,A正确。
(6)题中信息显示,Cu2O为红色固体,在空气中溶于氨水得到蓝色溶液,则取反应后的红色固体于烧杯中,加入氨水并搅拌,观察到溶液变蓝,证明固体产物有Cu2O。
(7)从图中可以看出,在H2还原CuO反应过程中,Cu2O质量的变化趋势是先增大后减小。
(8)从图中可以看出,加热时间越长,Cu2O的质量越小,则为确保H2还原CuO所得固体产物不含Cu2O,应采取的措施是通入足量H2,加热较长时间。
(9)若按探究Ⅱ的结果,0.600 0 g CuO全部变成Cu2O的最大质量为0.54 g,与图中数据不符,则假设1中“在同一条件下两个反应能同时进行”合理的依据是,假设0.600 0 g CuO全部变成Cu2O时,其质量为0.54 g,而由图2可知Cu2O的最大质量为0.321 8 g,所以两个反应同时进行。
19.(1)B (2)A (3)ABD (4)D
解析:(1)土豆中富含淀粉,鸡块中富含蛋白质,所以选B。(2)沥青是含碳数很高的固态烃及其衍生物,含有很多致癌物与杂质,不利于人类健康,①选;亚硝酸钠在人体内被还原为具有致癌作用的亚硝胺,②选;无烟煤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煤焦油、二氧化硫等污染性物质,对人体健康有害,③选;“瘦肉精”中含有激素,对人体有害,④选;小苏打对人体无害,⑤不选;乙烯不会残留在水果中,不会对人类产生影响,⑥不选。(3)白醋中含有醋酸,是有机物;红糖中含有蔗糖,是有机物;食盐主要成分为氯化钠,是无机物;黄酒中含有乙醇,是有机物。(4)在制作膨化食品时可以用碳酸氢钠作食品膨松剂,洗衣粉不可以。
20.(1)①蒸馏法 ②BC
(2)①c a ②Br2+SO2+2H2OH2SO4+2HBr
(3)①b ②MgCl2(熔融)Mg+Cl2↑
解析:(1)①从海水中获取淡水历史最久的方法是蒸馏法;②粗盐提纯除杂过程中,每次加入的试剂都是过量的,后加入的试剂要将过量的试剂转化成沉淀除去,所以首先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将S转化成BaSO4沉淀,再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将Ca2+转化成CaCO3,同时将过量的Ba2+转化成BaCO3,过量的NaOH溶液可除去Mg2+,NaOH溶液可以在加入BaCl2之前加入,可以在加入BaCl2和Na2CO3之间加入,可以在加入Na2CO3溶液之后加入,过滤后加入适量盐酸将Na2CO3和NaOH转化成NaCl。
 (2)①因为Br2具有挥发性,所以向吹出塔中通入空气吹出Br2;吸收塔中Br2、SO2和H2O反应生成H2SO4和HBr,溴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②吸收塔中Br2、SO2和H2O反应生成H2SO4和HBr,化学方程式是Br2+SO2+2H2OH2SO4+2HBr。
(3)①贝壳主要成分是CaCO3,煅烧得到CaO,CaO与水化合成Ca(OH)2,故为使母液中的MgCl2转化为Mg(OH)2,从原料来源及经济效益角度考虑,试剂①最好选用Ca(OH)2。②电解熔融MgCl2得到金属镁,化学方程式为MgCl2(熔融)Mg+Cl2↑。
7 / 7(共62张PPT)
章末质量检测(四)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
1. “碳中和”中的“碳”是指(  )
A. 碳单质 B. 碳酸盐
C. 二氧化碳 D. 乙醇
解析:  碳中和中的碳是指CO2,减少CO2的排放和充分利用CO2
转化为其他物质是碳中和的核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 (2024·北京海淀区期末)第19届亚运会的大会主火炬采用“轻量
化设计”,大大减少了不锈钢材料的使用;利用CO2制备甲醇,实
现了“废碳再生”,获得“零碳甲醇”(CH3OH)作为燃料。下
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不锈钢属于金属材料
B. “零碳甲醇”燃烧不会产生CO2
C. “废碳再生”是化学变化
D. 亚运会主火炬的设计充分体现了绿色化学理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解析:  不锈钢属于金属材料,A正确;“零碳甲醇”中含有碳
元素,燃烧会产生CO2,B错误;“废碳再生”利用CO2制备甲醇,
有新物质产生,是化学变化,C正确;亚运会的大会主火炬利用
CO2制备甲醇,实现了“废碳再生”,获得“零碳甲醇”
(CH3OH)作为燃料,则亚运会主火炬的设计充分体现了绿色化
学理念,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3. 下列与化学有关的文献,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汉书》中“高奴县有洧水可燃”,这里的“洧水”指的是石油
B. 《吕氏春秋·别类编》中“金(即铜)柔锡柔,合两柔则刚”体现
了合金硬度方面的特性
C. 《本草纲目》中“冬月灶中所烧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碱
浣衣”里的“碱”主要是KOH
D. 《天工开物》中有如下描述:“世间丝、麻、裘、褐皆具素
质……”文中的“裘”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解析:  “高奴县有洧水可燃”,这里的“洧水”指的是石油,
石油能够燃烧,A正确;合金的硬度一般大于成分金属,“金(即
铜)柔锡柔,合两柔则刚”体现了合金硬度方面的特性,B正确;
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碳酸钾溶液显碱性,可用来洗衣服,
C错误;“裘”指的是动物的毛皮,主要成分是蛋白质,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4. 下列关于药物使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青霉素药物的不良反应是过敏,因此使用此药物前要进行皮肤敏
感性测试
B. 减少药物剂量往往达不到治疗效果,甚至会产生耐药性
C. 止咳糖浆可以用饮料稀释服用
D. 非处方药安全系数大,可以自行购买和使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解析:  青霉素是应用广泛的抗菌药物,它本身毒性很小,但容
易造成药物过敏,引起不良的反应,故使用前要进行皮肤敏感性测
试,A正确;药物的用量是经过严格的科学实验和大量的临床研究
确定的,随意减少药物剂量往往达不到治疗效果,甚至会产生耐药
性,B正确;不可以用饮料稀释止咳糖浆,会降低药效,C错误;
非处方药相对于处方药来说安全系数大,所以非处方药可以自行购
买,并按照说明书自行使用,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5. 下列化工生产原理错误的是(  )
①可以通过电解熔融的NaCl来制取金属钠
②可以将钠加入饱和MgCl2溶液中制取镁
③用电解法冶炼铝时,原料是AlCl3
④高炉炼铁时所发生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故无需加热
A. ①②③ B. ①③
C. ①② D. ②③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解析:  常用电解熔融NaCl的方法冶炼金属Na,①正确;Na非
常活泼,将Na加入饱和MgCl2溶液中,Na先与H2O反应生成NaOH
和H2,Mg2+再与OH-反应生成Mg(OH)2沉淀,②错误;AlCl3为
共价化合物,熔融状态下不导电,故冶炼铝使用的是Al2O3,③错
误;高炉炼铁时所发生的反应有些是放热反应,如Fe2O3+
3CO 2Fe+3CO2,但仍需要高温,有些是吸热反应,④错
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6. 下列冶炼金属的方法所涉及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的是(  )
A. 热分解法 B. 电解法
C. 铝热法炼铁 D. 高炉炼铁
解析:  铝热法炼铁一定是置换反应。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7. (2023·沈阳浑南区段考)下列离子不会对水体造成污染的是
(  )
A. Cl- B. Cr3+
C. Hg2+ D. Pb2+
解析:  重金属离子能造成污染,常见的重金属离子有:Cu2+、
Ag+、Cr3+、Hg2+、Pb2+、Ba2+等它们均能造成水体污染,Cl-对
人体无害,不会造成水体污染,选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8. 下列化学反应不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  )
解析:  C项在生成CuSO4的同时,还生成了SO2,会污染环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9. 碳资源的高效转化及循环利用如图所示。下列做法与上述理念相违
背的是(  )
A. 大力发展煤的气化及液化技术
B. 加快石油等化石燃料的开采和使用
C. 以CO2为原料生产可降解塑料
D. 将秸秆加工转化为乙醇燃料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解析:  A项,煤的气化和液化是通过化学变化将煤转化为气体
和液体燃料的技术,可以提高煤的利用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正
确;B项,石油等化石燃料为不可再生能源,加快化石燃料的开采
和使用,会破坏环境,加重环境污染,错误;C项,可降解塑料不
会造成“白色污染”,正确;D项,将秸秆转化为乙醇燃料,可以
减少PM2.5的产生,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0. 厌氧氨氧化法是一种新型的氨氮去除技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解析:  1 mol N 所含的质子总数为11NA,A错误;由题图
可知,经过过程Ⅰ、Ⅱ、Ⅲ,1 mol N 和1 mol NH2OH发生氧化
还原反应生成1 mol N2,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 L,B错误;由
题图可知,该过程的总反应是N +N N2↑+2H2O,C正
确;每处理1 mol N ,需要的N 为1 mol,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1.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镁在CO2的气氛中热还原TiCl4制钛
B. 工业上一般通过电解熔融NaCl得到钠单质
C. 可通过铝热反应从铁的氧化物中冶炼铁
D. 古代火烧焦炭与孔雀石[Cu2(OH)2CO3]炼铜的方法中转移2 mol
电子时,1 mol铜离子被还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解析:  由于Ti和Mg在高温下化学性质非常活泼,所以该反应
需在惰性气体中进行,避免Ti和Mg被氧化,高温条件下,镁能与
二氧化碳发生反应,A错误;电解氧化钠溶液得到氯气、氢气、
氢氧化钠,工业上钠单质的制备通常采用电解熔融氯化钠的方
法,B正确;可用铝与铁的氧化物发生置换反应制得铁单质,C正
确;火烧焦炭与孔雀石[Cu2(OH)2CO3]炼铜的方法中转移2 mol
电子时,1 mol铜离子被还原,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2.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可通过蒸馏法、反渗透法、电渗析法从海水中获得淡水
B. 地球上99%的溴元素存在于海洋中,故溴被称为“海洋元素”
C. 从海水中提取的NaCl可进一步用于生产NaOH
D. 海水只能提供物质资源,不能提供能量资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解析:  A项,海水中含有丰富的资源,从海水中得到淡水的方
法有蒸馏法、反渗透法、电渗析法等,正确;B项,地球上99%
的溴元素存在于海水中,所以人们也把溴称为“海洋元素”,正
确;C项,从海水中能提取氯化钠,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可以制
得氢氧化钠,正确;D项,海洋资源指的是与海水水体及海底、
海面本身有着直接关系的物质和能量,海水既能提供物质资源,
也能提供能量资源,如波浪、潮汐、潮流等会产生能量,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3. 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对其进行开发利用的部分流程如图
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试剂1可以选用石灰乳
C. 工业上,电解熔融MgO冶炼金属镁可减小能耗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解析:  氧化镁熔点很高,氯化镁熔点比氧化镁低,电解熔融
氧化镁冶炼镁增加成本,所以工业上采用电解熔融氯化镁的方法
冶炼镁,C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4. (2024·天津红桥区期末)中国首条“生态马路”在上海复兴路隧
道建成,它运用了“光触媒”技术,在路面涂上一种光催化剂涂
料,可将汽车尾气中45%的NO和CO转化成N2和CO2。下列对此反
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使用光催化剂可改变反应速率
B. 该“光触媒”技术可以杜绝“光化学烟雾”的产生
C. 升高温度能加快反应速率
D. 缩小容积,各气体的浓度都增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解析:  催化剂改变反应速率,A正确;可将汽车尾气中45%的
NO和CO转化成N2和CO2,则不能将NO完全转化,不能杜绝光化
学烟雾,B错误;升高温度,可增大反应速率,C正确;缩小容
积,各气体的浓度都增大,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5. 有关煤的综合利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煤和水煤气均是可再生能源
B. 煤中含有苯、甲苯、二甲苯等有机物
C. ①是将煤在空气中加强热使其分解的过程
D. B为甲醇或乙酸时,原子利用率均达到10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解析:  煤和水煤气属于不可再生能源,A错误;煤的主要成分
是碳,苯、甲苯、二甲苯是煤干馏得到的产物,B错误;煤的干
馏指煤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强热,分解生成焦炭、煤焦油、出炉
煤气等产物的过程,C错误;水煤气的成分是H2和CO,甲醇
(CH4O),可以写成(H2)2·CO,乙酸(C2H4O2),可以写成
(H2)2·(CO)2,原子利用率均达到100%,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16. (8分)施用化肥和农药是使农业增产的重要手段。
(1)下列有关农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
A. 施用农药是最重要的作物保护手段
B. 农药施用后,会通过农作物、农产品等发生转移
C. 农药本身有毒,应该禁止施用农药
D. 为了减小污染,应根据作物、虫害和农药的特点按规定合理施用
农药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解析:施用农药是最重要的作物保护手段,A正确;农药施
用后,会通过农作物、农产品等发生转移,所以要合理施
用,B正确;农药本身有毒,应该合理施用农药,C错误;
为了减小污染,应根据作物、虫害和农药的特点按规定合理
施用农药,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下列化肥中,①磷矿粉;②硫酸钾;③硝酸钾;④硫酸铵,
其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填序号,下同),外观是灰白
色粉末的物质是 ,加入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
放出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物质是 。
解析:硝酸钾中含有氮元素和钾元素,所以属于复合肥料;
磷矿粉外观是灰白色粉末;硫酸铵和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会
放出氨气。
 ③ 
 ① 
 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3)实验室有三瓶化肥标签脱落,只知道它们分别是硫酸铵、氯
化铵、硝酸铵中的一种,为了鉴别三种化肥,某同学分别取
少量样品编号为X、Y、Z,并进行如图实验(箭头表示得出
实验结论):
其中溶液A是 ;溶液B是 ;Y是 。
解析:硫酸铵和硝酸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氯化
铵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所以溶液A是硝
酸钡;溶液B是硝酸银;Y是硝酸铵。
 硝酸钡 
 硝酸银 
 硝酸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7. (11分)将海水淡化与浓海水资源化结合起来是综合利用海水的
重要途径之一。一般是先将海水淡化获得淡水,再从剩余的浓海
水中通过一系列工艺流程提取其他产品。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改进和优化海水综合利用工艺的设想和做法可行的是
(填序号)。
①用混凝法获取淡水
②提高部分产品的质量
③优化提取产品的品种
④改进钾、溴、镁等的提取工艺
 
②③④ 
解析:海水中主要含有NaCl等盐,用混凝法不能除去NaCl,①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采用“空气吹出法”从浓海水中吹出Br2,并用纯碱吸收。
纯碱吸收溴的主要反应是3Br2+6Na2CO3+3H2O 5NaBr
+NaBrO3+6NaHCO3,吸收1 mol Br2时,转移的电子为
mol。
解析:由反应方程式可知,Br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根
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吸收1 mol Br2转移 mol电子。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3)海水提镁的一段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浓海水的主要成分如下:
离子 Na+ Mg2+ Cl-
浓度/(g·L-1) 63.7 28.8 144.6 46.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该工艺流程中,脱硫阶段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产品2的化学式为 ,1 L浓海水最多可得到产品
2的质量为 g。
解析:由题给海水的主要成分可知,脱硫就是除掉硫酸根离
子,发生反应:Ca2++S CaSO4↓;由框图信息可
知,产品2为Mg(OH)2;1 L浓海水中含有Mg2+28.8 g,
物质的量为1.2 mol,则最多生成1.2 mol Mg(OH)2,质量
为1.2 mol×58 g·mol-1=69.6 g。
 Ca2++
S CaSO4↓ 
 Mg(OH)2 
 69.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4)电解熔融的氯化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电解时,若有少量水存在会造成产品镁的消耗,写出有关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 。
解析:电解熔融氯化镁生成氯气和单质镁,若有水存在,高
温下镁会与水反应。
 MgCl2(熔
融)  Mg+Cl2↑ 
 Mg+2H2O Mg(OH)2+H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一)金属材料的使用作为一个时代的标志,见证了人类文明发展的
过程。历史上人类冶炼不同金属的大致年代如图所示:
18. (14分)(2023·苏州张家港期末)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
开金属。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由图可知人类最早使用的合金是 ;通过敲打可将金属材
料打制成不同的形状,是利用了金属的 性。
解析:由题图可知,在公元前4500年,人类就步入青铜器时
代,则人类最早使用的合金是青铜;通过敲打可将金属材料延
长或拓宽,从而打制成不同的形状,是利用了金属的延展性。
 青铜 
 延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信州铅山有苦泉,流以为
涧,挹其水熬之则成胆矾(硫酸铜晶体),熬胆矾铁釜,久之
亦化为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填字母)。
A. “苦泉”的溶质之一——CuSO4
B. “挹其水熬之”——蒸发溶剂
C. “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发生置换反应
 AB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苦泉”为CuSO4溶液,其溶质之一
为CuSO4,A正确;通过去除水分,可制得胆矾,则“挹其水熬
之”蒸发溶剂,B正确;“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是Fe
与CuSO4反应生成了Cu发生置换反应,C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3)铝的利用距今100多年,现在铝的年产量得到大幅度的提高。铝
虽然较活泼,但抗腐蚀性能好,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解析:铝在空气中表面易被氧化为氧化铝,氧化铝可保护内部
的铝不被氧化,所以铝虽然较活泼,但抗腐蚀性能好,原因是
4Al+3O2 2Al2O3。
 4Al+3O2 2Al2O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二)实验室探究铜的冶炼
已知:H2+CuO Cu+H2O。有文献报道: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一
些实验中,得到的固体产物是铜和氧化亚铜(Cu2O)组成的混合物。
氧化亚铜为红色固体,在空气中溶于氨水得到蓝色溶液,某兴趣小组
对此开展如下探究。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Ⅰ.设计如图1实验装置,开展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并检验固体产物。
(4)图1中制取氢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解析:图1中,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Zn
+H2SO4 ZnSO4+H2↑。
 Zn+H2SO4 ZnSO4+
H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5)实验开始时, (填字母)。
A. 先向长颈漏斗中加稀硫酸后点酒精灯
B. 先点燃酒精灯加热后向长颈漏斗中加稀硫酸
解析:为防止氢气与空气混合加热而发生爆炸,实验开始时,
先向长颈漏斗中加稀硫酸后点酒精灯,A正确。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6)取反应后的红色固体于烧杯中,加入氨水并搅拌,观察到
,证明固体产物有Cu2O。
解析:题中信息显示,Cu2O为红色固体,在空气中溶于氨水得
到蓝色溶液,则取反应后的红色固体于烧杯中,加入氨水并搅
拌,观察到溶液变蓝,证明固体产物有Cu2O。
 溶液
变蓝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Ⅱ.探究反应生成Cu2O的变化情况。
称取若干份质量均为0.600 0 g的CuO,在相同条件下分别用氢气还原
不同时间(t),检测所得固体中Cu2O的质量(m),结果如图2。
图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7)由图2可知,在氢气还原氧化铜反应过程中,Cu2O质量的变化趋
势是 。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在H2还原CuO反应过程中,Cu2O质量
的变化趋势是先增大后减小。
(8)为确保氢气还原氧化铜所得固体产物不含Cu2O,应采取的措施
是 。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加热时间越长,Cu2O的质量越小,则
为确保H2还原CuO所得固体产物不含Cu2O,应采取的措施是通
入足量H2,加热较长时间。
 先增大后减小 
 通入足量氢气,加热较长时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Ⅲ.探究反应生成Cu2O的原因。
为解释实验结果,兴趣小组对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反应过程提出如
下假设:
假设1:经历2CuO+H2 Cu2O+H2O,H2+Cu2O 2Cu+H2O两个
反应,且在同一条件下两个反应同时进行。
假设2:依次经历CuO+H2 Cu+H2O、Cu+CuO Cu2O、H2+
Cu2O 2Cu+H2O三个反应。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9)结合探究Ⅱ的结果,通过计算分析,假设1中“在同一条件下两
个反应能同时进行”合理的依据是

(写出合理的推理过程)。
解析:若按探究Ⅱ的结果,0.600 0 g CuO全部变成Cu2O的最大
质量为0.54 g,与图中数据不符,则假设1中“在同一条件下两
个反应能同时进行”合理的依据是,假设0.600 0 g CuO全部变
成Cu2O时,其质量为0.54 g,而由图2可知Cu2O的最大质量为
0.321 8 g,所以两个反应同时进行。
 假设0.600 0 g CuO全部变成
Cu2O时,其质量为0.54 g,而由图2可知Cu2O的最大质量为
0.321 8 g,所以两个反应同时进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9. (10分)为了科学饮食,了解一些与食品相关的化学知识是必
要的。
(1)下列餐食中同时富含糖类和蛋白质的是 (填字母,下
同)。
A. 水煮蛋 B. 土豆炖鸡块
C. 沙糖橘 D. 清炒丝瓜
解析:土豆中富含淀粉,鸡块中富含蛋白质,所以选B。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下列做法会导致食品对人体有害的是 。
①在沥青公路上翻晒粮食;②火腿中加过量亚硝酸钠可调
味、增色和防腐;③用无烟煤直接烧烤鸡、鸭;④用“瘦肉
精”(一种含激素的饲料)喂养生猪;⑤用小苏打作发酵粉
制面包;⑥用乙烯催熟水果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⑤⑥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解析:沥青是含碳数很高的固态烃及其衍生物,含有很多致
癌物与杂质,不利于人类健康,①选;亚硝酸钠在人体内被
还原为具有致癌作用的亚硝胺,②选;无烟煤在燃烧过程中
产生煤焦油、二氧化硫等污染性物质,对人体健康有害,③
选;“瘦肉精”中含有激素,对人体有害,④选;小苏打对
人体无害,⑤不选;乙烯不会残留在水果中,不会对人类产
生影响,⑥不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3)调味剂使生活变得有滋有味,丰富多彩。下列常用调味剂中
含有机物的是 。
A. 白醋 B. 红糖
C. 食盐 D. 黄酒
解析:白醋中含有醋酸,是有机物;红糖中含有蔗糖,是有
机物;食盐主要成分为氯化钠,是无机物;黄酒中含有乙
醇,是有机物。
 AB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4)下列关于食品添加剂与其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维生素C在食品中的作用是增加食物的营养及防止食物氧化变质
B. 在食品中适量增加胡萝卜素可以改善食品的外观
C. 在食品中加入少量亚硝酸钠可以防止食物变质
D. 在制作膨化食品时可以用洗衣粉作食品膨松剂
解析:在制作膨化食品时可以用碳酸氢钠作食品膨松剂,洗
衣粉不可以。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0. (12分)海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从海水中可以提取多种化
工原料。如图是有关海水的部分生产工艺流程图。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①从海水中获取淡水历史最久的方法是 。
②过程a是粗盐的精制。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
杂质时,粗盐溶解后加入沉淀剂:
a.过量的Na2CO3溶液
b.过量的BaCl2溶液
c.过量的NaOH溶液
加入沉淀剂的顺序正确的是 (填字母)。
A. abc B. bac C. cba
 蒸馏法 
 BC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解析:①从海水中获取淡水历史最久的方法是蒸馏法;②粗
盐提纯除杂过程中,每次加入的试剂都是过量的,后加入的
试剂要将过量的试剂转化成沉淀除去,所以首先加入过量的
BaCl2溶液,将S 转化成BaSO4沉淀,再加入过量的
Na2CO3溶液,将Ca2+转化成CaCO3,同时将过量的Ba2+转
化成BaCO3,过量的NaOH溶液可除去Mg2+,NaOH溶液可
以在加入BaCl2之前加入,可以在加入BaCl2和Na2CO3之间加
入,可以在加入Na2CO3溶液之后加入,过滤后加入适量盐
酸将Na2CO3和NaOH转化成NaCl。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过程b用于海水提溴。主要工业生产流程如图所示。
①吹出塔中通入热空气吹出Br2,利用了Br2的 (填字母,
下同),吸收塔中吸收Br2,利用了Br2的 。
a.氧化性    b.还原性    c.挥发性
 c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②吸收塔中SO2将Br2转化为HBr的化学方程式是

解析:①因为Br2具有挥发性,所以向吹出塔中通入空气吹
出Br2;吸收塔中Br2、SO2和H2O反应生成H2SO4和HBr,溴
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②吸收塔中Br2、SO2和H2O反应
生成H2SO4和HBr,化学方程式是Br2+SO2+2H2O
H2SO4+2HBr。
 Br2+SO2+
2H2O H2SO4+2HBr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3)母液可用于海水提镁。
①为使母液中的MgCl2转化为Mg(OH)2,从原料来源及经
济效益角度考虑,试剂①最好选用 。
a.氨水    b.氢氧化钙   c.氢氧化钠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②过程c的化学方程式为 。
解析:①贝壳主要成分是CaCO3,煅烧得到CaO,CaO与水
化合成Ca(OH)2,故为使母液中的MgCl2转化为Mg
(OH)2,从原料来源及经济效益角度考虑,试剂①最好选
用Ca(OH)2。②电解熔融MgCl2得到金属镁,化学方程式
为MgCl2(熔融) Mg+Cl2↑。
 MgCl2(熔融)  Mg+Cl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感谢欣赏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