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 学案 (3)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 学案 (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7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8-08 13:30: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学案1 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
[课标要求] 简述秦始皇兼并六国、建立中央专制集权国家的主要史实,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
INCLUDEPICTURE
"\\\\张丽\\本地磁盘
(i)\\幻灯片文件\\同步\\历史\\人教选修4\\学习探究区.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张丽\\本地磁盘
(i)\\幻灯片文件\\同步\\历史\\人教选修4\\学习探究区.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张丽\\本地磁盘
(i)\\幻灯片文件\\同步\\历史\\人教选修4\\学习探究区.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张丽\\本地磁盘
(i)\\幻灯片文件\\同步\\历史\\人教选修4\\学习探究区.TIF"
\
MERGEFORMATINET
一、秦统一六国
1.历史条件
(1)客观条件
经济基础
商鞅变法使秦国经济迅速发展,为统一提供了物质基础
政治基础
争霸、兼并战争使国家由区域性统一向大一统发展
群众基础
频繁的战争给人民带来无穷灾难,人民渴望统一
(2)主观条件
①个人作用:秦王嬴政拥有政治家的博大胸怀和气度,为了实现统一,广泛吸收各国贤士。
②策略得当:先弱后强,远交近攻,分化离间。
2.过程
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
[重点精讲]
秦统一天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1)生产力的提高,各地经济联系的加强,为统一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基础。
(2)形成以华夏族为中心、比较稳固的民族共同体,为统一奠定了民族基础。
(3)长期战争使人民渴望统一、和平。
(4)经过长期的兼并战争形成了局部统一。
[拓展升华]
在战国时代,由哪一个诸侯国完成国家统一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国家统一是历史的必然。
深化探究
INCLUDEPICTURE
"\\\\张丽\\本地磁盘
(i)\\幻灯片文件\\同步\\历史\\人教选修4\\右括.TIF"
\
MERGEFORMATINET
材料一 天下之趋统一,势也,不统于秦,亦统于他国。
假长此不获统一,岁岁交糜烂其民而战之,其惨状将伊于胡底。——梁启超
材料二 (商鞅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史记·商君列传》
思考 (1)为什么说“天下之趋统一,势也”?
(2)为什么说“不获统一……惨状将伊于胡底”?
(3)材料二体现出秦始皇成功统一中国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 (1)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国兼并,大诸侯国兼并小诸侯国,最终形成战国七雄的局面,实现了区域性统一,故“天下之趋统一,势也”。
(2)长期战乱使人民饱受战争之苦,社会经济遭受破坏。
(3)经过商鞅变法,秦的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社会风气有较大改进,为统一天下创造了条件。
二、建立集权统一国家
1.建立集权
(1)皇帝制度:自称始皇帝,集大权于一身。
(2)三公九卿制
官职
职责
三者关系
丞相
百官之长,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太尉
武官之长,管军事
御史大夫
执掌群臣奏章,负责监督百官
三者之间互不统属,都对皇帝负责
(3)郡县制:全国设36郡,郡下设县,避免国家重新分裂。
2.巩固统一
(1)奠定疆域:北击匈奴,南征百越,增设闽中、南海、桂林、象郡四郡;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基本疆域。
(2)文化方面:统一文字,以小篆为统一的文字。
(3)经济方面: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
(4)水陆交通:修筑以咸阳为中心的水陆交通。
[概念辨析]
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
专制主义是就决策方式而言,其主要特征是皇
( http: / / www.21cnjy.com )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政大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
[重点精讲]
为何说丞相等三公的设置加强了专制集权?
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者之间各自分权,互不统属,对皇帝负责,由皇帝任命,使军政大权都集中于皇帝手中。
[教材互补]
三公九卿和郡县制是加强皇权的重要措施……形
( http: / / www.21cnjy.com )成了一个从中央到地方的金字塔式的统治体系,确保了皇帝对全国的统治,组建起一个空前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人民版)
INCLUDEPICTURE
"\\\\张丽\\本地磁盘
(i)\\幻灯片文件\\同步\\历史\\人教选修4\\左括.TIF"
\
MERGEFORMATINET
深化探究
INCLUDEPICTURE
"\\\\张丽\\本地磁盘
(i)\\幻灯片文件\\同步\\历史\\人教选修4\\右括.TIF"
\
MERGEFORMATINET
材料一 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
( http: / / www.21cnjy.com )帝,乃更号曰“皇帝”,命为“制”,令为“诏”,自称曰“朕”。制曰:“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资治通鉴》卷七《秦纪二》
思考 (1)这段材料与什么制度的创立有关?在中央和地方秦朝还实行了什么集权制度?
(2)此外,秦朝还实行了哪些有利于巩固统一的措施?
答案 (1)皇帝制度。中央:三公九卿制。地方:郡县制。
(2)经济上统一度量衡、货币,修筑以咸阳为中心的水陆交通;文化上统一文字;军事上南征百越,北击匈奴。
材料二
INCLUDEPICTURE
"\\\\张丽\\本地磁盘
(i)\\幻灯片文件\\同步\\历史\\人教选修4\\1.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张丽\\本地磁盘
(i)\\幻灯片文件\\同步\\历史\\人教选修4\\1.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张丽\\本地磁盘
(i)\\幻灯片文件\\同步\\历史\\人教选修4\\1.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张丽\\本地磁盘
(i)\\幻灯片文件\\同步\\历史\\人教选修4\\1.TIF"
\
MERGEFORMATINET
        
秦统一文字表    小篆体砖文为“海内皆臣,
岁登成熟,道毋饥人”
思考 (1)从上述两幅图片中你可领会到哪些材料信息?
(2)结合“秦统一文字表”信息,说一说秦统一文字的原因及意义。
答案 (1)信息:文字写法由多样到统一;小篆为统一文字;砖文则歌颂“国家统一、农业丰收、人人安居”。
(2)原因:文字写法多样,不利于政令畅通与各地间的交流,不利于国家巩固统一。
意义:有利于各地交流;有利于经济发展;有利于国家巩固统一;有利于共同文化、习俗、心理的形成等。
三、秦始皇的暴政
1.表现
(1)焚书坑儒
①焚书:规定除政府外,民间只可收藏有关医学、占卜和种植等书,其余一律焚毁。
②坑儒:因为一些儒生批评秦始皇滥施刑罚,秦始皇将460名儒士活埋。
(2)修筑长城
下令把秦、赵、燕三国的长城连接扩建,工程艰巨,施工条件简陋,民夫大量死亡。
(3)大兴土木
修建阿房宫、骊山墓,加上伐南越、戍边疆等其他徭役,导致民怨沸腾。
2.评价
(1)功: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王朝,开创了中华民族国家统一的新纪元。
(2)过:实行暴政导致秦朝很快灭亡。
[重点精讲]
全面评价秦始皇
1.积极:杰出的政治家
(1)顺应历史潮流,统一中国。
(2)政治上: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奠定此后两千多年统一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
(3)经济上:统一货币、度量衡,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4)文化上:统一文字(小篆),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国内经济文化的交流。
2.消极:统治残暴的封建皇帝
(1)大兴土木,劳民伤财。
(2)制定残酷的刑法。
(3)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特别提示]
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一定要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一分为二、辩证地看待,既要考虑其积极因素,也要考虑其消极因素。
INCLUDEPICTURE
"\\\\张丽\\本地磁盘
(i)\\幻灯片文件\\同步\\历史\\人教选修4\\左括.TIF"
\
MERGEFORMATINET
深化探究
INCLUDEPICTURE
"\\\\张丽\\本地磁盘
(i)\\幻灯片文件\\同步\\历史\\人教选修4\\右括.TIF"
\
MERGEFORMATINET
材料 秦自始皇二十六年并天
( http: / / www.21cnjy.com )下,于二世三年而亡。凡十五年,时亦促矣。而古人之遗法,无不革除,后世之治术,悉已创导,甚至专制政体之流年,秦亦于此匆匆十五年间,尽演出之,诚天下之大观也。——夏曾佑《最新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
思考 (1)“秦自始皇二十六年并天下,于二世三年而亡”的原因是什么?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2)材料中,作者为什么发出“天下之大观”的感慨?请结合材料和相关史实加以说明。
答案 (1)原因:秦始皇的暴政。表现:焚书坑儒、修筑长城、大兴土木、刑法严酷等。
(2)秦始皇统一中国;废除分封制等旧制
( http: / / www.21cnjy.com );创建以皇帝制为核心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专制弊端出现;秦朝虽统治短暂,但所创制度为后世历代王朝所沿用。
INCLUDEPICTURE
"\\\\张丽\\本地磁盘
(i)\\幻灯片文件\\同步\\历史\\人教选修4\\反馈训练区.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张丽\\本地磁盘
(i)\\幻灯片文件\\同步\\历史\\人教选修4\\反馈训练区.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张丽\\本地磁盘
(i)\\幻灯片文件\\同步\\历史\\人教选修4\\反馈训练区.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张丽\\本地磁盘
(i)\\幻灯片文件\\同步\\历史\\人教选修4\\反馈训练区.TIF"
\
MERGEFORMATINET
1.秦王嬴政继位时,统一的条件基本成熟,表现在(  )
①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民族地域之间联系加强
②长期战乱,统一成为人心所向
③商鞅变法比较彻底,秦国实力增强
④齐、楚等六国出现政治危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A
解析 秦国实现统一的条件包括商鞅变法奠定的基础、各地联系逐渐加强、人民渴望统一等,齐、楚等六国并未出现政治危机。故选A。
2.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曾经描述秦代的政治制度:“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这反映了(  )
A.皇权至高无上
B.三公九卿互相制约
C.秦律严苛细密
D.丞相大权独揽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秦朝皇帝制度的特点。
( http: / / www.21cnjy.com )根据材料中的“出一”“皆决于上”等字眼,其中“上”指的是皇帝,由此可以看出皇帝亲自处理天下之大小事,故正确答案为A项。
3.平灭六国后,秦始皇“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其中“书同文字”是指把以下哪种字体作为全国统一的官方书体(  )
INCLUDEPICTURE
"\\\\张丽\\本地磁盘
(i)\\幻灯片文件\\同步\\历史\\人教选修4\\2.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张丽\\本地磁盘
(i)\\幻灯片文件\\同步\\历史\\人教选修4\\2.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张丽\\本地磁盘
(i)\\幻灯片文件\\同步\\历史\\人教选修4\\2.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张丽\\本地磁盘
(i)\\幻灯片文件\\同步\\历史\\人教选修4\\2.TIF"
\
MERGEFORMATINET
答案 A
解析 秦始皇加强集权、维护国家统一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把小篆作为统一文字颁行全国。故A选项正确。
4.在陕西骊山有秦坑儒谷遗址,当时秦始皇“坑儒”从根本上说是为了(  )
A.弘扬法家思想
B.压制儒家文化
C.巩固政治统一
D.彰显皇帝威严
答案 C
解析 秦统一后,一些儒生批评秦始皇滥施刑罚,秦始皇下令将这些儒生活埋,是为了用残酷的思想专制来巩固政治上的统一。
5.秦始皇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有极其重大的影响。以下对秦始皇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完成了统一,使人民生活安定,经济繁荣发展
B.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国家制度,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产生了重大影响
C.统一了度量衡、货币、文字,有利于全国经济、文化的交流
D.结束了诸侯割据的局面
答案 A
解析 秦始皇虽对国家的统一作出了重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贡献,但是因为他的暴政,导致了民怨沸腾,阶级矛盾激化,未能使国家经济繁荣发展。所以A项部分内容不符合史实。
INCLUDEPICTURE
"\\\\张丽\\本地磁盘
(i)\\幻灯片文件\\同步\\历史\\人教选修4\\教材问题解答.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张丽\\本地磁盘
(i)\\幻灯片文件\\同步\\历史\\人教选修4\\教材问题解答.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张丽\\本地磁盘
(i)\\幻灯片文件\\同步\\历史\\人教选修4\\教材问题解答.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张丽\\本地磁盘
(i)\\幻灯片文件\\同步\\历史\\人教选修4\\教材问题解答.TIF"
\
MERGEFORMATINET
[学思之窗]
提示 严酷的法律,一方面会给社会带来许多重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问题,如残疾人增多,他们丧失劳动能力,减少了社会的劳动力,增加了社会的负担;另一方面,严酷的法律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但也造成了阶级矛盾的逐渐激化,是导致秦朝短命而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本课测评]
1.提示 商鞅变法后秦国社
( http: / / www.21cnjy.com )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其提供了统一的条件;战国时代久经战乱的人民都渴望统一。秦始皇的个人作用:招贤纳士、重用人才;统一方略得当;具体的统一策略正确等。
2.提示 主要措施:建立
( http: / / www.21cnjy.com )皇帝制、创建三公制、推行郡县制;颁布秦律;实行文化专制,焚书坑儒。评价:(1)积极作用:中央集权制的确立使国家能够集中力量,修驰道、筑长城、开灵渠、统一度量衡、大规模移民等重大工程和项目得以进行,从而促进了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巩固国家统一起了重要作用。(2)消极作用:秦朝依靠秦始皇的专制权威,加强对人民的压榨,造成阶级矛盾尖锐,秦朝最终短命而亡。
INCLUDEPICTURE
"\\\\张丽\\本地磁盘
(i)\\幻灯片文件\\同步\\历史\\人教选修4\\30分钟课时作业.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张丽\\本地磁盘
(i)\\幻灯片文件\\同步\\历史\\人教选修4\\30分钟课时作业.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张丽\\本地磁盘
(i)\\幻灯片文件\\同步\\历史\\人教选修4\\30分钟课时作业.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张丽\\本地磁盘
(i)\\幻灯片文件\\同步\\历史\\人教选修4\\30分钟课时作业.TIF"
\
MERGEFORMATINET
[基础达标]
1.“秦孝公保崤函之固,以广雍州之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东并河西,北收上郡,国富兵强,长雄诸侯,周室归籍,四方来贺,为战国霸君,秦遂以强,六世而并诸侯,亦皆商君之谋也。”以上西汉刘向的论述说明(  )
A.秦始皇对完成统一起的作用不大
B.商鞅变法是秦吞并六国的重要因素
C.秦国吞并六国有着优越的条件
D.秦孝公时已具备完成统一的条件
答案 B
解析 材料信息表明,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使秦国日益强大,最终完成国家统一。故B项的说法最符合材料的意思。
2.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总有一些史实历经时间的考验,具有永恒的意义,并成为指引历史发展方向的标志。以下最能够体现上述含义的是(  )
A.秦统一六国
B.将军蒙恬率军北击匈奴
C.秦朝修筑长城
D.秦朝在“西南夷”部分地区任命官吏
答案 A
解析 秦统一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的局面,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具有深远的意义,故A项最符合题意。
3.古代把皇帝称为“陛下”。“陛”本意
( http: / / www.21cnjy.com )指宫殿的台阶,后来特指皇帝座前的台阶。臣民要同皇帝说话,常常要通过站在“陛下”的侍卫转达。“陛下”称谓的由来反映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突出特征是(  )
A.封建等级制度森严
B.专制皇权不可逾越
C.中央机关权力分化
D.皇帝推崇君权神授
答案 B
解析 由“臣民要同皇帝说话,常常要通过……”可知“陛下”代称“皇帝”说明了专制皇权不可逾越。
4.在评论秦朝灭亡时,历史学家张岂之说:“秦始皇忘记了最主要的事:民心和民力。”最能论证此观点的是(  )
A.称皇帝、制《秦律》
B.置三公、行郡县
C.焚书坑儒、筑长城
D.统一文字、平百越
答案 C
解析 “焚书坑儒”失去了民心,“筑长城”滥用了民力,这些导致了秦朝的灭亡。
5.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对中国和世界的历史均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下列对秦始皇的评价正确的是(  )
①统一全国符合人民的愿望,有利于历
( http: / / www.21cnjy.com )史的发展 ②对人民的残暴统治,是秦亡的原因之一 ③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础,对我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④功大于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D
解析 虽然秦始皇的暴政给百姓带来深重的灾难和负担,但他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度和建立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故①②③④均正确。
[能力提升]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代有人说:秦王贪婪暴虐,残贼天
( http: / / www.21cnjy.com )下,穷困万民,以适其欲也……劳罢者不得休息,饥寒者不得衣食,亡罪而死刑者无所告诉,人与之为怨,家与之为仇,故天下坏也。
材料二 毛泽东说:“我是赞成秦始皇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秦始皇是厚今薄古的专家”,“秦始皇是第一个把中国统一起来的人物……中国过去的封建君主还没有第二个超过他的”。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汉代人是怎样评价秦始皇的?
(2)从材料二看,毛泽东“赞成秦始皇”的两个主要理由是什么?结合史实说说你的理解。
(3)你怎样看待上述对秦始皇评价的两种观点?
答案 (1)秦始皇苦役百姓,横征暴敛,严刑酷法,是一个暴君;他的暴政导致了秦朝的灭亡。
(2)理由:体制创新和统一全国。理解:
( http: / / www.21cnjy.com )秦始皇开创了皇帝制,建立了以三公九卿制为主的中央官制,地方上废分封、置郡县,并采取了其他一系列加强集权和巩固统一的措施(如统一度量衡、货币和车轨,统一文字等),对当时和后世产生重大影响;结束群雄割据的局面,统一全国,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3)两种观点都有道理。秦始皇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也是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开创者,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做出了贡献。秦始皇“功在统一”“罪在专制”,但两者相比,历史功绩是主流。
解析 本题围绕对秦始皇的评价考查。材料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对秦始皇持否定态度,材料二持肯定态度。第(1)问要从材料中提取信息,总结归纳出汉人对秦始皇的评价;第(2)问先找出理由,然后说明理解;第(3)问要说出你的观点,即对秦始皇一分为二地评价,肯定其功绩、否定其残暴。
7.李贽是明朝后期一位以“异端”自居的进步思想家。他认为:“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拆,掀翻一个世界,是圣是魔,未可轻议。”请回答:
(1)秦始皇是怎样“掀翻一个世界”的?
(2)李贽认为秦始皇“未可轻议”,反映了秦始皇这个历史人物的什么特点?
答案 (1)秦始皇结束长期以来的诸侯割据,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废除了旧制度,建立起了一整套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2)秦始皇有功有过,既是对中国历史作出过巨大贡献,产生过巨大影响的封建帝王;也是历史上有名的统治残暴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