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 学案 (1)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 学案 (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8-08 13:10: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2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
同步学案
思维激活
1.观察下图,你知道玄武门之变发生的原因及结果如何吗?
( http: / / www.21cnjy.com )
提示:原因:唐朝建立后,在继承皇位问题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李世民与太子李建成、弟弟李元吉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结果:李世民杀死了李建成和李元吉,为其登上最高统治者的宝座、独揽唐朝大权铺平了道路。
2.“贞观之治”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盛世,对“
( http: / / www.21cnjy.com )贞观之治”的研究是当今史学界的热门话题之一。你知道“贞观之治”对我们今天的社会建设有何借鉴作用吗?
( http: / / www.21cnjy.com )
提示:“贞观之治”对于我们今天建立和谐社会,加强民族团结,深化人事制度的改革,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借鉴作用。
自主整理
一、登上政治舞台
1.隋朝末年,农民起义爆发后,李世民劝说李渊在_____起兵,并为其称帝和铲平割据势力、统一全国立下汗马功劳。
答案:晋阳
2.统一战争胜利以后,李世民设立“_______”,收罗四方名士,使他们成为自己的政治顾问。
答案:文学馆
3.通过玄武门之变,李世民除掉政敌太子_______和齐王_______,成为太子,626年,登上皇位。?
答案:李建成 李元吉
二、“贞观之治”
1.实行清明的政治统治
(1)措施:①善于用人,选贤任能:选官不拘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格,重用敢于进谏的魏征、能谋善断的房玄龄和_______。②“存百姓”: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不夺农时,推行_______,轻徭薄赋。③慎用刑法:从民本的思想出发,制定《唐律》,体现_____为本,_____为末的原则。④以_____治国,崇儒尊孔;完善科举制,提高_____科地位。
(2)结果:经过唐太宗的治理,唐朝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恢复和发展,封建文化向高峰发展。
答案:(1)杜如晦 均田制 仁义 刑罚 文德 进士
2.促进民族团结和发展
(1)措施:①629年,派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和李靖等大将分别讨伐经常骚扰唐朝边境的少数民族,随后采取“_______”的策略,对不同的民族地区采取不同的统治措施。②东突厥归附后,唐政府在其旧地设置羁縻府州,以_______为都督、刺史,官职可以世袭。此后该制度成为唐代管辖民族地区的一种地方制度。③630年,接受西北各族首领“_______”的尊称,唐政府负责册封这些首领的后嗣。④攻下西突厥政权后,设置_____都护府,管辖西域地区。⑤接受吐蕃赞普_______的求婚请求,派文成公主入藏,使唐朝与边境民族地方政权的关系变成“_____”关系,促进了唐和吐蕃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2)结果:唐太宗的民族团结政策使少数民族首领对唐朝忠心耿耿,愿意“世为唐臣”,统一的多民族中国进入_____时期。
答案:(1)李责力 战而后和 突厥首领 天可汗 安西 松赞干布 翁婿 (2)鼎盛
3.加强对外交流
(1)鼓励对外交往:①政府在六部下设置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_作为接待各国使者的官方机构。②鼓励外国商人到中国贸易,不许官吏加重_____,允许他们在中国居住、做官,与中国人通婚。③唐朝都城_____成为世界性的大都会。
(2)对外来宗教的开明政策:①大量
( http: / / www.21cnjy.com )翻译佛教经典,景教、_____、摩尼教也传入中国。②玄奘去_____取佛经,促进了中印文化交流;长安成为西来佛教东传的中转圣地。
(3)重视传播唐文化:①在朝鲜半岛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中国的古代典籍、诗歌、艺术、典章制度广泛传播,高丽、百济,特别是_____,大量吸收汉文化。②贞观年间,在唐文化的影响下,日本发生了学习唐朝文化、废除氏族制度的“_______”,大大促进了日本的封建化过程。?
答案:(1)鸿泸寺 税收 长安 (2)回教 天竺 (3)新罗 大化改新
三、晚年的反省
1.晚年唐太宗仍要求大臣进谏,并撰写《_____》,反省自己的过失,教育太子李治以古代的明贤帝王为典范。
答案:帝范
2.唐太宗对自己一生的评价是:“济育苍生,其益多;平定寰宇,其功大,益多损少。”他对自己一生“_______”的评价是贴切的。?
答案:功大过小
高手笔记
本课内容讲述了李世民完成统一、攫取最高统治
( http: / / www.21cnjy.com )权、妥善处理民族关系、实施开明政治统治的基本情况。在学习时,要通过唐朝完成统一的过程,认识李世民杰出的军事才能;通过唐太宗对民族关系的处理,体会李世民杰出的政治才能;通过“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体会杰出政治家的必备素质。在学习本课内容的基础上,要总结李世民作为杰出政治家的表现,会对其进行总体上的评价。
名师解惑
1.关于唐太宗的主要政绩
剖析:唐太宗统治时期,中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现了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文化繁荣、民族关系融洽、对外关系发达的封建盛世景象。本问题概括总结了唐太宗的主要政绩,把握本问题,一方面能够深化对唐太宗一生的总体认识,另一方面能够培养综合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1)总结经验教训,选官任贤,大度纳谏。
①唐太宗在即位之后,以宽
( http: / / www.21cnjy.com )容的态度对待原来太子一派的人,有才干的还委以重任,魏征便是一个著名的例子。唐太宗的宽容化解了许多矛盾,也使许多原来站在对立面的人能够有机会转变过来,成为治理国家的有用之才。这使得新的中枢决策班子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建立起来,为国家筹划方略,人才最大限度地保留是“贞观之治”能够出现的很重要的原因。
②唐太宗亲身经历过隋末农民战争,他经常
( http: / / www.21cnjy.com )反思隋朝的盛衰兴亡。为了使唐朝长治久安,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善于用人和纳谏是他治理国家的第一出发点。唐太宗对人才的任用也很有特色,他能知人善任,做到人尽其才,而且是充分发挥其长处。他重用敢于纳谏的魏征,提拔有才干的房玄龄和杜如晦,许多有才干的人被唐太宗纳入高层领导集团。唐太宗还利用了在隋朝便开始实行的科举考试制度,这使选官的途径增多了,选择的范围也扩大了,为读书之人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2)与民休息,慎用刑法,文德治国,崇儒尊孔。
①唐太宗反复强调“存百姓”的思想,实行
( http: / / www.21cnjy.com )休养生息的政策,不夺农时,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这些措施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他统治期间,全国户数增加了将近一倍。
②唐太宗从民本思想出发,慎用刑法。他统治时期制定的《唐律》,体现仁义为本,刑罚为末的原则。
③唐太宗完善科举制,提高进士科地位,使庶族地主可以凭才学参与到政权中来,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笼络了大批的人才。
(3)和睦相处,融洽民族关系。
①“战而后和”,唐太宗先讨伐经常骚
( http: / / www.21cnjy.com )扰唐朝的周边少数民族,然后设置羁縻府州,“全其部落,顺其土俗”,任用少数民族首领做官,管辖其旧地,并且允许少数民族迁往内地。这些措施使统一的多民族中国进入鼎盛时期。
②采取和亲政策,促进民族融合。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入吐蕃同松赞干布成婚,加强了唐朝与边疆地方政权的联系。
(4)注重对外交流,传播盛唐气象。贞观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期,经济的发达和边境稳定,为中外交流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唐太宗对中外交往采取积极友好的态度,对中外文化采取开放政策。这一时期包括亚洲、非洲许多国家的使臣、留学生和艺人、僧侣都来到唐朝,来到长安,长安成了当时世界性的都城。为管理对外交往,唐朝政府还专门设鸿胪寺负责接待工作。当时和唐朝交往密切的国家有70多个。大批外国人的到来,给唐朝注入了许多新鲜的文化内容,如佛教、伊斯兰教。同时,唐朝的先进文化也向外传播,对亚洲的影响尤其巨大。由于唐太宗对外来文化采取兼收并蓄的方针,为中国文化增添了多元的色彩。
2.关于唐太宗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
剖析:本问题阐述了唐太宗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是对教材知识的高度概况和总结,明确本问题,能够进一步深化对唐太宗功绩的认识。
(1)唐太宗的励精图治为中国封建社会
( http: / / www.21cnjy.com )鼎盛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经济、政治基础。唐太宗统治时期,社会稳定,经济发展,阶级矛盾缓和,这就为社会鼎盛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唐太宗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加强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同周边各族之间的联系,加强了民族团结。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加强了民族融合,使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入了鼎盛时期。
(3)唐太宗对外来文化采取兼收
( http: / / www.21cnjy.com )并蓄的方针,对中外文化采取开放的政策,这使中国文化呈现出多元的色彩,使中国的封建文化出现了繁荣的局面,并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4)唐太宗善于纳谏和用人方面的突出优
( http: / / www.21cnjy.com )点,特别是其清醒的自我反省能力,成为古代封建君王的楷模和典范,他对以后历朝的治国策略产生了深远影响。?
讲练互动
【例题】
下列关于“贞观之治”的认识,正确的是(  )
A.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百姓富足安康,是封建时代有名的“治世”
B.唐太宗个人作用是这一局面出现的决定性因素
C.唐太宗知人善任,虚怀纳谏是这一局面出现的重要因素
D.隋末农民战争迫使唐高祖吸取教训,调整政策导致了该局面的出现
解析:在封建“治世”时期,老百姓仅是有一些
( http: / / www.21cnjy.com )剩余产品,得以从事再生产,不会富足安康,故A项错。唐太宗个人的作用只是一重要因素,不是决定因素,故B项错。D项不符合史实。
答案:C
绿色通道:杰出人物的活动只有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才会对历史发展产生推动作用。
变式训练
1.唐太宗善于用人和纳谏的根本目的是(  )
A.当贤明君主
B.减少决策失误
C.笼络人才
D.维护封建统治
解析:四个选项都是唐太宗善于用人纳谏的目的,要求对比分析选出最根本的目的。封建统治者采取措施的根本目的就是维护其封建统治。
答案:D
2.“告诉我,历史有什么用?”——古往今来人们已作出各种思考,其中唐太宗的回答是(  )
A.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B.考古以证今,规时而达用
C.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
D.鉴前世兴衰,考当今得失
解析:唐太宗对“历史”的思考,主要是借鉴了隋朝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因此,C项符合题意。
答案:C
问题探究
[问题]
有的史学家认为,唐
( http: / / www.21cnjy.com )太宗中等人才,其文韬武略不及梁武帝,之所以出现盛世,“皆时会(形势)为之,非尽由于人力也”。试从“时会”与“人力”两方面分析“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
导思:“时会”方面,应从隋末农民起义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隋亡的教训给唐初统治者以借鉴等方面进行思考;“人力”方面,应从唐太宗个人的政治素养和政策等方面进行思考。
探究:隋末农民起义为唐初社会的发展扫除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障碍,隋朝的灭亡为其提供了深刻教训,为“贞观之治”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唐太宗顺应形势,调整政策,任用贤能,从谏如流,促成了“贞观之治”的出现。
教材链接
1.教材
“学思之窗”
提示:在中国古代,皇位继承往往采用的是嫡
( http: / / www.21cnjy.com )长子继承制,皇位只有嫡长子才能继承,把宗法制度运用到皇帝制度中。但这一原则常常遭到破坏,宫廷政变经常发生,成为中国封建社会里的一个常见的政治现象。玄武门之变就是一场争权夺利的宫廷政变。
2.教材
“学习延伸”2
提示:回答本题,可赞同任何一种观点。同意第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种观点:把突厥族驱赶回故土,可以从缓解突厥对唐朝边境的威胁,有利于边境地区的稳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意第二种观点:对突厥族实行羁縻政策,对他们进行教化,施恩威于他们的首领和百姓,这样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突厥对边疆地区的威胁,也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